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蒋经国先生信教学设计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8151879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致蒋经国先生信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致蒋经国先生信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致蒋经国先生信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致蒋经国先生信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致蒋经国先生信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致蒋经国先生信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致蒋经国先生信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致蒋经国先生信教学设计致蒋经国先生信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一些生僻字的用法,并能正确、灵活地加以运用2.了解书信的有关知识,明白作者如何通过这种题材来表达情意。3.通过分析p 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课 时: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现在人与人交流的方式越来越多,打电话、网络等便捷的交流方式被人们广泛的运用,而写信这种传统的交流方式已经被人们淡忘。其实,写信是一种优越的交流方式,因为它能更有条理地表达人的想法,更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书信体的文章进行了解和学习。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廖承志的致蒋经国先生信。三.学习目标:1.了解一些生僻字的用

2、法,并能正确、灵活地加以运用2.了解书信的有关知识,明白作者如何通过这种题材来表达情意。3.通过分析p 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1.初读课文扫除生字、了解新词。3.读通课文、了解大意五.关于作者:由学生介绍(因为此作者不作重点)1.给下列字注音:晤 袍 祺 摄2.掌握下列词语的音、形、义咫尺 珍摄 期期 悖谬 苟同 党私 同捐前嫌难辞其咎 巧言令色 经纬万端 毋庸赘言时不我与 未雨绸缪自学指导二在这封书信里作者真挚恳切地劝说蒋经国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做出贡献。2.找出你认为感情真挚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略)自学指导三本文作为一封书信大致写了那几个方面的内容明确 本文

3、作为一封书信大致写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开头和结尾情词恳切地叙述了自己与蒋经国的友谊和交往,表达了思念和渴望重逢的愿望;二是在中间部分真挚恳切地你说蒋经国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作出贡献,并委婉而中肯地反驳了不利于祖国和平统一的言论。第二课时咫尺 珍摄 逾越 悖谬 苟同 绸缪 泯灭 赘言盍不 东隅 把晤 毋容赘言咫尺 悖谬 苟同 难辞其咎 巧言令色 时不我与未雨绸缪 经纬万端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首先指名读或齐读课文 然后小组讨论:1.这封信意在劝说蒋经国为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做出贡献。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劝说的他反驳了哪些不利于祖国和平统一的言论明确:从三个方面对蒋经国进行了劝说:首先从民族利益

4、的角度进行劝说;其次从历史责任的角度进行劝说;最后从蒋经国个人抱负的角度进行劝说。作者反驳了三不、罪人、吃亏、上当、屈事、以三民统一中国等谬论。信中一方面申明大义,晓之以理;一方面对蒋经国不利于祖国和平统一的言论进行了反驳。信中针对蒋经国所言的三不,即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作了全面驳斥。还分别驳斥了蒋经国所说的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则是罪人投降屈事吃亏上当以三民统一中国等错误言论。三.总结归纳(13)1.此信在反驳蒋经国错误言论时,做到了批评中肯,说理透彻,语气委婉,措词适当,鼓励热情,既坚持了原则,又有利于对方接受。信的开头、结尾畅叙阔别情思、通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信由私交入手,不计个人恩怨

5、,表现了对受信人的深切关怀。不仅其身体健康,更主要的是关怀其政治前途。信中规劝之言,情真意切。如局促东隅,终非久计,世交情深,于公于私,理当进言,千秋功罪,系于一念间等等,出自肺腑之言。发人深省。眷眷之情,溢于言表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一般书信的写作态度要诚恳亲切,用语要恰当,感情要真挚。如有批评规劝之意,则批评要中肯,用语要委婉(一)、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1.局促东隅,终非久计居于东南狭小的地方,终究不是长久之计2.如迁延不决,或委之异日,不仅徒生困扰,吾弟亦将难辞其咎如果你犹豫不决,或者推脱到将来,不仅徒然地增添困难烦扰,而且你也难以推脱罪责。3.岁月不居来日苦短,夜长梦多,时不我与光不会停留,

6、人生苦短,时间拖长了,事情就会发生各种不利的变化,时间不等人,必须抓紧时间。4.遥望南天,不禁神驰,书不尽言,诸希珍重,伫候复音。遥望南方的天空,不禁心驰神往,短信写不完我想说的话。希望各位多加保重,我在大陆专诚等候回音。致蒋经国先生信导学案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了解廖承志及本文的写作背景。2、识记并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理解文中重点的文言语句。3、掌握说理与反驳相结合的方法;体会文中蕴含的深情。4、充分认识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步伐无可阻挡,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3课致蒋经国先生信,在信中廖承志言词恳切地叙述了与蒋经国的交往和友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劝说蒋经

7、国应从民族利益出发,为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作出自己的贡献。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文章标题醒目、概括、简洁:一方面表明了文章的体裁是书信,另一方面表明了书信的对象是蒋经国先生。2、廖承志(19081983),广东省归善县鸭仔埗乡窑前村(今惠阳市陈江镇幸福村人),1908年9月25日出生于日本东京。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党和国家的优秀领导人。3、学习生字:咫尺( zh ) 逾越( y ) 把晤( w ) 珍摄( sh ) 悖谬( bi mi ) 东隅( y ) 难辞其咎( ji ) 苟同( gu ) 毋庸赘言( w zhu ) .厝( cu ) 盍( h ) 未雨绸缪( mu )

8、 笑泯恩仇( mn )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三、默读课文,理清条理: 文章因为是书信体,可分为前言、正文和结尾三部分。前言(1、2),称呼和问候语。由于作者与蒋经国虽说世交,然咫尺之隔,竟成海天之遥,长年未通音问,所以先叙旧,再议别离,后问安。正文(3-7),为促进祖国早日统一,作者从不同角度劝说蒋经国为和谈做出贡献。(分析p 问题)正文又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3),首先提出总论点,贵我两党举行谈判,同捐前嫌,共竟祖国统一大业。(提出问题) 第二层(4-6),从几个不同角度论述中心。一、从分析p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入手,论述实现祖国统一的重要性,批驳所谓的罪人之说。二、分析p 历史上国共两度

9、合作的事实,说明国共两党三次合作的可能性,批驳所谓投降屈事吃亏上当之说。三、从蒋经国个人忠孝两全心愿论述统一大业于公于私的利害关系。第三层(7),警告蒋经国祖国统一时不我与,应未雨绸缪。(解决问题)结尾(8),再叙友情,切盼重逢。四、理解重点文言语句的意思。1、局促东隅,终非久计。含义:居于东南角狭隘之地,总不是长久之计。2、如迁延不决,或委之异日,不仅徒生困扰,吾弟亦将难辞其咎。含义:如若犹豫不决,或者推托到将来,不仅徒然增添困难烦扰,而且你也难以推卸罪责。3、岁月不居,来日苦短,夜长梦多,时不我与。含义:时光不会停留,人生短促。时间拖长了,事情会发生各种不利的变化。时间不等人,必须抓紧时间。4、遥望南天,不禁神驰,书不尽言,诸希珍重,伫候复音。含义:远望南方的天空,不禁一心向往,思念着你们,短信写不完想说的话,希望各位多加保重,专诚等候回音。五、教师小结:这封书信言辞恳切地叙述了与蒋经国的友谊和交往,表达了我党在祖国统一大业上的立场,批评了蒋经国的三不政策,从三个角度劝说蒋经国放弃错误主张,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作出自己的贡献。六、布置作业。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