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8183782 上传时间:2023-09-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其意义;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意义。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能使学生学会归纳课文的方法,1919年6月前后,五四爱国运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说出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共成立的关系;学会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为: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本课的难点:对五四精神和党诞生意义的理解 教学方法:常规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每年到了五月四日,我们都要举行纪念、庆祝

2、活动。我们只知道五月四日被定为“青年节”。那么,为什么把五月四日定为“青年节”?它与什么事有关?是什么时候开始把五月四日定为“青年节”的?这些问题,在我们学完这一课后,就会明白。探究新课: 教师讲解同学们,我们在讲五四爱国运动的具体内容之前,先对本单元的结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含义:指的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2.本单元的时间范围:开始于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结束于1936年红军长征的胜利。3.本单元的主题知识:五四爱国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北伐战争、国共对峙、红军长征等重大历史事件。同学们,下面我们来看本单元主题知识里的前两个:五

3、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五四爱国运动1. 五四爱国运动的导火线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教师引导同学们,请看课本第一段小字内容。从中找出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学生看书学生回答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在巴黎“和平会议”上帝国主义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收回青岛主权”等正义要求。并且无理地将大战前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 教师引导现在同学们根据上述情况,思考两个问题:一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必然性是什么?二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请大家对这两个问题展开讨论,说出自己的见解,集思广益。 学生讨论学

4、生回答: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质。中国人民仍然处于帝国主义的侵略之中。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经济依然落后,政治上依旧是专制主义占上风。日本在一战期间独霸中国,中外矛盾这时集中体现在中日矛盾上,因为日本军队从进入山东开始,中国的主权就在一步步丧失。北洋军阀政府推行卖国政策,先是袁世凯答应了“二十一条”,后段祺瑞对日本在山东的驻军要求“欣然同意”。人民群众对政府不满。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传播又培养了一批先进的具有初步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教师引导刚才我们谈的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下面请同学们在讨论的基础上,回答第二个问题:即在第一次世界大

5、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 学生回答:辛亥革命后,中国仍然没有摆脱贫穷和落后,国力还很衰弱。北洋军阀政府仍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很大,仍享有许多特权。农村依然破旧,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仍然很小。中国仍然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综合国力依然很弱。 教师小结确实是这样。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没有大的进步,综合国力依然很弱。所以依然摆脱不了被侵犯的命运。 教师过渡下面请同学们把课本关于五四运动过程的内容看一下,从中提炼出相关的信息。 2、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和发展 时间:1919年5月4日开始。地点:北京参加者:北大

6、等校。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 学生看书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从刚才阅读的内容中找出与五四运动相关的信息。 学生回答与五四运动相关的信息有时间:1919年5月4日;地点:北京;参加者:北京大学等校学生;斗争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领导者:陈独秀、李大钊等;发展:6月初,工人阶级参加斗争并起了巨大作用,上海成为运动中心。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一看课本上第二段小字内容,并结合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讲述一下五四运动爆发时的情景。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还我青岛”影印材料,从当时打出这一旗号,能得到哪些信息? 学生回答青年学生积极参加

7、五四运动,具有为收回青岛主权而不怕牺牲、斗争到底的精神。 教师引导我们再看“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校时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图片,请问,中华民国八年五月四日是什么时间? 学生回答1919年5月4日。 教师提问从图片中可得到哪些信息? 学生回答回答:北洋军阀政府迫于人民爱国压力,释放被捕学生。间接说明北洋军阀政府镇压学生爱国运动的反动行为。被捕学生返校时受到热烈欢迎,反映五四运动得到广大学生的支持和拥护。在场学生均为被捕学生敢于斗争的爱国行为感到自豪和骄傲。 教师引导我们再来看“五四”传单,请问,从这段材料中体现出来的五四精神,你认为是什么? 学生回答回答: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爱

8、国精神。争权利平等,主权独立,团结、奋发、向上。 教师引导下面,请同学们从课本上找出关于五四运动的结果的描写。 学生回答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胜利。3、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在运动后期发挥主力军作用。李大钊、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指导和推动了运动的发展,并起了领导作用。教师过渡同学们,我们刚才在谈到五四运动的意义时提到,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那么,除了五四运动以外,

9、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还有哪些?中国共产党是什么时候诞生的?她的诞生有什么意义?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具体内容。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思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那么,她成立的阶级条件应是什么? 学生回答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教师提问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政党,她有自己的指导思想。那么请问,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时,她的思想基础应是什么?结合五四运动的意义回答。 学生回答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 教师提问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一个过程。请问她成立的组织条件和干部条件是怎样具备的? 学生回答1920年,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先后在上海、北

10、京等地建立了共产党的早期组织,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想一下,这三个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五四以后,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中国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人越来越多,出现了一批马克思主义者。因为工人在五四运动中发挥了主要作用,故他们开始到工人中去宣传马克思主义,与劳工阶级打成一片,促使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这种结合又促进了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教师过渡在上面三个条件都具备以后,共产党的成立就是自然而然、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了。 2.中共一大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时间、地点、代表、内容、意义)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关于中共一大的内容,找出相关信息。学生看书并回答教师板书

11、时间:1921年7月。地点:上海。代表: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 内容:a.通过党的纲领 b.确定了党的中心任务 c.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 意义:开天辟地,焕然一新教师提问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参加中共一大的代表,然后思考:陈独秀没有出席中共一大,为什么会被选为中央局书记?请同学们结合前面学过的知识回答。教师过渡前面我们分析了中共一大的局限,那么,这些局限在什么时候被突破呢?我们说,中共二大的召开就部分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3.中共二大和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最后一段小字内容。看一看,中共二大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如何制定出来的?学生看书学生回答大会在分析国情的基础上,重申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现阶段即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民主共和国。教师提问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有什么意义?学生回答这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明了奋斗的方向。教师过渡根据“一大”和“二大”的内容,我们来分析一下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4.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教师讲述中国共产党与以往任何政党都不同。她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这为中国人民的斗争指明了一种方向。而且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