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工作总结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8169614 上传时间:2024-02-1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阅读教学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阅读教学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阅读教学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阅读教学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阅读教学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阅读教学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阅读教学工作总结(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阅读教学工作总结阅读教学工作总结3篇 总结是对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阅历和教训等方面状况进行评价与描述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发扬成果,不如我们来制定一份总结吧。但是却发觉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阅读教学工作总结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须要的挚友。 阅读教学工作总结 篇1打开一本书,轻松自由地读,让书香滋润自己,犹如沐浴春风,犹如倾听曼妙的音乐,去感受书中收获的华蜜。几年来,学校始终大量的选购各类有益的图书,让我们班的孩子在书中吸取了才智,只要一有空闲,就能看到孩子们那读书的热忱。在小学阶段,应当着重培育学生大量阅读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

2、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勤于阅读的习惯、主动收集课外资料的习惯等。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能自己去读书并大有所获。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学生的珍贵财宝,终生受用。读不一样的书,便有着不同的认知,因为每一本书都是不同作者的不同经验。本学期中,我们班的学生共读了基督山伯爵、论语译注、鲁滨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科学家的故事等书,在学习课本教材鲁滨孙漂流记时,因为之前学生已经读过,不用我多讲,学生已经对课本内容了如指掌,而且讲的井井有条,学生们独抒己见越来越踊跃,甚至有时会发生面红耳赤的争论,争论的内容既有对人物形象的不同感受,也有对语句的不同理解。七嘴八舌的发言,不同思维的碰

3、撞,使课堂上显得有些乱,但我却由衷地兴奋,正是他们的不同认知,才有他们的明白易晓。这正是我所期望的效果,他们会在争论中进步,学生已能把故事的前因后果讲解的非常透彻,可见已对书本了然于心。阅读的欢乐伴随着孩子们的成长,读书的乐趣数不胜数,阅读的欢乐,乐在其情节。总之,我会将课外阅读接着下去,“开卷有益”书让孩子健康充溢、让孩子能在书香中欢乐的成长。阅读教学工作总结 篇2依据县课题组对语文发展性阅读课堂教学模式课题探讨工作的支配,我校结合县教科所的课题试验方案,对“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自主举荐课、读文心谭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仔细探讨和实践,有了一些收获。现对我校20xx年春期“小学语文发展性阅读教

4、学模式试验探讨”阶段工作总结如下:一、探讨概况今年是“中小学语文发展性阅读课堂教学模式探讨”课题升格为教化部“十二五”规划子课题的第三年,是课题探讨的第六个试验阶段。第一阶段(20xx年春)我们着重对课堂教学模式五个环节运行的稳定性、流畅性、实效性进行了探讨,探讨的切入点是“小组合作的成形度”与相关小专题探讨。其次阶段(20xx年秋)的探讨方向是“层级目标课”“自主举荐课”的开设与评价及相关小专题探讨。第三阶段(20xx年春)在持续第一、二阶段探讨内容的基础上,开展了“读文心谭”课的开设与相关小专题探讨。第四阶段(20xx年秋),随着“丰都县中小学阅读行动安排群文阅读探讨”诞生,发展性阅读家族

5、添口加丁,拥有了一位新的家庭成员,在此背景下,“三课”探讨应运而生。第四阶段,重点起先了“自主举荐课”“读文心谭课”“群文阅读课”的实质性探讨。同时,“丰都县中小学阅读行动安排群文阅读探讨”于20xx年秋完成了第一试验阶段的探讨任务,20xx年春进入其次试验阶段。 我校担当了这两个课题的探讨工作,遂将两个课题融合在一起进行探讨,异中求同。二、开展的主要工作(一)严格实施了导学案教学制度1、基本上把握住了导学案的运用流程,做好“五步三查”环节。2、真正落实了集体备课活动。本学期注意了落实集体备课活动,学校对老师利用教学案上课进行了严格的考核。在每次的集体备课中,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备文本解

6、读:即以教研组为单位集体探讨学案中的基础学问题的识记要点、点拨要点和拓展范围,形成统一的指导方案 ,力图通过对学生完成文本基础题状况的检查和评价,教好的落实所学课文的文本基础学问,并获得对文本的大体感知。二备核心目标:即老师集体探讨学案中的核心目标相关教学内容、解题思路、点拨方法。充分预见学生在完成核心目标试题中可能提到的问题,要在充分的熟知文本的基础上,打算好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三备扩读材料:本期的导学案都配备了扩读材料,每段材料都依据核心目标的须要有23小题的试题设计,这三个小题都明确指向核心目标,与置疑探读的两个小题紧密呼应,突出向实力转化的迁移功能和运用功能。在集体备课活动中,注意对扩

7、读资料的解读指导。(二)初步形成了“三课”教学策略和评价策略:1、“读文心谭课”:课题组成员落实“选文、读文、写文、展文、评文”六环节,注意不同心谭课的教学和评价,通过一期研讨课、示范课的轮番上阵与潜移默化的浸润,将“读文心谭课”的关键流程进行打磨,使学生对“读文心谭课”的关键流程谙熟于心,通过不同形式地阅读、沟通,让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撞击出才智的火花,我们的阅读就达到了目的。在文本理解感悟的基础上,整合学生语言积累,进行写文训练,提高了写作实力。每周开展一次“读文心谭”活动,展文与评文相结合,让学生以书为友,扩大视野、增长学问、丰厚情感、陶冶情操。(1)选文是关键谭者,可谓之天方夜谭,由兴

8、而发,缘感而发,漫无边际,夸夸其谈。在选文的过程中,学生谈兴高涨,自由发挥,主动主见。在举荐文本中,学生拓展了自己的视野,悄无声息地助推了学生的阅读实力,老师这时巧给力,帮助学生如何从立意、主题、人物、情节、语言、构思、写作手法等方面举荐文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认为选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选择:、结合教材选择:依据语文教材按“单元主题”编排的特点,结合新课程标准,选择与单元主题相匹配的文章。如与教材配套的新编语文阅读学语文之友就是很好的选文材料。、结合形式选择:老师首先就是阅读榜样,应将自己平常所积累的好的作者好的书籍介绍给学生;同时老师还要与时俱进,刚好介绍好的新书籍,让学生学会关注新的

9、阅读动态。、依据不同时期的“时代热”选择: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学生首先要感爱好,其次才是阅读,只有在爱好的驱使下才能深度阅读。在班级好书举荐活动中,发觉许多学生喜爱读杨红樱老师的小说,于是就因势利导选一些杨红樱老师的作品进行阅读,效果很不错。(2)读文是重点:读文采纳十注法圈点批注,勾画好词佳句和精彩句段,在旁边批注你观赏的理由。引导学生长于口谭,激发学生的读文爱好。老师先找出文章的一个切入点,如文章主题、描写方法、写作手法、细微环节描写,甚至是一句话,某几个词等等,但凡能与学生心灵产生碰撞的触发点,能打开学生的话匣子都行。不拘泥于形式,让学生觉得有话可谈,敏捷自由。(3)写文是核心:阅读的最终

10、目的是要学生学会“从读学写”,学生在读文中获得了写作方法、表达技巧,有了读文沟通的铺垫,写文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不会再无话可说、无情可表。写文的设计也应当从小处入手,切记题目过大、过空,让学生望而生畏。要设计一些学生易于表达、擅长倾诉的话题。(4)、展文与评文相结合2、“自主举荐课”:注意教学小组的培育,将实力引导课中所学到的方法充分运用到自主举荐课中,使学生得到多方面的提高。随着学生学问的不断丰富,实力的不断提升,现在学生上自主举荐课已初具雏形。在自主举荐课中,由于学生学问面和实力的局限性,可能会出现他们课堂无法解决的问题或赐予正解推断的时候,此时就要我们老师刚好赐予点拨。让他们在今后的教

11、学中真正独挑重担。(1)合作时点拨:学生在合作学习时,由于认知水平有限,有时难免会出现偏差。此时,老师深化每个小组时,就应当刚好赐予矫正。而在授课小组出现了学问或价值观方面的偏差甚至错误时,老师更应刚好发挥自身作用,奇妙引导,调整学生的思维方向。自主举荐课并非就是学生的事,老师在课堂也可与学生进行角色换位,帮授课小组解决疑难。(2)展示受阻时点拨在自主举荐课中,学生的思维受阻时,老师奇妙的一句话就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3)、利用评价点拨在课堂教学中,在适当的时机,用中肯、丰富、精确的语言,能直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点拨功效3、“群文阅读课”:在专题和主题的选择上狠下功夫,甄别不同主题

12、文本,落实专题形成方法。与读文心谭课相结合,将专题与习作指导结合,使群文阅读不仅是品析,更是一种历练。(三)促进了老师的专业成长通过课题探讨,试验老师边教学边探讨,把自己也当成一位探讨者。在探讨中积累阅历,在探讨中服务教学,服务学生。老师们了解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确立起新的教化观、课程观、老师观、学生观、教学观,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促进了老师的成长。(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高试验班级学生在自学实力、合作实力、口语(书面)表达实力、阅读实力等均高于非试验班学生。在“先锋杯”专题赛课活动中,试验班学生受到听课老师的一样好评。三、主要收获1、通过课题探讨实践,我们惊喜地看到

13、:老师队伍的素养得到了整体提高,老师的科研实力得到了全面提升,科研意识得到增加,树立了正确的学生观和质量观,老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养得到了提高,上课、说课、评课、课件制作、撰写论文等项项有能手。课题老师在各级各类活动中多人次获奖。2、通过课题探讨实践,老师的科研意识明显增加了。目前,我校课题探讨已形成了一种主动进取、勇于创新的新局面。学校的科研工作也得到了有力的推动,在试验中不断完善的“十注”阅读法得以在全校语文阅读教学中广泛运用,小组合作学习高度成型。3、老师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提炼,本期共撰写成果论文上交10篇,各类刊物发表1篇,期末参评论文10篇。教学反思10篇,课堂实录2篇,教学、

14、案例设计5篇,这些凝合着老师们心血的科研成果大大提高了老师们的科研实力与爱好。4、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养得到发展。在这阶段的试验中,我校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不仅培育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意识,也开放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学生的学问面,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通过课题试验,学生对语文课产生了深厚的爱好,口语交际实力、阅读实力、语文综合实践实力都得到了提高。课题班级的老师都反映许多以前羞涩不敢开口说话的同学都慢慢变成了一个个开朗、活泼,乐于沟通、擅长交际的好学生了。学生主动参与各级各类竞赛活动,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获奖达300多人次。四、主要不足虽然取得了一些隐性和显性的收获

15、,有很多问题仍旧摆在我们面前,在此提出,作为我们前进的方向。1、课改的动力不足。试验老师三分热忱的现象尚存,没有把模式贯穿于全部语文阅读教学。2、试验班级中小组长的职责有待进一步强化。能够真正胜任起本模式组长职责的学生不多,导致一些小组的“主帅”不力,学习效果不很志向,特殊是在传递和表述环节,显得非常被动。3、针对“导学案”的二次备课研讨活动落实力度不够。五、今后准备:第一,接着运用导学案学习,并结合自己的实际状况对学案进行补充和改进,创建性地运用学案。其次,实行五环节模式课抽查督导。第三,推行研讨课自主申报制,每期每人两次研讨课。第四,扎实开展“四课”探讨,邀请总课题组专家现场指导。第五,改重结果评价为重过程性评价。第六,扎实开展针对“导学案”的二次备课研讨。探究乃永恒,奋斗无止境。课题探讨是一个艰苦的探究过程,要全身心地投入,长年累月,坚持实践,才会有所收获。所以课改路上,我们只有跬步前行,才能达到志向的境界!阅读教学工作总结 篇3图画书以其图文并重,相辅共存的故事架构方式,特别符合学前儿童阅读。图画书有很美妙的能够讲故事的画,有很感人和很好玩味的故事,这样的书让孩子觉得不排斥,不生疏,没距离;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