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加注解)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8188096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加注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加注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加注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加注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加注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加注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加注解)(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卫生厅 河南省财政厅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下发河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各省辖市卫生局、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有关扩权县(市)卫生局、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中共河南省委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豫发200923号)精神,省卫生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制定了河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试行),现下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二一年一月 日河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试行)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

2、充分调动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制定本办法。一、工作目标通过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绩效考核,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认真履行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职能,规范服务行为,转变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逐步深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岗位聘用、竞聘上岗、合同管理、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和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有效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基层卫生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二、考核原则(一)坚持突出公益性。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为考核重点,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履行职责,体现基层

3、医疗机构的公益性和社会效益。(二)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公开考核程序、内容、标准,考核过程要坚持实事求是,考核结果要客观反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真实情况,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履行职责。(三)坚持定期考核与不定期督查相结合,建立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及对其工作人员的两级考核体系,坚持对考核结果合理运用。考核结果将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政补助、工作人员待遇的重要依据。三、考核内容(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内容1、乡镇卫生院的考核内容(1)基本医疗服务:主要考核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医疗费用、规范用药和药品零差率销售的执行情况。(2)公共卫生服务:主要考核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

4、施情况,应急处理、卫生监督等工作情况。(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开展情况。(4)人事财务管理情况。包括岗位设置与人员结构,财务制度与管理、经费开支与使用等情况。(5)院内建设与管理。基础设施建设与医疗设备使用;内部管理。(6)群众评价与监督。详见河南省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标准(附表1)。2、村卫生室的考核内容主要考核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村卫生室实施情况,参与公共卫生管理、合理用药、药房规范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和群众满意度等内容。详见河南省村卫生室绩效考核标准(附表2)。3、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考核内容(1)基本医疗服务:主要考核诊疗、护理一般常见病、多发病,门(急)诊、

5、出诊、家庭病床护理、辅助检查等服务数量;医疗安全与质量、医疗工作效率、医疗费用、基本药物制度执行情况等内容。(2)公共卫生服务:主要考核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完成情况。(3)社区卫生服务与管理:主要考核财务管理、人员和岗位设置、双向转诊、社会效果等内容。(4)群众评价与监督。详见河南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标准(附表3)(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的考核内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的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劳动纪律、医德医风和居民(或职工)满意度。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标准,在岗位设置的基础上,按照各岗位所承担的职责、任务、风险、社会效益等情况确定岗位分配系数,对贡献大、技

6、术要求高、风险高、社会效益好的岗位应确定较高的分配系数,合理拉开分配系数的档次。四、考核程序(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考核程序县级卫生、财政、人事等部门依据河南省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标准、河南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标准,每年6月底和12月底前对辖区内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集中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包括绩效分值)报省辖市相关部门备查。对于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委托隶属的乡镇卫生院和具备业务指导资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依据河南省村卫生室绩效考核标准、河南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标准,每年6月底和12月底前组织进行集中考核。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一体化管理的站,由其隶属的

7、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考核。县级卫生、财政、人事等部门对考核结果进行抽查审核后,报省辖市相关部门备查。省辖市卫生、财政、人事等部门每年7月上旬和1月上旬要对辖区内各县(市、区)考核结果进行复核,做出全市的总结评价,并将全市考核情况报省级相关部门备案。省级相关部门不定期进行督查。(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的考核程序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岗位绩效考核标准,与职工个人待遇挂钩。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对其工作人员进行考核。村卫生室工作人员,由乡镇卫生院组织考核。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人员,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区(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委托指定的社区卫生

8、服务中心组织考核。五、考核方法(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考核方法1、查阅资料。包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统计报表、工作记录、疫情报告、免疫规划考核结果(由县CDC提供)、处方、病历等相关文件和医疗文书。2、现场检查。查看其内部设置、医疗设备、服务流程和美化、绿化、环境卫生等就医环境。3、调查访谈。走访患者及辖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群众的满意度。4、召开座谈会。(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考核方法通过查阅资料、现场检查等方法对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劳动纪律和医德医风进行量化评分。通过走访患者、辖区居民及本医疗卫生机构职工,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群众的满意度。六、考核结果运用(一)基

9、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考核结果运用1、考核结果。考核实行百分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考核结果分为三个等次:分值90分以上为优秀,80分及以上为合格,80分以下为不合格。考核不合格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确定考核得分比,比例为实际得分除以80。2、考核结果运用(1)作为政府补助的依据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考核合格的,政府按照与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的原则核定。考核分值在60分以下的,按补偿标准的70%拨付;考核分值在6080分的,按政府考核合格确定的补助水平乘以考核得分比确定;考核分值大于80分的,按100%拨付。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考核合格的,政府按照核定的标准给予补

10、助;不合格的,政府按照考核合格确定的补助标准乘以考核得分比进行补助。(2)奖励先进,惩戒后进对考核不合格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结余出来的政府补助,应奖励考核合格且得分位列全县(市、区)前三名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用于改善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条件,同时,对此机构及其负责人给予通报表扬;对考核不合格且得分位列全县(市、区)最后二至三名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报批评、限期整改,连续3次考核均位列全县(市、区)最后二至三名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免去负责人职务。(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的考核结果运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工作人员的考核结果,作为其考核周期岗位绩效工资分配的主要依据和晋级、奖励以及聘用、续聘

11、和辞退的重要参考依据。对引进的优秀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卫生专业技术带头人和长期扎根农村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在考核合格的基础上,绩效工资分配时可给予倾斜。七、工作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会同财政、人事等部门落实和细化河南省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标准、河南省村卫生室绩效考核标准和河南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标准,抓紧制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岗位绩效考核标准,完善考核办法,创新考核方式,增强可操作性,提高考核质量。各地要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把绩效考核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措施抓紧抓好,明确专人负责,严肃考核纪律,严禁编造、篡改考核资料,严禁利用考核谋取个人利益,严肃查处弄虚作假行为,确保考核客

12、观公正。对弄虚作假、截留、挪用、套取资金的单位和个人,一经发现,要予以通报,追缴经费,并依法追究责任。本办法由省卫生厅会同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负责解释。附表:1、河南省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标准 2、河南省村卫生室绩效考核标准3、河南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标准附表1:河南省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标准(满分100分)考核指标考核内容考核标准分值基本医疗服务(25分)服务质量处方质量、病历质量、护理文书质量、院内感染管理和病案管理符合要求。严格执行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执行病历书写规范、院内感染管理规范。处方书写合格率达到100%,门诊病历和住院病历、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95%。建立院内感染管理

13、组织,制度健全,措施落实,未发生院内感染事故。未发生医疗事故,医疗纠纷赔偿控制在一定额度内。9服务数量门(急)诊人次、出诊人次、辅助检查总人次数、住院床日数或观察室输液病人数分别计算前三年乡镇卫生院前述考核指标的平均值,适当考虑合理增长要素,确定当年考核的基准数据。门(急)诊人次、出诊人次、辅助检查总人次数增减幅度控制在一定范围,住院床日或观察室输液病人数有所下降或维持较低天数。6医疗费用住院和门诊费用与上年相比,次均住院和门诊费用的增长幅度不超过上年本县(市、区)GDP增长水平。单病种限(额)付费的病种数逐年增加。 5执行基本药物制度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规范药房建设。按照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14、、基本药物处方集和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规范、合理使用基本药物。执行药品零差率销售。按照规定配备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价销售。药房达到规范化要求。门诊抗生素2联及以上联用处方百分比不超过20%。5公共卫生服务(35分)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使用、管理按照卫生部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规范的要求,在自愿的基础上,为辖区的常住人口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及时更新健康档案,逐步实行计算机管理。6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和健康咨询服务的提供情况、农民健康知识知晓率针对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优生优育及辖区重点健康问题等内容,向城乡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传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询服务,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并定期更新内容,

15、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等健康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农民健康知识知晓率,2010年达到50%,2011年达到60%以上。 4公共卫生服务(35分)预防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的执行及其管理情况对辖区内居住满3个月的适龄儿童进行预防接种登记、建证(卡),建证(卡)率和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0%以上。合理安排接种门诊日,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提供免疫规划服务。及时发现、登记、报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并协助调查处理。做好疫苗、注射器出入库登记以及冰箱、冷藏箱等冷链监测工作。国家免疫规划政策、免疫程序上墙率达100%。全年未发生预防接种实施差错事故。4传染病防治传染病疫情报告及处理情况建立健全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组织和制度,建立传染病诊断、报告和登记制度。在县级疾控中心的指导下,对本单位医务人员开展传染病诊断标准与传染病信息报告技术培训,传染病疫情报告率、报告及时率和报告准确率均达到95%以上;重点传染病个案调查率达到95%以上;暴发疫情调查处理率达到100%。开展死因监测,对辖区内死亡个案(含户籍人口在辖区外死亡)均应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或居民死亡原因报告卡,并及时报告,报告粗死亡率达6以上。3妇幼保健孕产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