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顶管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8179802 上传时间:2023-11-06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8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工顶管工程施工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人工顶管工程施工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人工顶管工程施工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人工顶管工程施工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人工顶管工程施工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工顶管工程施工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顶管工程施工设计方案(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1-1-1.1-1-1.2-1-2-2-2.1-2-2.2-2-3-3-3.1-3-3.2-4-3.3-4-4-7-4.1-7-4.2-9-9-10-20-20-20-21-21-4.4-22-4.5-22-23-23-23-24-25-5-26-5.1-26-5.2-26-6-27-6.1-27-6.2-27-6.3-27-7-28-7.1-28-7.2-28-28-28-29-30-30-7.3-30-8-31-9-31-9.1-31-9.2-31-9.3-32-9.4-35-9.5-36-9.6-37-1、编制依据及原则1.1 编制依据、新阳北三里西段顶管工程变更施工图;、通过阅读图

2、纸及岩土勘察报告等;、国家现行的施工技术规、验收标准及质量、安全技术规程1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 (GB50268-2008);2 、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3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CJJ1-90);4 、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沉井结构设计规程(CECS137:2002);5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50268 2008);6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4 2012);7 、模板安全技术规( JGJ162-2008);8 、建筑施工模板及作业平台钢管支架构造安全技术规 (DB45/T618-2009); 9 、建

3、筑机械施工安全技术规 (JGJ33-2001); 10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 (JGJ79-2002);11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 (JGJl20-99 );12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13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 (GB50108-2001);14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安全管理规则(GB5036-85);15 、中华人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建质 200987 号;16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JGJ46-2005);17 、建筑结构荷载规( GB50009-2012);、我单位类似工程的实践和已有的装备。1

4、.2 、编制原则、严格遵守明确的设计规、施工技术规和质量评定验收标准。实事,施工方案可行、适用、经济。坚持在实事的基础上力求技术先进、科学合理、经济适用的原则。、始至终对施工现场实施全员、全过程、全围严密监控,坚持动静结合、科学管理的原则。、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执行质量管理标准和程序。、采用项目法组织施工,推行标准化管理,达到安全、文明、高效。、实行项目法管理,通过对劳务、设备、材料、资金、技术、施工方案和信息优化处置,实现安全、质量、工期、成本及社会信誉的预期目标。坚持技术创新,推广和应用“四新”成果。、组织专业队伍上场,装备足够的优良机械设备进行专业化施工,保证在规定的工期完成施工任务并力争

5、提前。、遵守环境保护法并切实按有关要求和规定来组织实施。、在仔细考察工程实地,认真研究招标文件和有关规定的基础上,针对本合同工程的特点、施工条件,并结合现场实际、上场的机械装备、人员条件,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2、工程概况2.1 、工程简介本工程为新阳北三里西段K0+430K0+555段雨、污水管工程,全段管线均位于行车道上。据区域地质资料、钻探揭露及现场地质调查,新阳北三里西段 K0+430K0+555段地下水位较高、 且水量较为丰富, 同时受现场填土淤泥等不良地质条件限制。 在顶管施工过程中,松散的填土会发生流砂坍塌等不良地质作用, 造成施工进度受阻, 因此施工时必须对管道围先固结灌浆至粘土

6、层下 0.5 米。因此,在顶管施工前必须先灌浆固结土体改变土质,达到防止管道周边渗水、塌方现象。本工程主要容为一根D1200mm和一根 D800mm,两根顶管中心间距4 米,单根总长为125 米。工作井与两端接收井的间距为70 米和 55米,施工完毕后工作井和接收井兼作检查井。2.2 、环境与地质条件全段雨、污水管工程均位于行车道上。道路沿线未见地表水径流。道路路面标高为73.89 74.19m。第一层为上层滞水, 主要赋存于填土1 及粘土3 层中,地下水位埋深较浅, 水量不大,初见水位高程70.22 73.10 (埋深 0.60 3.30m),稳定水位标高71.42 73.20m(埋深0.5

7、60 2.10m),地下水的水位、水量、埋深受补给条件影响,随季节变化较大。第二层为孔隙潜水, 为本场地主要含水层, 主要赋存于中砂6 及圆砾7 层中,初见水位高程 59.53 64.81(埋深 8.700 14.70m),稳定水位标高60.23 65.81m(埋深 7.70 13.90m),该层地下水具微承压性,且厚度较大、透水性较强,水量较丰富,主要由降雨及河流侧向补给,与邕江水有水力联系。3、施工总体部署3.1 、 临时设施安排及施工准备、技术准备根据现场监理工程师和设计代表提供的工程定线资料和现场测量标志资料,认真搞好交接桩工作, 同时放出用地界限, 并对主要构造物具体位置进行放桩,

8、设置控制桩点及临时水准点。、临时设施(一)、供电现场在临近小区引入电源,且现场备用 50 千瓦的柴油发电机组一台,保证现场施工用电。(二)、排污及垃圾处理为达到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目的,施工现场设置临时排污沟渠,设置泥浆池,对施工中产生的污水作集中处理, 并对生活及生产垃圾集中堆放, 外运处理,最大限度地保证施工区域自然环境不被破坏。(三)、临时用地施工临时用地尽量利用公路征地界土地。取、弃土场地在设计文件要求,并与地方政府做详细的协商后, 在少占地、少破坏、尽量保护当地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的原则下选定具体地点;其它施工场地、办公及生活用地、仓库与料场、用地等就地租用。3.2 、 设备、人员、材

9、料动员周期和安排2.1 、设备、人员动员周期我单位将在 3 日做好人员、设备的动员和安排布署。管理人员3 天到达施工现场,组建项目经理部, 与业主取得联系, 开展息息相关业务工作; 前期施工人员 7 天到达施工指定地点,着手临建和施工准备工作;首批投入施工的机械设备10 日到达施工地点,保养维修,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2.2 、设备、人员、材料施工准备过程中,设备、人员、材料依照“先进、足量、精干、合格”的原则,快速、安全运抵现场。施工设备和材料指定厂家或料场,由汽车送至现场。3.3 、 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队伍安排顶管工程专业化施工程度高,需要有一个精干、高效的施工管理体系,组织指挥工程的施工

10、生产。我公司将组建项目管理部,对该工程实施严格、科学、有效地施工管理。并按业主的部署,在监理公司的管理及政府质量监督部门的监督下,充分发挥施工职能,协调管理好施工现场,全面认真地履行施工合同,优质、高速、低耗。结合我公司质量方针本着“安全第一,质量为主”的思想,确保合格,力争优质工程。本项目经理部采用老、中、青相结合的方式,把老同志的丰富经验、中年同志的稳重干练、年轻同志的开拓进取精神有机结合,形成强有力的项目班子。其项目部主要人员均来自施工生产管理第一线的骨干力量,年富力强、精力充沛,而且个人素质高,专业技术水平强。其项目组织结构见附图专业施工组织机构框图专业项目负责人工计物质试程划资量验技

11、合机安室术同电全部部部部工顶灌安材文程管浆装料测明技施施施采量安工组术工组购全组组组组施工组顶管工程项目经理部质量机构图、项目部职责代表公司全面履行施工合同,按业主指令,全面组织和指挥施工生产,并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管理和协调。按照统一计划、统一管理、统一协调的原则,在施工全过程中,对各职能部门和专业工程进行有力地协调、管理。以保证合同规定的工程质量、施工工期等目标的实现,着重做好下列几方面的综合管理工作:1、统一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将各专业工程置于整个工程的整体作战方案中,便于统一指挥和协调监督。2、统一现场平面管理:由于项目专业施工队伍多,必须由项目经理部对现场总平

12、面布置做统一规划、安排和管理,使现场的施工秩序井然有序。3、统一施工计划体系:编制多级施工进度网络计划,根据总的工期进度对各个单位工程、按分部分项、分专业的施工进度计划严格控制,确保形象进度和工期。4、统一施工现场的施工调度:总包严格按合同规定的进度时间、人员、材料设备的进场情况,进行施工场地的分配、施工的开展、工序接口、交叉作业、安全防护、成品保护及水电、路、临设等施工现场资源的配置和供用,并实施动态管理,保证各专业的有序施工。5、统一工程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按质量标准体系运作,确保工程符合国家的技术规和要求。本工程建立以项目总工程师负责的施工技术质量责任制,加强技术质量管理,提高工程技术含量,确保工程质量。6、统一现场施工标准,建立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确保无重大伤亡事故发生,使整个工地成为标准化文明施工现场。3.2 、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职责1、项目经理:对工程全面负责。在组织工程的施工中,建立工程项目的质量保证体系,明确质量分工,确保资源充分配置,做好质量审核工作,在施工中认真执行施工组织设计,组织质量检查和评定,制定措施,确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