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化学试卷(Word解析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8182124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化学试卷(Word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5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化学试卷(Word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5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化学试卷(Word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5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化学试卷(Word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5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化学试卷(Word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化学试卷(Word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化学试卷(Word解析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请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4分)(2015台州)科学实验必须按规范进行操作,下列实验操作中规范的是()A取少量氯化钠B闻药品气味C滴加液体D稀释浓硫酸考点: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一般用药匙或镊子取用固体药品,瓶塞要倒放桌面上;B、闻气体的气味时,不能直接用鼻子闻,一些气体有毒或刺激性;C、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一般用药匙或镊

2、子取用固体药品,瓶塞要倒放桌面上,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桌面上,会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故A错误;B、闻气体的气味时,防止气体有毒,应用手扇动,不能直接用鼻子闻故B正确;C、向试管中滴加溶液时应将胶头滴管垂悬在试管上方,不能伸入试管内,以防污染试剂,故C错误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图中没有沿器壁注入,故D正确故选B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2(4分)(2015台州)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氢气燃烧B菜刀生锈C冰雪熔化D电解水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

3、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氢气燃烧生成水,属于化学变化;B、菜刀生锈过程中,铁和水、氧气反应生成铁锈,属于化学变化;C、冰雪融化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电解水过程中有新物质氢气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点评:要熟记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3(4分)(2015台州)下列事例中,不是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

4、的是()A蓄电池放电B水力发电C内燃机做功冲程D火箭点火升空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判断是否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实质还是判断是否属于化学变化;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蓄电池放电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B、水力发电是由于水的流动发电,无化学变化发生,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C、内燃机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D、

5、火箭升空需要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燃料燃烧能生成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4(4分)(2015台州)下列有关化学符号“H2O”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A水这种物质B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C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分子D水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进行分析: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 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b表示

6、该物质的分子构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化学符号“H2O”表示水这种物质,故选项说法正确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不含氢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D、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式的宏观与微观意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5(4分)(2015台州)对下列事实的说明中,有错误的是()A氢气能还原氧化铜,说明氢气具有还原性B常温下氯酸钾能溶于水而难溶于酒精,说明氯酸钾的溶解性跟溶剂有关C相同条件下,湿衣服摊开比堆着干得快,说明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表面积有关

7、D铁丝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说明氧气和铁丝都具有可燃性考点: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氧气的化学性质;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根据氢气能还原氧化铜,氢气夺取了氧化铜的氧,据此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常温下氯酸钾能溶于水而难溶于酒精,进行分析判断C、湿衣服摊开比堆着的表面积大,据此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氧气能支持燃烧,不具有可燃性,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氢气能还原氧化铜,氢气夺取了氧化铜的氧,说明其具有还原性,故选项说法正确B、常温下氯酸钾能溶于水而难溶于酒精,说明氯酸钾的溶解性跟溶剂有关,故选项说法正确C、相同条件下,湿衣服摊开比堆

8、着干得快,说明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表面积有关,故选项说法正确D、铁丝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说明铁丝具有可燃性,但氧气能支持燃烧,不具有可燃性,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氢气的化学性质、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氧气的化学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题有3小题,7空格,每空格2分,共14分)6(4分)(2015台州)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标准状况下,甲烷密度比空气密度小,难溶于水(1)A装置图中,仪器的名称是酒精灯(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甲烷所需的仪器是AC或AE(选填下列装置图编号)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

9、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根据制取气体的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气体的性质可以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解答:解:(1)A装置图中,仪器的名称是酒精灯,常用作热源故填:酒精灯(2)实验室制取甲烷需要加热,应该用A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因为甲烷不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即用C装置收集;因为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即用E装置收集故填:AC或AE点评:选择发生装置时,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因素;选择收集装置时,要考虑气体的水溶性、能否和水发生化学反应、密度、能否和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等因素7(6分)(2015台

10、州)有CO2、N2、O2三种气体,能让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小柯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他可能要探究的问题是二氧化碳是否能与水反应,所得溶液的pH7(选填“”、“=”或“”)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常见气体的性质、实验的过程、碳酸显酸性分析回答解答:解:在CO2、N2、O2三种气体中,由于氧气有助燃性,能让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小柯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他可能要探究的问题是:二氧化碳是否能与水反应;由于二氧化碳与水化合生成了碳酸,所以,所得

11、溶液的pH7故答为:氧气,二氧化碳是否能与水反应,点评:本题属于课本中的基础知识,了解常见气体的性质即可分析解答8(4分)(2015台州)Fe+CuSO4=Cu+FeSO4是湿法炼铜的原理,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置换反应,根据化学式,判断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升高的是铁元素考点:反应类型的判定;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可以判断反应类型;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解答:解:Fe+CuSO4=Cu+FeSO4中,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铁单质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零,硫

12、酸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2,铜单质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零,硫酸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是+2,因此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升高的是铁元素故填:置换;铁点评:判断反应类型时,要紧紧围绕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1小题,3空格,每空格3分,共9分)9(9分)(2015台州)如图为酸碱的化学性质知识网络,A、B、C、D是四种常见的不同类别的无机化合物,图中短线表示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请你据图回答(1)A、B、C三种物质中,能用来鉴别稀硫酸与氢氧化钙溶液的物质是Cu(OH)2、CO2(2)能同时实现反应和的物质可以是Na2CO3(碳酸钠),

13、反应的实验现象为有气泡(气体)产生考点: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 专题: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分析:(1)根据A、B、C三种物质的性质分析作答;(2)可根据碳酸钠既可与稀硫酸反应又可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分析作答解答:解:(1)A、B、C三种物质中,Cu(OH)2能与稀硫酸反应形成蓝色溶液而与氢氧化钙溶液不发生反应;CO2通入氢氧化钙溶液能生成白色沉淀而与稀硫酸不发生反应;HCl与氢氧化钙溶液发生反应无明显现象,与稀硫酸不反应;故能用来鉴别稀硫酸与氢氧化钙溶液的物质是:Cu(OH)2、CO2(2)碳酸钠既可与稀硫酸反应又可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所以能同时实现反应和的物质可以是:Na

14、2CO3(碳酸钠);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反应的实验现象为:有气泡(气体)产生故本题答案为:(1)Cu(OH)2、CO2(2)Na2CO3(碳酸钠); 有气泡(气体)产生点评:完成此类题目,关键是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框图,找准解题突破口,得出问题答案四、解答题(本题有2小题,各8分,共16分)10(8分)(2015台州)铝箔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包装材料,放置久了,其银白色光泽会变暗淡,故又称假银箔(1)小柯用放置很久的铝箔与 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和反应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在0t1时间段内,铝箔表面看不到明显的气泡,原因是铝在空气中被氧气氧化,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阻止铝与稀盐酸反应在t2t3时间段产生气泡的速度逐渐放缓,直到反应停止时,铝箔还有大量剩余t2t3时间段产生气泡速度放缓的原因是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在反应中逐渐降低(2)为进一步测量铝箔中单质铝的质量分数,小柯取1.9克铝箔样品与50.0克稀盐酸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