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传染性疾病与防范应急预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8169737 上传时间:2023-08-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传染性疾病与防范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校传染性疾病与防范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校传染性疾病与防范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校传染性疾病与防范应急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校传染性疾病与防范应急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传染性疾病与防范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传染性疾病与防范应急预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传染性疾病与防范应急预案(一)概述传染性疾病因为具有传染性,不仅在个体内发生,还会发生于人群中;中小学幼儿园是 人员密集场所,一旦发生传染性疾病,造成的危害非常巨大。因此,加强对中小学幼儿园传 染病的预防十分必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了鼠疫等35种传染病为法定管理传染病。35种 传染病分甲、乙、丙三类。甲类为:鼠疫、霍乱。乙类为: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 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 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菌病、炭疽、流行性和 地方性斑瘆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疟疾、登革热。丙类

2、为:肺结核、血吸虫病、 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新生儿破伤风、急性出血性 结膜炎、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中小学幼儿园怎样防治这35种法定管理传染性疾病呢?一是控制传染源。(1)对传染病患者必须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和早治疗,并及 时将法定传染病向疾控中心报告,以便进行必要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制定防疫措施。法定传染 病必须迅速报告。(2)对传染性较强的传染病患者必须严密隔离,对一般肠道传染病或呼吸 道传染病则可采取床边隔离或病室隔离。室内应有防蚊设备。(3)对饮食服务行业工作人员 应重点进行身体检査。发现病源携带者时给予登记、治疗和定期随访

3、,必要时调换工作。(4) 对某些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应按该病的最长潜伏期进行医学观察,以利早期诊断,也可给 予预防接种或药物治疗。二是切断传播途径,根据不同传染病制订不同预案。(1)对肠道传染病宜加强饮食卫生, 个人卫生,用具消毒,吐泻物消毒及加强食堂管理等。(2)对呼吸道传染病应开窗通风,保 持空气流通,提供口罩等;对虫媒体传播的传染病主要需有防蚊设备,并采取药物驱蚊、杀 虫。三是保护易感人群。非特异性措施包括合理营养,参加锻炼以增强体质,养成卫生习惯, 改善居住条件等。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少外出,以避免易感者与患者接触,或给予服药预防。下面是我们选编的部分案例,希望能给校长和老师们一些启示。未

4、雨绸缪,防传染性疾 病于未然。(二)安全知识1. 甲型H1N1流感防控常识与应急措施甲型H1N1流感(早期称作“人感染猪流感”)是一种新的人类流感病毒。2009年4月, 美国首次在患者标本中检测到这种新病毒。我国于2009年4月31日将甲型H1N1流感纳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 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管理。人类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主要症状通常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 流涕、鼻塞、畏寒、头痛、全身酸痛、乏力。部分病例出现呕吐或腹泻。少数病例仅有轻微 的上呼吸道症状,无发热,也可发生肺炎等并发症。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出现呼吸衰竭

5、、 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还可诱发原有基础性疾病的加重,呈现相应的临床表现。此外,病 情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方式与季节性流感相同,主要是通过流感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产 生的飞沫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手接触了被流感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污染的物体后,再触摸自己 的嘴、鼻子或眼睛,也可能被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传染期与季节性流感相似,从出现症状前1天直到出现症状后的5-7 天,病人都可能具有传染性。一般而言,当症状(主要是发热)在无药物控制的情况下消失 后24小时,病人的传染性可降至很低。儿童(特别是年幼儿童)和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传 染期可能更长。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发的疾病的严重程

6、度,患者临床表现从轻症到重症均有,大多数 症状轻微,不用特殊治疗,也不用服用抗病毒药物即可痊愈,个别会导致住院和死亡。下列人群为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高危人群,感染后病情可能较重,包括:妊娠期妇女; 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哮喘及其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 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功能 抑制(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或HIV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19岁以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 肥胖病: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年龄65岁的老年人。(1)个人的预防措施 避免与有流感样症状的患者(如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

7、近距离接触(尽可能保持 2米以上的距离); 尽量避免用手直接触摸嘴、鼻和眼睛; 使用肥皂(或香皂)洗手,也可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 尽可能减少在人群聚集场所的逗留时间; 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如果是非流感高危人群的健康人,如果不与流感样患者密切接触,则不必佩戴口罩。如 果是流感高危人群,则建议在前往人群聚集场所时佩戴口罩;同时尽可能避免与流感样患者 密切接触,接触时必须戴口罩。出现流感样症状的患者与其他人近距离接触时,患者需佩戴 口罩;应到正规药店购买口罩,包括普通外科口罩或N95 口罩。采用正确的方法佩戴口罩, 确保口罩完全遮住口鼻,口罩与面部紧贴、没有缝隙;避免反复使用一次性口罩;废弃的

8、口 罩要丢入垃圾桶中,不要随意丢弃。(2) 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的应对措施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患者大多数症状轻微,不用特殊治疗,不服用抗病毒药物即可 痊愈。如果出现流感样症状,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为了防止感染他人,在开始出现症状至症状消失后24小时内尽量待在家中,不要去 人多的地方; 充分休息,饮用足量的水; 尽量避免与家人密切接触。如果必须外出或跟周围人近距离接触,应佩戴口罩; 当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掩住口鼻,然后将用过的纸巾丢人垃圾箱中,并彻底清洗 手部; 经常用肥皂(或香皂)和水洗手,特别是在咳嗽或打喷嚏后。含酒精的洗手液也相当 有效。洗手时间要达到15至20秒; 对于儿童,出现

9、以下病情加重的情形必须尽快就医: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肤色发青或发灰;严重或持续性呕吐;嗜睡或无精打采;烦躁不安;流感症状好转后再次出现发烧并且咳嗽加重;发热并伴出疹。 对于成人,出现以下情形时必须尽快就医:呼吸困难或呼吸短促;胸部或腹部疼痛或有压迫感;突发性眩晕;意识混乱;严重或持续性呕吐;流感症状好转,再次出现发烧并且咳嗽加重。 若家庭成员患上甲型H1N1流感,应做到:有家庭成员患病,但自身没有患病的人员可以正常上班、上课或外出但必须密切注 意身体状况,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尽量减少与患者的密切接触;要注意做好家庭清洁卫生,尤其是患者接触过或可能被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污染的物体 表面;有慢性

10、疾患的家庭成员以及孕妇,尽量避免与患者接触;密切留意患者症状,出现病情加重情形时必须尽快就医。目前有能够治疗这种新病毒感染的药物。建议使用奥司他韦(oseltamivir)治疗或预防 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病毒药物属于处方药。抗病毒药物可以缓解症状,加快康复速度, 还能够预防严重的流感并发症。当前,优先考虑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重症病例(如住院 患者)和罹患甲型H1N1流感后易发生并发症或使病情加重的高危人群,轻症患者可不考虑 使用。我国甲型H1N1流感疫苗生产企业于2009年9月初正式获得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生产 许可。我国是全球第一个完成疫苗临床研究和上市使用的国家之一。国产甲型H1N

11、1流感疫苗系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疫苗 生产株)接种鸡胚,经病毒培养、收获病毒液、灭活病毒、浓缩、纯化、裂解后制成。10 个疫苗厂家在7个省份开展的临床试验,共有13000多志愿者参加了疫苗临床试验。临床试 验表明,我国生产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安全、有效。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是局部疼痛、红肿,全身的不良反应是轻度发热、头疼等,这些反 应的发生率与季节性流感疫苗基本相同,在临床试验中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目前,我国已有数千万人接种了甲型H1N1流感疫苗。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监测数据显示, 该疫苗具良好的安全性。根据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世界卫生组织对甲型H1N1流感疫

12、苗的使用建议,考虑到我 国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生产供应能力等因素,经专家论证,卫生部确定的甲型H1N1流感疫 苗的优先接种人群为一线医疗卫生人员等关键岗位的公共服务人员、学生及教师、慢性病患 者等。以下人员不能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对鸡蛋或疫苗中任何其他成分(包括辅料、甲 醛、裂解液等),特别是卵清蛋白过敏者;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未控制的癫痫和患其他进 行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严重过敏体质者,对硫酸庆大霉素过敏者;年龄小于3岁者;医生 认为不适合接种的其他人员。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病期、感冒和 发热者应暂缓接种。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孕产妇接种甲型H1N1流

13、感疫苗提出如下指导意 见:将孕产妇列为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重点接种人群。妊娠各期均可进行接种。患有妊娠 并发症及习惯性流产的孕妇,接种前可咨询妇产科医生。各地卫生部门和接种单位应遵循 “知情、自愿、免费”的原则,严格按照2009年秋冬季甲型H1N1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指导 意见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对孕产妇实施疫苗接种。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 加强孕产妇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相关安全性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开展安全性监测与评 价。基础性慢性疾病患者罹患甲型H1N1流感后,会导致原有基础性疾病加重,发生严重并 发症和死亡的风险较高,是甲型H1N1流感疫苗优先接种的对象;另一方面,如患有严重慢

14、性疾病或处于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则不宜接种疫苗。所以,慢性病患者是否应该接种甲 型H1N1流感疫苗,应咨询临床医生或接种人员后再做决定。研究表明,流感病毒落在环境表面上后,能够存活并具有传染性的时间可达28个小时。 高温(751001)可以杀灭流感病毒。此外,还有几种化学杀菌剂,包括氯、过氧化氢、清洁剂(肥皂)、碘消毒液和酒精消毒液在浓度适当并且使用时间足够长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 地对抗流感病毒。例如,可以使用含酒精的湿巾或洗手液来清洁手。洗手液应倒入手中揉搓, 直至其变干。甲型H1N1病毒不会通过食物传播。吃猪肉或猪肉制品不会使人类感染这种新 型HIN1病毒。因此,可以放心食用经妥善处理并

15、烹调过的猪肉制品。2. 乙肝预防控制宣传教育知识要点(1) 乙肝是一种危害大的严重传染病,但可以通过接种乙肝疫苗和其它措施预防。(2) 乙肝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三种途径传播。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传播乙肝病 毒。(3) 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关键。新生儿出生后要及时并全程接种三针乙肝 疫苗。(4) 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已经纳人国家免疫规划管理,免费接种。(5) 推广新生儿以外重点高危人群接种乙肝疫苗。(6) 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使用安全自毁型注射器或经过严格消毒 的器具,杜绝医源性传播。(7) 乙肝病毒携带者在工作和生活能力上同健康人没有区别。由于乙肝传播途径的特殊

16、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在生活、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中不对周围人群和环境构成威胁,可以 正常学习、就业和生活。(8) 目前,乙肝病毒感染尚无理想的特异性治疗药物,医学科技领域亦尚未攻克有些媒 体广告宣传的“转阴”“根治”等难题。(9) 乙肝病毒携带者应定期接受医学观察和随访。乙肝患者要规范治疗、定期检査。(10) 乙肝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稳定。预防乙肝是全社会 的责任。(11) 治疗期间,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12) 饮食,食欲不振者进食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慢性期适当补充高蛋白食物, 切忌饮酒。(13) 药物治疗,抗病毒治疗应选用化学药物与干扰素相结合的方法,早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