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监测试验指导书精品文档16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8181193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形监测试验指导书精品文档16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变形监测试验指导书精品文档16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变形监测试验指导书精品文档16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变形监测试验指导书精品文档16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变形监测试验指导书精品文档16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变形监测试验指导书精品文档1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形监测试验指导书精品文档16(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变形监测实验的一般要求一、测量实验须知1、在测量实验之前,应认真仔细地阅读本指导书,明确目的与要求、 熟悉操作步骤、注意有关事项,并准备好所需文具用品,以保证按时完成 实习任务。2、实验分小组进行,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办理所用仪器工具的 借领和归还手续。3、实验应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不得无故缺席或迟到早退;应在指 定的场地进行,不得擅自改变地点或离开现场。4、必须严格遵守本指导书列出的“测量仪器工具的借领与使用规 则”和“测量记录与计算规则”5、服从教师的指导,每人都必须认真、仔细地操作,培养独立工作 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要发扬互相协作精神。每项实习内容都应取 得合格的成果并

2、提交书写工整规范的记录表,经指导教师审阅签字后,方 可交还测量仪器和工具,结束该项实习内容。6、实验过程中,应遵守纪律,爱护现场的花草、树木,爱护周围的 各种公共设施,任意砍折、踩踏或损坏者应予赔偿。二、测量仪器工具的借领1、在教师指定的地点办理借领手续,以小组为单位领取仪器工具。2、借领时应该当场清点检查。实物与清单是否相符,仪器工具及其 附件是否齐全,背带及提手是否牢固,脚架是否完好等。如有缺损,可以 补领或更换。3、离开借领地点之前,必须锁好仪器箱并捆扎好各种工具;搬运仪 器工具时,必须轻取轻放,避免剧烈震动。4、借出仪器工具之后,不得与其他小组擅自调换或转借。5、实验结束,应及时收装仪

3、器工具,送还借领处检查验收,消除借 领手续。一切仪器工具若发生故障,应及时向指导教师或实验室工作人员 汇报,不得自行处理;若有损坏、遗失应写出书面报告说明情况,并按有 关规定给予赔偿。三、测量仪器操作细则1、携带仪器携带仪器时,应注意检查仪器箱盖是否关紧锁好,拉手、背带是否牢 固2、开箱提取仪器1)先安置三脚架,将各架腿插入土中,使三脚架稳妥。启箱取出仪 器前应看清并记住仪器在箱中的位置,以免仪器装箱时发生困难。2)提取仪器之前,应注意先松开制动螺旋;从箱中取出仪器时,不 可握拿望远镜,应双手握住基座或远镜望的支架,取出仪器后小心地安置 在三脚架上,并立即旋紧仪器与三脚架的中心连接螺旋。3)取

4、出仪器之后,注意随即关闭仪器箱盖,防止灰尘和湿气进人箱 内。仪器箱上严禁坐人。3、野外作业1)若发现光学仪器透镜表面或全站仪的反光镜表面有灰尘或其他污 物,应先用软毛刷轻轻拂去,再用镜头纸擦拭。严禁用手帕、粗布或其他 纸张擦拭,以免损坏镜头。观测结束后应及时套好物镜盖。2)各制动螺旋勿扭过紧,微动螺旋和脚螺旋不要旋到顶端。使用各 种螺旋都应均匀用力,以免损伤螺纹。3)转动仪器时,应先松开制动螺旋,再平衡转动。使用微动螺旋时, 应先旋紧制动螺旋。动作要准确、轻捷,用力要均匀。4)仪器所在地必须时时有人,做到人不离仪器,并防止其他无关人 员使弄仪器。5)使用仪器时,对仪器性能尚未了解的部件,未经指

5、导教师许可, 不得擅自操作。6)在太阳或细雨下使用仪器时,必须撑伞,特别注意仪器不得受潮。4、搬移仪器1)搬移仪器前应使望远镜物镜对向度盘中心。若为水准仪,物镜应 向后。2)仪器搬站时,对于长距离或难行地段,应将仪器装箱,再行搬站。 短距离和平坦地段,搬移仪器时先检查一下连接螺旋,必须一手握住仪器 的基座或支架,一手抱住三脚架,竖向稳妥地搬移,不得横放在肩上或横 抱在胸前以免损坏仪器。罗盘仪搬站时,应将磁针固定,使用时再将磁针 放松。装有自动归零补偿器的经纬仪搬站时,应先旋转补偿器关闭螺旋将 补偿器托起才能搬站,观测时应记住及时打开。3)搬移仪器时须带走仪器箱及有关工具。5、使用完毕1)应清除

6、仪器及箱子上的灰尘、脏物和三脚架上的泥土,将基座的脚螺旋处于大致相同的高度。2)松连接螺旋,卸下仪器,仪器装箱时,要放松各制动螺旋,装入 箱后先试关一次,在确认安放稳妥后,再拧紧各制动螺旋,以免仪器在箱 内晃动、受损。并立即扣上门扣或上锁。3)全站仪是电子测量仪器,在野外更换电池时,应先关闭仪器的电 源;装箱之前,也必须先关闭电源,才能装箱。4)工作完毕应检点一切附件与工具,以防遗失。6、其它工具1)水准尺、花杆等木制品不可受横向压力,以免弯曲变形,也应该 轻取轻放;切勿将仪器工具贴靠树上、墙上或电线杆上,以防跌损。2)一切仪器工具必须保持完整、清洁,不得任意放置,小件工具如 测钎、垂球等用完

7、即收,防止遗失。7、仪器工具故障 一切仪器工具若发生故障,应及时向指导教师或实验室工作人员汇 报,不得自行处理,若有损坏、遗失应写书面报告说明情况,并按有关规 定给予赔偿。四、测量记录与计算规则1、所有观测成果均要使用硬性(2H或3H)铅笔记录,记录的数据不 能涂改,记录时不得使用橡皮擦。记录者应熟悉表上各项内容及填写、计 算方法。2、记录观测数据之前,应将表头的仪器型号、日期、天气、测站、 观测者及记录者姓名等无一遗漏地填写齐全。3、观测者读数后,记录者应立即在测量手簿上的相应栏内填写,不 得另纸记录事后转抄。并复诵回报读数,以防听错、记错。4、记录时要求字体端正清晰,字体的大小一般占格宽的

8、一半左右, 字脚靠近底线,留出空隙作改正错误用。5、数据要全,不能省略零位。水准尺读数一律记四位, 如水准尺读数1300 ;度盘读数的分秒应记两位,如30 00 00中的“ 0 ”均应全部填写。6、水平角观测,秒值读记错误应重新观测,度、分读记错误可在现 场更正,但同一方向盘左、盘右不得同时更改相关数字。垂直角观测中分 的读数,在各测回中不得连环更改。7、距离测量和水准测量中,厘米及以下数值不得更改,米和分米的 读记错误,在同一距离、同一高差的往、返测或两次测量的相关数字不得 连环更改。8、更正错误,不得涂改,也不可用橡皮擦拭,均应将错误数字、文 字整齐划去, 在上方另记正确数字和文字。 划改

9、的数字和超限划去的成果, 均应注明原因和重测结果的所在页数。9、简单计算及必要的检验,应在测量进行时算出。按四舍六入,五前单进双舍(或称奇进偶不进)的取数规则进行计算。如数据 1.1235 和 1.1245 进位均为 l.124。五、应上交的资料及成绩评定1 、应交资料:实验结束后,要编写实验报告。2、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根据平时表现、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验报告的质量综合评定学 生的实习成绩,其中平时表现 40%,实际操作 30%,实验报告占 30%。第 # 页第二部分:变形监测实验实验一、精密电子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 实验二、测量机器人的认识与使用 实验三、GPS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实验四、高层建

10、筑物沉降监测及其数据处理实验一、精密电子水准仪的认识及其在沉降变形监测中的一、实验目的1、了解电子水准仪的发展概况2、熟悉电子水准仪的测量原理、基本构造、操作使用3、熟悉利用电子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的基本方法3、熟悉电子水准仪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情况二、实验组织1、性质:专业性实验(演示性实验) 。2、时数: 2 学时3、组织: 20 人一组。三、实验设备1、天宝 DINI03 电子水准仪一套(含脚架一个、水准尺一对,脚垫一对) 记录板一块2、自备:铅笔,记录纸,伞四、实验方法及步骤1、介绍电子水准仪的基本构造、精度指标2、讲解电子水准仪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见附件一)3、讲解利用电子水准仪进行水

11、准测量的基本方法4、介绍电子水准仪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情况5、利用电子水准仪进行二等水准测量实验,围绕逸夫实验楼做一个 闭合环路线6、进行数据传输,并进行数据处理附:二等水准变形监测技术指标水准观测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和视线高度(m)等级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前后视距累计差视线高度二等 50 1.0 0.3水准观测的限差(mm)等级基辅分划读数之差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往返较差闭合差单程双测站所测咼差较差检测已测测段咼差之差二级0.40.6 1.0 J n 0.7 /n 1.5 石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每千米高差全 中误差(mm路线长度(km)水 准 仪 型 号水准尺观测次数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

12、合差与已知点联测附合或环线平地(mm山地(mrj)二等2DS1因瓦往返各一次往返各一次三等6 50DS1因瓦往返各一次往一次12讥4( nDS3双面往返各一次四等10 16DS3双面往返各一次往一次20机6/n五等15DS3单面往返各一次往一次30机五、注意事项(1)电子水准仪是一种精密仪器,使用时应遵守操作规程,注意仪器 安全。(2)从仪器箱中取出或放回仪器时,应小心谨慎,勿使受到大的冲击 和振动。(3)应在有足够亮度的地方竖立标尺。(4)装卸电池时,必须先关闭电源。(5)注意爱护条码水准尺。六、撰写实验报告附:天宝DINI操作说明书第#页实验二、测量机器人的认识及其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一、实

13、验目的1、了解测量机器人的基本原理以及其在工程建筑物的变形自动化监测方 面的应用2、熟悉测量机器人的基本操作方法3、熟悉测量机器人变形监测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原理、使用场合以及一般作业步骤。二、实验组织1、性质:专业性实验。2、时数: 2 学时3、组织: 20 人一组。三、实验设备1、 徕卡TCA2003全站仪一套(含脚架一个,棱镜和棱镜架四套),记录板 一块卷尺一个2、自备:铅笔,记录纸,伞四、实验方法及步骤1 、讲解测量机器人的构成及基本原理;移动式网观测及自动化数据处理系统 构成及其应用;固定式全自动变形监测系统构成及其应用;固定式全自动 变形监测软件的差分数据处理方法;机载移动式网观测软件

14、、网观测自动 化数据处理软件和固定式全自动变形监测软件的使用简介。(操作说明书见附件二) 2、选择一块开阔的场地进行实验3、测站观测步骤a. 在测站点上架设测量机器人,对中、整平,启动并进入AutoMeas 软件。b. 限差设置。如归零差、2C互差、方向值较差等设置,;c. 初始观测。以第一个目标点为起始方向顺时针观测目标点半测回,输入观测方向名以及目标高等信息,存入PCMCIA 卡相应的文件,备自动观测时调用;d. 测站设置。设置测回数、测距次数;输入仪器高,测站名等参数;e. 后视定向。照准第一个目标点,获取水平度盘的读数;f .水平角自动测量。完成限差设置、测站设置并作后视定向之后, 测量机器人就按照初始观测的顺序自动观测水平角,自动检查测回内的各 项限差,根据超限情况自动重测某一方向或某一半测回,或者整个测回重 测;g .测回差检查。计算出每一测回每一方向的方向值,并显示出来。 但方向数较多时,测回差超限,哪些测回需要重测,往往需要人工判断。 确定并选择重测测回后,仪器将自动进入到水平角自动测量;h.距离测量。分自动测量和半自动测量两种模式。自动测量是指在 完成限差设置、测站设置并作后视定向之后,测量机器人就能够按照初始 观测的顺序自动进行距离测量,自动检查测回内的各项限差,出现超限时 自动重测。半自动测量是指人工瞄准需观测的某一目标,自动完成该目标的距离测量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