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岗位工作计划模板(2篇).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8171801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师岗位工作计划模板(2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教师岗位工作计划模板(2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教师岗位工作计划模板(2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教师岗位工作计划模板(2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教师岗位工作计划模板(2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教师岗位工作计划模板(2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师岗位工作计划模板(2篇).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教师岗位工作计划模板一、课标要求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3、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学会使用与学生认识水平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4、初步学会使用网络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能够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二、教材分析本学期我还是任三年级信息技术课,学生在上学期已经开始接触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在电脑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于文字输入我在上学的时候已经教授过,所以本学期在内容安排可以适当加快,加强学生的打字速度练习,增加学生

2、的网络操作。三、教学目标要求1、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2、学习汉字输入,了解常用的汉字输入法,最少精通一种汉字输入法,特别是要正确的汉字的标点符号及其他一些常用符号。3、学会上网浏览网页,从网上检索有用的资源,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遵守网络文明公约。4、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5、能够在他人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6、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四、教材重点和难点1、了

3、解计算机的用处,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2、养成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3、学会汉字输入,了解常用的汉字输入法。4、要正确的汉字的标点符号及其他一些常用符号。5、学会上网浏览网页,从网上检索有用的资源。五、教学时间安排本学期以_周计算,每周1课时,大约20课时左右。六、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1、认真组织教学,认真对学生进行辅导。3、由于学校存在人多机少的情况,所以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注重每个学生的学习,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完成一节课的任务。4、对课堂进行实时监控,及时解决一些突发事件,使学生能集中精力学习。5、尽可能地多安排上机时间,让学生更多地熟悉软件环境,提高学生的动手

4、能力。小学教师岗位工作计划模板(二)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二年级学生在一年级这一年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专心听讲,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基本能够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书写不是很规范,回答问题声音不是很洪亮,有不明白的问题不愿意问,今后要加强个别辅导。二、教学要求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利用学生喜欢且自己能够看懂的连环画故事的形式展现出来,引导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知道_米、1厘米的实际长度。学会用刻度尺量线段的长度和划定长的线段。从生活

5、实际出发,学生初步了解乘法的含义,体会乘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学生在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通过观察、联想、推理在探索与交流中编出6-9的乘法口诀。结合生活实际引出乘、除法计算的两步式题,学生正确掌握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计算两步式题。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生初步了解乘除法的含义,会读、会写乘、除法算式,知道乘、除法算式的个部分名称,体会乘除法运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正确的口算,并在计算中,体会编制口诀的必要性。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初步的空间概念

6、说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全面看问题的意识。学生通过观察实例,初步感受生活中的评议平移、旋转现象,直观认识物体的平移和旋转。初步渗透“运动”、“联系”的辩证观点。通过创生情境,学生明确统计的必要性,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实际作用,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来。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以及初步的推理、判断能力;初步学会有意识的从统计的角度思考问题。通过统计知识的学习,进一步体会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用适当的词语表达出来。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动脑筋思考及主动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有调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及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能清

7、楚的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与他人合作的意识,运用有关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乘法和除法的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口诀,会利用口诀求积,求商,能较迅速的用表内乘、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乘、除法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组织多样有效的学习活动,恰当的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线段知识。学生通过观察实例,初步感受生活中的平移、旋转现象,直观认识物体的平移和旋转。在学习中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难点:理解乘法和除法的含义,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乘法口诀

8、,能正确解答用乘法和除法计算的实际问题,能正确试商及理解有关除法实际问题的思路。会画给定长度的线段的长,并发展学生的思维。通过统计知识的学习,进一步体会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用适当的词语表达出来。认识物体的平移和旋转。四、学期教学工作目标1、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2、培养学生认真地计算能力及习惯,在原有基础上再提高。3、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正确率。抓好尖子生。4、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让他们会倾听别人讲话,认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5、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6、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

9、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五、主要教学措施及方法1、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1)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能亲身感受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知识的过程。(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长度概念。(3)结合知识的重难点,在学校有意识的补充学生自身知识的不足,为解决重点作好准备。(4)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生活观察、交流、概括,加强学生的自主探索。2、认真引导教学表内乘法和除法(1)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使学生初步了解乘、除法的含义,体会乘除法运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会读会写乘法算式。(2)举行小型的计算竞赛,激发学生兴趣。通过比赛,选

10、出优胜者,鼓励进步者,予以奖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3)使学生牢记乘法口诀,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运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3、加强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1)使学生通过平移和旋转现象,直观认识物体的平移和旋转。(2)在观察与操作过程中,使学生体会物体经过平移,旋转后,物体本身未发生变化,只是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的观念。4、加强统计和可能性的训练(1)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明确统计的必要性,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2)使学生了解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的,会用适当的词语进行描述。(3)培养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以及初步的推理、判断的能力。第3页共3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