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电缆护套厚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8178915 上传时间:2023-11-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线电缆护套厚度试验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电线电缆护套厚度试验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电线电缆护套厚度试验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电线电缆护套厚度试验作业指导书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电线电缆护套厚度试验作业指导书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线电缆护套厚度试验作业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线电缆护套厚度试验作业指导书(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件编号:护套厚度试验作业指导书第 页,共 页第1版第0次修改颁布日期:1. 检测项目名称护套厚度试验方法2.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室温条件下电线电缆的护套厚度试验。3. 检测依据3.1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1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厚度和外形尺寸测量 机械性能试验(GB/T 2951.11-2023)3.2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第2部分:试验方法(GB/T 5023.2-2023)3.3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 第2部分:试验方法(GB/T 5013.2-2023)4. 护套厚度试验方法4.1预处理试验应在护套料挤出或硫化(或

2、交联)后存放至少16 h方可进行。除非另有规定,任何试验前,所有试验包括老化和未老化的试样应在温度(235)下至少保持3h。4.2试验温度除非另有规定,试验应在环境温度下进行。4.3取样4.3.1去除护套内、外所有元件(若有的话),用一适当的工具(锋利的刀片如剃刀刀片等)沿垂直于电缆轴线的平面切取薄片。如果护套上有压印标记凹痕,则会使该处厚度变薄,因此试件应取包含该标记的一段。4.4试验仪器JTT-D型台式数显投影仪,量程:纵向:050mm,横向:025mm。精度:0.01mm。4.5试验步骤4.5.1将试件置于测量装置的工作面上,切割面与光轴垂直。a)试件内侧为圆形时,按图1径向测量六点。b

3、)如果试件的内圆表面实质上是不规整或不光滑的,则应按图7在护套最薄处径向测量6点。c)当试件内侧有导体造成很深的凹槽时,应按图8在每个凹槽底部径向测量。当凹槽数目超过6个时,应按b)条进行测量。d)当因刮胶带或肋条形护套外形引起的护套外表面不规整时,应按图9进行测量。e)对于有护套的扁平软线,应按图10在与每个绝缘线芯截面的短轴大致平行的方向及长轴上分别测量。但无论如何应在最薄处测量一点。f)六芯及以下有护套的扁平电缆应按图11进行测量:在圆弧形两头沿着横截面的长轴进行测量;在扁平的两边,在第一根和最后一根绝缘线芯上测量;如果最薄厚度不在上述几次测量值中,则应增加最薄处及其对面方向上厚度的测量

4、。上述规定也适用于六芯以上扁平电缆护套厚度的测量,但应增加中间绝缘线芯处或者当绝缘线芯数为偶数时取中间两个绝缘线芯之一进行测量。在任何情况下,第一次测量应在绝缘最薄处进行。如果护套试件包括压印标记凹痕,则该处厚度不应用来计算平均厚度。但在任何情况下,压印标记凹痕处的护套厚度应符合有关电缆产品标准中规定的最小值。读数应测量到小数点后两位(以mm计)。文件编号:护套厚度试验作业指导书第 页,共 页第1版第0次修改颁布日期:文件编号:护套厚度试验作业指导书第 页,共 页第1版第0次修改颁布日期:文件编号:第 页,共 页第1版第0次修改颁布日期:数据处理记录实验室环境温度,截取小数点后三位有效数字,修约到小数点后两位,修约标准为四舍五入。测量结果应按有关电缆产品标准中试验要且的规定进行评定。进行机械性能试验时,每个试件厚度的平均值应按该试件上测得的六个测量值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