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理用药处罚措施_工作报告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8135147 上传时间:2022-08-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合理用药处罚措施_工作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不合理用药处罚措施_工作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不合理用药处罚措施_工作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不合理用药处罚措施_工作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不合理用药处罚措施_工作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不合理用药处罚措施_工作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合理用药处罚措施_工作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不合理用药处罚措施对于不合理用药的医生,要实施处罚措施,这样可以加强药品使 用管理效能,加强用药监督,规范用药行为,提高医务人员合理用药 的自觉性,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提高医疗质量, 减少医患矛盾与纠纷。以下是橙子给大家整理的资料,欢迎大家阅读 参考! 不合理用药处罚措施医院临床药师和感控办按计划、按比例、有重点的抽查全院各科室病例,将合理用药情况纳入科室绩效和医师考 核体系,与医德医风、年度考核、评先评优、职称晋升和评聘挂钩。1、对在病程记录中药品无使用目的,抗菌药物、辅助用药、能 量补充用药无充分使用依据和滥用其它药品的,每种药品扣发所在科 室绩效10分。2、年度内三次被

2、认定为不合理用药的医师,除对所在科室进行 绩效考核外,个人医德医风考核评为不合格,取消个人年度评先、评 优资格,并予以通报批评。3、年度内五次被认定为不合理用药或三个月用药比例超标的医 师,除以上的处罚外,由医务科暂停其处方权,并取消其所在科室及 科主任年度评先、评优资格。一. 门诊不合格处方的处理1. 通过四查十对,发现明显用药错误、配伍禁忌的不予调剂,原 处方退回。电话通知处方医师更改后调剂。2. 属于书写规范不合格的情况,在不影响患者的用药的情况下, 调剂发药。而后通知门诊部,由处方医师在调剂室更改。如未按照规 定的时间修改,上报药剂科、医务科(定期),集中上报医院处理。3. 处方评价检

3、查出的问题处方,集中上报医院处理。4. 药剂科调剂室将不合格处方及时登记,通知门诊部修改。二. 住院患者不合理用药医嘱的处理1. 检查出的不合理或不适应用药医嘱单记录通知医嘱处方医生。2. 临床药学查房发现的问题及时与医嘱医师沟通,修改。3. 医院每周行政查房检查出的问题,按照医院的相关规定(违纪 处罚规定)处罚,以医院内的形式通报。三. 培训提高与处罚相结合,提高合理用药水平1. 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由医院在全院周会上通报,提醒医生注意。2. 及时举行全院性的合理用药的知识培训,提高处方(用药医嘱) 的水平。3. 按照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对超常处方3次以上的 医师提出警告,未改正仍连续2次

4、超常处方的,医院取消其处方权。 常见不合理用药六现象 1、用药不对症肚子痛用什么药?止痛药?止泻药?消炎药?胃药?其实,擅自用哪 一种都可能是错误的选择。要知道,腹痛的原因有数十种,缺乏医学 专业知识的普通百姓,怎能轻易判断自己腹痛的病因,又怎能做到对症用药呢?同样的道理,有些人仅凭一知半解或自恃“久病成医”,或听别 人的用药“经验”,不经诊断,未弄清楚病因和药物的适应症时就随 意用药。这种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最高,对健康的危害也最大。要知道 许多症状可能相同或相似,其病因却不相同,治疗方法也更是迥然不 同。用药不对症,不仅不能治愈疾病,而且还会延误原有疾病的正常 治疗,甚至会因为所用药物的不良反

5、应而增添药源性疾病。中成药的使用中,也存在着这种情况。比如胃痛,有脾胃不和、 食积停滞、脾胃虚寒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所用药物是不同的。失眠 也有心肝血虚、心阴不足、心肾不交、心脾两虚和肝郁化火等类型, 治法也不同。中药也有不良反应,若使用不当也会出现药源性疾病。2、用药时机不对从大的方面来看,首先应在疾病的不同阶段要运用不同的治疗手 段。以乙肝的治疗为例,许多人认为,一旦感染了乙肝病毒,在未查 明病毒在体内复制情况时,就应立即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但有 研究表明,过早地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乙肝,效果并不好。其原因是:1. 体内没有病毒复制时,使用抗病毒药是无效的。2.体内的免疫细胞 处于“麻痹

6、状态”(免疫耐受)时,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效果较差。3. 不考虑病情,过早地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往往可增强乙肝病毒对药 物的耐受性,或使病毒发生变异。4.过早地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并 不能起到防止肝脏发生纤维化的作用。从小的方面来看,每天的服药时间是有讲究的。比如,抑酸剂、 保护胃黏膜的药物要在饭前服,而阿司匹林这类的解热镇痛药就一定 要在饭后服。另外,不少降压药都需要保持相对恒定的血药浓度,比如有的药 一日服两次,应每隔12小时1次;每日服3次的药,需每隔8小时服 1次。不少患者往往在三餐前后服用,这样白天血液中药物浓度较高, 而夜间较低,影响疗效。可见,用药时机要正确掌握,不能想当然,在遵医

7、嘱或者阅读药 品说明书的基础上,若有疑问,应主动咨询医师和药师。3、随意增减药物剂量有的人治病心切,认为药吃得越多,病好得越快,便随意加大剂 量;有的人又经常忘服、漏服药物,问其原因,答曰病情有好转,就 不把吃药放在心上了。需知,药物服用的剂量是通过长期临床试验和可靠的理论依据制 定的,此类随意用药行为不仅无法达到治疗效果,往往还会造成不良 后果。药量过大,可能引起中毒,尤其对老人和儿童,是十分危险的; 药量偏小,非但达不到治疗效果,反而贻误病情,甚至产生耐药性。因此,使用药品时,应该参照药品说明书上的规定,严格掌握用 量和疗程,这样才能保证用药安全有效。4、不按疗程服药,稍有好转立即停药或者

8、频繁换药与一般老百姓的认识不同,疾病是否痊愈,并不是以患者自觉症 状的好坏来决定的。当您感觉已经正常时,身体机能并未完全恢复正 常,如果是患感染性疾病,致病菌也可能只是暂时潜伏起来,并未被 清除。可见,在对待用药疗程的问题上,要相信医生,而不要被主观 感觉欺骗。以下几种情况,都是用药过程中需要杜绝的:时断时续,药物发挥疗效主要取决它在血液中恒定的浓度。如不 按时服药,达不到有效浓度,对控制疾病发展不利。疗程不足,药物治疗需要一定的时间,如细菌感染性疾病需要7 14天才可治愈。若用药两三天,症状有所缓解就停药,就可能成为 慢性感染。糖尿病的治疗中,有时症状虽消失了,但如果不查血糖, 可能血糖仍高

9、,此时若自行停药,可能会导致并发症。突然停药,许多慢性疾病需长期坚持用药控制病情,巩固疗效, 如精神病、抑郁症、糖尿病、高血压等。停药应在医师指导下逐步进 行。不要擅自停药,否则会旧病复发甚至病情加重而危及生命。随意换药,有些药物显示疗效需要一定时间,如伤寒病程为4周, 用药(以氯霉素为例)总疗程不少于2周;抗结核病药需半年至1年。 随意换药可使治疗复杂化,出现问题也难以找出原因及时处理。5、对治疗目标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得了病,大家总想通过一次治疗“断根”,认为长期服药就等于 自己的病治不好了。这种愿望是人之常情,但也应该看到,到目前为 止,除少数能获得持久免疫的疾病如麻疹、天花、水痘、风疹、伤

10、寒 等感染性疾病外,绝大多数疾病是难以通过某种“神奇的治疗”而根 治的。以高血压为例,没有一种药能吃一次就把血压永久地降下来,但 是只要坚持服药,就可以把血压控制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 活质量,延长生命。而这,就是我们治疗疾病的目标。对疾病的康复,我们要有一个科学的心理预期,才能避免不合理 用药。6、盲目联合用药部分人有这种心态,认为将数种药物联合使用,总有一种是合适 的,还可以增强疗效。事实上,盲目的联合用药危害不小。首先,有 些药物商品名不同,其有效成分是一样的,同时服用就会导致重复用 药,使剂量累加。例如降糖药中,格列齐特与达美康是同一成分,不 必同用,格列齐特与优降糖虽非同一成分

11、,但都属于磺脲类,也不应 同用;其次,有些药物间存在配伍禁忌,联合使用会导致药物间发生 相互作用,以致降效、失效,甚至招致毒性反应;第三,不恰当的联 合用药还会加大毒副作用。临床合理用药一、临床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1、临床医师在药物临床应用时须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指导 原则。2、临床医师在诊疗过程中,要根据临床诊断按照药品说明书所 列的适应症、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症、药物不良反应及注意 事项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并根据临床观察指征和检验结果及时修正 和完善原定的用药方案,更改、停用药物,必须在病程记录上作出分 析。3、临床医师不得随意扩大药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适应症,如因 医疗创伤需扩展药品

12、使用规定的,应报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审查通过 并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4、具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药理作用的药物不得联用或长期交替 使用(包括同类的抗菌药、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药物及肽类、蛋白水 解物等)。5、药学人员要严格按照处方的管理办法的要求,对处方用 药适宜性进行审核,发现不合理用药情况告知用药医师,情况严重的 要拒绝调配并登记,定期向合理用药小组汇报。二、以下情况视为不合理用药1、超出药物使用适应症范围;2、药物使用缺乏临床检验和(或)影像学依据;3、用药过程缺乏疗效评价和实验室或影像监测;4、用药剂量不正确;5、违反用药禁忌症;6、给药途径不正确;7、用药疗程长,与病情不符;8、不合理联合用

13、药或同一药理作用重复用药;9、违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 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的用药;10、违反我院出台的有关临床合理用药的相关规定。三、建立不合理用药纪委约谈机制1、医院信息科与药械科要健全药品使用超常预警机制,时刻掌 握药品使用动态,利用科学的统计分析及时发现不合理用药苗头,查 找原因、解决问题。2、每月统计用药金额排名,重点对使用前三名药品排名第一的 医生的病例进行审核,由临床药师与感控科分析其用药合理性,发现 不合理用药即上交纪委约谈。3、一般情况的不合理用药,由所属科主任约谈,严重的不合理 用药,由医院纪委约谈,特别严重的不合理用药(如造成医患矛盾、 医疗纠纷、或被上级主管部门点名或约谈者),除纪委约谈外,并给 予全院大会上作检查、降低处方权限、暂时取消处方权等处理。4、经纪委约谈之后,年内仍然被查出较严重的不合理用药者, 给予吊销医师资格或解聘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