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答题公式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8154403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阅读答题公式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语文阅读答题公式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语文阅读答题公式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语文阅读答题公式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语文阅读答题公式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阅读答题公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阅读答题公式(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语文阅读答题公式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比照: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三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

2、或短语用了比喻、比照、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限制、时间、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六段意的概括归纳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

3、间地点人事。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容特点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七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比照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复习时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储藏相关知识。首

4、先要弄清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再结合具体诗歌进展仔细体味、辨析。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如此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总之,鉴赏古代诗词,第一步,把握诗词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细读标题和注释;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联系作者。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点;2辨析表达技巧;3说明表达作用。第三步,评价容观点:1概括主旨;2联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评价。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易混术语区分一“方式、手法的区分艺术手法,又

5、叫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表现手法 :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修辞 :比喻、借代、夸、对偶、比照、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二“情、“景关系区别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拟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

6、,一切景语皆情语。三描写的角度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语文考试制胜三大秘诀一、仔细审题:多想想题目到底要你答什么容,怎样答形式,一般题读一两遍,难度题必须读三四遍;二、用好草稿:用草稿的目的在于反复修改,力臻完美。三、认真书写:工整规,一目了然;清晰美观,百看不厌。语文阅读分析常用名词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比照三、说明文分类:、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程序说明文、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四、说明顺序:、时间顺序:历史顺

7、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早晚先后顺序、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与里、由简到繁、由此与彼、从特殊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等。五、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拟、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作诠释、下定义、列图表、引资料两大说明方式: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六、说明文语言特征:生动趣味性、准确科学性七、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追叙八、散文的分类: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九、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十、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十一、小说的结构:开端、开展、高潮、结局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十二、描写的方法、概括介绍与具体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正面

8、描写与侧面烘托、小说中的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十三、议论文分类:立论、驳论十四、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论证:解决“怎样来证明十五、议论文结构、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十六、论据类型: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十七、常见论证方法:、最根本的论证方法:摆事实、讲道理、常用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如引用故事如此属于举例论证,如引用名言如此属于道理论证、比照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常有“同样“诸如此类等词语十八、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联想、想像、象征、比拟、比照、衬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

9、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十九、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开展二十、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二十一、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典型题实战兵法语段阅读题答题总原如此:、先读题后读文。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

10、具有明确的目标。、读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容和中心意思。、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题目,找准“题眼。、答题时,具体题目涉与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复研读;如涉与全篇,如此要再读全文。 词曲小知识词牌名或曲牌名表示词或曲的格律,而题目如此限定词或曲的容。引号的作用: 、表引用引用人物对话、诗文句等; 、表特定称谓特殊含义; 、表否认、反语、讽刺等意味; 、表强调。 限字题的解答: 、根据题目要求作完全准确的表述此时不要过多地考虑字数的多少; 、对照字数要求进展简缩:去除无关紧要的修饰语,多音节词改为单音节词,用简称尤其是地名。 、将符合题意和字数要求的句子连起来读一遍,看是否有语病,如

11、有,必须修改。要做到句子简明、完整、通顺、明确。 拟写标语题: 、语句必须简短、精练; 、可采用以下句式:祈使句、比喻句、排比句、对偶句、对称句,也可巧妙地应用诗文名句、谚语、歇后语等稍作改动以切合语境。 仿写句子: 、仔细分析例句格式。注意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和用词特点如叠词等。 、如果是续写性仿句,还要注意语意的连贯一致。 口头表达题如询问、交谈、交流等场景对话 、称呼:准确,表现人物关系; 、结合提示语境,表意必须明确; 、语气必须符合身份,切忌成人化、打官腔; 、注意文明礼貌用语的使用。 词语的比拟选词填空: 、比拟词义,尤其是意思相近的词,一定要仔细区分两个词在程度、适用围、感情

12、色彩的方面的区别。 、选好之后应该将相关句子多读几遍,反复体会。 根据文意给相关名词下定义: 以给“转基因作物下定义为例。 、格式:转基因作物是一种的作物。格式:一种的作物叫做转基因作物。 、注意点:下定义必须把握住事物的本质属性,如“作物就是“转基因作物的本质属性;“数学方法就是“统筹方法的本质属性。 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 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明确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如此: 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 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

13、,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句中用了关联词“虽然但是,这组关联词表转折关系;用了关联词“不但而且之类,这类关联词表递进关系,两者用意都在于强调后者。 、倒装句的作用:往往是强调前置即调到前面的局部,例如:“甚矣,汝之不惠就是为了强调“汝之不惠的程度是“甚矣。又如“并不见佳,我以为一句是为旗帜鲜明地强调作者对“雷峰夕照这一胜景的评价是“并不见佳。 、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严密再评思想涵,即说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 、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 、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与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