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教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8180171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2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第六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六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六单元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六单元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单元教案(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六 单元(章)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至 月 日单元(章)千米和吨总课时数5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教 材 分 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以及质量单位克、千克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有关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知识,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认识千米,认识吨。在单元的最后,还安排了实践活动“了解千米”。学 情 分 析 在学习本单元内容之前,已经能观察23个小正方体摆成的物体,本单元进一步学习观察4个小正方体摆成的物体。教 学 目 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长度单位

2、间的简单换算。2.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学生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3.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会查找资料,学会与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进一步养成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情感。 第 页 (总 页)课时教学设计首页设计人: 修改人:授课时间: 年 月 日课题认 识 千 米课型新授第几 课时第一课时课 时 教 学 目 标 (三维)1.在具体生活情景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

3、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1000米。2.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3.在课前课后的实践活动中,学会积累和查找资料,继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 重点 与 难点教学重点:体验、感悟千米的实际长度。教学难点:建立1千米的概念。教学 方法 与 手段教学方法:观察法、分析法、探究法教学手段:教学课件,实物投影,教学挂图,米尺使 用 教 材 的 构 思 通过情境图,将学生引入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引出千米,图中的道路指示牌,表明了主题。接着,展示学生比较熟悉的运动场400米跑道上运动的场景,目

4、的是让学生感受1千米,知道1千米1000米。创设生活中的情境,目的在于唤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直接经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4及相应的“做一做”。这部分内容是以量一量、走一走、估一估的活动形式呈现的,借助学生的活动经验,增强学生对1千米直线距离的感受。例5及“做一做”。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接触了千米,并明确了千米与米的进率,初步建立了1千米的长度观念,这里学习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第 页(总 页)课 时 教 学 流 程 补 充教 师 行 为学 生 行 为课堂变化及处理主要环节的效果 一. 互动对话复习引入提问:哪个同学还记得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师: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1厘米、1

5、分米和1米这些长度单位吗?师:当测量或形容比较短的长度时一般我们用这些长度单位。二. 师生探究感知“千米”1.教学例题,认识“千米”出示书中的场景图:铁路、公路的里程碑:(设于道路旁边用以记载里数的标志。这列火车从起点站行驶到此地是180千米)公路上的限速标志:(汽车在这段路行驶的速度不能超过每小时60千米)公路上的提示牌:(离南京还有98千米) 香港行政区地图上的线段比例尺:(地图上的线段与实际长度的比,地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中的16千米。)(指名学生回答)(学生用手势,米尺或身边物体的长度表示1厘米,1分米和1米)。学生观察第 页(总 页)课 时 教 学 流 程 补 充教 师 行 为学 生

6、 行 为课堂变化及处理主要环节的效果你能试着帮这些标志找回合适的长度单位吗?师:你想帮这个新的长度单位起个什么名字吗?我们伟大的数学家也为它起了个名字,那就是千米。(揭示课题:认识千米)2.讲述:计算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介绍千米的符号,千米又叫做公里。(板书:千米Km),学习千米的读法。3、动态演示过程初步体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1)猜测:“千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那么1千米究竟有多长呢?(2)观察: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 你能举我们生活中的例子说一说吗?(3)参加过运动会的同学都知道我们学校靠近看台的这条直的跑道的长度是100米,10个100

7、米,就是1000米。学生尝试填写学生齐读课题 猜猜看!(1千米=1000米,1000米里面有10个100米。)第 页(总 页)课 时 教 学 流 程 补 充教 师 行 为学 生 行 为课堂变化及处理主要环节的效果4.小结:1000米=1千米 指导学生读这个式子是要注意前面的数和后面的单位之间需停顿一下。5.联系实际生活,进一步体验“1千米”的概念。(1)算一算:我们知道我们的学校跑道一圈有多长?(200米)那么几圈是1千米呢?问:小红学校的跑道一圈是250米,小明的学校的跑道一圈是400米,你能帮他们算算他们学校的跑道几圈是1千米吗?(2) 说一说:你感觉1千米长吗?(3) 找一找:从学校到附

8、近大约什么地方是1千米?你还能从生活中找出1千米吗?三. 生活应用活化“千米”的知识1.进一步认识“1千米”(1)做“想想做做”第1题(2)做“想想做做”第2题强调米与千米的换算方法。明确200米一圈的跑道,5圈是1千米。学生自由交流。学生独立描出1千米的长度交流从哪里到哪里是1千米,请其余学生参与评价。独立练习,组织交流。第 页(总 页)课 时 教 学 流 程 补 充教 师 行 为学 生 行 为课堂变化及处理主要环节的效果2.进一步理解“1千米=1000米”做“想想做做”第3题3.进一步明确各种长度单位。做“想想做做”第4题4.综合应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做“想想做做”第5题(2)做“想

9、想做做”第6题第1小题让学生直接算一算四. 小结延伸拓展“千米”的知识1.提问:今天你又学到了什么新知识,和以前学到的哪些知识有关?你觉得学了今天的知识对你的生活有用吗?2.实践作业:(1)估一估:课后请大家去操场走走,记录自己一圈大约走多少步,大约用了多少分钟?估计出大约走多少步是1千米?走1千米大约要多少分钟?(2)根据自己的估计,算一算自己家离学校大约有多远?通 学生独立完成组织交流,说一说是怎样思考的。学生讨论用什么长度单位比较合适组织交流。学生直接比较河流的长短。说一说每一条河流大约有几千米。 交流想法。第2、3小题组织学生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第 页(总 页) 课时达标检测设计

10、(试用) 项 目检 测 内 容检测的目标点与用时预设;反馈、矫正方法预设与达标效果补充当 堂达 标检 测1把下图中相距 1千米的两地沿路线画出来。2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 8844米,泰山海拔 1524 米。哪座山高?高多少米?合多少千米多少米?3 一个长方形操场,长 100米,宽 50米。小红跑了3圈后还差_米就是 1千米。4 计算比较长的路程,常用_作单位。5 在里填上“”、“”或“=”。3000米 3千米 4800米 5千米6 一个工程队第一天修路 350米,第二天比第一天多修 350米。这个工程队两天共修路多少米?合多少千米多少米?7 73千米-64千米_千米; 7000 米+ 3

11、000 米_千米; 1千米 -850米_米。第 页(总 页)课时教学设计尾页 板 书 设 计 认识千米 千米 (Km) 公里 1 千米=1000 米补充设计 作 业 设 计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汽车每小时行40米。2.电线杆高6千米。3.小李身高135厘米。 4.飞机每小时飞行1800千米。 5.教室黑板长3分米。6.一支铅笔长2千米。 教 学 后 记 第 页(总 页)课时教学设计首页设计人: 修改人:授课时间: 年 月 日课题认识吨课型新授第几 课时第二课时课 时 教 学 目 标 (三维)1.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增强用吨

12、这个单位估计物体质量的能力。2.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3.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 重点 与 难点教学重点: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吨的质量规定。教学难点: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吨的质量规定。教学 方法 与 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检测法、探究法教学手段:实物投影、课前让学生算算自己的体重。使 用 教 材 的 构 想在上学期掌握克、千克的基础上本节课,旨在让学生认识又一新的质量单位吨,与上节课联系紧密,在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从问题口袋中提取上节课未解决的有关很重的物品或大宗物品的质量单位的探究引出本课。在掌握克与千克单位间的进率的基础上再学习千克与吨之间的进率就显得较容易一些,因为用吨作单位的物体在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少,所以学生在建立“吨”的概念时较难一些,这也是本课的难点。第 页(总 页)课 时 教 学 流 程 补 充教 师 行 为学 生 行 为课堂变化及处理主要环节的效果一.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课件展示场景)水果贸易市场中有一箱箱、一筐筐的水果,然后从一筐中挑出一个苹果重200( ),一箱苹果重15( )2.接着有一辆装满苹果的大卡车开进水果贸易市场,请学生估计这一车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