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类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8153996 上传时间:2023-12-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言语类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言语类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言语类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言语类知识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言语类知识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言语类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言语类知识点总结(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片段阅读知识点总结各种复句的讲解:1、递进复句【典型格式】不但,而且。如:大别山区不但矿产很丰富,而且自然景色很美。【关联词语】不但=不仅=不单=不独=不只=不光 而且=并=并且=也=还 甚至=更=特别=尤其=重要的是=关键的是=核心的是【多重递进】不但,而且,甚至【总 结】u 递进复句重点在递进之后u 一级递进与二级递进同时出现时,二级递进是重点 【反面论证法】 u 反面论证的作用是为了加强之前正面的观点,本身不重要,阅读可省略u 标志词:否则,不然,如果不,如果没有等u 围绕反面论证的不是主旨题的答案2、转折复句【典型格式】虽然,但是 其实=事实上=实际上=只是=当然【关联词语】虽然=尽管

2、=虽说=固然 但是=可是=不过=然而=却【总 结】u 转折复句重点在转折之后u 强弱转折同时出现时,强转折是重点 3、因果复句【典型格式】因为,所以【关联词语】因为=由于 所以=因此=因而=可见=看来=总之=故而 =言而总之=综上所述=概而言之=概而论之【特殊格式】之所以是因为、导致、造成、使得、致使【总 结】 u 正常语序下,原因为结论服务,结论之后是重点、u 之所以.是因为.通过倒装的形式来强调原因,符合汉语核心语义置后的原则u 注意不能因果倒置【举例论证法】u 例子的作用是证明前后出现的观点,本身不重要,阅读可以省略u 例子可以由数据,故事,事例等来充当u 标志词:例如,比如,以.为例,

3、.就是一个例证等u 围绕例子的选项不是主旨题的答案4、必要条件复句【典型格式】只有,才【关联词语】显性:只有=必须=需要=应该=应当=务必=除非=如何=怎样等 隐性:才【转换格式】只有A,才B=B必须A=不A则不B =A是B的必要条件(前提、基础、保证、保障) =B以A为必要条件(前提、基础、保证、保障)【总 结】u 必要条件用来引导对策、常为文段的主题句u 省略显性关联词时,可以从隐性关联词入手,判断对策所在【注】数据的例证可以省略不看 为此(目的)因此(结论)5、显行并列复句1表示相关的几种情况并存。【关联词语】􀂾 单用:又、同样、同时等,多用于后续分句中。⣷

4、66; 双用:也,也、又,又、既,又、一边,一边、 有的,有的。2表示两种相反或相对的情况。【关联词语】是,不是、不是A,而是B、(A与B地位等价,只是意思不同)有的,有的【注】并列复句与承接复句的对比:并列复句没有次序之分;承接复句有次序之分【表现形式】u 关联词语u 标点符号:顿号、分号、逗号(句式一致)u 表达并列内容的分句关系(隐性并列,藏语句中)【总 结】u 并列复句没有重点,主旨题应概括全文,不可偏颇u 注意分句间的并列关系,及标点符号的使用【阅读省略法】 文中出现的人名、地名、数据、年份、专业术语等通常为举例的标志,可以略读。6、 让步复句【典型格式】即使,也【关联词语】即使=就

5、算=纵然=哪怕等【注】 转折复句与让步复句的区别: 转折复句是已然性时态 让步复句是未然性时态7、 行文脉络【总 结】 行文脉络的类型:u 总分总l 点明观点阐述原因/举例论证重申观点l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举例论证解决问题 (对策的重要性) 策论文的结构u 分总u 总分 行文脉络的使用:u 首尾句原则u 总论点中关联词重要,分论点中的关联词不重要方法技巧1、 相对绝对法u 相对:可能、也许、往往、大概、通常、未必、是否等u 绝对、一切、全部、总是、完全、任何、无论、都、各个、绝对、永远等2、 主体排除法 分别判断选项中的主体并且与原文的主体对比。显性标记是重复。题型总结:1、主旨概括题【辨别标

6、志】􀂾 这段话的主旨是、这段话主要讲述(谈论、强调、说明、阐明、阐述、分析、介绍等)的是? 主旨类(找重点)􀂾 对这段文字概括(复述、归纳、总结)最准确的是? 概括类(突出重点,兼顾其他) 这段文字旨在说明什么?(注意与这段文字意在说明什么做区别)【做题原则】u 找重点,即文段主题句。u 对比选项进行转换(同义替换、精简压缩)u 忠于原文,无需引申u 通常为对策或核心观点【解题技巧】 宏观(行文脉络)+微观(关联词语) 文章结构 逻辑标志 2、意图推断题【辨别标志】􀂾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阐明、强调)的是?􀂾 通过这段话,作

7、者想表达(说明)的是?􀂾 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知道?􀂾 这段话告诉我们?􀂾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推出的是?􀂾 根据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的意图是?【做题原则】u 把握作者说话的目的、意图,即文段的言外之意。u 排出字面含义的选项u 社会现实类:呼吁的声音,正面的举措u 故事寓言类:寓意深刻的哲理u 注意选项与原文的关联性,不能引申过度 3、细节判断题【辨别标志】􀂾 下列说法正确/不正确的一项是?􀂾 下列表述符合/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做题原则】 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错误选项的标志:五种偷换 偷

8、换时态 偷换数量 偷换逻辑关系 偷换概念 偷换确定性表述于不确定性表述偷换时态: 已然性时态:已、已经、曾经、了、过、虽然.但是等。 未然性时态:将、要、立即、马上、如果、即使.也等。 进行时时态:正、正在、在.中、着、现在等 任何时态上得越级替换均为偷换。偷换数量: 较多量:较多、很多、许多、大量、大部分、大多数、广泛、一片、不少等。 较少量:较少、很少、少量、少部分、少数、少许、不多等。 中间量:某些、一些、部分。 首选同级替换,次选中间量向两级的替换。偷换逻辑关系: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混淆。 因果倒置。(语序要求) 并列混淆为条件或因果关系。偷换概念: 偷换 扩大 缩小偷换确定性表述与不确定性表述: 不确定性表述:预测、断言、推测、可能、未必也许、大概、大约等。 常见于科技说明文。4、 变形的细节判断题【常考类型】u 原因由于、因为u 作用为了、目的u 危害否则【总 结】通过审题明确定位阅读重点,直接寻找对应信息。【体 会】在做细节判断题时,读完题干之后可以先看选项,根据选项在原文中一一对照。5、 词语理解题【辨别标志】􀂾 文中“XXX”如何理解?“XXX”指的是?【做题原则】u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