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居民法律意识现状的调查报告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8183774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农村居民法律意识现状的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于农村居民法律意识现状的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于农村居民法律意识现状的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关于农村居民法律意识现状的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关于农村居民法律意识现状的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农村居民法律意识现状的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农村居民法律意识现状的调查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农村居民法律意识现状的调查报告在我国不断与世界扩大交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的今天,法律开始走进并更近的影响农民的生活,那么,农民的法律意识状态如何呢?他们的权利意识、法律保护意识和民主意识的状况又如何呢?这些都是我作为一名法学专业的大学生急切想了解的问题,于是趁着暑假的机会,在我的家乡韶关市的几个乡镇展开了此次的社会调研。一、调查农村居民法律意识现状的目的和意图现在,我国已进入了法制社会的时代,农村的日常生活不仅涉及到经济,还涉及到文化和伦理道德等多方面,而所有的这些都必须用法律来调整。通过对农村居民法律意识现状的社会调查,了解现今我国农村居民的法律意识状况(尽管每个地区各有差异,但也可

2、大致了解),意识也希望通过了解,能加强和增进农民的法律意识,使其树立正确的法律的观念,对我们的法律有正确的态度,真正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用法。二、调查对象和调查地调查对象分别是韶关市犁市镇、长来镇、北乡镇在农村生活的居民,所被调查的人员大概在1865岁之间,文化程度在小学至本科之间,无文盲。所以,可以保证调查问卷的真实性,以及回答我访问时理解问题的能力。三、调查的程序此次调查主要用的是问卷调查和访问相结合的调查方法。不过仍是以调查问卷为主,访问为辅的调查方法。四、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因为考虑到本次调查问卷的调查对象主要都是农村居民,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尽可能做到浅显易懂。在爸爸的帮助下,这

3、次的调查共发问卷60份,每个村各20份。采用当场回收的方式,60份全部回收,但有4份没按要求填写,所以,最后的有效问卷为56份。以下是我的调查问卷:1 你对法律知识了解多少?a 该了解的都了解了.%b.不太了解.%c不了解.%2 您觉得法律能维护您的切身利益吗?a 能,我对法律非常有信心%b 不能,法律越来越成为有钱人和有权人的代表和工具.%c 现在还不能,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会逐渐完善。.%d 说不好%3当您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您会a 利用法律的手段解决%b 带上一群人,拳头解决.%c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忍气吞声%d 拿钱私了.%4 您觉得您的法律意识强吗?a 很强%b 一般%c 不强%

4、5 您觉得法律和您的学习、工作和生活a 关系密切.%b 关系不大.%c 没关系.%6 您在日常生活中,会自觉遵守法律的规定吗?a 严格遵守.%b 大部分遵守.%c 有时会.%d 对法律规定不了解%7 您知道自己有哪些权利和义务吗?a 知道,并且十分清楚9%b 大体知道48.8c 我只是知道什么不犯法.%d 不知道,做人靠的是良心,别的无所谓.%8 您觉得影响我国法律有效执行主要原因是a 法律本身没有足够的权威%b 执法机关执法不严%c 一些领导干部不守法%d 多数人对法律尊重不够6%9 公交车上您刚好看到有两个小偷合伙正在从一老人家挎包里偷东西,您会:a 马上制止.%b 如果别人出面制止里,我

5、也会帮忙.%c 做暗示提醒,引起别人或者被偷者的注意.%d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10 对于一个跟你关系特别好的朋友,向您借700块钱,答应两个月后还,您会要求他写借条给您吗?a 关系那么好,不用写.%b 应当写.%c 写不写都无所谓.%d 说不清.%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和就一些调查问卷的内容和村民交流,回来通过一系列的据分析,大概总结出了以下几点:总的来说,法律,现代文明社会必不可少的工具,可我国是一个传统法律意识极浓的国家,在传统的法律意识里,法律的地位并不高,作用十分有限,权利意识非常淡薄(1)传统的习惯根深蒂固根据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以及联系近年来媒体披露的大量案件,都可了解到不少人的脑子

6、里的法律意识仍是空白的,即使自己或家人受到了严重侵害,也不知道用法律来保护自己,不去报案;也有一些像有经济往来的行为,如借款不写借条,总以为大家是熟人,是朋友,不会出问题,而一旦出了问题,又无凭无据,无法求得法律的保护;更有甚者,一些村委会的干部的法律意识也十分淡薄,公然出面去解决本村发生的刑事案件,以私了的方式解决,使得触犯刑法的犯罪分子逍遥法外。(2)积极态度与消极态度并存因为法律的普及逐渐深入农村,大部分村民一般都还是能肯定法律的价值的。可是,还有许多村民对相当部分的法律规范和司法机关持不信任态度,往往把自己置身于现行法律调整的对象的被动地位,不懂法也不愿主动地去了解法律,从而用合法的手

7、段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法律赋予的检举权、控告权还不甚了解。(3)妇女的法律意识更为淡薄,且一些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在广大农村,应该特别是在偏远的山村里,多数的妇女经济上还不能够独立,走不出家庭的圈子,也得不到社会的尊重。家庭暴力也时有发生,妇女受歧视、受虐待、受摧残的事时有发生,但她们却忍气吞声,不会拿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来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对以上现象的分析:在我国农村,大多数农民的受教育程度不高,文化知识面窄,谈不上什么系统有条理的学习法律法规,广大农民获得的法律方面的信息量非常少。所以,法律在广大农民的头脑中所占的位置自然是十分淡薄,甚至是触犯刑事的行凶、抢劫、盗窃等严

8、重侵害国家集体利益和公民的生命财产的犯罪,行为人也并非无知到杀人是否偿命,犯罪是否坐牢的愚昧地步,但是他们仍然铤而走险,这纯粹就是,法律意识的问题了。虽然,犯罪的原因十分复杂,但犯法的自然是法律意识不高。但很多懂法的也依旧如此。在农村里,一些普法教育单单靠形式化、表面化、张贴标语、悬挂横幅、散发些传单,而这些根本就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我觉得对于以上的现象,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以此来提高广大农村居民的法律意识:1、营造一个大家都积极参与的学法守法的舆论氛围现在某个单位的传媒的力量是巨大的。各类传媒应该要加大法律的宣传力度其。通过电视、电影或是其他的文艺作

9、品以直观的方式入手,来吸引村民的注意力。在这个方面,宣传机构、普法机构应担负起自己的责任。2、应让有关部门编写出通俗易懂的普法宣传教材广大的农村居民的文化水平都偏低,像枯燥的法学理论肯定不适应他们,所以要编写出适合广大农民的法律学习资料。在我们的农村里,各类案件时有发生,法律宣传的素材应该讲并不缺乏,只是说没有下大力气、下功夫去收集整理他们。编写宣传材料,比较好是法律条文结合实际案例、真人真事的案例。多拍摄农村生产生活与法律相关的短片电视剧,贴近他们的日常生活,这样的教育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3、建立一支专业的普法队伍首先,这支队伍应该要具备一定的法律专业水平,熟悉基本的法学理论。同时,他们也应

10、该要熟悉农村、农民的日常生活,知道农村在法律上的空白是什么,农民经常发生的纠纷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有对于性地对症下药、因人施教。在每逢普法的宣传日,搞好法律咨询活动,散发宣传资料。普法队伍得长期做好这项工作,才能促进农村居民法律意识的提高。4、有关部门在普法教育上还应适当投入因为像编写教材、发行书籍,建立专业的普法队伍、定期下乡,所有的这些都是需要资金支持的。而且,我国的农村地域广阔、条件也是千差万别的。首先,在村委会里,就应该设立专项资金,订一些相关书籍、报刊杂志,一来可以供村干部学习起模范带头作用;二来形成一个良好的学法氛围。其次,还可以用村里的传统办法,比如办壁报,做一些宣传的

11、栏,把最新的法律信息立马传递给农民。5、一些领导机关、司法机关应做好表率工作因为目前,一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规违法不究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些触目惊心的违规违法现象在报刊、电视,特别是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的时候,他们就会产生一种误解,对法律权威性的误解。所以,领导机关、执法机关应该要以自己的实际行为为广大的农村居民做出表率!通过这次实地的社会调研,让我从中学习了很多。也要特别的感谢我的父亲,是他,教会我怎样去分析调查问卷的数据。也是通过这次的社会调研,我从中了解到了作为一名法学专业的在读本科生的努力方向:那就是决不能仅仅拘泥于书本的知识,更要把从书本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去。通过这次关于农村居民的法律意识现状的调研,也让我深刻认识到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我坚信,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法律之花一定会在广大农村结出累累硕果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