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七八年级部分知识要点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8147088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品德七八年级部分知识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思想品德七八年级部分知识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思想品德七八年级部分知识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思想品德七八年级部分知识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思想品德七八年级部分知识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思想品德七八年级部分知识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品德七八年级部分知识要点(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思想品德七八年级部分知识要点七年级上册第三课要点1、 生命对于世界的意义是什么?生命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变得生动和精彩。2、 人类为什么要尊重和关爱其他生命?(我们为什么要尊重地球上的其他生命?或为什么说伤害其他生命就是伤害人类自己?)周围的生命,特别是珍稀野生动植物是我们同住地球家园的朋友。每种生命都是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在地球的生物链中,各种生命共生共存,息息相关。我们要尊重生命和关爱生命。如果随意践踏地球上的生命,就是在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最终受伤害的还是我们人类自己。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不能以大自然的主人自居。3、 人的生命的独特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人的生

2、命独特性突出表现在,人类的生命最具有智慧。 人的生命独特性更多表现在,人的个性品质、人生道路、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和途径的多样性。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独特闪光的成才之路,为社会贡献自己的才能。4、 人的生命的独特性对我们的成才的启示?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优势,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独特闪光的成才之路,展示自己的风采,为社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才能。5、 怎样珍爱我们的生命? 珍爱生命的人,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遇到多大挫折,都不会轻易放弃生的希望。 肯定自己生命的价值,也要肯定他人的价值。尊重他人的生命。 不断延伸生命的价值。6、 怎样实现生命的价值? 实

3、现人生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要脚踏实地,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如为他人带来欢乐,为他人减轻痛苦,为家乡和社会作贡献。当他人的生命遭受困境需要帮助时,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7、 为什么肯定生命,尊重生命?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每个人对国家、社会、他人都有价值。8、 怎样使生命价值得以延伸?(人生的意义)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许多人虽然生命已经结束,可他们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却让后人受益无穷,他们的生命价值得以延伸。我们要珍爱生命,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并为之不懈努力,不断延伸生命的价值。七年级上册第九课要点1、 身边的侵害与保护有哪些? 侵害:来自意外事故的

4、侵害,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侵害。 保护: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自我保护。2、 青少年受到侵害的原因是什么?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各方面还不成熟;生活环境复杂,存在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警惕性差;遇到侵害行为时,慌张而不冷静,缺乏自我保护的策略和方法;受到不法侵害后,怕打击报复或其他心理影响,不敢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3、 青少年为什么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青少年身心尚未成熟,社会经验不足,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而具备自我保护意识是未成年人向成熟迈进的重要一步。 社会生活环境复杂,存在着各种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使青少年容易受到不法侵害。4、

5、 青少年防范侵害、保护自己的方法有哪些?(如何加强自我保护?或自我保护包括哪些内容?) 提高警惕。保持高度警惕是避免侵害的前提。 用智慧保护自己。不仅要有自我保护的勇气和意识,也要有自我保护的智慧和方法。当面对不法侵害时,学会依靠自己的智慧,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与其斗争,保护自己;遭遇意外险情与伤害时,要冷静,学会用最有效的方法求助,把损失降到最低。 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5、 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是什么?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6、 网上交友应注意什么? 不轻易说出自己的真实姓名和地址、电话、学校等信息。与网友会面要极其慎重,并采取防护措施。遇到低级庸俗的网

6、友,马上避开,不予理睬。7、 女生自我保护的建议: 上学、放学或外出游玩,要结伴而行,不去树林、山洞等偏僻的地方。不去营业性舞厅、录像厅、通宵电影院等潜伏不安全因素的地方娱乐。不与陌生异性单独会面,不搭乘陌生人的车辆。面对侵害要积极寻求帮助,敢于抵抗,记住犯罪分子的特征并及时报案。8、 青少年在遭受不法侵害,实行有效自我保护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力量对比;周围环境的利用;机智求助他人;主观心理的调节;人身安全第一;避免无谓地激怒对方;暂时妥协,事后报案。9、 面对险情和侵害如何应付?A遭遇意外险情与伤害时,需要冷静,要运用最有效的救助方法;B遭遇不法侵害时:有能力将其制服时,当然要勇敢地与其搏

7、斗;如没有能力将其制服时,可采取“呼救法”“周旋法”“恐吓法”等及时脱身,万不得以时,争取将损失降到最低,保住最大利益。七年级下册七、八课知识要点1、我国法律的本质是什么?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2、与道德、纪律等规则相比较,法律具有哪些特征?(法律的三大显著特征是什么?)法律是特殊的社会行为规范,具有三个显著特征: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3、法律的作用有哪些?(为什么说我们生活中离不开法律?)法律具有规范人们的行为。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权益的体现,它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法律具有保护作用。我们的生活

8、离不开法律,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4、违法的含义和类别各是什么?含义:是指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类别: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其中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严重违法行为,即犯罪行为。5、犯罪的含义及基本特征是什么?含义: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基本特征: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是依法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刑罚当罚性是犯罪的必然结果。6、一般违法和犯罪行为有什么

9、区别?根据违法行为对社会造成的危害程度不同,可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即犯罪)。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情节比较轻微,社会危害性较小,被称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对社会危害程度严重,是犯罪行为。7、刑法的含义及作用。含义:以国家的名义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犯罪分子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作用: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8、未成年人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违法犯罪?(怎样防患于未然?)青少年要加强自我防范,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的尊严,要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我们一定要重视道德修养,“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0、,自觉遵纪守法,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9、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有哪些?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0、法律规定的特殊保护包括哪些?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11、国家为什么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的法律保护?未成年人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都不成熟,没有经济实力,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现实生活中,不尊重未成年人、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所以,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无限关怀,制定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12、我们维护权益的最有

11、力武器是什么?法律。13、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是什么?非诉讼手段。14、诉讼的三种类型: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15、刑事诉讼案件有哪两类?公诉案件和自诉案件。16、怎样运用法律保护自己? 求助有路。了解一些能够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如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等),还需要了解维护权益的有效途径。 通过非诉讼手段维护合法权益。非诉讼手段是常用的有效手段,它通过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反映问题,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或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纠纷,保障公民权益。 敢打官司。即通过诉讼的方式维权,诉讼是我们维护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

12、效的一种手段。17、如何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当我们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权,善于同侵权行为作斗争。 与违法犯罪作斗争既要勇敢又要机智,不能硬拼,而要讲究智斗。面对歹徒行凶,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的相貌,了解歹徒的去向,及时拨打110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八年级上册第十课知识要点1、什么是诚信?诚信,即诚实守信。“诚”就是内诚于己,诚实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信”就是外信与人,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2、诚信有何重要性?(诚信的重要意义是什么?或人为什么要讲诚信?) 讲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3、诚信是做人的原则。 为人诚信,言而有信,能够得到别人的信任,也是自我道德的提高。 失信于人,就会产生信任危机。3、不讲诚信的危害有哪些? 失信于人,就会产生信任危机。 不讲诚信的人可以欺人一时,但不能欺人一世,一旦被识破,他就难以立足,其结果既伤害了别人,也伤害了自己。所以,为人诚实,言而有信,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也是自身道德的升华。4、当前社会中诚信缺失的表现有哪些?制假售假、虚假广告、拖欠工资、考试作弊、抄袭作业、借东西不还、不守时、不守约等等。5、诚信的基本要求、核心和基础各是什么?要求: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核心:诚信的核心是善。基础:诚信的基础是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6、怎样做一个诚信

14、的人?(诚信守则的具体要求)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坚持实事求是,是诚信做人的守则之一。诚信的基础是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地表达事物的本来面目,是诚实守信的出发点。在涉及利益冲突的问题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多数人利益一边。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冲突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长远利益一边。在情与法的冲突中,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法律一边。1、诚信的智慧有哪些?对诚信的理解应与具体的情景结合起来,在现实生活中作出诚信的正确选择。正确对待诚信与隐私的关系。当两者发生冲突时,我们首先要结合具体情景,坚持原则,权衡利弊,按照实际情况妥善处理。处理好诚信与谎言的关系。从根本上说,善意的谎言并不违

15、背诚实的道德。因为,善意的谎言不是出于个人私利,而是为了维护对方的利益。八年级下册一、二、三、八课知识要点1、 国家的主人包括哪些?在我国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2、 不属于人民的范畴是什么?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3、 人民与敌人的区别是什么?人民是区别于敌人的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阶级内容。公民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我国,公民既包括人民,又包括具有我国国籍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过,后者不能享有公民的全部权利,也不能履行服兵役等光荣义务。4、 公民权利和公民基本权利的含义所谓公民权利指的是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这种权益受国家保护,有物质保障。由于宪法规定的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