水土保持报告表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8190963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56.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土保持报告表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水土保持报告表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水土保持报告表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水土保持报告表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水土保持报告表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土保持报告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土保持报告表(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随表附送生产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平面布置图各一 份;2、本表一式叁份,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一份 留水行政主管部门作为监督检查依据,一份送项目审批部门作 为审批项目依据,一份留本单位(或个人)作为实施依据;3、在生产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水土保持 方案报告表”中的容实施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并接受水行政主 管部门监督检查;4、凡此表表达不清的事项,可用附件表述。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项目名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工程实训综合大楼所属流域管理机构长江委涉及省区省涉及地市或个数市涉及县区或个数天心区项目规模本项目总用地0.68hm2,净用地面积18.99%,校园容积率0.99,校园绿地率40

2、.68hm2,总建筑面积28590.60m2,校园建筑密度600%。总投资(万元)8730万元土建投资(万元)5675万元动工时间2016年7月完工时间2017年12月设计水平年2018 年项目组 成分区面积2 (hmi)挖方量(万 mi)填方量 (万斥)弃万(万斥)借方(万心本 项 目主体工程区0.684.060.963.120.02临建 工程区施工生产生活区(0.02)0.0010.0010.00回填土堆置场(0.20)0.0010.0010.00小计(0.22)0.0020.0020.00合计1.004.080.983.120.02防治区类型湘中红壤丘陵重点治理区地貌类型丘陵区土壤类型红

3、壤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湿润气 候区植被类型亚热带常绿 落叶阔叶林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t/(kmf a)355防治责任围(hm2)1.00土壤容许流失量t/( kml a)500项目建设区(hm2)0.68扰动地表面积(hmi)0.68直接影响区(hm2)0.32损坏水保设施面积(hm2)0.12土壤流失预测总量(t)124.5新增土壤流失量(t)115.4水损失预测总量(万用)1.5新增水土流失主要区域主体工程区六项 防治 目标扰动土地整治率(%99.12水土流失总治理度(98.93土壤流失控制比1.0拦渣率(%99.2林草植被恢复率(%99.5林草覆盖率(%46防治 措施分区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

4、措施主体工程区砖砌排水沟293m二级 串联沉砂池1个、排水管网 343 m、雨水井7个、蓄水池 1个、渗透浅沟65m入渗井 3个。表土回填 180m、道路绿化 0.002hm2、园林绿 化 0.04hm2临时草皮沟377 m、临时 沉砂池2个、洗车池1个, 基坑喷砼护坡 1552卅、基 坑顶部截水沟325m基坑 底部排水沟313m离心泵 1个、基坑沉砂池2座1临建工 程区施工生产 生活区临时砖砌排水沟 43m临 时沉砂池1个回填土 堆置场临时草皮沟53m,临时沉 砂池1个、临时拦挡13卅、 临时拦挡拆除13m、密目网 2720m。投资32.222.529.15水土保持总投资(万元)178.27

5、补尝费(万元1.02方案编制单位省水保科技建设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法定代表人及周刚/法定代表人及周先燕地址市韶山南路658号地址市雨花区赤新路16号邮编410004邮编联系人及邹灿辉/联系人及忠传真00传真电子信箱zghnsbkjsina.电子信箱项目简况项目名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工程实训综合大楼项目负责人周先燕地点市天心区征地面积I.OOhm2计划投资8730万元动工日期2016年7月竣工日期2017年12月生产能力生产年限方案编制总则1、水土流失防治的执行标准根据省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告, 本项目属湘中红壤丘 陵重点治理区,参考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中的等级划分标准(本项目

6、属湘中红壤丘陵重点治理区, 执行水土流失防治二级标准)及 区域生态重要性(本项目属市城区围,执行水土流失防治 级标准),综合确疋本项目执行水土流失防治 级标准。2、方案编制深度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GB50433-2008有关要求, 本方案主要依据“工程可研”进行编制,故编制深度为可研阶段。3、设计水平年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水平年 为主体工程兀工后、水土保持扌日施实施完毕并初步发挥效益的时间,建设类项目设计水平年为主体工程竣工之年或后一年,因此,本项目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水平年定为2018年。届时方案报告书包含的各项水土保 持设施(包括已纳入本方案的主体设计中

7、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应全部建成并发挥效益,并向水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水土保持设施验收。1、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市天心区 韶山南路498号,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地理位置见附图1。2、项目组成本项目由1栋12层工程实训楼及相应道路、绿化、给排水管网设 施组成。3、建设规模本项目总用地0.68hm2,净用地面积0.68hm2,总建筑面积28590.6m2, 校园建筑密度18.99%,校园容积率0.99,校园绿地率46.00%。4、平面布置项目概况本项目规划建筑为1栋12层工程实训楼,位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东园校区,现有环境艺术楼以南、电子楼以东、国际交流中心以北、韶 山南路以西围合的区域围,与规

8、划的校园东次出入口紧密相临。5、周边道路及竖向布置场地东侧临建成的韶山南路(标高为 88.9m 89.4m),西侧为校电 子楼(标高95.6m 95.8m),北侧接建成的新华南苑小区(标高 89.591.2m,与本项目交界处现已有一条长约 140m,高约5m的浆砌 石挡墙),南侧为校国际交流中心(标高 92.4m92.5m,与本项目交界 处现已有一条长约70m,高约3m的浆砌石挡墙)本项目场地总体是一块平地,场平设计标高为 96.0m,场平后较东 面的韶山南路高6.67.1m、西侧原地貌高0.20.4 m (主设拟结合围墙 工程先修建挡脚墙,再在挡脚墙上修建通透式围墙进行衔接) ,北侧较 建成

9、的新华南苑小区地块高约6m ,南侧较校国际交流中心高约 3.5m, 利用已建成的浆砌石挡墙进行过渡。6、景观环境规划景观环境设计以突出项目区的环境质量, 将项目区各功能场所中的 环境体验作为环境设计目标,达到建筑与环境相互融入的效果。7、给水排水设计(1)室外给水工程设计1)本工程水源为城市自来水。2)本项目供水水源有两个,分别由北面和西面校区道路已有 管网接出两根管径DN150压力0.35MPa的生活给水管,作为工程 实训综合楼低区(负一层至四层)生活给水,并接入地下室生活水 池,经水泵加压供给高区(五至十四层)生活给水。(2)排水工程设计1 )城市道路雨污水管道建设情况:位于本工程北侧的韶

10、山南 路城市雨污水管道已建成,允许本工程雨污水接入。2 )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生活污水排出经污水支管收集经 过污水处理池,最后入韶山南路市政污水管。雨水经雨水口和竖井 进入雨水排水管网,最终排入韶山南路市政雨水管网。8工程占地本项目总占地 0.68hmf,均为永久占地。根据场地周边建设情况, 拟将临建工程区(0.22山川),施工生产生活区(0.02hm2)位于主体工程 区,回填土堆置场(0.20hm2)位于校区,项目区附近。9 、土石方平衡及四周边坡重塑(1) 土石方平衡本项目土石方主要包括场地平整、基坑及道路管线开挖等。本项目333总挖方4.08万m,总填方0.98万m,借方0.02万m

11、(全部为表土), 弃方3.12万m (主要是基坑的挖方)。因该工程尚未动工,工程招标程 序尚未启动,建设单位将在招标确认后,将所有弃渣按照市渣土管理 办法相关规定,督促施工方做好弃渣的转运工作,不另设专用弃土场。10、工程投资本项目建设总投资8730.66万元,其中土建投资5675万元。项目 建设资金申请中央资金5000万元,地方政府配套资金3000万元,建设 单位自筹730.66万元。11、进度安排本项目计划于2016年7月动工,2017年12月建成,总工期18 个月。本项目目前尚未开工。1、地形、地貌项目区概况项目区属湘中丘陵区。本项目区原地貌为丘陵。2、土壤、植被项目区土壤以红壤为主。红

12、壤土红色粘土层深厚,剖面发育完整, 网纹层较发达,多为棱块状或碎块状结构,具有酸、粘、瘦等特点,红 壤抗蚀性一般较弱,遇水易崩解、悬移。项目区土壤厚度一般0.52.0m, 项目区土层较深厚,为本项目林草措施的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3、气象、水文本项目属湘江流域,湘江是长江中游南岸重要支流。干流全长856km流域面积9.46万kX,多年平均径流量791.6亿mt沿途接纳 大小支流1300多条,主要支流有潇水、舂陵水、耒水、洣水、蒸水、 涟水、浏阳河等。根据省环境保护局、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省主 要地表水系水环境功能区划(DB43/023-2005),本项目建设区不属省 水功能 级区划和二级区划围

13、,本项目不涉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4、土地利用现状本项目总占地面积0.68hm2,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建筑用地。其中建筑用地0.41hm2,占总面积的60%林地0.27hm2,占总面积的40%5、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现状根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项目区属于南方红 壤丘陵区,容许流失量为500t/km2? a。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告(湘政函1999115号),本项目位于湘中丘陵红壤、红土母质强度侵蚀区,属 湘中红壤丘陵重点治理区,是省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区域之一。项目区土壤侵蚀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导致水土流失的成因主要是降雨和人为干扰。根据实地调查项目建设

14、区以微度土壤侵蚀为主,有微度侵蚀0.25hm2,轻度侵蚀0.15hm2。土壤侵蚀背景值355t/km 2.a。主体工程水土1、水土保持制约性因素分析经过对主体工程的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本项目选址及总体布局、施工工艺、主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及工程管理等充分考虑了水土保持 分析 与评 价保持和环境保护要求,选址区不属于泥石流易发区、崩塌滑坡危险区及 易引起严重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的区域, 不属于国家划定的水土流失重 点防治区围,不属于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中的水土保持监测站点和重 点试验区,没有国家确定的水土保持长期定位观测站, 不影响重要江河、 湖泊水功能 级保护区和保留区的水质, 也不影响水功能二级区饮用水 源区的水质,不涉及景区和自然保护区。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相关水 土保持约束性规定,不存在限制性的制约因素。2、工程已实施水保措施分析与评价本项目计划2016年7月动工,2017年 12月竣工。目前尚未开工。水土 流失 防治 责任 围及 防治 分区1、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围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围包括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共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