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肴之战》教学设计1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8144033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肴之战》教学设计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肴之战》教学设计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肴之战》教学设计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肴之战》教学设计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肴之战》教学设计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肴之战》教学设计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肴之战》教学设计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殽之战教学设计 1教学目的一、理解课文围绕中心、 详细得当的特点。 了解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及在政治斗争中运用 外交辞令的高度技巧。二、掌握“乘”“免”“辞”“辱”“所”等多义词的用法, 弄清名词用如动词、 形容 词的使动用法等词类活用现象。三、认识利令智昏、一意孤行者必败的道理。教学设想一、课文语言有一定难度, 人物形象,学生较为生疏,所以第一步要求先对照注解逐字 逐句阅读全文,把文字上的问题大体弄通,然后理出全文时、地、人、事的头绪,概括各段 中心。二、翻译课文, 立信求达, 特别注意指导学生进入“角色”, 休会当事人的地位、 身分、 性格,译出对话特别是外交辞令的风味及所含感情。 为此, 要

2、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在反复诵读 中体会文句的含意,挖掘外交辞令的内蕴。三、讲析完课文后, 让学生写评论文章, 也可以按“思考和练习”题一的要求写一段读 书笔记或将课文某一段落改写成一个小故事,有兴趣的还可以将它编成戏剧。教学时数 3 教时教学过程第一教时一、导入新课。思考:初中时学过选自 左传的什么课文? 师说中“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传” 是什么意思?明确:“传”是解释经书的著作。 左传是我国古代的一部编年史,相传是春秋时期 鲁国人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 春秋记事太简,于是有三本为这部经书作解 释的“传”,除左传外,还有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二、研习新课。1. 学习课文第 1段。翻译。

3、正音:殽(xiao) 蹇 (jian) 悖 (bei)与(yd )师虚词语: 无乃 (恐怕)不可乎! 其(难道)谁不知?吾见师 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 独立性)出而不见其入也!句式:尔何知!(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译为“你懂什么!”)词类活用:劳(使动用法,使劳累。)师以袭远(形容词用如名词, 远方的国家。) 秦师遂 东(方位名词用如动词,向东进军。)分析理解。思考:蹇叔判定秦师“必死是间”的根据是什么?他的话反映了什么性格? 明确:根据是他对秦、郑、晋三方的分析。秦:“劳师袭远”,“师劳力竭”,“勤而 无所,必有悖心”。郑:“师之所为,郑必知之”,“远主备之”。晋:“且行千里,其谁 不知

4、!”从而得出结论:“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蹇叔的分析表现了他的料事如神, 他不顾被嘲弄的耻辱和杀身的危险, 用哭师的形式诤谏, 使人感受到了一个老臣的忠诚、 慈 父的悲切和智者的执著。思考:课文写了秦穆公的哪些言行?反映了他的什么性格? 明确:写了秦穆公的一“访”一“辞”一“骂”,表现了他贪婪虚伪、刚愎自用的性格。2. 学习课文第 2段。翻译。正音:胄(zhou) 乘(sheng)词类活用:左右免胄而 下(方位名词用如动词,下车步行。) 入险(形容词用如名词, 险要的地方。)分析理解。思考:王孙满判定秦师“必败”的根据是什么?明确:根据有二:一是“轻而无礼”“轻则寡谋,无礼则脱”;二是“入

5、险而脱, 又不能谋”。思考:本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明确: 蹇叔说秦师必败,王孙满小孩子也说必败,不谋而合, 进一步反映了秦师必败无 疑。同时,也显示了“尚幼”的王孙满的聪明才智。三、布置作业:1. 读译课文 1、2 段,熟悉内容,理清脉络。2. 预习课文 3、4、 5 段。第二教时、复习旧课。学生朗读,翻译课文 1、2 段,重点检查“国”“诸”“勤”“悖”“拱”“御”“胄” “脱”几个词语的意思,“之”的不同用法及宾语前置句式。二、研习新课。1. 学习课文第 3 段。翻译。正音:犒(kdo) 腆(tian) 遽(j U)句读: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词语: 吾子 (尊称对方,可译成:“您”)出 (

6、经过)于敞邑(我国。敞,谦词)敢 (表敬副词,可译成“冒昧地”)犒从者为(介词,读wei )从者之淹 行出备一夕之卫(动词用如名词,保卫工作)多义词:分析理解。思考: 本段塑造了一个热爱祖国的商人形象。 当发现祖国遇到危难时, 弦高立即舍弃私 利为国解忧。他的机智勇敢体现在哪几个方面?明确:两个方面:当机立断,随机应变。一方面自称奉郑君之命来犒劳秦师,一方面 又迅速派人回国内报告。 从容镇定,言辞得体。 他向秦军主帅说出一段貌似谦恭、实则强 硬的言辞,很符合一个“使者”的身分,使秦军对郑国早已准备与之周旋深信不疑。2. 学习课文第 4段。翻译。正音:圃(pu) 脯(fd) 饩(xi)囿(ybu

7、)虚词:使皇武子辞 焉(兼词,于之,向他们) 为吾子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郑 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中的“之”用法同此)将行也词类活用:束 载(动词用名词,装载之物) 秣(名词用如动词,喂草料)马 以闲(形 容词使动用法,使闲暇)省略句:郑穆公使(人)视客馆(省宾语)(郑穆公)使皇武子辞焉(省主语) 杞子奔(于)齐,逢孙、杨孙奔(于)宋(省介词) (秦师)灭滑而还(省主语)思考:皇武子的话有什么弦外之音?明确:皇武子对杞子等人说的话是一段颇为婉转、很有分寸而又字挟风霜的外交辞令, 貌似客气的话语中暗示已窥破了秦的阴谋,是语带嘲笑的逐客令。思考:为什么略写“灭滑”?点一下又有什么深意

8、?明确: “灭滑”是秦军袭郑的直接后果,无关殽战的成败,所以只点了一下,但也可以 由此充分看出秦军的贪残。孟明在被动的情况下乘虚灭滑,不使秦军“勤而无所”获,也反 映了他作为秦军统帅的才能。3. 学习课文第 5 段。翻译。正音:轸(zhen) 栾(ludn)衰绖(cuidie)词类活用:以贪 勤(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苦)民子墨(形容词用如动词, 穿上染黑的丧服。 “遂墨以葬文公” 、“晋于是始墨” 中的“墨” 用法同此)衰绖多义词:分析理解。思考:本段写先轸与栾枝的争论,实际上还暗写了哪一个人? 明确:先轸与栾枝的争论,说明晋国在战前作了战略辩论,暗写了晋襄公的择善而从, 与秦穆公的独断专行、

9、不听劝告形成鲜明的对比。思考:本段哪些内容再次印证了蹇叔的预见? 明确:蹇叔早就断定“且行千里,其谁不知”,晋国的军事讨论就印证了这点。原轸主 张伏击秦师的道义上的根据是“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这恰恰从道理上与蹇 叔说的 “勤而无所, 必有悖心”呼应。晋 “败秦师于殽” ,不仅直接证实了蹇叔“御师于殽” 的推断的正确性,也证明他的劳师远征,“师劳力竭”的观点是正确的。4. 学生自读、理解课文 3、4、5 段,教师个别答疑。二、布置作业:1.复习 3、4、5段,预习 6、7 段。2. 多义词归类。第三教时一、复习旧课。1. 朗读课文 3、4 段,翻译“以乘韦先”、“不腆敞邑”、“淹”

10、、“束载、厉兵、秣 马”。2. 朗读翻译第 5 段。二、研习新课。1. 学习课文第 6 段。翻译。正音:堕(hui) 唾(tub) 累(lei) 稽(qi)首阳处父(fd)词语:文嬴语(请求释放)三帅 吾舍(释放)之矣 武夫力而拘诸(之于。之,他们,指三帅;于,在。“免诸国”“及诸河”中的“诸” 用法同此)原 释(解下)左骖 稽首(叩头) 若从(赖)君惠(恩惠)而免(赦免)之(我 们)分析理解。思考: 先轸反对释秦囚的 “亡无日矣” 的叹息是上段中他与栾枝争论时那句话的进一步 阐发?明确:是上段“纵敌,患生”的进一步阐发,说得更激愤。 思考:本段与上段反映了先轸怎样的性格?明确: 先轸坚定地站

11、在晋国的立场上, 深刻认识到放虎归山的危害性。 他义愤填膺地感 慨晋“亡无日矣”,他忘了君臣之礼,直呼文嬴为“妇人”,他先是“怒”,后是“唾”, 他的忠直之心、 刚烈之性在上段力主击秦师时已经表现得很明显, 在这段怒斥纵囚的过程中 更显示得淋漓尽致。思考:孟明的话有什么言外之意? 明确:孟明故作感激之态,重点在最后一句: “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言 外之意是“我要是能保住这条命,三年之后一定要来报仇”,显示了坦率、坚强、自尊而又 自信的大将风度。2. 学习课文第 7段。翻译。正音:眚(sheng)词语: 秦伯素服 (名词用如动词, 穿上无文采的衣服) 郊(名词作状语, 在效外) 次

12、孤 违蹇叔(这里指蹇叔的劝告),以辱(使动用法,使受辱)二三(不是实数,诸位)子。思考:本段如何照应开头?明确:这一段用秦伯哭师与蹇叔哭师遥相呼应。 “孤违蹇叔”照应开头,印证了蹇叔的 预言“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突出了文章中心蹇叔所说秦师必败的必然性。思考:这段文字又反映了秦穆公怎样的性格? 这段课文写秦穆公认识到殽山之败全由自己不听蹇叔一意孤行所造成的。他“乡师而 哭”,一再声称“孤之罪也” “孤之过也”,引咎自责,表现得非常沉痛。他“不替孟明”, “不以一眚掩大德” 。这些都反映了他在刚愎自用之外, 还有着勇于承认错误和不迁怒、善 用人的品质,塑造了一个性格完整丰满有血有肉的真人。3

13、. 总结分析。讨论“思考和练习”题一。文章写了七个场面(见板书设计),以蹇叔论战为全文纲领,按时间顺序(秦军东征活 动始末) 把三方四重矛盾有条不紊地组织起来, 从各个侧面与战争的前因后果, 印证篇首蹇 叔对这场战争的分析。作者的意图不在于“叙战”,而在于“论战”揭示战争胜负的因 果规律:贪暴轻狂必败, 知己知彼必胜。 故而文章只用一句话略写秦晋殽之战,使全文中心 突出,详略得当。文中人物语言, 不仅显示了人物的个性, 而且反映了那个时代政治斗争中外交辞令的 高度技巧。本文中有三处外柔内刚的外交辞令的典型例子:一是弦高的话委婉中透露锋芒, 二是皇武子的话以殷勤之词表严正之态,三是孟明的话在谦卑中包藏杀机。三、布置作业。1. 完成“思考和练习”题二、三、四、五。2. 将“弦高犒师”改写成一个小故事。3. 以“不以一眚掩大德”为题写一篇 800 字左右的议论文。分析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