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防火监控及调度指挥系统技术方案书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8151646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 页数:70 大小:6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森林防火监控及调度指挥系统技术方案书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森林防火监控及调度指挥系统技术方案书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森林防火监控及调度指挥系统技术方案书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森林防火监控及调度指挥系统技术方案书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森林防火监控及调度指挥系统技术方案书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森林防火监控及调度指挥系统技术方案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森林防火监控及调度指挥系统技术方案书(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森林防火及调度指挥系统技术方案书目 录引言- 5 -第一章项目概述- 6 -1.1 项目建设背景- 6 -1.2 项目建设目标- 6 -1.3 项目建设内容概要- 7 -1.4 设计原则- 7 -1.5 设计依据- 10 -1.6 功能需求分析- 10 -第二章工程现状分析- 12 -2.1工程基本构成- 12 -2.2工程监控点的基本配置- 12 -2.3 监控中心基本配置- 12 -第三章工程硬件系统- 14 -3.1 硬件系统简介- 14 -3.1.1 前端设备- 16 -3.1.2 无线中继设备- 16 -3.1.3 中心控制设备- 16 -3.1.4 防火指挥中心- 17 -3.1

2、.5 地理信息系统- 17 -3.2方案设计- 18 -3.2.1 系统功能概述- 19 -3.2.2 视频采集- 22 -低照度摄像机- 24 -电动长焦镜头- 25 -野外变速定位回传云台- 26 -无线传输系统设计- 27 -3.2.7系统设备配置图- 28 -防雷接地- 28 -第四章工程软件系统- 35 -4.1 系统组织结构和总体架构- 35 -4.2 数据服务层框架与数据库设计- 36 -4.2.1 TITAN软件平台- 37 -4.3 数据库设计- 37 -数据设总体结构- 37 -重点解决的问题:- 39 -系统亮点:- 40 -4.6火动态检测- 41 -云台控制模块- 4

3、1 -视频采集设置模块- 42 -监控点信息查询显示模块- 44 -4.6.4 监测数据存储入库模块- 44 -4.7 烟火自动识别系统- 45 -4.7.1 云台码流采集模块- 45 -4.7.2 林火图像识别模块- 45 -4.7.3 云台计算模块- 45 -4.7.4 林火报警和交互确认模块- 45 -4.7.5 热点及火点定位模块- 46 -4.8 森林灭火指挥管理系统- 46 -专题操作模块- 46 -4.8.2 预案制作模块- 46 -4.8.3 预案管理模块- 47 -4.8.4 预案查询与发布- 47 -最佳路径计算模块- 48 -4.9 森林资源管理系统- 48 -森林资源动

4、态管理- 48 -森林资源查询- 49 -报表打印模块- 49 -4.10 防火GIS平台系统- 49 -地图显示- 49 -地图查询- 50 -地图打印模块- 51 -4.11 SDM空间数据管理系统- 52 -多数据库并发管理- 52 -空间数据入库和出库管理- 52 -图表查询模块- 52 -元数据查询- 52 -4.12 三维显示、分析系统- 53 -4.12.1 三维漫游飞行模块- 53 -三维飞行路径编辑和设置模块- 53 -三维地型处理与显示模块- 53 -4.12.4 监控点管理模块- 54 -4.13 人员/车辆位置监控管理- 54 -4.13.1 系统配置- 54 -4.1

5、3.2 位置定位- 54 -4.13.3 轨迹查看- 55 -4.13.4 报警信息处理- 55 -4.13.5 防火指挥调度- 55 -第五章系统主要设备参数- 56 -5.1定位数位回传重型云台- 56 -5.2定位云台内置解码器- 58 -5.3摄像机GPI-H5010- 59 -5.4电动变倍镜头 GPI-KDP60Z75- 60 -5.5室外防护罩GP-26AM- 61 -5.6监控三合一避雷器:SUN-SV3/220- 62 -5.7双光谱热成像全天候视频监控系统- 63 -系统组成及功能- 63 -主要技术要求- 63 -5.7.3 分项技术指标- 66 -5.8网络视频服务器-

6、 71 -5.9 电信级林区防火无线设备BWB310- 72 -5.10 铁塔架设部分- 75 -5.10.1 结构钢材的选用- 76 -5.10.2 铁塔设计满足技术指标- 76 -5.10.3 材料- 76 -5.11 防雷接地部分- 79 -5.12 风光互补供电系统- 82 -风力发电站- 82 -太阳能电站- 84 -5.13 LANBO VGA大屏数字矩阵功能特性- 86 -5.14工程软件一览表- 89 -第六章系统工程造价- 90 -引言森林火灾是世界性的林业重要灾害之一,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发生,造成森林资源的重大损失和全球性的环境污染。森林火灾具有突发性,灾害发生的随机性。短

7、时间内能造成巨大损失的特点。因此一旦有火警发生,就必须以极快的速度采取扑救措施,扑救是否及时,决策是否得当,重要原因都取决于对林火行为的发现是否及时,分析是否准确合理,决策措施是否得当。为此国内外都在为预防,减少和控制森林火灾而努力。 为了早日实现森林防火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 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扑救的方针,真正做到早发现,早解决。由于森林防火监控系统主要用于野外远距离传输,所以传输系统不外乎光缆或者无线传输。通常由于森林山区的特殊性,光缆的铺设费用较高,且易被人为破坏,所以微波图像传输的主要特点成为森林防火监控的首选方案。森林防火监控系统主要是由林区监控管理指挥中心系统、无线传输系统

8、、摄像机和镜头系统,云台控制系统,电源系统组成。由于森林区监控点分散,山区自然条件影响,森林防火监控系统的方案制定,设备选型需要更加严格。第一章 项目概述1.1项目建设背景森林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能提供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所需的木材及林副产品,而且还肩负着释放氧气、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减少噪音及旅游保健等多种使命。同时,森林还是农牧业稳产高产的重要条件。然而,森林火灾会给森林带来严重危害。1.2 项目建设目标完善的森林防火及调度指挥系统建设项目,解决工程使用中的实际问题,使XX军区的森林防火工作更加的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使森林防火的监控范围

9、更加的全面,监控质量得以提高。1.3 项目建设内容概要系统以数字设备的监控方式,通过无线传输网络将采集的信息、数据传输到防火监控指挥中心,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对发生的火情、火警区域实现定位,并实时做出分析判断,确定扑救方案,将火险控制在萌芽状态。同时对大量资料数据进行储存、处理和分析,对今后的森林防火预防工作起到指导和参考决策价值。l 获取信息:利用建立分布在火灾易发区不同至高点的野外信息采集站,获取覆盖范围内的监控视频图像、环境信息,实现全天候不间断监控;l 动态监测:在数字化网络平台系统的支持下,将视频图像及其它信息实时、同步传输到防火监控中心,实现真实观测林区的动态情况;l 火灾预警:

10、如有火情,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提调相关数据了解并掌握火场的基础情况,实现准确定位,同时通过专业林业数据库分析,得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扑火方案,确定扑火的人、机、物力量的配置,得出扑救具体措施和最佳路线方案;l 预报分析:参考林区物候、可燃物特性数据,利用专家数据库模型进行综合分析,预测出相应地区的森林火灾等级数据。森林防火及调度指挥系统避免了原始人工了望观察火情的局限,实现了林区管理数字化、科学化,大大减少了林业部门的费用支出和管理成本,提高了林区企业的效应。该系统在监控森林火情的同时,还可以对森林资源、生态环境、森林病虫害及野生动物和乱砍乱伐等林业活动进行有效监控。1.4 设计原则先进性与实

11、用性所谓先进是指要求采用的产品和系统是当代先进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成果,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特别是符合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最新发展潮流并且应用成熟的系统。我们这里讲的实用是指要求所采用的产品和技术经过了市场的考验,能满足目前监控系统的需要而无华而不实之嫌,决不搞盲目投资、浪费资金。可靠性和稳定性方案设计遵守的原则是保证系统的可靠稳定运行。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系统运行可靠:系统的运行要求可靠。要求从计算机的配置到系统的配置、前端设备的配置都要仔细考虑这个问题,对所有的设备进行认真的可靠性认证。保存和恢复设置方便:在实际运行中,即使系统的故障率非常低,也会因为各种意想不到的原因而出现问题。所以在系统设

12、计时要考虑到系统设置数据的方便保存和快速恢复。保密性和安全性必须符合国家的安全标准和要求,以保护内部信息特别是密级信息不被非法访问。系统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数据库和应用系统的安全性,建立身份认证、权限认证,彻底屏蔽内外非授权用户的非法访问。智能化和人性化系统中采用的产品和系统本身必须具有智能特征,比如自主编程、记忆功能、主动检测等;前端设备与系统必须有良好而可靠的通讯能力和故障自动检测、报警功能等等。数字化和标准化在计算机网络技术高度发展和广为应用的信息社会,设计完成的监控系统中所采用的产品和系统均采用国际或国内标准,并且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实现各个子系统的信息共享,才能适应时代的前进、技术的

13、进步,满足更广范围巡查的要求。兼容性和扩展性考虑到国家林业局、区林业局已建成的或在建的防火信息系统,本系统能与区林业局、国家林业局的防火信息系统接轨和共享数据;同时考虑到今后重新开展森林资源调查后资源数据库与最新卫星影像的更新问题;另外,本系统能够妥善处理好与上下级防火信息系统的连接,做到与相关已建立好的信息系统的兼容。成功应用:系统设计采用的产品和系统,必须是经过了一定时间市场考验的成熟产品,特别是在国内应该有成功的应用案例。合理配置:系统设计时,应对需要实现的功能进行合理的配置,并且这种配置应该是可以被改变的,甚至在工程完成后,功能、配置的改变也是可能的和方便实现的。良好操作:系统的前端产

14、品和系统软件均具有良好的学习性和操作性。特别是操作性,应使一般水平的管理人员,在粗通电脑操作的情况下通过培训能掌握系统的操作要领,达到能完成监控任务的操作水平。开放性:即使是最先进的系统,也有随时间的推移而落后的可能。在系统设计中,我们选用产品和系统时,应充分考虑系统的升级、扩展、维护问题,设计应全面、周到,注意预留到位并留有充分余量,以适应未来发展需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智能化升级:系统的软件是最有可能升级的,选用的系统管理软件必须有厂家的免费升级承诺。升级的操作应该相对简单,由系统管理员即可完成,不需要繁复的操作和专门的技术。 模块化结构:为方便硬件的维护和升级,设计时采用的设备应为高

15、度集成的模块化产品。由其组成的系统应是模块化结构。这样便于系统的维护和升级。 经济性:为了确保投资合理性,要在满足其它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选择性能价格比最优的系统和产品,从而使系统投资物有所值,不造成盲目投资1.5 设计依据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14050-93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安全防范工程验收规则GA/T308-2001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安全检查防范系统通作图形符号GA/74-94火灾自动报警设计规范GB50116-98安全防范工程费用概预算编制办法GA/T70-1994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20011.6 功能需求分析森林防火及调度指挥系统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