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病致贫情况调研报告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8182352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因病致贫情况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因病致贫情况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因病致贫情况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因病致贫情况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因病致贫情况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因病致贫情况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因病致贫情况调研报告(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 xxx 困难群众因病致贫情况调研报告xxx 是 xxx 贫困乡镇之一,辖 x 个村 x 个农业社,人口 x 人, 其中扶贫对象X户x人。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x元。本次调查 从xxxx个村X户扶贫对象中随机抽取100户X人,从农村扶贫 对象因疾病而导致贫困的状况原因入手进行分析,从而有针对性 的提出对策,并就如何加强全县大病医疗救助体系建设提出建议,为武隆县医疗卫生改革提供参考。一、农村困难群众因病致贫状况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一是困难群众致病原因。有 49.7%的贫困户认为自己的贫困是疾病损伤导致的,其次是劳动力少, 占 39.9%,两者合计约占九成。 二是两周病伤及治疗情况。被调

2、 查者有 33 人两周内患病,患病率为占 10%。被调查人群中,两周病伤患者有 78.1%进行了治疗,另有 21.9%未进行治疗。绝大多数两周病伤人员未进行治疗的原因是经济困难,占 70%。 三是 患者入院情况。本次调查人 328 中,有 15 人在前一年住院,住 院率为4.6 %。调查中 56人需要住院而未能住院的占 19.6%,主要原因是经济困难的占 77.4%,其次是认为没有必要,占4.5%。调查37 个出院病人中, 73%是自己要求出院的,自己要求出院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经济困难,占 92.9%。是慢性病和残障情况。被调查 328 人中,有 29.5%的人患有一种或者一种以上的慢性病,贫

3、困人口残障率为 18%,以轻度残障最多。(二)农村困难群众因病致贫的类型。一是因疾病所致的医疗 费用支出极大地消耗了患者或者家庭的收入,导致最基本的生活 支出发生困难。二是因疾病所致的劳动力丧失减少了患者或者其 家庭的收入,使得其收入低于最基本的生活支出需要。三是贫病 交加,导致生活困难。二、农村困难群众因病致贫的原因分析“救护车一响,一头牲畜白养;致富十年功,大病一日穷”这句顺口溜就是农村现实生活的写照,疾病已成为农民致贫的首要 因素。(一)药品价格上涨过快,医疗费昂贵。通过调查表明,病 人在门诊或住院的平均医疗费用涨幅和农民经济增长幅度不成 正比,一些疑难病、大病、重病,使本不富裕的农民患

4、者望而止 步,农民普遍存在“生不起病”、“不敢生病”的心理,医疗费用上涨 过快是加重病人经济负担的主要因素。二)合作医疗报销范围窄、报销比例低。目前,城乡居民在二级、三级医院就医的报销比例低,有相当一部分的药品不在 报销范围内,特别是三级医院的医疗花费报销比例后为总费用的30%左右,重大疾病患者难以承受其余 70%左右的费用,经济负 担比较重。(三)农村医疗资源不足,卫生服务滞后。XXX只有1个卫生院,1 个村卫生室,只能治疗一些简单的伤风感冒,医疗卫生 资源严重不足,条件差、设备少、水平低,农民患病在当地难以 得到有效治疗,要到外地、到大医院就诊,不仅造成了看病困难, 也增加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5、。)农村慢性病患者上升,经济负担加重。本次调查 328人中有 35 人患有慢性病,所患慢性病主要有高血压、糖尿病、 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精神疾病、偏瘫、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等,慢性病病程长、费用贵、致残致死率高,导致的疾病负担已 占总疾病负担的 70%,是群众因病致贫返贫的重要原因。三、解决农村困难群众因病致贫的对策 因病致贫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现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已迫在眉睫。一)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立一个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可以依困难程度来划分医疗保障等级,确保群众的的基本生 活。特别是对长期住院的困难病人,由政府按医疗费用的比例给予

6、适当的优惠。(二)加强农村基层卫生组织建设。提高乡、村两级医务工作 者的综合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建立规范化、科学化医疗预防服 务网络,在短时期内达到小病不出村,重病不出乡,使广大农民 享受到无病早防,患病早医,解放劳动力,减轻农民医疗费用负 担。(三)提升农村村民的保健意识。加大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教 育工作,让群众掌握防病、保健常识,正确对待疾病的治疗和养 护。宣传教育农民建立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提高抗病能力,抵御疾病的发生。四)加大医疗救助服务力度。建议取消医疗救助起付线,增加救助病种的类型,加大救助慢性病患者、重大疾病患者、意外 事故重度伤残患者的力度;增加就医前救助,明确医疗救助对象难

7、以支付住院首付费用的,民政部门给予事前医疗救助,实施“医前、医中、医后”三位一体的医疗救助模式,使患者住得起院、看 得起病。四、加强全县大病医疗救助体系建设的建议(一)专设机构,让重大疾病患者得到基本医疗保障。建议 财政拨款专门建立救援基金,由卫生部门明确公布重大疾病救助 的病种类型,由具有相关医疗鉴定资质的部门确诊属于重特大疾 病的范畴的患者,都可以申请救援基金,审核后即进入援助程序。(二)健全法规,使重大疾病的救助法制化。政府相关部门 认真调研,科学论证,起草相关条例,明确社会各方面在这一工 作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规范相关救助工作,维护重大疾 病患者的生存权利,如关于重大疾病的救助保障条例,使这 一工作法制化。三)完善体系,建立健全医疗救助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因重大疾病而需救助的保障制度,将除去医药费人均年收 入在社会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线以下的困难群众全面纳入低保范 围,实施动态物价补贴。构建满足多种需求的重大疾病社会化服 务体系,保障因重疾致贫的家庭的基本生活。(四)强化保障,建立“三位一体”的医疗保障体系。建立 以社会基本医疗保险为主、商业保险为辅、救助基金为补充的三 位一体的医疗保障体系,规范商业医保,主要是规范赔偿标准, 让老百姓没有担心赔偿不落实的顾虑,实现重大疾病救助的全覆 盖,将重大疾病个人支出部分控制在 10%以内,让每个老百姓都 看得起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