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设计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815972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232 大小:7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32页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32页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32页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32页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设计(2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七)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阅读课外书记籍要有选择和如何选择,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培养选择课外读物的良好习惯。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读书要做记号和如何作记号,初步掌握读书作记号的方法,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3、通过指导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初步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1、帮助学生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2、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读书作记号的方法。3、让学生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教 法:指导看图说话学 法:小组讨论 汇报交流 教具准备:课本插图

2、 一排用书夹夹好的书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读书要有选择二、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阅读课外书记籍要有选择和如何选择,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培养选择课外读物的良好习惯。三、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四、课前准备:一排用书夹夹好的书。(约15本左右,并分成三至四类摆放)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知道的关于书籍的名言一定不少吧,谁想来说说?教师补充:德国著名作家歌德曾说:“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确实,一部好的作品,就如同一本好的生活教科书,它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和气质,叫人怎样做一个正直的人。知识就

3、如浩瀚的海洋,一个人一生不可能把所有的书读完,更何况书也有好书和坏书之分,这就决定了我们读书要有选择。(板书课题:读书要有选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选择我们所需要的书籍。(二)、指导学生选择图书1、了解选择图书的渠道(1)过渡:从哪儿可以得到我们所需要的图书呢?(2)指导学生看第1页上面的插图,说说这些同学在哪儿选择图书。你们平时又是怎样得到自己所需要的图书的呢?(指名说)2、指导学生应如何选择图书(1)过渡:应该如何选择图书呢?我们来看第1页最上面的图,这位同学是根据什么选择图书的呢?(2)教师讲述:为了方便读者选择图书,图书馆(室)或书店的图书都是分类摆放的,比如学生辞海就是“字典、辞典”

4、类的,故事大王就是“故事”类的,十万个为什么就是“科学”类的。我们要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书,首先要确定是属于哪一类,然后在书架上按类查找。(3)过渡:确定好自己所需图书是哪一类后,又应该怎样在书架上查找我们自己所需要的书呢?(4)教师出示一排用书夹夹好的书,从中轻轻抽出一本书,边指边讲述:哪儿是封面,哪儿是书脊,书脊告诉了我们书名,我们可以通过看书脊上的书名确定是否是自己需要的书,不必一本本拿下来看封面上的书名。(5)指导学生观察书上第1页上面的圆形特写图。找到自己需要的书以后,应该怎样拿书?怎样放回去?为什么要这样拿书呢?(指名说)小结:找到自己需要的书后,要从书架上轻轻抽出来,也要轻轻放回去,

5、防止图书卷角,保持图书整洁。(6)指导学生观察第1页下面的图。谁来说说图上这位同学在干什么?(指名说)小结: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书以后,还要打开看一看内容提要或者大致浏览一下内容,以便最后确定是否购买或借阅,如果不合适可以重新选择。(7)教师示范。教师按刚才讲述的方法,示范从讲台上的一排书中选取一本书。(8)学生练习。教师提出要求,点名让学生根据要求选择图书。(三)、总结学生总结,教师适当补充。(四)、作业课后,去书店或图书馆选择自己需要的书。板书设计:读书要有选择 一、确定自己需要的书 二、到图书馆借阅 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读书要做记号二、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

6、解读书要做记号和如何作记号,初步掌握读书作记号的方法,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三、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读书作记号的方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上一堂课,我们学习了该如何选择图书。读书不但要有选择,而且要认真读,怎样认真读书呢?要做到“四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边读边思考,还要边读边做记号,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板书课题:读书要做记号)(二)、训练姿势1、请同学们看第3页上面的图,说说这位女同学在干什么,这位同学是怎样坐的,怎样拿笔的,书摆放在什么位置,文具盒放在什么地方。(指名说)小结:读书做记号的坐姿、执笔、放书的位置与写字时的姿势完全相同,读书做记号要有正确的

7、姿势。2、指导观察圆形特写图。教师讲述:这是一位同学在一边读报一边做记号,谁来说说这位同学是怎样握笔的,左手在干什么?(指名说)3、请同学们拿起笔和语文书,翻到第3页,我们一起来向这位同学学习,像她那样有正确的读书(报)做记号的姿势。学生摆姿势,教师巡视,及时纠正错误姿势。(三)、指导学生读书做记号1、过渡:读书时为什么要做记号呢?教师讲述:读书做记号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字内容,突出理解重点,增强记忆效果,还便于今后查找、运用有关知识。2、应该在哪些地方做记号,怎样做记号呢?我们一起来观察第2页的文字插图。(1)谁来说说是在什么地方做记号的,是什么

8、样的记号?指名把做记号的地方读一读。(2)为什么要在这些地方做记号?(同桌讨论)指名说,教师加以适当点拨。3、小结学法:刚才我们观察了第2页“东方之珠”这篇课文的文字和记号,围绕“在什么地方做记号,做了哪些记号,为什么要在这些地方做记号”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还把做记号的地方朗读了一遍。下面我们四人一组,按照刚才的方法来观察第2页的背景文字和第3页下面的文字画面。4、分组讨论,指名说,指名朗读做记号的地方。5、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读书做记号的方法。但读书时该在哪些地方做记号,要因文因人而异,常用的记号有哪些,我们将在第16课学习这些知识。读书做记号时,除了要注意有正确的读写姿势外,

9、在书上做记号落笔要轻,要保持书页整洁,如果不是自己的书,就不要在上面做记号。(四)、按要求阅读语文补充阅读中的文章,并作一定的记号1、学生练习做记号,教师巡视,纠正错误姿势。2、交流。板书设计什么地方 读书要做记号怎样做 什么样的记号 第三课时一、教学内容:留心观察事物二、教学目标:通过指导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初步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三、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学会查“无字词典”这篇课文吗?聪聪的爸爸对他说:“不仅要学会查有字的词典,而且要学会查身边的无字词典。”查“无字词典”就是要求

10、我们要留心观察事物。(板书课题)(二)、学习观察静态物体的方法1、我们一起来看第5页下面的图,谁愿意说一说,图上有什么人,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校园这一角有些什么景物?(指名说)2、图上的同学观察得十分认真,留心观察事物有什么益处呢?(指名说,教师相机补充)3、总结观察静态物体的方法。校园一角的景物是静态的,应该怎样留心观察静物呢?(1)同桌讨论。(2)指名说。(3)教师小结。观察静物要注意以下四点:(板书)1、要按一定顺序2、要有重点3、观察以后要展开想象4、观察以后要动笔5、下面请同学们运用刚才学到的方法,一起来留心观察图中校园的一角,说说你看到了什么。(1)同桌互说。(2)指名说。(3)

11、评议。6、(1)过渡:刚才我们观察这幅插图是老师带领、指导同学观察事物,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要运用课堂上学到的观察方法自己留心观察事物。(2)我们来看第4页下面和第5页上面的图,想一想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他们是怎样观察的。指名说。评议。(三)、学习观察动态事物的方法1、过渡:刚才我们学习了观察静态事物的方法,那么,动态的物体又该怎样观察呢?2、我们一起来看第4页最上面的这幅图,谁来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谁是观察者,谁是被观察者?(指名说)3、过渡:应该怎样观察动态事物呢?(1)同桌讨论。(2)指名说。(3)小结。4、假如你现在也在这个操场,用刚才学到的方法仔细观察,谁愿意告

12、诉老师你的观察结果?(1)同桌讨论。(2)指名说。(3)评议。5、(1)请同学们看第4页中间的这幅图,谁来说说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2)如果你的家里也养了金鱼,回家后可以对它仔细观察一番,明天把你的观察结果告诉老师或同学。(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应该怎样留心观察事物,同学们都学得非常认真,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运用学到的方法,多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五)、作业写观察日记。板书设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七)读书要有选择读书要做记号留心观察事物课后反思:第一单元教材分析教学内容: 本组教材编排了四组课文老师,您好!但愿人长久古诗两首秋天。老师,您好!赞美了老师事业

13、的崇高和美好,抒发了孩子们对老师感激、热爱的思想感情;但愿人长久体会苏轼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古诗两首描写了秋夜的景色;秋天是一首诗歌,描写了秋天迷人的景色和丰收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这一课文体裁丰富,有诗歌,有历史故事,也有古诗。教师应根据不同体裁特点进行教学,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其阅读兴趣,为他阅读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点拨指导,注意渗透学生。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单元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4、理解诗意,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点: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教学难点: 理解诗意,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 法:启发式 情境式 讲授法 观察法 朗读法 比较法 学 法:自主 合作 探究教学时间: 1、老师,您好! 2课时 2、但愿人长久 2课时 3、古诗两首 2课时 4、秋天 2课时 练习1 2课时1老师,您好!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理解和掌握本课重点句子。3、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教 法:观察法 朗读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