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中发现梦想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8173953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建筑中发现梦想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在建筑中发现梦想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在建筑中发现梦想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在建筑中发现梦想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建筑中发现梦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建筑中发现梦想(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建筑中发现幻想是建筑大师安藤忠雄在日本NHK大众讲堂进行建筑讲座的讲义集合,与此前安藤的其他文字不同,在建筑中发现幻想是一本回归建筑本真问题的书,集中了“我们为什么建筑?”“建筑真实又为何?”的商量。建筑家安藤忠雄,沿着他年少时代游学的足迹,逐一写下自己在世界各地的建筑见闻。而书中记录下的每一个建筑故事,都包含一段人类生活的历史,正是这些隐性的基因与密码造就了风格各异的建筑形态。安藤在感慨建筑与社会、生活的紧密纽带同时,也在反思现代建筑带来的人与人、人与环境的隔阂。作者简介安藤忠雄:当今世界最为活跃、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大师之一。他自学成才成为建筑大师。30多年的时间里,创作了近150项国际知名

2、的建筑作品,是日本第三位获得普利策奖的日本建筑师。安藤开创了一套独特的建筑风格,他用清水混凝土材料以及简约的几何构成,营造出静谧、明朗的空间效果,为传统的日本建筑设计带来划时代的启迪。目录01 第一章住宅21 其次章群聚而居39 第三章广场53 第四章城市 20 世纪的幻想69 第五章城市 在城市中生活89 第六章城市 城市的记忆107 第七章合奏共鸣123 第八章制造场域143 第九章培育人的场所161 第十章自重建动身177 第十一章庭园197 第十二章边创作边思考215 主要参考文献217 附录:安藤建筑探访导览网络评论为了纪念那一路上的艰辛-猪小宝安藤忠雄,Tadao Ando,对于建

3、筑界的人士来说无疑是一个再生疏不过的名字。当今亚洲最顶尖的建筑师,足以比肩赖特柯布密斯的国际级大师;日本的高傲,1995年普利兹克奖得主;清水混凝土诗人,光的大师;宗教与文化建筑的最高水平,1996年国际教会建筑奖获得者;一个神话,一段传奇;一个特例,一种现象然而在这么多的赞誉和光环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却是abbs上的一位网友,他说这么多年过去了,安藤骨子里还是那个拳击手,还是那个街头小子。 为什么印象这么深刻呢?一句半句也说不清晰。举个例子吧,NBA,大家应该再生疏不过了。我要说的是在这么多球星当中,为什么Iverson能受到这么多人喜爱甚至是崇拜呢?可能不仅仅是由于他个头小球打的好吧,更多的

4、应该是个人气质的问题。Iverson来自街头,来自黑人社区,骨子里就有那么一种街头气息,叛逆,不合群,有点自闭,只信任个人奋斗,不愿融入所谓的主流等等等等。所以他惹的祸再多,他的fans不但不会削减反而越来越多。 同样,言归正传,说的直白一点,科班出身的那些建筑师们就跟邓肯啊希尔啊一样,高校球员出身,打的是循规蹈矩的篮球;而我们的仆人公安藤和Iverson一样,打的是街头篮球。话又说回来,街球虽然不太被正统接受,但它少了约束,少了商业,少了功利,往往更接近篮球运动的本质。同样,在安藤身上,在这位自学成材的建筑师身上,在他的一系列作品身上,我们能够感受到现在商业社会里弥足珍贵的建筑的本质。 记得

5、中央台科教频道(CCTV-10)的人物栏目曾经有一期对安藤的专访,镜头前安藤在双杠上伸展自如,上下翻飞,丝毫看不出这是位年过六十的国际级大师。安藤说他每天都要熬炼身体,还说他现在跟年轻人比试个一百米肯定没问题。从这里,真的不难看出安藤那种拳击手的气质。节目记录的是安藤最新的住宅项目4mX4m海边小屋的建成和安藤为富士山脚下的一座佛寺设计新佛堂的过程。镜头前的安藤谈笑风生,笑的特别灿烂,可是这笑容的背后隐藏着多少艰辛的往事呢? 有一段时间,安藤并不太愿意谈起自己年轻时的事。直到1995年,在获得了当年的普利兹克奖之后接受GA杂志的采访时,安藤才道出了这段往事。1998年,安藤受聘为东京高校教授,

6、他以他自己的成长经历为线索,用二十岁左右的人生为主题,给东京高校的商量生们开了一次系列讲座这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汇编成册的安藤忠雄论建筑一书。通过这些资料,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一个街头小子是如何走上世界的颠峰的。 安藤的故事说起来的确有点传奇,一个大阪街头的一般孩子,一个中学毕了业就没再怎么上过学的小混混,一度的人生抱负是去当个木匠。后来不知为什么,我猜或许是迫于生计,但更多的可能是由于个人爱好,安藤竟然去当了职业拳击手。在打别人和被别人打了一段时间之后,1960年,20岁的安藤为自己的人生做出了全新的现在看来至关重要的规划,这个街头小子说他要改行去当建筑师。 一个没上过高校的街头小混混,竟然幻

7、想去当建筑师,受到的挫折和非难是可想而知的。但不要忘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当过拳击手的安藤。在安藤职业生涯的起步阶段,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那一段拳击生涯对他的影响。时至今日,安藤依然以他那旺盛的精力、无比的斗志和永不服输的精神而著称。在那时,安藤去过好几个事务所但都没待长期,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我从来都不是一个好同学,我总是喜爱在课堂以外学东西”。年轻的安藤选择了自己的一条路,一条全新的路,也就是他说的“一个人去旅行”。在这期间,安藤走遍了日本各地,从大阪到四国,再到九州、广岛、东北等等,传统的民居、古代的经典建筑还有丹下健三等当时日本的大师们设计的现代建筑都是他的考察对象。我想象不出他一个人这

8、一路上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可能现在讲起来一个人周游日本蛮浪漫的,颇合现在“背包族”“暴走族”的胃口,但不要忘了那是六十年月,安藤家并不怎么富有,何况他还有个双胞胎弟弟,我想他肯定是省吃俭用了一路。 就这样,在走遍日本之后,1965年,安藤的人生翻开了新的一页。这一年,安藤凑够了足够的路费,踏上了去往欧洲的旅途。为了省钱,安藤先坐轮船到苏联,再转乘火车经西伯利亚大铁路到了莫斯科,然后绕道芬兰去往巴黎。从大阪到巴黎的这段路程,现在的波音747连一天都用不了,但它却耗费了安藤从4月到9月整整五个月的时间。原来安藤的初衷是要去巴黎拜访柯布西埃,就跟唐三藏去往西天拜见佛祖一样,但不幸的是,一代大师柯布

9、西埃在8月27日去世了。安藤的旅程可谓出师不利。 但是安藤的旅途仍在连续,柯布的萨沃伊别墅、朗香教堂等都消失在了他的速写本上。此外,当时艺术家云集的维也纳,以及雅典、罗马、伊斯坦布尔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此后他取道马赛乘船回国。1967年,安藤又攒了一笔钱去了趟美国,感受到了另外一种与欧洲迥然不同的建筑氛围。1968年,安藤再次去往欧洲,连续他的旅行和思考。 1969年,安藤从欧洲回到日本,开设了自己的事务所。正所谓万事开头难,安藤的处女作刚刚建成,业主夫妇就添了对双胞胎,一下子三口之家变五口了。原来安藤的设计三口之家刚刚好,突然增加了这两个小baby,房子就不够用了。可能考虑到这个房子在大阪市中

10、心的一片居民区里,位置还算不错,安藤咬了咬牙斥资把它买了下来,用自己的处女作作为自己的事务所,正式开头了他的职业生涯。 苍天不负有心人、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天道酬勤等等等等,说的都是一个意思,经历了这么多风雨,彩虹总该出来了吧。1975年,也就是安藤立下宏愿15年之后,住吉的长屋终究让他一炮走红。虽然它仅有90平方米,但正是凭借这幢给人印象极其深刻的小房子,安藤获得了当年的日本建筑学会奖,从而跻身日本有名建筑师行列。此后,安藤表现出了惊人的工作效率和超常的制造力,设计了一系列让人过目不忘的建筑。安藤的混凝土、安藤的用光、安藤的不是方盒子就是圆柱体的造型风格、安藤的要么整面全是实墙要么整面全是玻璃

11、反正就是不开窗户的手法逐渐声名远扬。 现在的安藤,早已不是那个小混混了,也不再是那个坐不起飞机的穷小子了。刚刚中学毕业的他曾是哈佛、耶鲁、哥伦比亚等高校的客座教授,现在是东京高校的名誉教授(也是同济的名誉教授)。1995年安藤登上了事业的最高峰,拿到了当年的普利兹克奖。但是不要忘记,成功的背后总有那么多的辛酸,总有那么多的付出,“一朝成名天下知”的背后往往都是“十年寒窗无人问”。安藤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有很多,但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他的人生态度他的人生信条才是最值得学习的。一个人的幻想可以有多么遥远,一个人可以为了幻想付出多少汗水、经历多少艰辛,又要坚持多么长的时间。 我想可能大多数人都对建筑

12、艺术没什么爱好,但这本书如果能够唤起哪怕一个人心中的幻想、点燃一个人心中的火焰就算有价值。更大的意义上,这是一本励志书,而不仅仅是建筑书。 你的心中还有梦吗,你还有勇气为了幻想去奋斗吗,你的幻想有没有被现实压断了翅膀呢,我的伴侣。 建筑与我的梦-七七很庆幸看到这本安藤忠雄论建筑时,我二十几岁。 “无论你是选择建筑设计还是其他任何一个职业,20几岁的年龄,是左右一生的重要时期。人在感觉敏锐的20几岁时,能否有紧迫感地去生活,对其以后的人生,特别是四五十岁时,是能否依据自己的意志去工作生活的分水岭。”这是有名建筑师、普利兹克奖得主、清水混凝土诗人安藤忠雄在为东京高校建筑系做讲座时,对同学们的殷殷忠

13、告。这个叫做“二十几岁时的人生”系列讲座后来被汇编成册,成为了这本安藤忠雄论建筑。 安藤的传奇故事,始于他“一个人的旅行”。这是一段可以想像有多困难的旅程。历时整整7个月的车船劳顿才从大阪抵达巴黎,带着省吃俭用以身体为代价做拳击手攒下的些许路费。也许是面包,也许是自来水,也许甚至风餐露宿。只为了能亲自触摸浸染着前辈心血的砖墙、能亲眼看到那束光线从天顶泄下、能亲身感受无法言表的空间神奇。奋斗在幻想中的他,无疑是饱足的。 安藤的建筑,是坐在恒河旁闻着腥臭的腐尸味思考而来的。因此和科班出身的不同,他考虑经济性、却不为利,他考虑美学、却不为名。建筑于他,是哲学、自然学、社会学、宗教、美学、经济学,是对

14、生活的抗争,而不是补给。为了完善的作品,他不惜代价、不计得失。 这样,是对幻想怀有真诚的喜爱,对此生怀有深切的责任。 “人生的终点无论落在何处,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区分。既然如此,我们应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它,由于这是自然的法则。无论是为了追求自己的目标,还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信念而奋斗,也终究会有倒下去的那一天。” 光教堂、直岛美术馆、住吉的长屋,京都的车站,安藤原原本本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作品的创作灵感、遇到的挫折以及背后的思考。像一个母亲,絮絮叨叨谈着他的儿子,从睡觉的姿势到考试的名次,言语间满满是高傲和欣慰。 这是世间最肤浅的眷恋和牵挂。 人生不能只是吃饭睡觉地度过,为自己喜爱的事业奋斗,哪怕碰

15、得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不是由于名利和成就,只是盼望人生过得有味一些,仅此而已。 我在很多时候,会焦虑地在心里盘算自己想要做却未完成的事,一一细数完后,想到自己依然是二十几岁,便小小得放心一下,想到还有时间让自己做喜爱的事,不觉莞尔。所以现在看到这本书,对目前的自己来说,受益良多。我有幸心怀对影像的追求,让我不知饥寒、不畏将来。安藤口中的建筑,是对幻想的建筑,任何人,从事任何职业,都可以从中得到启发。要擅于从大师的作品中吸取力气,要永不放弃地面对挫折,要站在体验者的角度看待你的作品,要为了你认为正确的事情抗争到底,把思考作为无时无刻的工作等等等等前辈给予的启示弥足珍贵。 安藤的语言朴素平实,但透过纸背,可以感受到他炯炯闪烁的目光。阳光下,恒河边依然还在上演生死轮回、塞纳河上虚构的桥梁正连接着天堑,住吉的长屋里,主妇在叮叮当当的劳碌。生活没有一刻是停滞的,因此追寻和奋斗的脚步也绝不能有迟疑。你从生命里吸取多少、便可以制造多少、转变多少。1965年的欧洲,风吹起了他的衣领,吹乱了他的头发,但没有吹散他的幻想。 那个叫做安腾忠雄的拳击手。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