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主动减振器工作原理和控制方式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8148515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6.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半主动减振器工作原理和控制方式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半主动减振器工作原理和控制方式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半主动减振器工作原理和控制方式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半主动减振器工作原理和控制方式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半主动减振器工作原理和控制方式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半主动减振器工作原理和控制方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半主动减振器工作原理和控制方式(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半主动减振器工作原理及控制方式丁问司1. 控制规则1. 1悬挂系统分类悬挂系统从振动控制的角度来说可分为主动悬挂与被动悬挂,其中主动悬挂 按其是否需要外界能量的供应可分为有源主动悬挂和无源主动悬挂。有源主动悬挂也称全主动悬挂,通常由产生主动力或主动力矩的装置(油缸、 气缸、伺服电机、电磁铁)、测量元件(加速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力传感器 等)和反馈控制系统等几部分及一个能连续供应能量的动力源组成。无源主动悬挂也称作半主动悬挂。由无能源输入但可进行控制的阻尼元件和 弹性元件组成,其减振方式和工作原理与被动悬挂相似,不同的是悬挂参数可在 一定的范围内任意调节,以获得最佳的减振效果。半主动悬挂与全主

2、动悬挂的区别是前者只能调节阻尼力的大小,而后者则可 同时控制阻尼力的大小方向。半主动悬挂的核心实际上是一种可调阻尼减振器,其阻尼力大小一般通过调 振节流孔开度来获得,而对阻尼力的约束条件是:系统振动时联系于阻尼器的能 量全部耗散掉。1. 2列车半主动控制原理悬架系统的半主动控制原理在七十年代由美国人Karnopp提出,旨在以接近 被动悬挂的造价和复杂程度来提供接近主动悬挂的性能。其基本思想是根据激励 和系统的状态调节悬挂系统中的刚度和阻尼,以使某个性能指标达到最优。由于 在半主动状态下改变系统的刚度非常困难,目前的研究实际上仅限于对悬挂系统 阻尼的控制。多年研究使得半主动悬架控制系统衍生了多种

3、控制方式,其中包括:慢速控 制、天棚控制、相对控制、最优控制、预测控制、自适应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 从工程实践的情况来看目前只有天棚控制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已运用到成 熟的产品中。日本KYB公司与铁道总研联合研制的列车横向半主动减振器及是运 用了天棚(Sky Hook)控制原理。列车天棚原理的基本控制逻辑是被称为“天棚悬架”的数学模型,如图1所 示。假设列车是沿一道虚拟的刚性墙移动,在虚拟墙与车体之间通过一虚拟减振 器的作用来减小车体振动,此虚拟减振器称天棚减振器。按照天棚原理,列车运行时理想的状况是天棚减振器始终处于工作状态以提 供减振力。由于天棚减振器是虚拟的,则其应提供的减振力实际

4、上由安装于车体 与转向架间的横向减振器模拟提供。假设车体的绝对速度X为正(设向右为正),相对速度也为正时(车体相对 转向架向右运动),虚拟的“天棚减振器”应产生一向左的力,实际中的横向减 振器也产生一向左的力,此两力的方向相同,则F=F 。仍假设车体的绝对速度X为正,而相对速度为负时,车体相对转向架向左运1动),虚拟的“天棚减振器”应产生一向左的力,但实际中横向减振器却产生一 向右的力,希望值与实际值方向相反。若此时仍让横向减振器提供向右的力,则 会加速车体的振动。可见,这种情况下则不能实现天棚原理,最好的方法是将横 向减振器的切换为关状态不提供减振力,使其值为零。同样可推理车体在绝对速度X为

5、负时的两种状态。转向架/ Xp. 横向减振器2n(实际减振器)图1天棚减振控制原理由上可知,对于可调阻尼的横向减振器的基本控制逻辑是要求减振器提供的 阻尼力满足下式: F =-CX 当 X (X- X )0 时 (a) rs 11 ,12、F = 0 当 X (X-X )W0 时 (b)(1-1)r112按照这种逻辑设计的半主动悬挂系统称“连续变化式半主动悬架”,这是因为实际中减振器能提供的阻尼力为C* (X-X ),而要达到的“天棚减振器”的阻 ,.r,12一尼力为C* X,由于X和X-X是连续变化的,所以实际减振器的阻尼系数C也 s 1112r要连续变化,使得C=C X/ (X- X)。但

6、当X- X趋向零时,要求C趋于无穷 、r、. s 1. 、12 一、 、 . 1 .2r. _大,这是这种控制方式的缺陷之一,也是这种减振器不能达到理想悬挂性能的原因之一。对此问题的一般解决方法是限制C的大小,使其不超过上限值C和下限值C的范围。rmaxmin CC X/(X- X )Cmaxs 112maxC 二 C X/ (X- X ) C VC X/ (X- X)VC(1-2)rs 112min s 112maxCC X /(X - X )VCmins 112min由于天棚原理半主动悬挂以牺牲一定的行车安全裕度为前提(全主动悬挂亦 是如此),所以有必要保留悬挂质量与非悬挂质量间的常规阻尼

7、,且阻尼应比被 动悬挂的略小。除“连续变化式半主动悬架”外,目前还有一种“形关式半主动悬架”,其 目的是将“连续变化式半主动悬架”简化。方法是取消阻尼孔(阻尼系数)连续 的变化,仅用固定大小的阻尼孔产生阻尼力,其控制逻辑如下:F =-C (X- X ) 当 X (X- X )0 时(a)rs 12112F = 0当 X1 (X1-X2)W0 时(b)(1-3)这种减振器的阻尼系数C与天棚减振器的阻尼系数C是相同的,为定值。 此类半主动减振器的优点是实现结构较简单,但在高频时它比连续变化的减振器 的减振效果要差,在低频时则反之。2. 工作原理2. 1半主动减振器结构原理图2半主动减振器结构原理图

8、图2为半主动减振器结构原理图,由图可看出半主动减振器较被动式减振器 不同之处在于多了一套控制系统,此控制系统由加速度传感器、控制器、两个电 磁阀和一个电液比例安全阀及相应的油路组成。天棚控制所需提供减振力的大 小、方向及状态的转换均是由电磁阀和电液比例安全阀通过不同的状态组合而得 到的。图中所示为各阀非控制(失效)状态的情形。2. 2半主动悬挂系统配置半主动悬挂系统的配置形式如图3所示,每个转向架上对称布置两个半主动 减振器,每个转向架上方安置一个加速度传感器。一台车配置四个减振器、两个 加速度传感器和一台控制器。体图3半主动悬挂系统的配置形式控制器2. 3半主动悬挂系统工作原理分析2. 3.

9、 1天棚减振力方向的控制车体(车体速度向右时)转向架图4 X 0、X X =X 0时半主动减振器工作状态如图4所示,半主动减振器A、B作用在车体与转向架之间,其对应的控制 阀分别为 A、A、A、A、A、A、B、B、B、B、B、B。一1 2 3 4 5 6 1 2 _3 . 4 ., 5 , 6、当X0、X X=X 0时,阀A、B得电动作,其对应的控制油路被接通。1123.12,.-.此时减振器A的活塞相对缸体向右运动(拉出),其右腔油液通过节流阀A和电 液比例溢流阀A流向左腔。同时,油箱中储蓄的油液流进左腔,用于补偿有杆 腔(右腔)对无杆腔(左腔)在运动时体积差而所带来的供油流量不足。由于 A

10、 A具有节流作用,因此,此时右腔为高压腔、左腔为低压腔(压力约为0)。减振器A的活塞承受的合力1向右,此力作用在车体上,阻止车体向右运动。同时,减振器B的活塞相对缸体向左运动(收缩),由于单向阀B的截止作 用,右腔油液只能通过阀B&流入左腔,并通过节流阀B4和电液比例溢5流阀B流 向油箱,并产生高压,此时回路中的流量等于无杆腔(右腔)对有杆腔(左腔) 在运动时产生的体积差。由于提动阀B?得电打开,使得减振器B的左、右腔的 压力相等,均为高压腔(压力为P/,蓄右腔(无杆腔)活塞有效面积为左腔(有 杆腔)活塞有效面积的两倍,所以,液压力作用在活塞上的合力F向左,并与 1 一起作用在车体上,阻止车体

11、向右运动。rBrA当X0、XX=XV 0时,各阀的状态保持不变,如图5所示。1123车体(车体速度向右时)mUly图5 X 0、X X2二X V0时半主动减振器工作状态减振器A活塞相对缸体向左运2动3 (收缩),左腔的油液分两路流动,一路通 过阀A流入右腔,补充活塞移动带来的油腔体积增大;多余的油量通过另一油 路由提动阀A流向油箱。由于单向阀A和提动阀A不产生流动阻力,油路及左、 6右腔均不产生压力,活塞所受的合力F为0。此状态下减振器A不提供减振力。 同时,减振器B活塞相对缸体向左运动(拉出),由于单向阀B的截止作用, 左腔油液只能通过阀B?流入右腔,其不足部分由油箱供油来补充:由于提动阀

12、B|不产生流动阻力,油路及左、右腔均不产生压力,活塞所受的合力F为0。此 状态下减振器B也不提供减振力。rB由以上分析可知,当X0、X X=X 0时减振器A、B可提供向左的减振23力,实施减振作用;当X0、X X=X V0时减振器A、B不提供减振力。从而 可在X10时实现天棚原理对减振力方向的控制要求。同理,可推出当X V0、X V0时减振器A、B可提供向右的减振力,当X V0、131 . 一 .X0时减振器A、B不提供减振力。由此也可在X V0时实现天棚原理对减振力 方向的控制要求。1表1不同速度状况下,各阀的动作状态AAAAAABBBBBB7575通断通通通断断通通通断通得失得产失得得产连v 、n电电电生电电电生通X 0调阻调阻左整尼整尼右X 01通断无无断通断通无无通断效效效效X V03得失失得电电电电断通无无通断通断无无断通效效效效X 03失得得失电电电电X V0断通通通断通通断通通通断1失得得产连得失得产X V0电电电生通电电电生3调阻左调阻整尼右整尼2. 3. 2天棚减振器减振力幅值的控制天棚阻尼器减振力的幅值大小是通过调整节流阀和比例安全阀的参数来实 现的。节流阀工作时流量与压力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