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第一章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8153491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第一章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二单元第一章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二单元第一章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第一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第一章(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第一课 (章节) 第( 1 )课时课题寻找有生命的物体教材简析本课通过寻找有生命的物体,讨论有生命物体的特征等活动,建立起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特点的有生命物体的科学概念,使学生知道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知道有生命的物体具有能够繁殖、长大、呼吸、需要营养、有反应等几个特征。学情分析刚刚步入三年级的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三年级的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激发和呵护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同时,由于受年龄和其他条件的限制,学生的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也较弱。家长

2、和学校某些老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这更需要我们科学教师倾注更多的精力。教学目标1. 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对生命体进行观察。2. 能够利用语言、文字和图画描述观察结果。3. 能够将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有生命和没有生命的两大类。4. 初步了解有生命物体具有哪些基本特征。5. 爱护动植物。重难点分析重点:初步了解有生命物体具有的共同特征。难点:在寻找到的物体中找出有生命物体的特征。教与学准备植物光合作用、应激性、繁殖与生长的视频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

3、导入新课师:谈话-教师朗读小诗,美丽的大自然处处都有生命的存在,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寻找有生命的物体。(板书:2-1寻找有生命的物体)(二) 学生活动:到校园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师:一会儿,我们就去校园找一找有生命的物体。(板书:寻找生物)但在活动之前老师要提几点要求:1. 制作如下表格:名称发现地点2. 注意安全,在有水的地、高的地方要特别小心;爱护动植物,不要随意践踏草坪。3. 布置任务,分组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巡视,及时有学生交流沟通。(三) 交流、研讨师:同学们把你们的劳动成果和老师以及同学们分享一下。生:出示表格,发言。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找出了这么多小动物,小植物,真棒!现在老师

4、有一个问题要考考大家了:为什么是这些小动物和小植物是有生命的呢?它们和没有生命的物体比如石头相比有什么不同呢?(板书:生命体的共同特征)生:小组讨论。(板书学生答案-繁殖、长大、呼吸、需要营养、有反应)师:结合学生的发言播放视频。向同学们解释-光合作用、植物的应激性、植物的生长过程与繁殖。(四) 运用与拓展师生共同完成书本P13的讨论题。媒体使用播放植物光合作用、应激性、繁殖与生长的视频板书设计2-1寻找有生命的物体1.寻找生物2.生命体的共同特征:繁殖、长大、呼吸、需要营养、有反应作业布置与设计无教学反思学情反馈: 本节课属于活动实践类课程,学生很有兴趣,并且本课为学生亲近大自然提供了机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的热情很高。存在问题: 学生对于生命体地基本特征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字面上,因此在拓展延伸这一块学生表现的不太好。解决办法: 通过投影的方式向学生展示生命体的一些特点,这能帮助学生形成生动的表像,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掌握生命体的基本特征这一知识点。主备人于文婷教案来源自己思考结合教师用书审阅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