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考历史三轮:专题强化训练 训练14 含答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8167263 上传时间:2022-08-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高考历史三轮:专题强化训练 训练14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精品】高考历史三轮:专题强化训练 训练14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精品】高考历史三轮:专题强化训练 训练14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精品】高考历史三轮:专题强化训练 训练14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精品】高考历史三轮:专题强化训练 训练14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高考历史三轮:专题强化训练 训练14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高考历史三轮:专题强化训练 训练14 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历史备考资料训练14中国近代史综合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山东日照一模,28)在鸦片战争后的对外谈判中,清政府认为治外法权(英国人在中国只受英国法律约束)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协定关税可以省除争执,只一味觉得五口通商妨碍自身利益。这表明清政府()A.彻底屈服于列强的坚船利炮B.夜郎自大脱离世界发展大势C.国家主权意识处于缺失状态D.认为经济主权高于政治主权答案C解析清政府彻底屈服于西方列强是在辛丑条约签订后而非鸦片战争之后,故A项错误;“夜郎自大脱离世界发展大势”,材料中并没有提及,故B项错误;清政府眼中只有所谓的通商经济权,而相关的近代司法权和关税贸易权却极为淡薄,

2、这是一种主权意识缺失的表现,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相关信息,清政府并非是认为经济主权高于政治主权,而是其在此时还尚未真正意识到相关的司法权等近代国家主权,故D项错误。2.(2017广东广州一模,30)据时人记载,武昌的政治口号之多,超于香烟广告之上,譬如“一切权力属于党”“政权归于革命的民众”“肃清反革命派”“拥护革命中心力量”“巩固革命联合战线”等,全城“几成一口号世界矣”。该记载描述的现象反映了()A.武昌起义获得成功B.国民革命运动扩展到武汉C.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领导权D.武汉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答案B解析武昌起义获得成功与材料中的“政权归于革命的民众”“巩固革命联合战线”等不符,故A项错误

3、;国民革命时期,重视群众的力量,强调工农组成革命联合战线,与材料信息相吻合,故B项正确;中共取得革命的领导权是在南昌起义之后,此时武汉已经被国民党占领,故C项错误;武汉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与材料中的“拥护革命中心力量”不吻合,故D项错误。3.(2017河南洛阳二模,29)在抗战时期,除了抗日正规军、民兵、抗日自卫队之外,各根据地还组织了少年先锋队、儿童团等各种团体,形成了广泛、全面和便捷的敌情情报网,因而“关于敌情的消息,往往在敌人动身之前,就从厨子、担水的、还有在据点内的地下工作者那里得到了。”这表明()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巩固B.中共推行全面的抗战路线C.敌后战场成为抗

4、战中流砥柱D.抗日民主力量已空前壮大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国共两党以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关于敌情的消息,往往在敌人动身之前,就从厨子、担水的、还有在据点内的地下工作者那里得到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推行全面的抗战路线,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是抗战中流砥柱,故C项错误;材料“少年先锋队、儿童团”、“厨子、担水的、还有在据点内的地下工作者”都不是民主力量,故D项错误。 4.(2017山西一模,27)下图为18121888年中国国家财政税收结构变化图。 该图说明当时中国()A.税收项目较为单一 B.逐渐卷入世界市场C.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D.关

5、税税率不断提高答案B解析由图示四种税收项目,可见当时中国税收项目并不单一,故A项错误;在当时关税税率很低的情况下,中国的关税收入还在增加,反映出1842年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出口的增长,中国成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被逐渐卷入世界市场,故B项正确;土地兼并日益严重不会必然带来田赋的下降,故C项错误;鸦片战争后中国关税税率须同外国商定,西方国家为了商品输出的需要,会降低关税税率,故D项错误。5.(2017湖南益阳高二文科第一学期期末,5)有人统计过,在1872年到1913年间,中国近代企业的创办人中地主占55.9%,商人18.3%,买办占24.8%。这表明我国近代企业必然会带有()A.封建性

6、 B.集团性C.垄断性 D.地域性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中国近代企业的创办人中地主占55.9%,商人18.3%,买办占24.8%”可知我国近代企业家中地主比例较重,而地主阶级是封建社会的代表,因而我国近代企业必然会带有封建性,故A项正确。6.(2017江苏苏锡常镇一模,5)清末有人说:“妇女贪上海租界佣价之昂,趋之若鹜,甚有弃家者,此未见者也自租界北辟,男以商贩营生而奢华渐起,女以纱丝工作而礼教鲜存也。”导致近代以来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封建礼教彻底崩溃B.民族工业短暂春天C.男女平等基本实现D.小农经济趋于瓦解答案D解析新文化运动彻底动摇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封建礼教彻底崩溃,故A项错

7、误;民族工业短暂春天是在民国初年不是在清末,故B项错误;男女平等基本实现是指男女在政治、经济等方面享有基本同等的权利,材料没有涉及到,故C项错误;“自租界北辟,男以商贩营生而奢华渐起,女以纱丝工作而礼教鲜存也”表明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小农经济趋于瓦解,故D项正确。7.(2017山东德州一模,29)下表为近代中国棉制品进口统计表。时间 进口棉纱(万担) 进口棉布(万匹) 1872年 51 224.11890年 108.2 1 556.1由此可以推断()A.列强大量向中国输出资本B.外商对华洋布营销策略的失当C.传统土纱退出了中国市场D.中国民族织布业逐步使用洋纱答案D解析根据题目中从1872年到

8、1890年棉纱进口的大幅增加,同时棉布的进口出现小幅增长,说明中国民族织布业逐步使用洋纱,故D项正确。8.(2017河南洛阳二模,28)下表为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数额单位:万两),财政总收入发生明显变化主要反映了()年份 农业税收入工商杂税收入其他收入 总收入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18493 28177969234 25010018823 071403 9235171497 70810019114 8101620 441694 4451529 696100注:工商杂税收入包括:盐课、关税、厘金(商业税)、官办企业收入、杂税等。A.晚清税收政策发生根本变化B.小农经

9、济受到冲击逐渐解体C.提倡国货推动民族工业发展D.近代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动答案D解析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体现了收入的变化,未涉及税收政策,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小农经济的主要特征是男耕女织,表中农业税收入仍占一定比重,故B项错误;提倡国货推动民族工业发展主要体现在厘金(商业税)的比重增加,不是财政总收入发生明显变化的原因,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结合表格可知因小农经济的瓦解农业税比重下降,民族工业发展是工商杂税收入比重不断增长的重要原因,即近代社会经济结构变动,故D项正确。9.(2017湖北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28)有学者认为,西方的启蒙是一种“内源”式、持续式的启蒙,而近代中国的启

10、蒙则是“外源”式、突变性的启蒙。导致中国思想启蒙出现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是()A.西方文明的冲击B.资本主义发展缓慢C.政府的腐朽统治D.儒家思想根深蒂固答案A解析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是随着列强的不断入侵而逐步深化的,是“西学东渐”的结果,故A项正确;资本主义发展缓慢不能解释“突变性”,故B项错误;政府的腐朽统治不能解释“突变性”,故C项错误;儒家思想根深蒂固也不能解释“突变性”,故D项错误。10.(2017全国卷高考猜题卷一,29)“中国自仿行西法以来,不仅邮政、机器之啧有烦言,若轮舟,若铁路,其兴办之始,士民皆心惊目骇而指为不祥今(甲午中日战争后)轮舟、铁路明效彰彰矣故丁男亦得其佣值,红女愈广

11、其营生,则机器之效又彰彰矣。”这最能说明()A.民族工业发展促进国人思想解放B.甲午中日战争激发了国人学习西方的热情C.工业文明导致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D.国人为了生计逐步接受西方工业文明答案C解析工业文明导致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是材料所要表达的最主要含义,故C项正确。11.(2017全国卷高考猜题卷一,28)“夫西人立国育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一心,务实而戎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该材料反映了早期维新派()A.学习西方技术B.学习西方制度C.中体西用精神D.全盘西化理论答案B解析材料中早期维

12、新派认为“夫西人立国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此其体也”,即西方国家强大的根本在于实行君主立宪制,“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仅是表象,“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即认为洋务派仅仅学习西方科技而没有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是本末倒置,材料反映了早期维新派要求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故B项正确。12.(2017湖北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30)1941年蒋介石在其著作中指出“是不是推翻礼教否定本国历史就是新文化运动?是不是打破一切纪律,扩张个人自由就是新文化运动?是不是盲目崇拜外国就是新文化运动?如果是那样,那我们所要的新文化,实在是太幼稚”其意图是()A.批判新文化运动的弊端B.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稳

13、定统治C.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反对民主科学,厉行文化专制答案B解析1941年时抗战处于相持阶段,对传统文化的回归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而倡导秩序有利于稳定统治,故B项正确。二、非选择题(共37分)13.(2017山东日照一模,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6世纪开始,大航海时代的来临,推动了东西方贸易的发展,欧洲商人、旅行家以及传教士纷纷来华,他们关于中国茶叶的介绍,推动了欧洲的饮茶热潮以及茶叶贸易。在巨大的利润驱使下,茶叶成为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主要商品。到18世纪,伦敦的咖啡馆实际上成了茶馆,茶叶成为英国全民共饮的大众饮料。很长的时期里,在英国形成了一种“中国热”,用中国瓷器饮用

14、中国茶无疑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茶叶带给英国国库的税收曾经达到每年330万镑,占国库总收入的十分之一左右。这些前所未有的财富为近代英国的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最初的经济基础。 摘编自近代欧洲的茶叶贸易与中国茶文化的西传等 材料二到19世纪中后期,随着印度、日本等新兴产茶国的崛起,我国在世界茶叶市场中的份额日趋减少。面对这一颓势,中国社会各阶层试图全面整顿华茶。 时务报湘报农学报等报纸大量登载国外茶业商务和茶业改良文章,清政府派员到印度等国考察茶业。进入20世纪之后,为了培养掌握先进茶叶技术的人才,湖北、四川等地率先创办茶业学堂、讲习所。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初,随着清政府颁布公司法等

15、,迎来了一个引进制茶机器、兴办茶叶公司的小高潮。有些地方还设立茶叶检验所,对出口茶叶进行质量检验,并加强广告及包装等环节。从清末到民初,中央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减免茶税条文。但我国茶业者多为分散经营,资本薄弱,无力采用机器生产,晚清政府国库亏空,无暇过多顾及经济发展。地方政府无视减税条文,为了保证财政收入,依然巧立名目,加赠捐税。1919年,英国为了确保印度茶叶的销路,拟对华茶征收特别税每磅两便士,使华茶市场更是雪上加霜。当时北洋政府无力与英国交涉,以取消差别税。最终,华茶外销急转直下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 摘编自中国社会挽救华茶的努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茶叶贸易兴盛的原因及其对英国社会的影响。(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振兴茶业的举措,并加以简要评价。(13分)答案(1)原因:新航路开辟和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促进了东西方贸易的发展;西方来华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