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封装知识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8150080 上传时间:2023-11-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8.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成电路封装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集成电路封装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集成电路封装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集成电路封装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集成电路封装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集成电路封装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成电路封装知识(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集成电路封装知识典子封装是一个富于挑战、引人入胜的领域。它是集成电路芯片生产完成后不可缺少的一道工序,是器件 到系统的桥梁。封装这一生产环节对微电子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都有极大的影响。按目前国际上流行的看 法认为,在微电子器件的总体成本中,设计占了三分之一,芯片生产占了三分之一,而封装和测试也占了 三分之一,真可谓三分天下有其一。封装研究在全球范围的发展是如此迅猛,而它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也 是自电子产品问世以来所从未遇到过的;封装所涉及的问题之多之广,也是其它许多领域中少见的,它需 要从材料到工艺、从无机到聚合物、从大型生产设备到计算力学等等许许多多似乎毫不关连的专家的协同 努力,是一门综合性非

2、常强的新型高科技学科。集成电路封装知识典子封装是一个富于挑战、引人入胜的领域。它是集成电路芯片生产完成后不可缺少的一道工序,是器件 到系统的桥梁。封装这一生产环节对微电子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都有极大的影响。按目前国际上流行的看 法认为,在微电子器件的总体成本中,设计占了三分之一,芯片生产占了三分之一,而封装和测试也占了 三分之一,真可谓三分天下有其一。封装研究在全球范围的发展是如此迅猛,而它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也 是自电子产品问世以来所从未遇到过的;封装所涉及的问题之多之广,也是其它许多领域中少见的,它需 要从材料到工艺、从无机到聚合物、从大型生产设备到计算力学等等许许多多似乎毫不关连的专家的协同

3、 努力,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新型高科技学科。什么是电子封装 (electronic packaging)? 封装最初的定义是:保护电路芯片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包括物理、化学的影响)。所以,在最初的微电子封装中,是用金属罐 (metal can) 作为外壳,用 与外界完全隔离的、气密的方法,来保护脆弱的电子元件。但是,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芯片 钝化层技术的不断改进,封装的功能也在慢慢异化。通常认为,封装主要有四大功能,即功率分配、信号 分配、散热及包装保护,它的作用是从集成电路器件到系统之间的连接,包括电学连接和物理连接。目前 集成电路芯片的1/0线越来越多,它们的电源供应和信号传送

4、都是要通过封装来实现与系统的连接;芯片 的速度越来越快,功率也越来越大,使得芯片的散热问题日趋严重;由于芯片钝化层质量的提高,封装用 以保护电路功能的作用其重要性正在下降。电子封装的类型也很复杂。从使用的包装材料来分,我们可以 将封装划分为金属封装、陶瓷封装和塑料封装;从成型工艺来分,我们又可以将封装划分为预成型封装(P re-mold)和后成型封装(post-mold);至于从封装外型来讲,则有SIP(single in-line pack age)、 DIP(dual in-line package)、 PLCC(plastic-leaded chip carrier)、 PQFP(p l

5、astic quad flat pack)、 SOP(small-outline package)、 TSOP(thin small-outline package)、 PPGA(plastic pin grid array)、 PBGA(plastic ball grid array)、 CSP (chip scale package)等等;若按第一级连接到第二级连接的方式来分,则可以划分为PTH (p in-through-hole)和 SMT(surface-mount-technology)二大类,即通常所称的插孔式(或 通孔式)和表面贴装式。金属封装是半导体器件封装的最原始的形式,它

6、将分立器件或集成电路置于一个金属容器中,用镍作封盖 并镀上金。金属圆形外壳采用由可伐合金材料冲制成的金属底座,借助封接玻璃,在氮气保护气氛下将可 伐合金引线按照规定的布线方式熔装在金属底座上,经过引线端头的切平和磨光后,再镀镍、金等惰性金 属给与保护。在底座中心进行芯片安装和在引线端头用铝硅丝进行键合。组装完成后,用10 号钢带所冲 制成的镀镍封帽进行封装,构成气密的、坚固的封装结构。金属封装的优点是气密性好,不受外界环境因 素的影响。它的缺点是价格昂贵,外型灵活性小,不能满足半导体器件日益快速发展的需要。现在,金属 封装所占的市场份额已越来越小,几乎已没有商品化的产品。少量产品用于特殊性能要

7、求的军事或航空航 天技术中。陶瓷封装是继金属封装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封装形式,它象金属封装一样,也是气密性的,但价格低于金属 封装,而且,经过几十年的不断改进,陶瓷封装的性能越来越好,尤其是陶瓷流延技术的发展,使得陶瓷 封装在外型、功能方面的灵活性有了较大的发展。目前, IBM 的陶瓷基板技术已经达到100多层布线, 可以将无源器件如电阻、电容、电感等都集成在陶瓷基板上,实现高密度封装。陶瓷封装由于它的卓越性 能,在航空航天、军事及许多大型计算机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占据了约 10左右的封装市场(从器件 数量来计)。陶瓷封装除了有气密性好的优点之外,还可实现多信号、地和电源层结构,并具有对复杂的 器

8、件进行一体化封装的能力。它的散热性也很好。缺点是烧结装配时尺寸精度差、介电系数高(不适用于 高频电路),价格昂贵,一般主要应用于一些高端产品中。相对而言,塑料封装自七十年代以来发展更为迅猛,已占据了 90(封装数量)以上的封装市场份额, 而且,由于塑料封装在材料和工艺方面的进一步改进,这个份额还在不断上升。塑料封装最大的优点是价 格便宜,其性能价格比十分优越。随着芯片钝化层技术和塑料封装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在八十年代以 来,半导体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进,芯片钝化层质量有了根本的提高,使得塑料封装尽管仍是非气密性的, 但其抵抗潮气侵入而引起电子器件失效的能力已大大提高了,因此,一些以前使用金属或

9、陶瓷封装的应用, 也已渐渐被塑料封装所替代。SIP 是从封装体的一边引出管脚。通常,它们是通孔式的,管脚插入印刷电路板的金属孔内。这种形式的一种变化是锯齿型单列式封装(ZIP),它的管脚仍是从封装体的一边伸出,但排列成锯齿型。这样,在一 个给定的长度范围内,提高了管脚密度。SIP的吸引人之 处在于它们占据最少的电路板空间,但在许多 体系中,封闭式的电路板限制了 SIP 的高度 和应用。DIP 封装的管脚从封装体的两端直线式引出。 DIP 的外形通常是长方形的,管脚从长的一边伸出。绝大 部分的DIP是通孔式,但亦可是表面贴装式。对DIP来说,其管脚数通常在8至64(8、14、血 18、20、22

10、、24、28、40、48、52和64)之间,其中, 24 至40管脚 数的器件最常用于逻辑 器件和处理器,而14 至20管脚的多用于记忆器件,主要取决于记 忆体的尺寸和外形。当器件的管脚数超过48时,DIP结构变得不实用并且浪费电路板空间。称为芯片载体(ch ip carrie r)或quad的封装,四边都有管脚,对高引脚数器件来说,是较好的选择。之所 以称之为芯片载体,可 能是由于早期为保护多引脚封装的四边引脚,绝大多数模块是封 装在预成型载体中。而后成型技术的进 步及塑料封装可靠性的提高,已使高引脚数四边 封装成为常规封装技术。其它一些缩写字可以区分是否 有引脚或焊盘的互连,或是塑料封装还

11、是陶瓷封装体。诸如LLCQead chip carrier),LLCCQe adless chip carrier)用 于区分管脚类型。PLCC(plastic leaded chip carrier)是最常见 的四边封装。PLCC的管脚间距是0.050英寸,与DIP相比,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PLCC的引 脚数通常在20 至84 之间(20、28、32、44、52、68 和84)。 还有一种划分封装类型的参数 是封装体的紧凑程度。小外形封装通常称为SO, SOP或SOI C。它封装的器件相对于它的芯片尺寸 和所包含的引脚数来说,在电路板上的印迹(ft print)是出乎寻常的小。它们能达到如此

12、的紧凑程度是 由于其引脚间距非常小,框架特殊设计,以及模块厚度极薄。在SO封装结构中,两边或四边引脚设计 都有。这些封装的 特征是在芯片周围的模封料及其薄,因而, SO 封装发展和可靠性的关键是模封料在 防止 开裂方面的性能。 SOP 的引脚数一般为 8、14 和 16。四方扁平封装(QFP)其实是微细间距、薄体LCC,在正方或长方形封装的四周都有引脚。其管脚间 距比PLCC的0.050英寸还要细,引脚呈欧翅型与PLCC的J型不同。QFP可以是塑料封装,可 以是陶瓷封装,塑料QFP通常称为PQFP。PQFP有二种主要的工业标准,电子工业协会(EIA)的 连接电子器件委员会(Joint Elec

13、tronic Device Committee, JEDEC)注册的PQFP是角 上有凸缘的封装,以便在运输和处理过程中保护引脚。在所有的引脚数和各种封装体尺寸中,其引脚间距 是相同的,都为025英寸。日本电子工业协会(EIAJ)注册的PQFP没有凸缘,其引脚间距用米制 单位,并有三种不同的间距:Omm, 0-8mm和0-65mm,八种不同的封装体尺寸,从10mm* 10mm到40mm*40mm,不规则地分布到三种不同的引脚间距上,提供十五种不同的封装形式,其 引脚数可达232 个。随着引脚数的增加,还可以增加封装的类型?同一模块尺寸可以有不同的引脚数目, 是封装技术的一个重要进展,这意味着同

14、一模具、同一切筋打弯工具可用于一系列引脚数的封装。但是, EIAJ 的 PQFP 没有凸缘,这可能会引起麻烦,因为在运输过程中,必须把这些已封装好的器件放在一 个特别设计的运输盒中,而JEDEC的PQFP只要置于普通的管子里就可以运输,因为凸缘可以使它 们避免互相碰撞。 EIAJ 的 PQFP 的长方形结构还为将来高引脚数封装的互连密度带来好处。当引脚数 大于256 时,在0.100 英寸间距的电路板上,长方形外形可达到较高的互连密度,这是因为周边的一 些引脚可以通过模块下的通孔转换成平面引脚,达到PGA的互连密度。在正方形结构中,并非所有模块 下的通孔均可以插入,必须有一些芯片的连接要转换到

15、模块外形的外面,提高其有效互连面积。长方形结 构可以使短边引脚数少于64个、引脚间距不大于.25英寸(1mm)的所有引脚都插入模块底下的通 孔中。 PQFP 最常见的引脚数是84、 100、 132、 164 和 196。当引脚数目更高时,采用 PQFP 的封装形式就不太合适了,这时, BGA 封装应该是比较好的 选择, 其中 PBGA 也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封装形式之一。 BGA 封装技术是在模块底部或上表 面焊有许多球 状凸点,通过这些焊料凸点实现封装体与基板之间互连的一种先进封装技术。广义的BGA封装还包括 矩栅阵列(LGA)和柱栅阵列(CGA)。矩栅阵列封装是一种没有焊球的重要封装形式,

16、它可直接安装到 印制线路板(PCB)上,比其它BGA封装在与基板或衬底的互连形式要方便得多,被广泛应用于微处 理器和其他高端芯片封装上。BGA技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应用,现在已成为高端器件的主 要封装技术,同时,它仍处于上升期,发展空间还相当大。目前用于BGA封装的基板有BT树脂、柔 性带、陶瓷、FR-5等等。在BGA封装中,基板成本要占总成本的80%左右。BT树脂是BGA封 装中应用最广的基板,同时,随着BGA封装在整个IC封装市场地位的不断提高,也导致对基板材料数 量和种 类的需求不断增长。综上所述,电子封装技术所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本培训课程不可能一一详述。在本节 中,将介绍最普 遍的塑料封装技术及相关的一些材料。一般所说的塑料封装,如无特别的说明,都是指转移成型封transfer molding),封装工序一般可 分成二部分:在用塑封料包封起来以前的工艺步骤称为装配(assemb)或前道操作(front end op eration),在成型之后的工艺步骤称为后道操作(back 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