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定通过的农作物品种简介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8146567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1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定通过的农作物品种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审定通过的农作物品种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审定通过的农作物品种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审定通过的农作物品种简介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审定通过的农作物品种简介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审定通过的农作物品种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定通过的农作物品种简介(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 2:通过审定的农作物品种简介主要农作物品种一、油菜1、川油41(1)选育单位: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2)品种来源: JA1/JR10 (三系杂交种)(3)特征特性: 株高 216.6 厘米,单株有效角果 626 个、每果 13.5 粒、 千粒重3.84克。种子芥酸含量低于0.05% ,商品菜籽硫苷含量19.65 gol/g饼、 含油率 42.85% 。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与对照相比,表现为抗菌核病。 主序不实果率 7.6% 。花期倒伏面积 1.9% 。全生育日数 217 天,比川油 21 早熟 1 天。(4)产量表现:2008、 2009 两年省区试 1 7点次试验,增产点

2、 16 个,平 均亩产 185.34 公斤,比对照川油 21 增产17.88% 。在 2010 年的生产试验中,该组合 6 点试验点点增产,平均亩产 179.0 公 斤,比对照德油 6 号增产 8.36%。(5)栽培要点:播种期:育苗移栽宜在9月15日-20日播种,10月中 下旬移栽。密度:育苗移栽亩植 6000- 8000株。施肥:参照当地甘蓝型油 菜高产栽培管理。适时防治病虫害。( 6)适宜种植地区: 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2、正油1 号( 1 )选育单位: 四川华龙种业有限责任公司(2)品种来源: 0432AB/0425 (两系杂交种)(3)特征特性: 株高 216 厘米,单株有效角果

3、600.3 个、每果 14.6 粒、 千粒重3.72克。种子芥酸含量低于0.05% ,商品菜籽硫苷含量19.81 gol/g饼、 含油率 41.1% 。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 与对照相比,表现为抗菌核病。主 序不实果率 8.55% 。全生育日数 222 天,比德油 6号晚熟 1 天。(4) 产量表现:2009、 2010 两年省区试 17 点次试验,增产点 15 个,平 均亩产 183.88 公斤,比对照川油 21 增产17.51% ,比德油 6 号增产 6.7%。在 2010 年的生产试验中,该组合 5 点试验点点增产,平均亩产 174.77 公 斤,比对照德油 6 号增产 10.59%

4、 。(5) 栽培要点:播种期:育苗移栽宜在9月中下旬。密度:育苗移栽 亩植6000-7000株,直播亩植12000-18000株。施肥:参照当地甘蓝型油菜 高产栽培管理。适时防治病虫害。( 6)适宜种植地区: 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3、华海油 1 号( 1 )选育单位: 四川新丰种业有限公司(2) 品种来源: E7AB-1/NR-49 (两系杂交种)(3) 特征特性: 株高 215.8 厘米,单株有效角果 608.4 个、每果 15.0 粒、 千粒重3.46克。种子芥酸含量低于0.1%,商品菜籽硫苷含量30.35 pmol/g饼、 含油率 42.55%。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抗 (耐)菌核

5、病能力与对照相当。 主序不实果率 8.7%。全生育日数 222 天,比德油 6号晚熟 1 天。(4) 产量表现: 2009、 2010 两年省区试 18 点次试验,增产点 16 个,平 均亩产 183.87 公斤,比对照川油 21 增产9.81%,比德油 6 号增产 8.71%。在 2010 年的生产试验中,该组合 5点试验点点增产,平均亩产 181.51 公 斤,比对照德油 6 号增产 14.86%。(5) 栽培要点:播种期:育苗移栽宜在9月中旬播种。密度:育苗移 栽亩植6000-8000株。施肥:参照当地甘蓝型油菜高产栽培管理。适时防 治病虫害。( 6)适宜种植地区: 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

6、。4、种都油 998( 1 )选育单位: 南充市农业科学院(2) 品种来源: 南 A6/66R (三系杂交种)(3)特征特性: 株高 218.1 厘米,单株有效角果 579.7 个、每果 16.9 粒、 千粒重3.20克。种子芥酸含量低于0.05% ,商品菜籽硫苷含量17.36 gol/g饼、 含油率 42.28% 。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与对照相比,表现为抗菌核病。 主序不实果率 8.6% 。花期倒伏面积 3.45% 。全生育日数 221 天,同德油 6号。(4)产量表现:2009、 2010 两年省区试 16点次试验,增产点 15个,平 均亩产 179.36 公斤,比对照川油 21 增

7、产12.2%,比德油 6号增产 6.73%。在 2010 年的生产试验中,该组合 6 点试验 5 点增产,平均亩产 177.7 公 斤,比对照德油 6 号增产 7.57%。(5)栽培要点:播种期:育苗移栽宜在9月上、中旬播种,直播10月上旬。密度:育 苗移栽亩植播6000-8000株,直播亩植10000-12000株。施肥:参照当地甘 蓝型油菜高产栽培管理。适时防治病虫害。(6)适宜种植地区: 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5、高登618(1 )选育单位: 绵阳市全兴种业有限公司(2)品种来源: E12AB-2/NR-36 (两系杂交种)(3 )特征特性: 株高 202.3 厘米,单株有效角果 495

8、.3 个、每果 16.6 粒、 千粒重3.73克。种子芥酸含量0.95%,商品菜籽硫苷含量34.21 pmol/g饼、含 油率 41.44%。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抗 (耐)菌核病能力与对照相当。主 序不实果率 9.4%。花期倒伏面积 2.2%。全生育日数 221 天,比德油 6号晚熟 1 天。(4)产量表现: 2009、 2010 两年省区试 16点次试验,增产点 14,平均 亩产 178.35 公斤,比对照川油 21 增产 18.38%,比德油 6号增产 3.13%。在 2010 年的生产试验中,该组合 5点试验点点增产,平均亩产 176.32 公 斤,比对照德油 6号增产 11.57

9、%。(5)栽培要点:播种期:育苗移栽宜在9月中旬播种,直播10月上旬。密度:育苗移栽亩植 6000-8000株,直播亩植10000-12000株。施肥:参 照当地甘蓝型油菜高产栽培管理。适时防治病虫害。( 6)适宜种植地区: 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6、华油杂 6 号(1 )选育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武汉联农种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2)品种来源: 8086A/7-5 (两系杂交种)(3)特征特性: 株高 206.2 厘米,单株有效角果 578.2 个、每果 16.4 粒、 千粒重3.21克。种子芥酸含量低于0.25% ,商品菜籽硫苷含量22.61 gol/g饼、 含油率 41.49% 。经四川省农

10、科院植保所鉴定,抗 (耐)菌核病能力与对照相当。 主序不实果率 6.06%。全生育日数 225 天,比川油 21 晚熟 3 天。(4)产量表现:2007、 2008 两年省区试 18点次试验,增产点 17 个,平 均亩产 177.7 公斤,比对照川油 21 增产 14.01%。在 2010 年的生产试验中,该组合 6 点试验 5 点增产,平均亩产 183.1 公 斤,比对照德油 6 号增产 10.9%。(5)栽培要点:播种期:育苗移栽宜在9月10日-15日播种。密度: 育苗移栽亩植6000- 8000株。施肥:参照当地甘蓝型油菜高产栽培管理。 适时防治病虫害。( 6)适宜种植地区: 四川省平坝

11、、丘陵地区。7、西科油 1 号( 1 )选育单位: 南充市农业科学院(2)品种来源: 南 A7/66R (三系杂交种)(3)特征特性: 株高 220.1 厘米,单株有效角果 565.2 个、每果 17 粒、 千粒重3.5克。种子芥酸含量低于0.1%,商品菜籽硫苷含量17.49 pmol/g饼、 含油率 41.54%。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抗 (耐)菌核病能力与对照相当。 主序不实果率 8.0% 。花期倒伏面积 7.2%。全生育日数 220 天,比德油 6 号早 熟 1 天。(4)产量表现: 2009、 2010 两年省区试 16 点次试验,增产点 14 个,平 均亩产 177.48 公斤,

12、比对照川油 21 增产 9.78%,比德油 6 号增产 5.2%。在 2010 年的生产试验中,该组合 5 点试验点点增产,平均亩产 175.54 公 斤,比对照德油 6 号增产 11.08%。(5) 栽培要点:播种期:育苗移栽宜在9月上、中旬播种,直播10月 上旬。密度:育苗移栽亩植播 6000-8000株,直播亩植10000-12000株。施肥:参照当地甘蓝型油菜高产栽培管理。适时防治病虫害(6)适宜种植地区: 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8、德邡油2号(1)选育单位: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品种来源: ZY-001/ZR-6 (三系杂交种)(3)特征特性: 株高 218 厘米,单株有效角果

13、 529.4 个、每果 16.3 粒、 千粒重3.63克。种子芥酸含量0.48%,商品菜籽硫苷含量18.84 gol/g饼、含 油率 43.37%。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抗 (耐)菌核病能力与对照相当。主 序不实果率 10.1% 。花期倒伏面积 2.2%。全生育日数 221 天,同德油 6 号。(4)产量表现: 2009、 2010 两年省区试 16 点次试验,增产点 12 个,平 均亩产 176.98 公斤,比对照川油 21 增产11.99% ,比德油 6 号增产 6.38%。在 2010 年的生产试验中,该组合 5 点试验 5 点增产,平均亩产 179.19 公 斤,比对照德油 6 号

14、增产 8.48% 。(5)栽培要点:播种期:育苗移栽宜在9月中旬播种,直播10月上旬。 密度:育苗移栽亩植6000-9000株。施肥:参照当地甘蓝型油菜高产栽培 管理。适时防治病虫害。( 6)适宜种植地区: 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9、作油 06-8( 1 )选育单位: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2)品种来源: RS2A/98SH5R (三系杂交种)(3)特征特性: 株高 220.1 厘米,单株有效角果 557.5 个、每果 16 粒、 千粒重3.3克。种子芥酸含量低于0.05%,商品菜籽硫苷含量28.5 pmol/g饼、 含油率 42.21%。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抗 (耐)菌核病能力与

15、对照相当。 主序不实果率 9.7% 。花期倒伏面积 1.25%。全生育日数 221 天,比德油 6 号晚 熟 1 天。(4)产量表现: 2009、 2010 两年省区试 16 点次试验,增产点 14 个,平 均亩产 174.76 公斤,比对照川油 21 增产8.06%,比德油 6 号增产 3.62%。在 2010 年的生产试验中,该组合 5 点试验 4 点增产,平均亩产 166.31 公 斤,比对照德油 6 号增产 5.24%(5) 栽培要点:播种期:川西平原育苗移栽宜在 9月20-2 5日(丘陵区 25-30日),直播10月上旬。密度:育苗移栽亩植 6000-8000株,直播亩植 12000-18000株。施肥:参照当地甘蓝型油菜高产栽培管理。适时防治病 虫害。( 6)适宜种植地区: 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10 、川油 42( 1 )选育单位: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2)品种来源: JA35/JR5 (三系杂交种)(3) 特征特性: 株高 207.0 厘米,单株有效角果 659.5 个、每果 13.3 粒、 千粒重3.4克。种子芥酸含量低于0.3%,商品菜籽硫苷含量16.26阿ol/g饼、 含油率 44.01%。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抗 (耐)菌核病能力与对照相当。 主序不实果率 7.3%。全生育日数 221 天,同德油 6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