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辅导活动课设计题目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8187009 上传时间:2024-02-2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0.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辅导活动课设计题目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心理辅导活动课设计题目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心理辅导活动课设计题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辅导活动课设计题目(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辅导活动课设计(说课)参考题目1. 如何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2. 如何帮助学生学会正确评价自己?3. 如何帮助学生提高抗挫折能力?4. 如何帮助学生提高自控能力?5. 如何帮助学生增强学习意志?6. 如何帮助学生养成某种良好的学习习惯?7. 如何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方法?8. 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考试焦虑?9. 如何帮助学生提高某一种学习能力?10. 如何帮助学生调控消极情绪?11. 如何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地与异性同学交往?12. 如何帮助学生与同伴更好地交往?13. 如何帮助学生改善亲子关系?14. 如何帮助学生正确对待青春期自我形象?15. 如何帮助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16. 如何帮助学生正确

2、对待网络或游戏机?17. 如何帮助学生学会恰当的消费?18. 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自我中心意识?19. 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厌学情绪?20. 如何帮助学生正确选择升学志愿?高中老师专用21. 如何帮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22. 如何帮助学生学会预防危机事件的发生?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流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团体暖身阶段一一团体转换阶段一一团体工作阶段一一团体结束阶段。1、团体暖身阶段这一阶段工作的重点是“情绪接纳”,要营造一种轻松、温暖、安全的氛围,帮助团 体在当下形成一个具有凝聚力的实体。具体来说包括:(1) 通过热身游戏或其他媒体手段,促成团体成员初步的互动。(2) 充分展现教师的“尊重、接纳、关爱”的辅导

3、态度。(3) 必要时,明确告知团体基本规范及辅导活动的注意事项。如要倾听、积极参与讨论、 对事不对人,保密等。2、团体转换阶段此阶段肩负着由“团体凝聚力初步形成”向“运用团体动力解决团体共同关心的某一 发展问题”转移的重要任务,这是一个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成员探索成长困惑的欲求、 逐步催化团体动力的过渡时期。这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是“展开主题,具体来说包括:(1) 以形象具体的方式(如案例、小品表演、游戏、影视片断、歌曲等),将问题情 境呈现在学生面前,提出某一个被团体成员共同关心的问题,引出团体成员中不同观点和不 同的认知方式、行为方式的碰撞和冲突,催化团体动力。(2) 鼓励全体学生参与互动

4、讨论,积极面对他人的意见予以回馈。(此阶段要把握好, 若团体互动氛围不能有效地激活,后一阶段的团体动力就可能受阻)3、团体工作阶段团体工作阶段是团体基本成熟后进入解决实质性问题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在一节 心理辅导活动课中所占的比例最大,约20分钟左右。这一阶段工作的重点是“问题探索。 具体来说包括:(1) 设置更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更能反映学生成长困惑的活动或情境,引导学生在 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体验、思考。(2) 继续催化正向的团体动力,促进学生的自我开放。(3) 鼓励团体成员之间不同观点的交换、在支持与面质之间取得平衡。(4) 注重团体的组织调控,引导学生关注团体目标,鼓励学生相

5、互倾听,共同探讨有 效对策。4、团体结束阶段团体结束阶段是心理辅导活动课历程的最后阶段,结束阶段的团体经验对团体的成 效有决定性的影响。如果结束得好,学生有欣喜、激动、感慨等正向情绪,而不是不屑和愤 怒,他们就比较愿意将在团体中所学带入现实生活中,心理辅导活动课才有效果。这一阶段 工作的重点是“问题解决。具体来说包括:(1) 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澄清团体经验的意义。(2) 鼓励学生将认知、经验加以生活化与行动化,使自己的收获向课外延伸。(3) 设置富有新意、余音袅袅的团体结束活动,(如具体化的优点轰炸、赠言、寓意深 刻的名言、感人肺腑的歌曲等)为本次主题探索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一堂好的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四个阶段,恰如起承转合,美妙而迷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