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总结精选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8176178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总结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总结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总结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总结精选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总结精选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总结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总结精选(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总结精选篇一: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总结我科紧紧围绕护理部及科室工作计划,以“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为目标,以提高护理质量为主线。随着优质服务的顺利开展, 我们从内心真正认识到优质服务的重要意义,把优质服务作为护士的天职和本分,用一种感恩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位病人。 把制度承诺从墙上 “请” 下来,让优质服务从文件中“走”出来,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深入到病房中,了解病人的心理,了解病人的需求,改善护患关系。 通过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更是加强了护士对待患者的责任心。只要在深入病房时,发现患者的生活上或是护理中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都会第一时间为患者及时处理,解决到位。现将我科护

2、理工作总结如下: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组织落实1 、科室领导高度重视,反复强调推广优质护理服务的决心和重要性,组织制订实施方案。2 、在全科范围积极动员,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二、理清思路、切实落实各项工作1 、建立健全护理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岗位职责。确保了护理基础质量和安全。2 、认真落实优质护理服务,发放满意度调查表,让病人及家属了解基础护理工作的内容, 以便接受病人及社会的监督。3 、制定了护士分层级管理制度,成立了由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的分层管理结构,按护士能力、患者病情、 护理工作量的大小实行以病人为中心的人员组织结构和护理分工制度 , 每组护理人员按病人分工 , 责任

3、到人。使护理工作真正做到为病人提供整体的、连续的、满足病人需求的护理服务。4 、改革护理排班模式:对排班模式改为 APN排班,减少护士交班次数,同时实行弹性排班,确保基础护理工作落到实处,保证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和工作质量。5 、严格基础护理的落实:如为病人剪指甲、喂食、协助排便等,在做基础护理的同时融入了健康教育,既加强了基础护理,也增进了护患关系。6 、为落实专项护理管理制度和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加强临床护理,保证医疗安全,护理部制订了一些安全标识,如防跌倒标识、药物过敏标识等,减少和不良事件的发生。7 、责任组长每班对本班基础护理工作进行检查,护士长每天检查,找出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改

4、进措施。三、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和责任制整体护理( 1)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能够把时间还给病人,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感到非常满意。开展责任制整体护理后,责任护士能够了解本病区病人的病情、用药及辅助检查,能及时发现医疗组工作的不足,并及时纠正, 避免了差错的发生;基础护理做到位,晨晚间护理比以前好。( 2)临床护士工作模式。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小组负责制或责任护士负责制,包床到护,每个护士分管病人数平均不超过 8 人。逐步落实“护士床边工作制” ,逐步实现护士常态情况下在病房或病人身边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定时巡视病人,认真执行床边交接班、治疗、护理,建立护士“床边记录制”等临床护理工作

5、方式。逐步解决护士流动护理工作站(车) 、流动治疗车的配置。执行床边交接班、治疗、护理,建立护士“床边记录制”等临床护理工作方式。逐步解决护士流动护理工作站(车) 、流动治疗车的配置。( 3)病人满意度较前有所提高,责任护士经常受到病人及家属的好评,得到病人的认可。四、建立监督机制,持续改进服务质量1 、每月开展一次公休座谈会,及时听取病人意见,设立住院病人联系本,及时进行出院病人电话回访。2 、在住院病人满意度调查中,病员满意度能够达到92%。五、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尤其三查七对。来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 1)加强患者身份识别的查对,住院病人按要求佩戴腕带并填写各种信息,护士进行各

6、项治疗,护理时按两种以上识别方式进行查对。( 2)坚持查对制度,每天下午责任护士查对当天医嘱,每周护士长总查对 , 每天都检查医嘱执行情况并有记录;坚持重症患者床头交接班,预防并发症发生,做好重症病人的护理。( 3)严格执行隔离消毒制度,护士们熟练掌握各种消毒液的配置,口服药杯每天消毒一次,紫外线灯管每天照射治疗室 1 次。晨间护理一床一巾一湿扫,出院病人进行终末消毒,对于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按要求管理,严格交接登记,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还有不足;如护士宣教及健康指导不到位、护士书写病例不规范,个别护士责任心不强,病房管理不到位等,科室管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病人方面:在病

7、人满意度调查中, 提出不满意或较满意的项目主要集中于护理服务不到位、主动性较差、沟通交流不及时等问题。在日常检查中, 病人大多数能接受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 却有部分病人不愿意接受护理人员的服务?不放心让护士照顾患儿,不放心。护理人员方面:护理人员工作量大, 精力分散根本不能深入了解病人整体情况,难以跟上深层次的个性化护理。重书写轻落实,不能正确处理写与做的关系。护士忙于书写各种记录,而忽略了护理措施的落实,深入病房的时间相对减少,护士与病人接触的机会也相应减少。由于护理人员自身素质及相关知识缺乏等因素, 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还有待加强, 如护士不能及时主动巡视病房,观察病情不全面,

8、 健康教育有时落实不及时, 内容浮浅,交流沟通还不主动、人性化服务举措还不能完全落实等问题。管理方面:后勤保障系统支持力度不够,如总务科、配药房等未完全实行下收、下送,护士需用相当的时间执行治疗护理之外的工作。总之,科室护理人员同心同德,克服困难,以医院大局为重,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不断提高科室护理服务水平及护理质量,切实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我相信,我们会越来越好!篇二:上半年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总结为贯彻落实卫计委关于“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活动,我大内科认真学习其核心精髓、积极响应、全力以赴投入到 “优质护理服务” 活动中, 不断转变服务理念,改变工作模式,优化工作流程,以“基

9、础护理”为立足点,通过活动从根本上改善了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真正将基础护理落到实处,做到让患者满意、 社会满意、 政府满意。在此期间,科室之间互相学习,彼此借鉴,认真思考,总结经验,克服困难,不断探索。一、加强领导,开展宣传1. 制定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院长任组长。下设大内科、大外科、大门急诊三个护理单元。我大内科由科护士长杨跃敏老师带队负责,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积极投入到优质护理活动中2. 大内科深入科室与护士座谈,将卫计委关于“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改善护理服务”的精神进行解读,然后针对如何落实基础护理,丰富服务内涵,提高护理质量等内容进行讨论,临床护士长及护士结合本科实际,

10、提出自己对开展优质护理的想法和好的建议。达到全院统一思想,转变护理服务理念的目的。3. 护理部组织护士长及骨干外出参观学习, 借鉴兄弟医院好的做法,拓宽思路,为开展优质护理工作奠定基础。组织全院临床病区护士长及护士院内交叉参观学习、经验交流,全面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4.护士长通过开展每月定期考核、月底总结的方法实施动态管理的工作模式,达到树立先进典型,发挥带动作用。二、加强管理,强化措施1. 护理部组织全体护理人员学习“优质护理服务”知识并考核,制定创建“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细则。2. 临床病房结合科室工作特点, 制定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及具体工作计划。科室护士群力群策、出谋划策、开动脑筋、积极配

11、合护士长工作。3. 制定优质护理服务住院病人满意度调查表, 通过开展调查分析,找出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积极进行整改。4. 科室开展自评自查工作,找出不足,及时按照评审标准的要求逐一完善我院护理工作, 并以此为契机全面提高我院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满意”的护理服务。三、加强管理,严把护理质量关,确保护理安全1.要求护士严格遵守护理核心制度、各项规章制度及各项操作规程,严把护理质量关,防范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做到事前有评估有告知,事后有措施有改进。真正做到心中有数,工作按标准完成。2.充分发挥护理质控小组的作用,调动质控小组成员的积极性与责任心,能够做到主动承担检查责任,帮

12、助科里同事共同进步。3. 亲力亲为,切实做到班班查、日日看、周周小结、月月总结,使护士自觉提高护理质量。4. 我大内科每月督导各临床内科系统进一步完善科室各项护理管理制度、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及护理操作流程,严格执行技术准入制度,从而保障护理安全。5. 为贯彻落实护士条例 ,护理部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护士条例的培训及考核,进一步规范护士的执业行为,切实落实护士执业注册和持证上岗等相关规定。四、突出重点,拓展内涵1. 创新模式,学习先进做法。动态调整绩效考核制度及分配方案,将护士完成护理工作的数量、质量及住院患者满意度等考核结果纳入绩效考核内容。2. 明确工作职责,实施责任护理。根据科室护理工作量及理

13、人力配置情况将护士责任分组,设置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实行责任护士包干制,人人都是责任护士,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3. 改革排班模式,实行弹性排班。实行无缝隙、全程责任护 理。各科室根据本科室医疗护理重点不同而形成的弹性排班也有不同。4. 简化护理文书,缩短书写时间。制定各种表格式护理记单,统一制定书写模板,规范全院护理文件书写,使护理文件书写更加简洁,最大限度缩短了书写时间,护士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护理服务中。5. 规范及更新工作流程,实现责任追究。修订护理人员分层管理职责、 护理工作流程、 护理质量考核标准,明确职责、落实岗位责任制。各科室落实专科特色护理服务6. 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

14、服务。将护理服务内涵、服务项目进行公示,接受社会及广大患者的监督。购置基础护理服务工具,每周确定基础护理日,洗头日、院感日等保障基础护理的落实。通过落实基础护理,护士主动服务和人文化意识增强,对患者细心照顾和真挚关怀,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服务满意度。五、协调职能部门,实施垂直管理积极协调相关职能部门,成立临床支持中心。护理部积极协调总务科、药剂科、物资供应中心、检验科、器械科等护理支持系统,为临床各科室提供有力保障。六、加强培训,提高素质1.每月按计划开展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培训,使基础护理操作更加规范、专业。2. 每月开展全院护理业务讲课,鼓励年轻护士担任主讲,提高护士主动学习能动性,培养护士自信心。3. 认真实施护士的岗前培训及岗位培训,内容包括护理核心制度、护理专业知识、技能,并进行考核,合格者方能上岗,有效降低了护理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