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涡轮增压技术的分析报告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8139134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动机涡轮增压技术的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发动机涡轮增压技术的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发动机涡轮增压技术的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发动机涡轮增压技术的分析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发动机涡轮增压技术的分析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动机涡轮增压技术的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动机涡轮增压技术的分析报告(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学生毕业论文与过程资料专 业:_汽车运用技术_班 级:_082102_学 号:_03_姓 名:_ _广集_ _汽车学院 2011年6月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汇总表系(分院):汽车学院专业:汽车运用技术班级:082102指导教师:吕凤军序号学号选题名称备注(自选/指定)108210203广集关于发动机涡轮增压技术的分析自选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广集同学:经系(分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小组研究,现确定你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为:关于发动机涡轮增压技术的分析。其主要研究容:涡轮增压的历史、发展与其市场前景。对于涡轮增压的各种形式、优点和缺点的分析,涡轮增压发动机的

2、保养与维护。需要查阅的参考文献1 徐立汉,朱建江.废气涡轮增压器的正确使用J.柴油机,2002,(06)2 良、雷钧等.增压器金属密封件结构性能分析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2001,(04)3 陆家祥.柴油机涡轮增压技术M.:机械工业,1999.09进度要求与工作容:资料查阅阶段:2010年3月15日2010年3月25日,结合工作岗位,收集、查阅与论文题目有关的资料;开题报告阶段:2010年3月26日2010年4月15日,搜集资料,完成并提交开题报告;初稿阶段:2010年4月16日2010年4月30日,形成毕业论文初稿;修改定稿阶段:2010年5月26日2010年5月30日,在指导教师的审核下

3、,完成终稿。 请你按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工作规的要求,做好各项工作,确保任务的圆满完成。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 目:关于发动机涡轮增压技术的分析 系(分院):汽车学院专业:汽车运用技术 指导教师:吕凤军(讲师)报 告 人: 广集 2011年4月15日本课题研究的意义涡轮增压发动机是依靠涡轮增压器来加大发动机进气量的一种发动机,涡轮增压器(Tubro)实际上就是一个空气压缩机。涡轮增压提高发动机进气量,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让车子更有劲。一台发动机装上涡轮增压器后,其最大功率与未装增压器的时候相比可以增加40%甚至更高。这样也就意味着同样一台的发动机在经过

4、增压之后能够产生更大的功率。由于涡轮的增压效果,意味着汽缸可以有更多的空气,使燃油更充分的燃烧。对于资源的利用更加合理,而且能使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减少,减少对空气的污染。本课题的基本容、重点和难点,拟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径)基本容:涡轮增压的历史、发展与其市场前景。对于涡轮增压的各种形式、优点和缺点的分析,涡轮增压发动机的保养与维护。重点: 涡轮增压的原理难点: 涡轮增压的常见故障研究手段:(1)收集和查阅相关资料;(2)查看实习单位的手册;(3)咨询指导教师;(4)上网查找相关文献;(5)根据实习报告中具体的工作容形成的体会。课题进度计划本课题计划按以下几个阶段完成:(1)2010年12月6日

5、2011年3月15日,根据我实习期间具体的工作岗位和指导老师下达的任务书,确定论文题目;(2)2011年3月16日2011年4月15日,搜集资料,完成并提交开题报告;(3)2011年4月16日2011年4月30日,形成毕业论文初稿;(4)2011年5月1日2011年5月25日,根据指导教师的修改意见和实习期间的心得,完成毕业论文的第二稿;(5)2011年5月26日2011年5月30日,在指导教师的审核下,完成终稿。参考文献资料1 徐立汉,朱建江.废气涡轮增压器的正确使用J.柴油机,2002,062 良、雷钧等.增压器金属密封件结构性能分析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2001.043 顾宏中,MIX

6、PC涡轮增压系统研究与优化设计M.交通大学,2006.054 陆家祥.柴油机涡轮增压技术M.:机械工业,1999.095 于世元.涡轮增压器原理、结构和使用M.:国防工业,19956 松青.王世震.汽车概论M. 高等教育,20087 清明.汽车故障诊断与技术检测M.机械工业,20018 闫大健.汽车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M,国防工业,2008指导教师意见(对本课题的深度、广度与工作量的意见)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系(分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小组意见组长(签章) 年 月 日 毕 业 设 计 (论 文)题 目: 关于发动机涡轮增压技术的分析系(分院):汽车学院专业:汽车运用技术 姓名:

7、广集 指导教师: 吕凤军(讲师)2011年5月30日关于发动机涡轮增压技术的分析摘 要一般来说,汽车引擎的排量和功率是成正比的,要提高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提高发动机的排量。但是排量提高的同时,发动机制造的精密程度、重量、能耗也被无限量增大,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于是便出现了涡轮增压技术,它在不改变发动机排量的同时,增大了发动机输出的功率,改写了“排量决定功率大小”的传统概念。关键词:涡轮增压;节能;减排目 录引言11涡轮增压的发展历史11.1涡轮增压的起源和发展11.2涡轮增压的未来前景22涡轮增压的结构原理与性能42.1涡轮增压的优点与缺点42.2涡轮增压的维护63涡轮增压的常

8、见故障73.1涡轮增压器漏油73.2有金属摩擦声83.3增压器轴承损坏84结束语9参考文献10致11 / 关于发动机涡轮增压技术的分析引言一般来说,汽车引擎的排量和功率是成正比的,要提高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提高发动机的排量。但是排量提高的同时,发动机制造的精密程度、重量、能耗也被无限量增大,起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于是便出现了涡轮增压技术,它在不改变发动机排量的同时,增大了发动机输出的功率,改写了“排量决定功率大小”的传统概念。1 涡轮增压的发展历史1.1涡轮增压的起源和发展1905年,尔寿(Sulzer)兄弟研发公司的总工程师阿尔佛雷德J波西(Alfred J Buchi)博士在

9、瑞士温特图尔首次提出了涡轮增压的概念,并于当年的11月16日,被德国专利局授予了第204630号专利“燃机辅助增压器技术”,这标志着涡轮增压技术正式诞生。波西也被公认为涡轮增压技术的创始人。1912年,世界上第一台废气驱动的增压器正式问世。不过,这项技术最初并未用于汽车行业,而是应用于船舶、航空领域。1923年,德国交通部建造了两艘轮船,采用了涡轮增压技术,该技术使轮船的10缸发动机的最大功率输出由1750马力增大到2500马力。涡轮增压器的规模化生产出现在二战时期,由美国首先将其运用在军用飞机上。1961年,小轿车开始尝试性地安装增压器,但因为瞬间产生的巨大压力和热量,使安装后效果并不理想。

10、瑞典萨博汽车公司是第一家把涡轮增压器成功批量应用到汽车产品上的汽车制造商。配装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萨博99车型,在19691984年间销售量高达近59万辆,足以显示市场对该技术的肯定。业人士普遍认为,萨博公司使汽车发动机在应用涡轮增压技术上,真正走向成熟,宣告了汽车产业一个新时代的诞生。在上世纪涡轮增压技术发展的历史中,宝马的Turbo200、保时捷的911Turbo都是消费者追捧的热门车型。在中国,大众公司率先引入了轿车涡轮增压技术。目前,运用于多款车型的2.0TSI(涡轮增压缸直喷式发动机)发动机,曾连续数届(2005、2006、2007年)在约30个国家近60位顶级汽车专业记者组成的评审团的

11、“年度发动机”大奖评审中,获得1.82.0L排量级别“年度发动机大奖”,该评审团认为该款发动机“在技术、性能、节能、环保方面取得了平衡”。1.2涡轮增压的未来前景我国在强调GDP增长的同时也非常注重环境保护。汽车作为一大产业,对环境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为了满足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标准,汽车企业需要不断地进行技术改进。涡轮增压器是为柴油、汽油动力装置配套的环保、节能型高科技产品,它能够很好地改善发动机的工作状况,从而满足高标准的排放要求。增压是发动机满足更高排放标准而必然采取的技术,排放标准的要求、市场与技术的国际化以与汽车市场的飞速发展将成为涡轮增压器行业的发展带来无尽潜力。在汽车产业链上,涡轮增

12、压器主要面向2大市场:一是主机配套市场,这个市场取决于国发动机主机的生产量与发动机的增压比率,而在发动机进口情况影响不大的情况下,发动机主机生产量又主要取决于国汽车的生产量;二是售后市场,主要取决于国社会汽车保有量和涡轮增压器的使用寿命。(1)主机配套市场首先分析一下主机配套市场。图1和图2示出我国19912003年每年的汽车生产量和发动机生产量。可以看出,除了少许波动外,我国的发动机年生产量和汽车年生产量基本保持1:1的关系。只要发动机上一年的存量与当年发动机进口贸易影响不大,发动机产量和汽车生产量将基本保持这个比例关系,所以我们可以简单地通过汽车产量来推算发动机数量。从图1可以看出,10多

13、年来我国汽车生产量持续稳定增长,为涡轮增压器的发展提供了稳定而有潜力的市场空间。如果以2002年的300万辆汽车生产量为基础,按照10%的增长速度,到2010年将达到600万辆的水平。再按5%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将达到1000万辆的水平,这还是一个比较保守的数字。实际上2003年汽车生产量444.4万辆,同比增长35.2%;2004年18月,汽车累计产量340.57万辆,与2003年的同期相比增长21.18%。所以,2010年600万辆的水平将提前实现。届时发动机的增压比率也将大大提高。从这些推测可以看出,在主机配套市场上增压器的市场空间之大。同时,汽车发动机又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两种类型。从现实情况来看,两种发动机的增压比率是不一样的。柴油机大都使用增压器,增压比率非常高;由于技术原因和对环保要求不高,汽油机使用增压器的比率比较低;因此,在考虑增压比率对涡轮增压器的需求影响时,必须考虑2种不同的机型。图3示出汽油机和柴油机近几年的发展趋势。一方面,汽油机产量在稳步上升,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通过技术自我研发和发达国家技术扩散,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