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成本指标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8148344 上传时间:2023-12-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72.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工成本指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工成本指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工成本指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工成本指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工成本指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工成本指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成本指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工成本指标有诸多,按其特点可大体分为三类:人工成本总量指标、人工成本构造性指标、人工成本效益指标。一、人工成本总量指标人工成本总量指标反映的是公司人工成本的总体水平,涉及公司的总体人工成本总额及各构成部分的总额。计算方式就是将一定期期内所涉及的项目的金额相加即可。由于不同公司员工人数不同,总量指标横向对比(公司之间对比)的意义不大,在实际运用中,会进行合适变通:用人均人工成本来进行对比,例如人均人工成本费用、人均培训费用等。通过这种人均人工成本的横向对比分析,可以大体判断公司人工成本水平在同行业公司间的位置(不同行业的公司之间的对比意义不大,整个行业之间的对比则有一定的研究意义),从而反映出

2、公司在劳动力市场上竞争力的强弱。二、人工成本构造性指标人工成本构造性指标指人工成本各组织项目占人工成本总额的比例,可反映人工成本投入构成的状况与合理性。该类指标重要是将人工成本各构成部分的总额与人工成本总额进行对比。该类指标可以反映各构成部分在人工成本构成中的重要限度;该类指标在年度之间的纵向比较(与往年比较)可以反映各构成部分在人工成本中所占比重的增减变动趋势;该指标在公司之间横向比较可以反映不同公司在人工成本投资方向上的差别,例如,有的公司福利占比较大,有些公司培训费用占比较大。三、人工成本效益指标人工成本效益指标是衡量人工成本与经济效益之间关系的指标。人工成本效益指标涉及劳动分派率、人事

3、费用率、人工成本利润率、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全员劳动生产率等。(一)劳动分派率劳动分派率=人工成本总额同期劳动增长值10%,这一指标表达一定期期内新发明的价值中用于支付人工成本的比例(或者说是劳动者所发明的价值中有多少分派给她们了)。这里有必要对劳动增长值(也叫公司增长值)做个阐明。公司增长值是GD记录中一种核心指标,有关定义如下:劳动增长值反映公司生产过程中产出超过这一过程中间投入的价值,按收入法计算,增长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按生产法计算,增长值=总产出-中间投入;为什么叫增长值呢,这就需要对价值产生过程有所理解。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具体劳动在发明使用价

4、值的同步,把生产资料中涉及的物化劳动转移到商品之中,同步作为抽象劳动又把新的价值凝结在商品之中。简朴来说,新产品的价值涉及两部分,一部分是本来的生产资料价值转化而来(物化劳动),例如生产这个新产品购买的原材料等。另一部分是劳动的价值,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把新的价值(例如创意、设计等可以使本来的生产资料使用价值更大)又凝结到新产品之中,这部分事实上是劳动增长值(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正是由于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价值增长,而资本家只需要将增长的价值支付一部分给劳动者,她赚取剩余价值。支付了多少比例给劳动者呢,就是我们所说的劳动分派率。固然,在实际计算过程中,劳动增长值将固定资产折旧也计入到增长值里,这

5、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略有区别。(二)人事费用率人事费用率人工成本总额同期销售(营业)收入100%,对无法计算销售收入的公司,可用生产总值替代销售收入。这一指标表达在一定期期内公司生产或销售的总价值中用于支付给人工成本的比例,同步也表达人均人工成本与劳动生产率的比例(将分子与分母同步除以员工人数,分子即变成人均人工成本、分母即变成劳动生产率)、人工成本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三)人工成本利润率人工成本利润率人工成本总额同期利润总额10%,它反映了公司人工成本投入的获利水平。对于劳动分派率、人事费用率及人工成本利润率指标,如果将这三个计算公式的分子与分母互换,分别表达投入单位人工成本可以实现的劳动增

6、长值/销售收入/利润,在某些公司的记录指标里会有百元人工成本增长值、百元人工成本销售收入、百元人工成本利润,即表达投入10元人工成本,能获得多少的劳动增长值/销售收入/利润。同步,这三个指标受市场价格变动影响较大,例如,当年的人事费用率下降,也许是由于商品大幅涨价导致销售额增长,并不是员工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导致的。(四)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人工成本总额同期总成本100%,由于各行业要素的密集限度不同,有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之分,不同行业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这一指标的差别会非常大。因此,不同行业之间对比的意义不大。可以进行同行业公司间的横向对比分析以及公司自身的纵向对比分析。(五

7、)全员劳动产生率全员劳动产生率=工业增长值员工人数,是根据产品的价值量指标计算的平均每一种从业人员在单位时间内的产品生产量,是考核公司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是公司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职工技术纯熟限度和劳动积极性的综合体现。需要提示的是,全员劳动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并不是一种概念。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期期内发明的劳动成果与其相适应的劳动消耗量的比值,劳动生产率水平可以用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数量来表达,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劳动生产率就越高(工业公司的劳动生产率产品数量生产时间;商业公司的劳动生产率销售额/销售人数);也可以用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达,生产

8、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越少(劳动生产率生产时间/产品的数量)。看到这里,人们也许会想,为什么全员劳动生产率使用的是产品的价值量,而劳动生产率是直接用产量呢。我个人是这样理解的:劳动生产率反映的是个体的工作效率问题,因此直接用个体产出的金额或者数量除以投入的人力或时间即可。并且,也不大也许计算个体的劳动增长值。而全员劳动生产率则重要衡量整个公司的运营效率,对公司而言,增长值才是真正故意义的,。(如果人们觉得有更合理的理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共同进步)在零售公司里面,还会常常浮现一种人效的指标,人效销售额人数,又可细分为总体人效和前台人效(一线人员的人效),总体人效=销售额总人数,前台人效=销售额一线人数。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指标常常被用来横向对比。但事实上,公司与公司之间,甚至同公司的不同类型门店之间的可比性都不大。由于销售额与本地的消费水平、公司的经营方略、目的顾客群体、甚至销售人员的能力素质等有很大的关系。某公司人效高,也许其人工成本也很高,按照投入产出的角度来看,也许并不比那些人效低的公司强。相对而言,采用前面提及的单位人工成本销售额更有对比意义,至少一定限度上可以剔除掉消费水平及工资水平的影响(一般人工成本与本地消费水平呈正有关关系)。理解了各项指标的计算方式及所涉及的意义,我们就可以开展人工成本分析了,具体的分析措施及分析成果运用将在下篇文章中简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