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育种与繁殖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8164478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9.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育种与繁殖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动物育种与繁殖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动物育种与繁殖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动物育种与繁殖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动物育种与繁殖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物育种与繁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育种与繁殖(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复习题动物育种与繁殖(课程代码322037 )一、不定项选择题1. ( )留种方式下群体有效含量最大。A. 公母数量不等,随机留种 B. 公母各半,随机留种C. 公母各半,各家系等数留种 D. 公少母多,各家系等比例留种2. 保种群体中,一般不进行( )。A. 防疫 B. 扩繁 C 选择 D. 选配3. 采取人工授精一年后,群体的平均1-2 岁体重比人工授精前高出50,这是因为人工 授精的作用与下列哪项有关?()A. 准确性 B. 遗传变异 C. 世代间隔 D. 选择强度4. 采用引入杂交的方法改良品种时,引入的外血以( )为宜。A. 1/2 B. 1/41/8 C 1/16 D. 1/325

2、. 产生选择极限的原因在于( )A. 选择间隔太长B. 无可利用的遗传变异C. 选择强度太小D. 育种值估计不准6. 当需要改变原有品种的主要生产力方向时,应采用( )。A. 导入杂交 B. 育成杂交 C. 配套杂交 D. 级进杂交7. 动物驯化的途径可分为( )。A. 驯养和驯化 B. 狩猎和饲养 C. 饲养和培育 D. 饲养和繁殖8. 动物遗传资源保护除了原位保存,也可以( )保存。A. 原地 B. 易位 C. 异地 D. 冷冻9. 根据哈代温伯格平衡,观察到一牛群有 64的无角牛,假定无角牛受单一的显性基因 控制,则该牛群“无角”基因的频率为()A. 0.4 B. 0.6 C. 0.64

3、 D. 0.810. 合并选择可以利用( )的信息。A. 家系 B. 个体 C 个体和家系 D. 亲属11.12.13.14.15.16.17.18.19.20.21.核心群取得的遗传改进扩展到商品群是通过( )。A. 繁育体系 B. 杂交 C. 选择 D. 繁殖家系选择比个体选择更有效的条件是,当性状( )时。A. 中等遗传力 B. 高遗传力 C 低遗传力 D. 遗传力接近 1家畜四肢骨的生长波是( )。A. 从上到下 B. 从左到右 C. 从前到后 D. 从下到上 假定奶牛的乳脂含量与乳蛋白含量的相关系数为0.70,都有中等遗传力。那么只选择 乳蛋白含量,会发生什么现象?()A. 乳蛋白含

4、量增加,乳脂含量不变。B. 乳蛋白含量增加,乳脂含量也有少量的增加。C. 乳蛋白含量增加,乳脂含量以同样速度增加。D. 乳蛋白含量增加,乳脂含量增加更快。 假设一头母牛的育种值为+40,一头公牛的育种值为+60,设遗传力为 0.3,则它们的 后代期望育种值为( ):A. +15 B. +30 C. +100 D. +50结合个体表型值与家系均值进行的选择叫( )。A. 个体选择 B. 家系选择 C. 家系内选择 D. 合并选择品质选配是根据交配双方( )进行。A. 亲缘关系 B. 体型 C 品质 D. 外貌 全同胞后代的近交系数是( )A. 25% B. 50% C 12.5% D. 6.25

5、%人类驯化动物的顺序是( )。A. 狗一羊一猪、牛一马 B.狗一羊一马一猪、牛C.狗一马一猪、牛一羊 D.狗一猪、牛一羊一马如果 A 与 B 两个体间的亲缘系数是 20%,且这两个个体均非近交个体,则这两个个 体交配所生后代的近交系数是( )A. 40% B. 10% C. 20% D. 12.5%同胞测验是利用( )信息评价种畜。A. 双亲 B. 后裔 C 同胞 D. 祖父22. 同质选配可以( )A. 降低目标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 B. 降低杂合子基因型的频率C. 增加目标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 D. 增加杂合子基因型的频率23. 下列哪一种远源杂交所生后代公畜具有正常的繁殖能力( )A.驴x马

6、B.黄牛x牦牛C.黄牛x瘤牛D.以上均否24. 畜群大小一般用( )表示。A.个体数B.实际含量C.有效含量D.公母比例25. 下列性状中,哪些是阈性状:( )A. 牛的初生重B. 安格斯牛的红毛和白毛C. 猪的窝产仔数D. 山羊的产羔数26. 下列品种中属于地方品种的有().A. 内江猪 B. 波尔山羊 C. 九斤黄鸡 D. 黑白花奶牛27. 下列哪些因素会导致动物的育种值不等于它们的基因型值:( )A. 完全显性 B. 部分显性 C. 上位性 D. 环境效应28. 下列哪些性状可认为是数量性状()A. 安格斯牛的颜色 B. 马的体高 C. 羊的角长D. 肉色的评分29. 下列哪些措施会导致

7、基因频率的随机改变( )A. 迁移 B. 突变 C. 小群体 D. 非随机交配30. 下列相关系数中,哪些显示出性状X与性状Y有最大的相关性()A. rxy=-0.95B. rxy=0.3C. rxy=0.5D. rxy=0.9531. 世代间隔可能受到哪些因素影响的( )A. 受精率低 B. 性成熟晚 C. 选择强度 D. 选择差32. 以下哪些因素所导致的基因频率改变是可预测的( )A. 非随机交配 B. 选择 C. 小群体规模 D. 迁移33. 对于杂交产生杂种优势,以下哪个条件是必须的?( )A. 品种必须在基因频率有所差异B. 显性或上位基因作用必须对性状有所影响C. 杂合基因型必须

8、是优于任何的纯合基因型D. 以上都不是34. 关于 BLUP 育种值估计,下面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A. 育种值的 BLUP 评估需要有准确的亲本记录B. 育种值的 BLUP 评估需要提供准确的同时期群体的信息C. 育种值的 BLUP 评估需要提供同时期的不同群体中相关个体的信息D. 育种值的 BLUP 评估必须要有个体自身的性能测定结果35. 杂交改良品种的方法有( )。A. 引入杂交 B. 改良杂交 C 轮回杂交 D. 三元杂交36. 系谱鉴定可用于( )。A.早期选择B.种公畜的选择C.种母畜的选择 D.限性性状的选择37. 建立品系的方法有( )。A. 系祖建系法 B. 近交建系法 C

9、 杂交建系法 D. 群体继代选育法38. 养禽生产者希望通过减少母鸡体重来降低饲料消耗和提高蛋重。如果蛋重与母鸡体重的相关系数为 0.5,那么:()A. 不可能同时提高蛋重和减少母鸡体重B. 可以同时提高蛋重和减少母鸡体重C. 两个性状同时改变的速度要比改变一个性状慢D. 两个性状同时改变的速度要比改变一个性状快39. 品系繁育的作用主要有( )。A. 加速现有品种的改良 B. 促进新品种的形成C. 鉴定远缘优秀个体 D. 充分利用杂种优势40. 根据生产力的类型分类,畜禽的品种可分为().A. 地方品种 B. 兼用品种 C. 专用品种 D. 育成品种41. 假设断奶后增重与断奶重的遗传相关为

10、0,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 用选择指数与性状结合的方法得到的断奶后增重遗传改变量比单纯就断奶后增 重进行选择所得的断奶后增重遗传改变量少B. 用选择指数与性状结合的方法得到的断奶重遗传改变量比单纯就断奶重进行选 择所得的断奶重遗传改变量少C. 用选择指数与两性状结合的方法所选出的动物的后代将比仅用一种性状进行选择 得到的动物更有优势。D. 可以通过对断奶重进行选择从而提高断奶后的增重。42. 综合育种值是通过计算()而得来。A.性状的育种值B.性状的经济价值C.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D.性状的重复率43. 提高选种效果的途径有( )。A.早期选种B.准确选种C.从优选择D.家系选择44. 生产性

11、能的预估会受下列哪些因素影响 ( ) 。A.育种值B.显性效应 C.上位效应D.永久环境效应45. 下列哪些因素将引起群体中基因型频率的变化,但并不改变基因频率( )A.近交 B.小群体 C.同型选配 D.选择二、名词解释1. 保种2. EBV3. MAS4. 近交衰退5. 近交系数6. 经济杂交7. 留种率8. 配合力9. 配合力测定10. 配套系11. 选择反应12. 选择强度13. 异质选配14. 杂种优势15. 专门化品系四、简答题1. 标记辅助选择(MAS)与常规选择方法相比有何优越性?2. 多性状选择的基本方法有哪些?3. 家畜的品种应具备哪些条件?4. 简述畜禽良种繁育体系的基本

12、结构。5. 简述影响选择效果的主要因素。6. 简述杂种优势利用的一般步骤。7. 请简要说明 BLUP 法的含义及优点。8. 什么是杂交育种?杂交育种的一般步骤是什么?9. 畜禽育种过程中,影响选择成效的因素有哪些?10. 与常规选择方法相比,MAS具有哪些优越性?11. 在家畜育种中,近交有哪些方面的用途?12. 怎样提高育种值估计的准确度?五、计算题1、根据右侧系谱,计算:1 )个体 X 的近交系数(2) A和B两个体间的亲缘系数(3)个体X与F间的亲缘系数2、根据下列系谱,计算个体X的近交系数:3、在某一保种群中,有种公畜20头,繁殖母畜80头。试计算:(1)采用随机留种,群体的平均近交速

13、率和群体有效含量各是多少?(2)采用各家系等量留种,群体平均近交速率和群体有效含量各是多少?六、论述题1、怎样合理开发利用我国地方畜禽品种的优良特性?2、试阐述动物遗传资源保护与畜禽育种间的关系。3、要提高一个育种群的遗传进展,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考虑?有哪些具体育种措施?参考答案一、不定项选择题1. ( C )留种方式下群体有效含量最大。A 公母数量不等,随机留种 B 公母各半,随机留种C 公母各半,各家系等数留种 D 公少母多,各家系等比例留种2. 保种群体中,一般不进行( C )。A. 防疫 B. 扩繁 C 选择 D. 选配3. 采取人工授精一年后,群体的平均1-2 岁体重比人工授精前高出

14、50,这是因为人工 授精的作用与下列哪项有关?( D )A. 准确性 B. 遗传变异 C. 世代间隔 D. 选择强度4. 采用引入杂交的方法改良品种时,引入的外血以( B )为宜。A. 1/2 B. 1/41/8 C 1/16 D. 1/325. 产生选择极限的原因在于( B )A、选择间隔太长B、无可利用的遗传变异C、选择强度太小D、育种值估计不准6. 当需要改变原有品种的主要生产力方向时,应采用( D )。A. 导入杂交 B. 育成杂交 C. 配套杂交 D. 级进杂交7. 动物驯化的途径可分为( A )。A 驯养和驯化 B 狩猎和饲养 C 饲养和培育 D 饲养和繁殖8. 动物遗传资源保护除

15、了原位保存,也可以( B )保存。A. 原地 B. 易位 C 异地 D. 冷冻9. 根据哈代温伯格平衡,观察到一牛群有 64的无角牛,假定无角牛受单一的显性基因 控制,则该牛群“无角”基因的频率为( A )A. 0.4 B. 0.6 C. 0.64 D. 0.810. 合并选择可以利用( C )的信息。A. 家系 B. 个体 C 个体和家系 D. 亲属11. 核心群取得的遗传改进扩展到商品群是通过( A )。A. 繁育体系 B. 杂交 C. 选择 D. 繁殖12. 家系选择比个体选择更有效的条件是,当性状( C )时。A. 中等遗传力 B. 高遗传力 C 低遗传力 D. 遗传力接近 113. 家畜四肢骨的生长波是( D )。A 从上到下 B 从左到右 C 从前到后 D 从下到上14. 假定奶牛的乳脂含量与乳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