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湖南省衡阳八中高三第一次考语文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8147272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湖南省衡阳八中高三第一次考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湖南省衡阳八中高三第一次考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湖南省衡阳八中高三第一次考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湖南省衡阳八中高三第一次考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湖南省衡阳八中高三第一次考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湖南省衡阳八中高三第一次考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湖南省衡阳八中高三第一次考语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衡阳八中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 文 试 题满分:150分 时量: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伶人(lng) 悭吝(jin) 一沓纸(d) 目眦尽裂(z)B脊梁(j) 炮烙(po) 白炽灯(zh) 一叶扁舟(bin)C伺机(s) 蜷曲(qun) 刽子手(gu) 人为刀俎(z)D别扭(bi) 隽永(jn) 供认不讳(gng) 挈妇将雏(qi)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赡养 疏浚 毛骨耸然 蓬头垢面B辑拿 坍塌 额手称庆 班师回朝C辍学 消弭 义愤填膺 功亏一匮D焦躁 坐标 变本加厉 缘木求鱼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

2、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在高三教学进入冲刺阶段,部分语文教师_字词教学,以为这是小儿科,将其交给学生自学,这是教师认识不到位的一种表现。 因为有政府的_支持,庞大的中国市场和超前的软件设计作后盾,所以我敢向微软叫板。 医疗改革关乎老百姓的健康和生命,各级政府和卫生部门要给百姓一个_,真正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A忽略 全力许诺 B忽视 鼎力许诺C忽视 全力承诺 D忽略 鼎力承诺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山的东麓有“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的墓。恕我孤陋寡闻,我原先并不知道他的墓在这里。B我国羽坛健儿林丹在伦敦奥运会上勇夺男单冠军,体育馆内振聋发聩的欢呼声淹没了场外的雷声和雨声

3、。C班会上,关于秋游的安排大家议论纷纷。面对七嘴八舌的热闹场面,我真是莫衷一是。D娱乐圈女明星为了吸引眼球、迅速出名,有的重包装,有的玩“自曝”,有的靠走秀,手段不同,各有千秋。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达芬奇家具涉嫌虚假宣传被曝光,社会各界对此极为关注,央视记者采访该企业负责人时,正式向消费者道歉。B我们对于“文学审美”是个陌生的概念,读读朱光潜的谈美书简或许能帮助你走出这片陌生的领地。C网上商品价格能低至六折,甚至更低,根本原因在于网上商店相对实体商店而言运营的成本比较低,没有实体商店所需的高额店面费。D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学生的培养深受社会广大用人单位的欢迎

4、,就业率明显提高。6、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最准确、最恰当的一项是钢琴之王李斯特到克里姆林宫去演奏。演奏开始了,沙皇还在和别人说话。于是,李斯特停止了演奏。沙皇问他为什么不演奏了,李斯特欠了欠身子说:“ 。”A. 陛下,在我演奏时,请您不要说话。B陛下,请问您对我的演奏不满意吗?C陛下,既然您今天有重要事情商量,那我改天再为您演奏吧。D陛下讲话,我理应恭听。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新 雨 山 房 记(明)宋 濂诸暨为绍兴属邑,与婺邻。国初得婺时伐伪吴张氏,相持未决,兵守诸暨界上。张氏恃诸暨为藩篱,乘间出兵侵掠,两军屠戮无虚

5、时。故诸暨被兵特甚,崇甍巨室,焚为瓦砾灰烬;竹树花石,伐断为楼橹戈炮樵薪之用。民惩其害,多避深山大谷间,弃故址而不居。过者伤之。今国家平定已十余年,生民各安其业,吾意其中必有修饬室庐以复盛时之观者,未之见。今年,邑士方伯修为余称:其友张君仁杰,居诸暨北门之外,故宅昔已毁。及兵靖事息,始辟址夷秽,创屋十余楹。旁植修竹数百,四时之花,环艺左右,琴床、酒炉、诗画之具,咸列于室。仁杰未乱时稍有禄食,至今郡县屡辟之,辄辞不赴,以文墨自娱,甚适,号其室曰“新雨山房”,愿得余文记之。一室之废兴,为事甚微,然可以占世之治乱、人之劳逸,非徒然也。方兵戈之殷,人有子女金帛惧不能保,虽有居室,宁暇完葺而知其安乎?糗

6、粮刍茭之需,叫号征逮者填于门,虽有花木之美、诗酒之娱,孰能乐之乎?今仁杰获俯仰一室以察时物之变穷性情之安果谁使然也?非上之人拨乱致治之功耶?自古极治之时,贤且能者运于上,陇亩之民相安于下而不知其所由。然饫饱歌乎,秩然成文,成周盛时之诗是也。安知今不若古之时耶?仁杰其试为之。余他日南归,驾小车过北门,求有竹之家而问焉。仁杰尚歌以发我,余当鼓缶而和焉。宋濂散文选集【注】伪吴张氏:元末张士诚举兵抗元自立为吴王,后与朱元璋对峙,兵败。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乘间出兵侵掠 间:间隔B民惩其害,多避深山大谷间 惩:苦于C及兵靖事息 靖:平定,或引申为结束D至今郡县屡辟之,辄辞不赴 辟:

7、征召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组是A崇甍巨室,焚为瓦砾灰烬 请以十五城为秦王寿B号其室曰“新雨山房” 其孰能讥之乎C叫号征逮者填于门 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D安知今不若古之时耶 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9下列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今仁杰获俯仰一室以察时物之变穷性情之安果谁使然也A今仁杰/获俯仰一室以察时物之变/穷性情之安/果谁使然也B今仁杰获俯仰/一室以察时/物之变穷/性情之安果谁使然也C今仁杰获俯仰一室/以察时物之变穷/性情之安果/谁使然也D今仁杰获俯仰一室/以察时物之变/穷性情之安/果谁使然也10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借此文寄托了战

8、后清除荒秽、朝廷政治清明、生民安居自足的理想。B元末明初朱元璋与张士诚之争,让诸暨一带的百姓苦于战祸。C方伯修给朋友的房舍取名为“新雨山房”。D作者认为,从宅院的兴废可看到世道的安定和混乱、百姓的劳苦和安逸。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吾意其中必有修饬室庐以复盛时之观者。(3分)译文:(2)虽有花木之美、诗酒之娱,孰能乐之乎。(3分)译文:(3)贤且能者运于上,陇亩之民相安于下而不知其所由。(4分)译文: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12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8分)西归绝句(十二首之二)元 稹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两纸京书临水读

9、,小桃花树满商山。【注】诗人因得罪权贵被贬为江陵府士曹参军,诗歌写于奉召还京之时。(1)简析诗歌前两句中诗人的情感变化。(4分)(2)赏析诗歌结句艺术手法的妙处。(4分)13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1) ,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阿房宫赋)(2) ,失向来之烟霞。 (梦游天姥吟留别)(3)五月渔郎相忆否?, , 。 (苏幕遮)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分,其中,选择题6分,简答题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神话的理性有不少神话读者和研究者认为,神话是人类早期的文化创造,是人们通过幻想或想象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事实上,如果过分强调其

10、中的“幻想”或“不自觉”因素,就会忽略神话更深层次的文化价值。因为神话的本质并不像今天有些人所说的,只是概念意义上的人类童孩时期所发生的“童话”,相反,在神话荒诞叙事的面纱下却是一种对人类本身自觉的“理性”思考。大量的神话正是凭借这种理性,才在历史的长河中世代传承并积淀下来,有的成为挥之不去的文化记忆,有的则转化为特定的群体信仰。尽管我们不能否认神话中对世界物象的解释存在大量的杜撰,但从思维本身而言,神话在许多因果关系的推论方面具有合理性。一方面,神话在阐释“人类起源”时,应避免陷入“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逻辑循环,树立神话有先验性的权威地位,这要求必须设立一个毁灭原有人类的叙事背景;另一方面,

11、当人类清楚地认识到婚配与人类自身生产的关系后,就不能避开人类产生与婚配的关系。于是设定世界上原来曾出现过神创造的人或自然存在的人,因为暴发洪水,只剩下一对兄妹或极少的“人种”,通过婚姻传续人类的情节与人们的现世结合起来。这样通过二次创造人类,把“人类再生”与“婚配生人”巧妙结合起来,其中又会加入大量有关道德、禁忌的因素。这样人类的产生既有了无懈可击的“源”,也有了顺理成章的“流”;既有无须验证的历史依据,又有能够接受的现实基础,使原来难以解决的两难推理得以妥善解决。这也许正是神话之所以被人视为神圣叙事的原因之一。神话的意义还在于它是带有先验性质的寓意或象征。神话是人类文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它在

12、历史上的出现也是动态发展的复杂文化现象。但它绝不是人类一种休闲式的创作,而是带有明显的社会功利性的文化成果。就神话的本质而言,它主要说明或揭示的可能不是真理或规律,但却能成为一种寓意或象征。神话所阐释的内容源于人们对日常经验的感官认识,在一定程度上这种认识是回避人与自然、人与人矛盾的一种设想,而这些设想是不可能并不需要放在实践中去检验。因为神话的流传的前提是人们首先要无条件地信服,就好像神话中的“天帝”本身就是一种想象出来的理念,现实生活中的根本无法去证明。这并不是说,神话完全是人类童年时期做梦的结果,或者说是人类靠想象或幻想制造出的痴人梦语。相反,神话是人类为了解决自身生存和发展问题的最好最

13、直接的文化载体。毋庸置疑,在这些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有利于民族团结和民族发展的“理性”。诸如神话中对人类生存规则的阐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把握,对人类敬畏之心的渲染,对人类和谐环境的期盼,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都可以视为符合人类发展的理念。(选自中国社会科学报,有删改)14关于神话的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大量神话之所以能够世世代代传承并积淀下来,凭借的是其对人类本身的一种自觉的“理性”思考。B“人类再生”与“婚配生人”,应该是神话中关于人类的产生的“源”和“流”的关系的一种阐释。C神话是回避人与自然、人与人矛盾的一种设想,它所阐释的内容源于人们对日常经验的感官认识。D作为人类

14、解决自身生存和发展问题的文化载体,神话中蕴含着有利于民族团结和民族发展的“理性”。15对“神话的理性”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神话是人类早期的一种文化创造,是人类凭借想象或幻想制造出来的产物。B神话阐释“人类起源”,既有无须验证的历史依据,又有能够接受的现实基础。C神话作为文化遗产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有利于民族团结和民族发展的“理性”。D神话是人类文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是带有明显的社会功利性的文化成果。16.既然作者承认神话具有荒诞性和杜撰性,为什么在本文中又重点论述其理性?(4分)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1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0题水兮 水兮一河碧水,与一位殉道者的英名一起响彻千年,澎湃汹涌了整部历史的河流。如果说一座楼阁可以属于王勃,一片草堂可以属于杜甫,甚至一个偌大的曲阜可以属于孔丘,那么,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