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21 短文两篇优化设计 大纲人教版第五册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8169998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4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21 短文两篇优化设计 大纲人教版第五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 21 短文两篇优化设计 大纲人教版第五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 21 短文两篇优化设计 大纲人教版第五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 21 短文两篇优化设计 大纲人教版第五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 21 短文两篇优化设计 大纲人教版第五册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21 短文两篇优化设计 大纲人教版第五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21 短文两篇优化设计 大纲人教版第五册(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1短文两篇1找出两短文中的人物,看看重点写了哪几个?参考答案 齐人有一妻一妾中的人物有:齐人、妻、妾,重点人物是齐人(良人);弈秋中的人物有:弈秋、二人(专心致志者、思援弓缴而射鸿鹄者),重点人物是弈秋的后一个弟子。2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地揭示齐人丑态的?参考答案 从五个方面来揭示的:齐人对妻子夸口,树起一个极度膨胀的完美形象。妻子的怀疑和妻妾的商量,对齐人虚托的完美形象展开了第一次审视。妻子的追踪和齐人真面目的显露。妻子的羞愧和哭骂,对齐人行为的否定。齐人的无耻得意是另一种丑态。先以齐人的言语夸张自己的正面形象,又以妻子的视线层层揭示出一个丑陋的真面目。最后又一次描绘齐人:“骄”言时的洋洋得

2、意,虽再次回到开篇的状态,却给予齐人最有力的一击。以时间为序,将齐人反差强烈的两个现象作了三次铺垫,突出其虚伪的本质,有较强的讽刺意味。3两则寓言故事的寓意分别是什么?参考答案 齐人有一妻一妾中的引文末尾省略了一句表现作者观点的话:“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稀矣!”从作者的说理意图看,本文讽刺了那些无耻的钻营富贵利达而抛弃人格尊严的人们。弈秋则讽刺了那些修学和做事没有恒心、不够专业的人们。结合所学的两篇寓言分析中国寓言故事叙述性语言的特点。提示 齐人有一妻一妾不仅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而且描绘了人物的动作、情态和对白。人物性格鲜明,形象丰满。弈秋采用概述

3、的语言方式,突出了事件发展变化的因果照应关系。齐人有一妻一妾在孟子的寓言故事中是个例外,被后人称为小说之“滥觞”。弈秋是孟子寓言故事中的典型代表,篇幅较短,人物形象或性格不甚鲜明,这样的处理方式与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的特点密切相关。寓言往往在浅显的语言和简单的故事情节中蕴涵深刻的道理,是一种高级的比喻说理方式。在先秦诸子散文中保存了较多的寓言故事,常被说客用作阐述道理的方式。借用寓言故事说理,抽象的思想依托了形象思维的拐杖,使说理更有艺术表现力。1实词论2若(1)代词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否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若毒之乎? (捕蛇者说)更若役,复若赋 (

4、捕蛇者说)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齐桓晋文之事)(2)连词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如”等。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赤壁之战)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 (汉书高帝纪)(3)像,好像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 (齐桓晋文之事)(4)至于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齐桓晋文之事)(5)“若”和“夫”“至”结合,组成“若夫”“至若”,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表示他转。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同步阅读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和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地方)B.卒之东郭墦间(,坟墓)C.与其妾

5、讪其良人(,讥讽)D.思援弓缴而射之(,系在箭上的生丝线)解析 A.“处”应读为“”,“居住”的意思。答案 A2下列关于通假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组是( )A.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反:通“返”,回家。B.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蚤:通“早”。施:通“迤”,逶迤斜行。C.无或乎王之不智也无:通“勿”,不要。或:通“惑”,对感到奇怪。D.为是其智弗若与为:通“谓”,告诉。解析 D.为:通“谓”,认为。答案 D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例句:此其为餍足之道也A.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B.今夫弈秋之数,小数也C.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D.无惑乎王之不智也解析 例句与B项中的

6、“之”,结构助词,用于主语与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的”。A.代词,相当于“他”。C.动词,往,到。D.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答案 B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国”字的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遍国中无与立谈者B.则有去国怀乡,忧馋畏讥C.自是,缇骑不敢出国门矣D.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解析 D项为国家。A、B、C三项都指国都。答案 D5下列句子中“顾”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句是( )A.不足,又顾而之他 顾:照顾。B.大行不顾细谨 顾:顾虑,考虑。C.将军宜枉驾顾之 顾:拜访。D.顾野有麦场 顾:环顾。解析 A项中的“顾”是“掉过头来”的意思。答案 A6对下列各句中“而”

7、字用法的解说,不恰当的一句是( )A.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表示承接关系B.不足,又顾而之他。表示修饰关系C.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表示递进关系D.妻妾相泣而良人未之知也。表示转折关系解析 B.“而”在句中表示承接关系。答案 B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与”字的意义和用法,跟例句中的“与”字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遍国中无与立谈者A.其妻问所与饮食者B.与其妾讪其良人C.何也,与赢而不助五国也D.尝与人佣耕解析 A.介词,相当于“给”。B.介词,相当于“跟”。C.动词,相当于“结交”。D.动词,相当于“参加”。答案 B8下列各句中“所以”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所以游目骋怀

8、,足以极视听之娱。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C.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D.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解析 C项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A、B、D三项相当于“用来的”。答案 C9从文言句式看,下列各句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例句: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A.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B.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C.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解析 C.定语后置。A.宾语前置。B.判断句。D.介词结构作延后补语。答案 C10从词类活用看,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B.而未尝有显者来。C.斫其正,养其旁条。D.义不

9、杀少而杀众。解析 B项无词类活用现象,A、C、D三项均为形容词用作名词。答案 B11“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在文中的意思是( )A.又去照顾另外的一个人这就是齐人酒足饭饱的方法。B.又去照顾另外的一个人这就是齐人感到满足的道理。C.又掉头到另一个墓地去这就是齐人酒足饭饱的方法。D.又掉头到另一个墓地这就是齐人感到满足的道理。解 析道:方法。答案 C12下列对齐人有一妻一妾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文的主旨在于讽刺那些不择手段坑蒙拐骗,以谋求富贵利达的人。B.齐人的形象是一般官僚的形象,其乞墦的行径就是一幕官场现形丑剧。C.“墦间乞食”“揠苗助长”“守株待兔”等都是孟子中的寓言故事

10、。D.明代孙仁儒的东郭记,清代蒲松龄的东郭箫鼓儿词均系据本章编写。解析 C.“守株待兔”选自韩非子。答案 C延伸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刘宠,字祖荣,东莱牟平人,齐悼惠王之后也。悼惠王子孝王将闾,将闾少子封牟平侯,子孙家焉。父丕,博学,号为通儒。宠少受父业,以明经举孝廉,除东平陵令,以仁惠为吏民所爱。母疾,弃官去。百姓将送塞道,车不得进,乃轻服遁归。后四迁为豫章太守,又三迁拜会稽太守。山民愿朴,乃有白首不入市井者,颇为官吏所扰。宠简除烦苛,禁察非法,郡中大化。征为将作大匠。山阴县有五六老叟,龙眉皓发,自若邪山谷间出,人赍百钱以送宠。宠劳之曰:“父老何自苦?”对曰:“山谷鄙生,未尝识郡朝

11、。它守时吏发求民间,至夜不绝,或狗吠竟夕,民不得安。自明府下车以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年老曹值圣明,今闻当见弃去。故自扶奉送。”宠曰:“吾政何能及公言邪?勤苦父老!”为人选一大钱受之。转为宗正、大鸿胪。延熹四年,代黄琼为司空,以阴雾愆阳免。顷之,拜将作大匠,复为宗正。建宁元年,代王畅为司空,频迁司徒、太尉。二年,以日食策注免,归乡里。宠前后历宰二郡,累登卿相,而准约省素,家无货积。尝出京师,欲息亭舍,亭吏止之,曰:“整顿洒埽,以待刘公,不可得也。”宠无言而去。时人称其长者,以老病卒于家。(后汉书刘宠传)注:策:古时用于计算的小筹,常用于卜卦。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12、.子孙家焉 家:安家。B.乃轻服遁归 遁:逃回去。C.或狗吠竟夕 竟:整个。D.频迁司徒、太尉 频:接连。解析 B.遁:悄悄地走。答案 B2比较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以仁惠为吏民所爱人赍百钱以送宠二年,以日食策免整顿洒埽,以待刘公A.与相同,与相同B.与相同,与不同C.与不同,与相同D.与不同,与不同解析 介词,表原因,相当于“因”。连词,同“而”。答案 A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禁察非法,郡中大化非法:不法行为。B.自明府下车以来下车:到任。C.乃有白首不入市井者市井:城镇。D.以老病卒于家老病:经常患病。解析 D.“老病”

13、在文中是“年老生病”的意思。答案 D4下列对两个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自若邪山谷间出 父老何自苦A.B.C.D.解析 由原文“自间出”可以看出。“若邪”是山名。答案 C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宠的祖先原是齐王的后代,后来迁居牟平。其父刘丕也是一个很有学问的大儒。B.刘宠年轻时跟随父亲学习,因精通经学被举为孝廉,后授东平陵县令,因仁爱惠民受吏民爱戴。C.山阴县有五六个眉毛头发都花白了的老人,拿着钱来谢刘宠,以表示对他惩处扰民官吏的感谢。D.刘宠曾多次任卿相大官,但他清廉朴素,家里没有多少资财。他曾经从京师外出,想在亭舍休息,亭吏因不认识他而把他拒之门外。解析 C.并非“表示对他惩处扰民官吏的感谢”,而是“拿钱给刘宠送行”。答案 C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1)以阴雾愆阳免。(2)为人选一大钱受之。答案 (1)因为天气阴气超过了阳气而免官。(2)在各人的钱中挑了一枚大的接受了。7默写下列名篇名句。(1)补出杜甫旅夜书怀中的名句: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2)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曾益其所不能。答案 (1)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