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发办发展提升年全年总结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8154820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农发办发展提升年全年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市农发办发展提升年全年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市农发办发展提升年全年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市农发办发展提升年全年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市农发办发展提升年全年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农发办发展提升年全年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农发办发展提升年全年总结(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农发办发展提升年全年总结 22年度工作总结 20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办的精心指导下,市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积极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重点,按照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求实创新,使我市农发事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为促进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02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齐心协力,进一步争取项目和投资规模。 02年争取上级财政无偿资金15.8万元,较上年度增加 万元,增长 。我办以深入开展发展提升年为契机,统筹安排全市土地治理工程和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努力做好立项的各项前期工作

2、,经过与上级部门积极沟通,得到了上级业务部门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 1、争取土地治理项目27个,投资规模11011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7341万元,较上年增加 万元;省财政资金2490万元,较上年增加 万元。市配套25.5万元,县配套50.5万元,自筹资金734万元.建设任务: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22万亩,项目区涉及鄱阳、万年两县;改造中低产田改造7.07万亩,项目区涉及*区等十个县(市)、区。项目建成后,将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8万亩,新增和改善除涝面积4.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94万公斤。 2、争取扶持农业龙头企业40家。财政资金52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284万元,省财政资金2008

3、万元.,市县配套资金3.2万元。 3、争取自然灾害损毁工程修复8万亩。自然灾害损毁工程资金635万元,全部为中央财政无偿资金。 (二)精细管理,注重项目建设成效。农业综合开发这项“民心工程”显成效的关键是精细化管理。一年来,在申报立项、实施的过程中,都严格执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专家评审制(包括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扩初设计和实施方案的评审)、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项目法人制、资金和项目公示制、县级报账制,不断强化精细化管理,并在整个过程中实行跟踪问责,不但在项目完成后进行竣工验收,而且在项目建设过程实行中期检查与年度考核检查等制度,确保了项目建设质量与项目资金安全,较好地完成了202X年度项目建设

4、并通过了省、国家的检查验收。 1、完成改造中低产田7.万亩。202年度我市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主要涉及十二个开发县个项目区,个乡镇个村。02X年度土地治理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完成投资万元,占计划的,其中完成财政投资万元,占计划的;落实农民群众自筹资金万元,其中投工投劳折资万元,占年度计划的00%。建设小型水库座,拦河坝座,排灌站座,衬砌渠道公里,渠系建设物座,改良土壤万亩,良种基地万亩,机耕路公里,造林万亩,苗圊亩,技术培训人次,购置仪器设备台套,示范推广万亩。 2、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8万亩。02X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为226万亩,202X年度结转3万亩。鄱阳县克服重重困难,加快进度,不但

5、完成了本年度项目建设,现时完成了上年度结转的建设任务053万亩;不但确保了工程进度,更进一步提高了工程质量。完成投资万元(包括本年度计划万元,上年度结转万元。其中:财政资金万元;自筹资金万元。建设内容:排灌站座,衬砌渠道公里,渠系建设物座,改良土壤万亩,机耕路公里,造林万亩。 据统计,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8.86万亩,新增和改善排涝面积4.8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694.5万公斤,项目区直接受益农民纯收入增加总额31.1万元,项目区直接受益农户数4万户,直接受益农民人均增收178元。 3、完成0X年度产业化项目个,扶持龙头企业家。其中:财政补贴项目家,包括种植项目个、养殖项目个、加工项目个;贷

6、款贴息项目16个。完成财政投资万元,占计划的100%,其中:中央财政投资万元(无偿万元),完成计划的100%;省财政配套万元(无偿万元),完成计划的10%。40个产业化经营项目的实施和投产运营,带动了周边地区农业结构的调整,使农产品得到了转化增值。年新增总产值万元,年新增利税万元,年直接受益农户万余户,年新增就业人数万人。 (三)求真务实,积极组织本年度项目实施。 今冬明春,是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实施的关键时间。为了抓紧有机时机早动工早实施,经过严格与精密的申报、评审等项目实施前期准备工作,6月,本年度项目批复逐步下达后, 八、九月份,市农办组织了专家对扩初设计和实施方案进行了审批,十月,各开

7、发县陆续实行了工程招投标,十月底,项目工程便全面开工。至年底,工程进度已达到%。根据“保质保量保进度”的原则,市办在项目实施的整个进程里,定期对各开发县工程进行调度,把工程进度、工程质量、资金拨付、招投标、监理等各方面情况作为年度考评的硬指标。 (四)科学规划,精心编制0X年度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方案。根据省农发办的总部署,按照“四个结合”与“四个务必”的原则,市农发办在月份开始部署,让有开发潜力、有积极性的乡(镇)申报项目,由县农发办提交项目建议书,再将符合条件的申报项目按照“突出重点、效益先导、集中布局、统筹兼顾、机制创新”五大原则建立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库。经过多次现场勘测,调查研究,广泛

8、征求项目区干群意见,并对项目的设计进行了全面论证,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评审。做好了编制上报2X年度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产业化经营项目计划的准备工作。 (五)加强培训,进一步促进农发队伍建设。 22X年度全市共完成技术培训投资190.万元,完成培训任务1202X余人次,提高了农发队伍素质,为项目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持。 市本级举办了四期培训班,对各开发县农发办主任与业务骨干、财务人员,各扶持企业负责人及财务人员等进行了新的一轮培训,不但讲政策、讲专业技术,而且进行了计算机应用与操作培训,全面提高了开发县农发人的政策水平与业务素质。尤其是土地治理项目培训,别开生

9、面地以授课、讨论与现场考察相结合,不但有利于提高业务素质,有利于解决项目实施的难点与疑点,更有利于在全市开创争先创优的热潮。 (六)团结协作,加大力度支持新农村建设。 202X年度共安排项目区内新农村示范点配套建设44个,涉及人口8万人,耕地面积152万亩。完成投资681万元,其中财政投资03.1万元,福射受益资金投入在1500多万元以上。 202X年度,围绕新农村建设,共安排项目区内新农村示范点配套建设42个,涉及人口1.3万人。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以衔接统筹方式,共安排项目总投资9425万元,占土治项目总投资的8%,其中财政投资42.2万元,占财政资金9817.万元的.6%。 (七)发

10、挥优势,搞好挂点村的帮扶工作。 进一步加大资金筹措力度,投资万元,围绕新农村建设点村道路建设、水利建设、绿化建设,改善农民生活环境,促进“村容整洁”,帮助他们做好“一村一品”这篇文章,通过采取举办培训班、科技人员现场示范,发放科普宣传资料等形式,不断加大对试点村农民的科技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同时协助挂点村搞好文明创建工作,开展了关爱帮扶、结对帮扶活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责任心有待加强。有的县工作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本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些是需政府解决的问题。有些是自身的问题,本应该做好而没有做好,讲到底就是责任心不强、事业

11、心不强。 、宣调工作不够重视。宣传调研做的不够好是个普遍问题,要引起大家高度重视,不宣传政策那能做好工作,不搞好调研,那能选好项目和项目区,普遍表现是“懒”字当头,缺乏进取心、责任心和事业心。 、基本条件不够好。随着工作量的不断加大,各县办经费缺少,人才缺少是摆在面前的事实。大家要克服困难,励行节约,加强管理,加强学习争当农发工作的多面手。特别是水利技术人员少、精通计算机操作的人才少,不适应精细化管理。 三、202X年工作安排 (一)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转发财政部关于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市

12、第三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加快科学发展,奋力进位赶超,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城市”的部署,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地采取综合措施,进行田水路林山综合治理,全面建设高标准农田,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二)工作目标 1、以土地治理项目为重点,强化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0X年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 万亩,改造中低产田 万亩,争取土地治理资金 万元以上。按照“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便利机械化”的要求,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努力打造我市农业综合开发精品工程。 2、以带动农民增收为

13、出发点,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20X年计划争取国家扶持的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 个,争取财政扶持资金 万元以上。坚持以扶持带动农民增收为关键环节,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兼顾,大力扶持我市优势产业,为我市打造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农业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作出新贡献。 (三)工作措施 1、建设高标准农田,为现代农业强基固本 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从202X年开始,我市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从“改造中低产田和建设高标准农田两手抓”过渡到“全面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

14、将中低产田建设成为“田成方、树成行、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便利机械化”的高产稳产良田。 2、扶持区域优势产业,推进农业产业体系建设 以发展壮大区域优势主导产业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为目标,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开发、基地化建设、标准化生产、企业化经营、外向化发展”的思路,围绕“突出优势产业,做强重点品牌,支持关键环节,扶持优秀企业”的择优选项要求,努力争取上级农业开发对我市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项目资金扶持。 3、整合农发资金,实现项目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 通过实施土地治理项目,促进“生产发展”;通过实施产业化经营项目,促进“生活宽裕”;通过对农民的技术培训,促进农民技术提高和“乡风文

15、明”;通过开展“三结合”的共建模式(农业生产用水和农民生活用水相结合,渠系配套建设和村庄排水沟建设相结合,机耕道建设和村道建设相结合),促进“村容整洁”;通过发挥农民在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中的主体作用,促进“管理民主”。 、加大科技投入,促进农业科技创新 通过实施科技推广项目和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大力推广先进、适用和成熟的农业技术,努力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充分发挥科技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支撑作用。在技术推广方面,重点推广以良种为龙头、效益为主导的优质、高产、高效技术,以提高农产品安全性为主导的无公害食品生产技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为主导的节水灌溉技术,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农产品附加值为主导的加工、保鲜和储运技术。 5、强化监督检查,推动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按照现代管理理念的要求,加快实施法制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农业综合开发管理效率。一是大力实施精细化管理。根据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内容和运行规律,按照“规范管理、阳光操作”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