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促进农村居民收入倍增规划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8158489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 页数:69 大小:1.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促进农村居民收入倍增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陕西促进农村居民收入倍增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陕西促进农村居民收入倍增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陕西促进农村居民收入倍增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陕西促进农村居民收入倍增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促进农村居民收入倍增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促进农村居民收入倍增规划(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陕西省促进农村居民收入倍增规划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推进“四化”同步和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力争到2020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制订本规划(2012年为规划基期年)。一、规划背景(一)工作成效。近年来,各地各部门认真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农民收入实现快速增长。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763元,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72.8%,比2007年提高了8.9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6.4%,增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由4.11下降到3.61。收入结构不断优化,工资性和家庭

2、经营性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占比提高了2.85个百分点。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278万人实现脱贫。(二)面临形势。总体来看,我省农民收入仍然偏低,2012年全省农民收入排在全国第26位,落后于我省经济总量排名,城乡、区域的绝对差距仍在拉大。当前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是: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土地流转率低,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产业化进程缓慢,农产品商品化率不高;县域工业化水平低,城镇化水平不高,非农产业发展较慢,吸纳农村人口能力有限;农村金融体制、产权制度等改革滞后,贷款难、担保难问题仍然存在,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等问题突出。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

3、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和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以现代工业、流通、金融、生态理念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县域工业化进程,加强农村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发展新格局,实现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稳步增长,工资性收入快速提高,财产性收入比重不断提升,转移性收入持续增加。(二)基本原则。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坚持政府主导,完善扶持政策,整合优质资源,撬动社会资本,保障农民权益,调动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和自主就业创业增收的积极性。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

4、,推动城乡资源要素平等交换和有序流动,加快农村人口进城落户步伐,减少农民、富裕农民,以新型城镇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加快农村产业发展。坚持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并重,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稳定第一产业的基础性地位;推进产业联动,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形成协调发展、共同推进的新格局。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以农村产权制度、户籍制度、经营方式、金融制度改革为突破,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消除体制机制障碍,缩小城乡发展差距,释放改革红利,为农民收入倍增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三)发展目标。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基本完善,一产总量增加、结构优化,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规模化经营率、畜牧业占比等

5、主要指标接近发达省份。城乡一体化发展跨上新台阶,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根本改善,社会保障程度大幅提高,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8000元,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2017年达到11500元,实现收入翻番目标;2020年超过17000元,年均增长14.5%,在2015年的基础上实现翻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乡收入比缩小到2.51左右,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专栏1 促进农村居民收入倍增主要指标指标名称单位2012年2015年2017年2020年类别农民收入人均纯收入元576380001150017000约束性家庭经营性纯收入元229

6、3300040006000预期性工资性收入元2726450060009000预期性财产性收入元202300450800预期性转移支付收入元542650750950预期性指标名称单位2012年2015年2017年2020年类别现代农业农业增加值亿元1370190028003800预期性粮食总产量万吨1245130013301400预期性果业产量万吨1437150018002240预期性其中:苹果万吨965100011001400预期性 五大干杂果万吨91.4230350500预期性职业农民万人1.2361020预期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个2108296033603620预期性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

7、个409560660750预期性专业大户万个0.511.83.5预期性家庭农场万个1.52.544.5预期性合作社万个1.922.22.5预期性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45556572预期性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52545658预期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5762.56570预期性基础设施耕地面积万亩5981591258975837约束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万亩1916200020502150预期性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5450.5530.5590.568预期性农村公路行政村通畅率%84.890具备条件的通畅具备条件的通畅预期性农村自来水普及率%788595100预期性城乡一体城镇化率%5054565

8、8预期性进城落户人口万人286600700850预期性转移农村劳动力万人690500420350预期性脱贫人口万人302480574预期性美丽乡村造林面积万亩400120020003000预期性森林蓄积量亿m34.24.64.85.1约束性森林覆盖率%41.42434345约束性治理水土流失面积万km20.651.953.255.2预期性注: 为累计指标三、主要任务(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引汉济渭、东庄水库、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等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强化现代农业发展基础。持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粮食为基础、果畜为支

9、柱、菜茶为特色的优势产业布局,促进产业聚集、板块发展,着力打造陕南生态农业区、关中高效农业区、陕北有机农业区。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推行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精细化管理。培育多元化深加工体系,打造一批优势农产品知名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培育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扶持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和各类农业企业上市,建立健全合作组织、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推进集约规模经营和全产业链开发,提升农产品的商品化率。发

10、展家庭经营性二三产业。依托资源禀赋,加快“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发展,发展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精深加工业,拓展农产品增值空间,提高二、三产业占家庭经营性收入比重,加强流通主体培育,促进加工、流通与消费对接,让农民分享流通利润。引导有条件的农民从土地上分离出来,从事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构建现代农业服务支撑体系。完善农技推广、农业信息、农产品质量安全、动物防疫、市场流通、气象服务等农业服务体系,强化公益性职能,拓展经营性领域,支持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村经纪人、龙头企业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持续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农业资

11、源利用率。专栏2 农业基础设施重大项目重大水源 实施引汉济渭、引红济石、延安引黄、洛惠渠引干入支等重大水资源调配工程,推进东庄、亭口、南沟门、王圪堵等大中型水库工程建设,加快西安李家河、宝鸡银洞峡、铜川龙潭、安康洞河以及彬县红岩河、旬邑柏岭寺、子长红石卯、南郑云河、洛南张坪等一批小型水库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用水的保障能力。大型灌区 实施12个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以及扩灌工程,实现灌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渠道改造3900公里,大型泵站更新改造110座,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550万亩。新增粮食产能 以16个国家级和23个省级产粮大县为重点,推进全省新增25亿公斤粮食生

12、产能力规划项目实施,建设20个整镇连片现代粮食基地,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总产量达到1400万吨,自给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95%,提高10个百分点。“菜篮子”工程 加强种质资源、扩繁和生产基地建设,完善仓储、加工、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重点支持30个省级蔬菜大县和30个果业基地县建设,推进畜牧业集约化发展,确保菜篮子产品总量满足需求、品种更加丰富、季节供应均衡。现代农业园区 深入持续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建成2000个现代农业园区,占耕地面积的15%,其中省级园区300个,探索新型农业经营体制和发展模式,提高农业效益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示范带动全省现代农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 打造我省

13、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高地,建设25个省级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到2017年园区数量超过30个,其中年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的园区20个,培育年销售收入超5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10家,带动农户户均增收5000元。区域特色产业基地 扩大标准化生产基地规模,建设茶叶、中药材、花卉、桑果等园区1105万亩,核桃、红枣、花椒、板栗、柿子等干杂果经济林1200万亩,木本油料基地197万亩,示范园30个等,打造区域特色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经营效益。小型农田水利设施 实施山塘水坝等小型水源工程、小型河道治理工程、小型泵站、渠道及配套建筑物等水利工程,建设五小水源工程4.15万处,新修渠道1000公里,新增高效节水

14、灌溉面积180万亩,提高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的配套水平和农田水利化程度。农产品商贸物流体系 实施大型农产品骨干批发市场工程、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建设洛川苹果、眉县猕猴桃两个国家级批发市场和12个区域性骨干批发市场,扶持大中城市社区农贸市场和县镇农贸市场建设,建成一批配送中心、标准化农家店、标准化超市等,形成农产品和日用工业品双向流通商贸物流体系,覆盖100%的乡镇、95%的行政村。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提升省市县乡四级农机、农技、防疫、质检、气象预警防灾等基础设施及农业信息平台建设水平,完善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覆盖全过程的最严格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二)着力促进就业创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加快小城镇建设。加强83个县城、35个重点示范镇和31个文化旅游名镇建设,支持发展特色小城镇,带动集镇和新农村建设,提升劳动力吸纳和承载能力。发挥县域特色工业经济园区优势,辐射带动重点产业发展升级,吸引农村能人和返乡农民工创业。对符合条件的中高等学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创业给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