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关于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专题总结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8173546 上传时间:2023-12-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关于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专题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一地理关于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专题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一地理关于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专题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一地理关于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专题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一地理关于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专题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关于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专题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关于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专题总结(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一地方时计算的一般步骤: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土 4分钟X两地经度差1 找两地的经度差:(1) 若两地同在东经或同在西经,则:经度差=经度大的度数一经度小的度数(2) 若两地不同是东经或西经,则:经度数相加a) 若和小于180时,则 经度差=两经度和b) 若和大于180时,则 经度差=180两经度和2.把经度差转化为地方时差,(1 =4分钟;15 =1小时)地方时差=经度差十15 /H3 根据要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西位置关系,东加西减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二东西位置关系的判断:(1 )同是东经,度数越大越靠东。即:度数大的在东。(2) 是西经,度数

2、越大越靠西。即:度数大的在西。(3) 一个东经一个西经,如果和小180,东经在东西经在西;如果和大于180,则经度差=(360和),东经在西,西经在东三.应用举例:1、固定点计算【例1】两地同在东经或西经已知:A点120 E,地方时为10: 00,求B点60E的地方时。分析:因为 A、B两点同是东经,所以,A、B两点的经度差=120 60 =60地方时差=60- 15 /H=4小时因为A B两点同是东经,度数越大越靠东,要求B点60E比A点120E小,所以,B点在A点的西方,应减地方时差。所以,B点地方时为10: 00 4小时=6: 00【例2】两地分属东西经A、已知:A点110E的地方时为1

3、0:00,求B点30W的地方时分析:A在东经,E在西经,110 +30 =140 180,则A、,B两点的经度差=360190 =170,且 A点东经在西,B点西经在东。所以,A B两点的地方时差=170+ 15 /H=11小时20分,B点在A点的东方,所以B点的地方时为8: 00+11小时20分=19: 20。C、已知A点100E的地方8 : 00,求B点80W的地方时。分析:A点为100 E, B点为80 W贝U 100 +80 =180,亦东亦西,即:可以说 B点 在A点的东方,也可以说 B点在A点的西方,A, B两点的地方时差为180+ 15/H=12小时。所以B点的地方时为8: 00

4、+12小时=20: 00或& 00 12小时,不够减,在日期中借一天 24小时来,即 24小时+8 : 00 12小时=20: 00。2、和特殊经纬线结合后的计算(1)与晨昏线结合 A晨线与昏线的分界点亦即0点或者12点B昼半球中央经度地方时为12时,夜半球中央经度地方时为0时C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度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度的地方时为18时【例1】图4所示区域在北半球。弧线 a为纬线,Q P两点的经度差为90 ;弧线b为晨昏线,M点为b线的纬度最高 点。若此时南极附近是极昼,P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A. 5 时 B . 15 时 C. 9 时 D. 19 时【分析】试题核心是

5、考查对晨昏线与(经)纬线的关系,如 果能够抓住和正确解析-弧线b为晨昏线,M点为b线的纬度 最高点-无论在侧视图还是俯视图,我们去观察都很容易发 现:晨昏线的纬度最高点即 晨线与昏线的分界点亦即0点或者12点(昼半球中央经度地方时为12时,夜半球中央经度地方时为0时),是刚好发生极昼或者极夜的纬度。然后,将0点和12点分别代入,可求出答案为B。【例2】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下图),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判断下题: 甲地的时间为()A. 8 时 B. 9 时 C. 15 时 D. 16 时分析:首先确定0点线或者12点线,从图上可看出全球昼夜等分,所 以,甲点右面那条线为 12点线。再从图上

6、可看出,每两条经线的经度 差为45度,所以,甲点为 9点。(2)与日期变更线结合A. 人为日界线=国际日界线=180经线B. 自然日界线=0时经线C. 当两条日界线重合时,全球同属一天D自西向东跨越国际日界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跨越国际日界线,日期加一天【例1】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若上图阴影部分为 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 7月7日,判断910题:9、甲地的时间为()A. 15 时B. 9 时C. 3 时D. 12 时10、北京时间为()A. 6日8时B. 7 日8时C. 6日20时D. 7 日20时分析:结合日期变更线考察时间计算的题型,关键要区分0点线与日期变更线。在本题中,根据题

7、意可知图示区域为北半球俯视图, 所以,地球自转为逆时针,所以,甲点左边的线为 0点线,而非阴影部分最靠右的线则是日期变更线,所以答案为C.分析:由上题可知日期变更线即东经180度线为7月7日12时,所以,可知北京时间为 7月7日8时。N【例2】(1)如下图所示,当地球上昼半球与东半球重合时,回答1516题:此时北京时间是()A. 15 时20分 B. 3 时20分 C. 6 时 D. 21 时40分 分析:这个题和上面的题属于同一个类型,只是图更为直观一些。只需判断出图上阴影部分靠右的那条线为0时线,一切就迎刃而解了。可知答案为 A。(2)上图中,若阴影部分表示3月5日,则P点的时间为()A.

8、 3月5日6时 B. 3 月6日6时C. 3月5日12时D. 3 月6日12时分析:判断出图上阴影部分靠右的那条线为0时线可得答案为B#关于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11.24)#关于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11.24)3、与太阳光照图结合#关于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11.24)180n下图为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读图回答 13-14 题。【例1】若地球正朝远日点方向运动,则此时“北京时间”为()A. 9月24日3时20分B. 3月21日8时C. 3月22日3时20分D. 9月23日7时分析:做和太阳光照图结合的时间计算题,先要判别所处的大致月份,具体到本题,因为是太阳正朝远日点方向运

9、动,而北半球夏天时太阳在远日点附近,所以,根据图上昼夜平分的现象,可以判定时间应为春分左右,排除A、D。再根据图上东半球区域和180度经线的位置关系可知,阴影部分左边的一条线应为东经160度线,因为160度线在180度线以西,所以,可知此图极点为南极点,160度线为晨线,线上各点为 6点,所以,可得出答案为Co读西半球示意图(图 2),图中阴影为黑夜,回答5-7题。【例2】 图中A点的地方时为()A. 22 点B. 10 点C. 18 点 D. 12 点分析:根据题上太阳光照的方向,可判定出右半球为昼半球,阴影部分靠右的那条线为晨线,线上为6点。而整幅图上共有 7条经线,根据对称原则,可知每两

10、条经线的间隔为30度,所以可求出A点的时间为10点。【例3】如下图所示,当地球上夜半球与东半球重合时,回答8-9题。此时北京时间是()A.15时20分B.3时20分C.6时D.21时40分分析:此题型在相关的与太阳光照结合的相关题型中,属于较简单的一种,根据题上告诉的“夜半球与东半球”重合的信息,可知阴影部分靠右的一条线为东经160度经线,线上各点为6点,所以可求出北京时间。答案为Bo6.根据地方时推算经度#关于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11.24)东西0东8十十西50时B时区区区区0o18000西东十西50东8十二A时B一0区区区四、区时1、 时区数的计算:当地经度数十15若所得余数7.5。,则时区数=所得商+1X 8= 120 )。#关于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11.24)#关于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11.24)12小时,若区时相差西 12 H 10I_ J 二丄则东时区在西边,西时区在东边,再按照东加西减的规则计算出区时101 21456789 tO II 12 未山上= 一 儿11!I#关于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11.24)#关于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11.24)五、需要注意的点1、北京时间:120 E的地方时 北京的时间:116 E的地方时2、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关于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11.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