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考专题特训39课内文言文阅读参考word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8146342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中考专题特训39课内文言文阅读参考word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语文中考专题特训39课内文言文阅读参考word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语文中考专题特训39课内文言文阅读参考word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语文中考专题特训39课内文言文阅读参考word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语文中考专题特训39课内文言文阅读参考word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中考专题特训39课内文言文阅读参考word》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中考专题特训39课内文言文阅读参考word(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专题特训(三十九) 课内文言文阅读(三)班级 姓名 学号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2011成都)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21分)明有奇巧人日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

2、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日“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日“初平山人”,其色丹。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A尝贻余核舟一贻:赠送B其两膝相比者比:靠近C左手倚一衡木衡:同“横”D钩画了了了了:结束,完

3、了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5分) ( )中轩敞者扫舱士卒多为用者罔不因势象形因屏人曰:“汉室倾颓”AB则题名其上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而竖其左膝学而不思则罔CD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A作者对船头上苏轼、黄鲁直和佛印的外貌、神情和姿势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描写,显得非常逼真而生动。B作者介绍船尾部分,写舟子两人,一人悠闲自在,一人神情专注,写出了舟中轻松的气氛,跟船头的情景互相呼应。C作者在文中运用说明和描写相结合的笔法,生动地介绍了王叔远的雕刻作品,表现了他高超的雕刻技艺。D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准确地把握了雕刻品的各个细节,并按一定的空间顺序写来,清楚地

4、表现了它的整体形象。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2)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 二、(2011义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15分)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选自礼记礼运)乙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5、,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选自桃花源记)1解释下列文言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1)选贤与能( )(2)货恶其弃于地也( )(3)故外户而不闭( )(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句子。(3分)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甲文中阐述的“大同社会”与乙文中描绘的“世外桃源”有什么相似的地方?(8分) 三、(2012年中考预测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23分)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

6、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4分)(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属引凄异( )(3)略无阙处( )(4)夏水襄陵( )2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5分) ( )A或:或王命急宣或以钱币乞之B林:青林翠竹林寒涧肃C绝:哀转久绝沿溯阻绝D索:素湍绿潭可以调素琴来源:Zxxk.Com3翻译下列语句。(6分)(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

7、月。 4文中的“良多趣味”指的是什么?(4分) 5文末引用渔歌的作用是什么?(4分) 四、(2012年中考预测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21分)【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1下列加点词

8、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5分) ( )A四时俱备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B沉鳞竞跃沙鸥翔集,锦鳞游泳C泠泠作响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D有时见日胡不见我于王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6分)(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3【甲】文中写到“高峰入云”,【乙】文中具体描写高峰“入”的动态的几个四字短语是: 。(4分)4【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五、(2011丽水)阅读甲乙两文。完成13题。(20分)【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

9、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崇祯五年十二月,1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挈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入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予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日:“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奠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6分)(1)念无与为乐者(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3)相与步于

10、中庭( )2下面两个句子所描写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8分)(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3根据甲乙两文内容,完成下表。(6分)选文时间景来源:Zxxk.Com情甲文月景闲情乙文更定来源:学_科_网Z_X_X_K来源:学,科,网中考专题特训(三十九) 课内文言文阅读(三)来源:学.科.网Z.X.X.K一、1D(了了:清楚明白) 2D(“则”都解释为“就”。A项“顺着”“于是”;B项“是”“被”;C项表并列,可不译“却”)3A(文章对三人的描写各有侧重,并不是都进行了详细的描写)4(1)船从头到尾长大约八分多一点,高大约两个黄米粒。(2)左臂挂着念珠靠着左膝,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二、1(1)通“举”,选拔(2)憎恶(3)所以 (4)类2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