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文本深化主题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8190939 上传时间:2024-01-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进文本深化主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走进文本深化主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走进文本深化主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走进文本深化主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走进文本深化主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进文本深化主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走进文本 深化主题听窦桂梅老师上卖火柴的小女孩惠东县白花中心小学 孙爱红2008年10月31日,“名师之约怎样上出好课”大型现场教学观摩研讨与专题报告会在深圳市城市绿洲学校举行,我有幸近距离地目睹了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窦桂梅的大师风采,亲耳聆听了她执教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以及何谓文本细读的专题报告,让我受益匪浅。纵观两节课的各个环节设计都是经过窦老师精雕细刻的,如何在整体结构上把握,如何在教学中渗透西方文化,如何让学生走进文本,产生共鸣?窦老师都作了深入的推敲。从媒体的利用到板书的设计,从资料的选择到教学的组织,背景之丰厚,设计之巧妙,无不令人折服。且看窦老师教学“小女孩见到奶奶”这部分内容的教学

2、实录:师:饱受这样苦难的小女孩,可以想象,当她好不容易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奶奶时,她会怎么呼喊?生:“奶奶!”(学生带着惊喜的语气朗读。)师:她那么饥寒交迫,这回终于看见了唯一疼爱她的奶奶,她又会怎样的呼喊?生:“奶奶!”(学生带着快乐的语气。)师:她要驱散内心的恐惧与孤独,该怎么请求奶奶?生:“奶奶,请把我带走吧!”(学生带着急切的语气)师:她必须请求奶奶带走她,因为生:“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读出了恳求的语气。) 师:此刻她的脸上一定还留着伤心无助的泪花,声音哽咽,谁再来呼喊?生:“奶奶!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

3、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师:哽咽的她,这个“啊”一定是内心抽泣的声音。那声音里就是哀求啊。生:(多种朗读形式体验“啊”的情感。让学生通过“啊”的处理读出抽泣的声音,或者哽咽无声,即不读“啊”,而是含在嗓子里。)师:这是怎样的童话场景啊,这哪里是恳求,分明是在哀求,此刻她仰望奶奶,把双手伸过头顶,祈求奶奶生:(学生把双手伸向天空)“奶奶!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师:小女孩也许像图中的画面一样,双腿跪地,祈求奶奶!(生再次朗读,体会。)透过以上教学的信息,我

4、们可以看到教师的用意和努力:一、注重朗读感悟朗读是语文课堂上不可或缺的学习方式。在窦老师的课堂中,朗读占了较大的分量,通过痛苦的和幸福的两种截然不同心境的朗读,学生强烈地感受到了小女孩内心的孤独无依和热切的向往与追求,既帮助学生更深刻地感悟了文本,也培养了他们的语感。在尊重学生体验,谈化指导技术的新课标理念下,窦老师的朗读指导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让学生根据不同的感受,读出不同的语气,读出不同的特色,这真不愧是她语文课的魅力啊!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

5、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窦老师的做法,既落实了课标的要求,又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真可谓一举两得。二、教给读书方法阅读教学“以读为本”是不言而喻的,窦老师不是让学生一遍一遍地“放羊”式地读,也没有机械地模仿老师读,而是创设了“惊喜”、“快乐”、“急切”、“请求”、“恳求”、“哀求”的情境,让学生根据词义和特定的情景读出不同的语气,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与教师的“无为而治”的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她的这种朗读指导方法,让我明确了“阅读必须多读,多读必须有效,有效必须指导,指导必须有法”的道理。此外,“慢慢地读,细细地品”是窦老师教学的法宝,是本节课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除上述片段外,窦老师多处领引学生把

6、自己的理解送进课文的学习之中。例如,读课文第一句话“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为了突出“冷、雪、黑”,让学生读,质疑,“这告诉我们什么信息?”“冷”下着雪就更冷了,天又快黑了就又进一步地表明冷,让学生充分体会冷,并引导学生在“冷”的前面加上一个“寒”字,学生再反复地读。这样,一次次地引导学生融入文本,走进文本,感知语言的魅力,丰富情感体验。教师指导学生抓住重点的词语反复咀嚼,不仅读出了词语背后的信息,还读出了词语内在的感受。这样手把手的教给读书方法,对语言文字的训练扎实到位,学生不就在这样的教学中学会读书了吗?三、注重资源开发和利用根据课程标准的提法,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信息的收集与整理,既

7、是语文学习的目的,也是语文学习的手段。在何谓文本细读的专题报告上,窦老师结合这节课讲了为什么要进行文本细读,怎样进行文本细读。她说:“语文教学要满足学生两个层次的需要,即生命存在的需要和学科学习的需要。这就需要我们每个语文老师细读文本,把文本中的亮点变成学生学习的着眼点,这样的语文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让学生的人生之路更加精彩。”为了上好卖火柴的小女孩,她阅读关于西方宗教、安徒生、丹麦文化与社会的书籍。整整读了160多本书,写了14份教案,光是课的导入环节就设计了好几种方案窦老师讲授卖火柴的小女孩,并没有把课的主题停留在对小女孩悲惨遭遇的同情和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鞭挞上,而是

8、从生活现实、从文化背景、从童话角度出发,结合安徒生创作此文后的一段感想“幸福不是艺术家的名声、王冠和光辉,幸福存在于对清贫的满足,对苦难的承受,追求幸福的过程才是最幸福的。此刻,上帝与我们在一起。”对小女孩儿的死定格于走向上帝,走向幸福。这正是她细读文本的深厚功底之成果,把课的资源挖掘到最充分的地方。的确,窦老师具有诱人的声音,她那种习惯成自然的表达技巧和个人对于文本独特的解读,构成了她课堂上迷人的风采。但没有十全十美的教师,这次听窦教师的课不免也有这样的遗憾:在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小女孩这么可怜,最后却是幸福地离开的?”这个问题处理上,容易给学生和听课的老师误解成“人死了,就幸福”的意思。我想,这也许是教师这种短暂的“借班上课”所造成的一时疏忽吧。由此,我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不能出现如此的精彩课堂,跟自己的阅历、深入研读文本等有关,我谨记并努力实践窦老师给同行的建议:“一是要读书:工资再低,也要买书;交情再浅,也要选书;屋子再小,也要藏书;工作再忙,也要读书。二是要反思。坚持写教学日志,通过反思改变自己,提升自己,超越自己。”参考文献:听窦桂梅老师讲课 窦桂梅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