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1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8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8143754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2021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8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通用版)2021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8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通用版)2021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8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通用版)2021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8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通用版)2021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8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用版)2021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8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2021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8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用版)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8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专题八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命题形式命题特点命题趋势该考点,以主观笔答题形式考查1.填空题,在具体语境中填空,强调理解,一般为6分2所考名句一般不超出课标规定的初、高中古代诗文推荐背诵篇目范围;少数省份涉及课外常见名句,尤其是出自论语孟子荀子等文化经典的名句;句中多有易错字、易混字1.全国卷以古代诗文推荐背诵篇目为考查范围2全国卷2017年为5个句子填空,共5分1(2016全国甲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表示,生是我希望得到的,义也是我希望得到的,但“_,_”。(2)李白蜀道难中“

2、_,_”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3)杜牧阿房宫赋中以“_,_”描写阿房宫宫人的美丽,她们伫立远眺,盼望皇帝临幸。【解析】本题考查根据语境的要求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注意“得兼”的顺序。(2)“嗟尔”“胡为乎”容易出错。(3)“肌”“妍”容易出错。【答案】(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3)一肌一容尽态极妍(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2(2016全国乙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_,_”,是用心专一的缘故。(2)在出师表开头,诸葛亮向后主指出,

3、先帝刘备过早去世,“_,_”,正是危急存亡之时。(3)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_”。【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埃”字易错。(2)“弊”字易错。(3)“狼居胥”是古山名,“胥”字易错;“赢”字易错,注意是“输赢”的“赢”;“仓皇”易错;“顾”是“回头看”之意,理解了意思就不容易写错了。【答案】(1)上食埃土下饮黄泉(2)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3)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3(2015全国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

4、,但他坚定地表示:“_,_。”(2)王维使至塞上中“_,_”一联,写了到达边塞后看到的奇特壮丽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 _,_”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余”易写成“予”。(2)有部分学生想不起来这两句。(3)注意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句子。【答案】(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3)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4(2014全国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_,_”。(2)李白蜀道难中“_,

5、_”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3)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以抒发自己悲愤情感的名句是“_,_”。【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题目并不是单纯地给出上(下)半句,写另外半句,而是给定语境,确定正确的诗句,相比以往加大了难度。其中(2)“猿猱”“攀援”两词较难写。【答案】(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5(2014全国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2)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

6、斗十千)一诗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用“ _,_”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军容之盛。【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晦朔”易错。(2)注意“长风”不要写作“乘风”。(3)“舳舻”与“蔽”容易写错。【答案】(1)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3)舳舻千里旌旗蔽空“名篇”指我国古代那些具有高度的思想艺术价值、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优秀诗文。“名句”指那些形象、精练、含意深刻、至今仍活跃在我们的语言中的语句。“常见”是指以考试说明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为准。语境类默写,即根据题

7、干提供的对所考查“名句名篇”的分析或提示,写出诗文内容。这种题型较之填充补足型,增加了对“名句名篇”内涵的考查,要求考生不仅会背诵原文,而且要对原文的内容有所理解、吸收。1(2016全国丙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左传曹刿论战中记载,鲁庄公十年,齐国入侵。曹刿求见国君献策,但他的乡人质疑道:“_,_?”(2)严格地说,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白居易琵琶行中“_,_”两句表达了这样的意思。(3)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下,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谓“_,_”。【解析】本题考查结合语境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题(1)无生僻难写

8、字,关键是要理解语境,确定要默写的句子。题(2)只要理解了前一句话的意思,就能确定要默写的句子。需注意“呕哑嘲哳”的写法。题(3)需要注意“窈窕”的写法。【答案】(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2)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3)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2(2015全国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庄子逍遥游指出,“_,_”,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2)白居易琵琶行中“_,_”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3)杜牧赤壁中“_,_”两句,设想了赤壁之战双方胜败易位后将导致的结局。【解析】首先,通读、理解“空格

9、”前后的解说文字,弄清楚其要求,然后按要求默写。其次,检查答案,避免出现错别字。(1)“则”字易疏忽。(2)“拨”字易错。(3)“锁”“乔”二字易错。【答案】(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2)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一、名句名篇默写“6注意”1要注意“空格”前后的解说文字语境类默写题“空格”前后的解说文字既是对默写的要求又是提示答案的文字,因此,要认真阅读,充分理解。例如:月作为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传统意象,在琵琶行中,白居易与友人告别时吟唱“_,_”。借月引发思乡之情,别离之绪。苏轼在与客游赤壁时面对

10、月与水感喟,从“变”的角度阐发自己哲理思考的句子是“_,_”。第题中,符合“琵琶行”“与友人告别时吟唱”“借月引发思乡之情”要求的句子只能是“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第题中符合“苏轼游赤壁”“面对月与水感喟”“从变的角度阐发自己哲理思考”要求的句子只能是“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2注意突破生僻难写字对于文质兼美的名言名句,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在考试中却得不到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生僻字、难写字书写有误,一字之差,导致丢分,实在遗憾。例如: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11、杜甫咏怀古迹)以上三句中的“羁”“鹜”“壑”就极易写错,复习中要反复多写几遍,强化记忆。3注意同音异义词读音相同,意义不同甚至相反的词语在名句名篇中大量存在,这也是命题人设置陷阱的热点。复习中应该特别注意这些同音异义词,做到既知其音,更明其义。例如: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司马迁史记)以上三句话中,“幽”的意思是“隐藏的”,容易由后面的“愁”想当然地写作“忧”,若联系后面与它对举的“暗恨”,理解了词意,就不会误写了;“暗”的意思是“绿柳成荫”,易误写为“岸”;“铄”“销”的意思都是“熔化”,易误写为“

12、烁”“消”。4注意同义异形词意思相同而字形迥异的词在名句名篇中也是屡见不鲜的,这类词对考生有更大的迷惑性和误导性,是考试得分的“盲点”之一,复习时也应引起高度重视。例如: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毛泽东七律到韶山)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以上三句中,“教”容易误写成与之同义的“叫”,“长”容易误写成“常”,“材”容易误写成“才”。5注意具体语境名句名篇的背诵和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自己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例如: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白

13、居易卖炭翁)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第句如果不联系“卖炭的老人虽然衣衫单薄,却愿意天气寒冷卖个好价钱”的具体语境,就可能想当然地把“愿”写成“怨”;第句如果不联系“琵琶女本不愿为人弹奏,是千呼万唤的情况下才出来”的,就会把“始”写成“使”;第句如果不联系“晴空”“排云”这两个语境,就会把“霄”错写成“宵”。6注意语句顺序有不少名句的语句顺序即使颠倒,意思也不会发生改变,一部分学生不知就里,往往观其大略、不求甚解,导致把语句顺序颠倒,白白丢了分。例如: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