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练习语文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8140845 上传时间:2023-12-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练习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练习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练习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练习语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练习语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练习语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练习语文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练习语文版班级:_ 姓名:_1. 阅读诗词,完成下列小题。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这首词的作者是_,“西江月”是_。2对这首词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两句,以动写静,把半夜,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通过嗅觉,听觉来捕捉秋夜景物特征,反衬夜色之静。C.词中以“七八个星天外”写乌云密布,这样写的好处是增加画面的美感。D.这首词表达了作者豁达,乐观的心胸。2. 课外阅读。鹊桥仙

2、宋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注释)鹊桥仙:词牌名。纤云弄巧:纤薄的云彩,变化多端,呈现出许多细巧的花样。飞星:流星。一说指牵牛、织女二星。银汉:银河。迢迢:遥远的样子。暗度:悄悄渡过。金风玉露:指秋风白露。忍顾:怎忍回视。朝朝暮暮:指朝夕相聚。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银汉迢迢暗度。()A愚昧,糊涂。B悄悄地。C不亮,没有光。(2)便胜却、人间无数。()A能承受。B战胜,打败。C超过。(3)忍顾鹊桥归路?()A回头看。B照管,注意。C拜访。(4)两情若是久长时。()A如,像

3、。B此,如此。C如果,假如。2判断下面朗读节奏划分的正误。(1)飞星/传恨。(_)(2)银汉/迢迢暗度。(_)(3)忍/顾鹊桥/归路。(_)(4)两情/若是/久长时。(_)3这首词借_悲欢离合的故事,歌颂了_。4说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意思,并指出其表达方式。_3. 古诗品悟。乡村四月 (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中前两句描画的景象。_2后两句主要写农家的繁忙,句中的“蚕桑”、“插田”分别照应了首句的“_”“_”。3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4. 延伸阅读。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4、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1把字词与相应的解释连一连。尽 才觅 指花都凋谢了不知 寻找始 岂料,想不到2写出前两句诗的意思。_3第一句中的“芳菲尽”与第二句中的“_”相呼应,运用了_的手法,写出了诗人看到桃花后的欣喜。4登山前,诗人为_而遗憾,登山后,诗人看到_又感到惊奇。5. 读一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练习。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_。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_。1请把诗句补充完整。2诗中“_”写的是山村的自然风光;诗中“_”两句将视角从窗外转入屋内,写出了农家生活的情趣。3诗中自然的风光,普通的农院、平凡的生活场景、醇厚的友谊都深深地吸引了作者,所

5、以最后作者表示“_”,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6. 课内阅读。_,花木成畦手自栽。_,两山排闼送青来。1补充诗句。2“畦”指_,“排闼”指_。3这首诗中体现对仗的一句是_,_。7. 阅读下面古诗词,再做题。在狱咏蝉唐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注释)西陆:指秋风。南冠:指囚徒。1从题材看,这是一首( )A.边塞诗B.咏物诗C.送别诗2诗中描写环境恶劣的句子是:_,_。3诗中表明诗人心迹的词语是_。4对这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一首五言绝句。B.首联“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写自己在特殊处境中,听到

6、秋蝉的悲鸣,引发心中的深沉悲恨。C.“谁为表予心”,意思是向谁表达自己的内心真情,句中满含着无奈的悲苦。8. 阅读下面的诗歌和图片,完成练习。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尽”的意思有:完;死亡;达到极端;全部用出;用力完成;全,都;所有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中“尽”的意思是_(填序号)。“取之不尽”中“尽”的意思是_(填序号)。2用自己的话说说“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描绘的画面,然后写下来。_3“月”一直是文人墨客喜欢吟咏的景物,诗人借月抒怀,有“月落乌啼霜满天,_”,有“峨眉山月半轮秋,_”。4下列对古诗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7、 )A.“人尽望”说明月夜的景色很奇特,引起众人的关注。B.诗歌的前两句描写了幽静清凉的秋景,表明诗人对秋景情有独钟。C.全诗围绕“桂花”来写,写出了花香的浓郁,表达了诗人陶醉于自家庭院的思想感情。D.诗人表面上是在写秋思不知道落在何处,实际上是在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5观察古诗下面的插图作品松间明月长如此,指出此图与十五夜望月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的不同之处。_9. 古诗阅读。邯郸冬至夜思家唐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两首诗里的“远行人”“一人”分别指谁?_2两首诗的

8、后两句都是诗人的想象,这从哪两个词语上可以看出?_3“抱膝灯前影伴身”这句诗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_10.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兰溪棹歌(唐)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1)结合语境给划线词语选择合适的意思。凉月如眉挂柳湾。( )A圆圆的月亮。 B新月。越中山色镜中看。( )A越过中间。 B周代诸侯国名。兰溪三日桃花雨。( )A桃花瓣落下来,像下雨一样。B江南春天桃花盛开时下的雨。(2)根据下面的画面,写出合适的诗句。一弯新月挂在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_鱼群在夜半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_(3)判断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

9、析的正误。这是一首富有民歌风味的船歌。全诗清新灵妙地写出了兰溪的山水之美及渔家的欢乐之情。( )首句写行舟看见的江岸边的景色,因为是雨后的春夜,因此皎洁的月色显得更加清澄。( )古诗描写的是江南春天的景色,从“桃花雨”一词可以判断出来。( )“越中山色镜中看”,描绘出越中一带水清如镜,两岸秀色尽映水底的美丽图景。( )11. 诗词天地。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作者:_,_。_,_。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在横线上填上恰当内容。2在所填句子中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_12. 快乐读书吧。画眉鸟欧阳修百转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1欧阳修

10、是_代诗人,是“_”之一。2这首诗写了哪几种画眉鸟?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_3作者写画眉鸟,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_13. 读古诗,完成练习。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_。_?牧童遥指杏花村。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作者是代诗人。2清明一诗描写的是_(节日)时的景象。3这首诗中哪一句描写了清明时节的自然现象?_。4这首诗写出了清明时节人们( )的情景。A.踏青时十分喜悦B.扫墓时凄凉、忧伤C.喝酒时逍遥14.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1诗中哪一句点明了标题?为什么说这句诗点明了标题?_2(1)“日暮客愁新”中有一个“愁”字,请写出作者在愁什么。_(2)写出你能联想到的同样是表达这种“愁”的诗句。_3对偶句前后呼应,互相映衬,对比鲜明,语言凝练,便于记忆和传诵。请写出诗中的对偶句,并写出你对该对偶句的感受或理解。_15. 课内精彩回放。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1这首诗是_代诗人_的作品,这是他的“生平第一快诗”。这首诗抒发了诗人_的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