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的萌发导学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8133749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8.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种子的萌发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种子的萌发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种子的萌发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种子的萌发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种子的萌发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种子的萌发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种子的萌发导学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杨柳庄中学生物教案 课题种子的萌发 课型:新授 一 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2.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设计探究试验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崇尚科学探究的情感。二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设计探究种子萌发的过程及对照试验。 难点: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和活动。三学法指导依据学习目标,结合导学案的问题提示进行预习,认真研究课本,回答问题。 小组长要搞好检查,确保每位同学都认真学习,有疑问的地方标出来,以便解答四预习导航1种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和的过程。3. 即使在条件适宜的环境中,种子也不一定都能萌发。 或 被昆虫咬坏的种子都不能萌发。

2、储存时间过长的种子已死亡,也不能 萌发。正在的种子也是不能萌发的。4在农业生产上,播种前应当测定和种子的 。发芽率的公式。5当一粒种子萌发时,首先要、或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胚根发育成,胚轴,胚芽发育成。五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合作探究,之后分组展示)(一)实验探究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计划。2我们给种子提供了几种不同的环境,几号瓶子萌发了?3.1 号瓶子与 2 好瓶子变量是什么?3 号瓶与 2 号瓶的变量是什么?4 号瓶与 2 号 瓶的变量是什么?1 号、3号、4 号瓶子分别与2 号形成什么实验?4. 对每一组的处理除所研究的条件外,其他环境条件

3、是否与对照组相同?5. 每一组应当有多少粒种子?每组只有一粒种子行吗?6. 如果事先已经知道 2 好瓶子中的条件是最适合种子萌发的,那么,设置2 号瓶 是否还有必要?为什么?7. 总结种子萌发需要哪些外界条件?(二)生活导航1. 在农业生产上,农民伯伯是不是随便买来一袋种子就能播种?为什么?2. 大米在肥沃的土壤、适宜的外界环境中能长成幼苗吗?为什么?(种子萌发的 自身条件)3. 种子萌发时首先吸收什么?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哪些部位?4. 春播时有许多要注意的事项,例如,在华北,大麦和豌豆的播种时间比棉早, 有些作物的种子在播种前要浸种,土壤需要耕和耙,变得松软。你能说出其中的 科学道

4、理吗?5. 我国北方常在早春播种以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通常称为“地膜覆盖”), 这种萌发有什么好处?第一节种子的萌发一基础巩固1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A水分和适宜的温度 B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C 土壤空气和水2种子萌发时的营养物质来源于()A 土壤中 B水中 C胚乳或子叶中D果实中3我们食用的绿豆芽发育自胚的()A胚轴 B胚芽 C子叶 D胚根 4种子的休眠有利于()A保存养料B适应环境 C种子成熟D提高发芽率5. 垂柳的树干最初是由种子的哪一部分发育而成的()A胚根 B胚轴 C胚芽 D子叶6小明的妈妈要在家里发豆芽,小明告诉妈妈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是7.在测定种子发芽率时,选出了

5、100粒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有4粒种子未发 芽,这一批种子的发芽率是。二强化提升1. 分析图中实验,并完成下面问题:(1)六粒种子中能萌发有,原因是(2 ) 不能萌发的有, 原因是。(3)通过以上分析,表明种子萌发所需的外部条件是种子的萌发教材分析本节是在上一章已学种子的结构的基础上,讲述了学生熟悉的种子植物一生的第一个阶 段种子的萌发。本节内容有四:一是通过探究了解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二是介绍了种 子萌发的自身条件,三是借助于图介绍了种子的萌发过程,四是设计了一探究测定种子的发 芽率了解种子自身条件对其萌发的影响和抽样调查这一科学方法。在本节“想一想、议一议” 环节中,教材首先是通过对清明

6、时节,我国北方农民春耕播种现象进行讨论,引入本节教学 内容。接着设计了一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获得知识,并领悟到 设置对照组这一科学方法;接着正文介绍了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紧跟着借助于图展示了玉 米和菜豆种子的萌发过程,进而让学生清楚种子的萌发过程;最后又安排了一个探究测 定种子的发芽率,让学生明白种子自身条件对于种子的萌发来讲也是至关重要的,并借助于 此探究给学生灌输了抽样调查这一科学方法。学情分析虽然都是生于城市长于城市的孩子,但是从小就接触到很多有关农业的谚语,因此对于 想一想、议一议”中的谚语: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这些谚语还是比较熟悉的,上课时学生 也能说出其中蕴含的科

7、学道理。对于教材中的探究,因为在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一节学完探究 后,就在后续的教学中以及练习中都有所强化,所以学生对于探究的步骤、以及提出问题作 出假设的方法、实验设计时的注意事项、如何设置对照实验等学生都是比较清楚的,所以在 对教材中的第一个探究进行教学时就比较简单了,选择种子萌发所学环境条件中的一个条件 让其参考教材中的计划进行了实验设计,最后展示了本班兴趣小组同学所做实验结果。对于 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则是选择教师创设情境学生分析后得出。对于种子萌发的过程,是通 过问题引导学生回忆种子结构,然后观察教材中的插图讨论后总结得出。关于第二个探究一 测定种子的发芽率,重在培养学生理解抽样调查,以

8、及对数据处理的能力,因此让全班同 学分析了兴趣小组同学所做的第一个实验对照组的结果。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2. 描述种子萌发的大致过程。3 巩固复习有关探究的知识。4 .尝试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过程与方法1 通过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总结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并巩固复习有关探究 中的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确定变量、设置对照实验等等知识。2. 通过对教师预设情境的分析,总结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3. 通过对教材中插图玉米、菜豆种子的萌发过程分析,总结种子萌发的过程。4. 通过探究种子的发芽率,领悟抽样检测这一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在参与种子萌发的

9、环境条件”的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持之以恒、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2 参与种植、管理植物的实践活动,培养爱护植物的情感。教学重点1 通过探究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2 .运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明白种子自身条件对于萌发的重要性。教学难点抽样检测时正确的取样方法。教学过程教师创设情境:有这样一句谚语: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你 能否说说其中暗含的科学道理呢?学生思考后回答:种瓜点豆的最佳时间是在清明(4月5日)前后。这其中暗含的科学 道理是:清明前后已是春天,气温回升,利于种子萌发。教师进一步质疑导入新课:这说明了种子的萌发受环境条件的影响。那么种

10、子的萌发受 哪些条件的影响呢?它的萌发过程又是怎样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教师创设情境:资料:小麦、大麦萌发的最适温度是25C,玉米是35C,水稻是30C,棉是27C 36C,黄瓜是31C37C。许多作物往往要在地里浇一些水,使土壤潮湿,如果刚下过一场小雨,不用浇水 就可以播种了;但是过于潮湿又容易使种子霉烂。播种前往往要松土,使土壤有充足的空气。教师提问:根据资料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分析资料后提出问题: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充足的空气吗?教师进一步引导:我们的结论是否正确呢?我们可以采用设计探究来验证。那么同学们 还记得探究吗?探究的基本步

11、骤包括哪些?学生思考后回答: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教师进一步设问:请同桌分析讨论下列问题,参考课本方案制定出实验步骤。此探究 的变量是什么?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条件分别应该是怎样的?(请从温度、水分、空气三个 方面去描述)你认为教材中的哪几组装置可以形成对照实验探究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请你描述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条件,分析书中的设计完美吗?如果有缺点,请你设计一组对照 实验来探究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对象种子的数目有要求吗?若有又怎样的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答题情况进行评价,并请兴趣小组的同学展示介绍他们的实验过程及结 果。拓展延伸:研究发现,种子萌发的外界条

12、件除了需要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 气外,有时还需要一些其他条件。下表是蚕豆、烟草和苋菜的种子在见光和不见光条件下的 发芽率,请根据该表数据回答,这三种种子的萌发与光照有什么样的关系?并选择一种材料 设计实验证明。蚕豆种子烟草种子苋菜种子见光条件下97 . 1%98 . 5%1 . 8%不见光条件下96 . 8%2.4%96 .6%二、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教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请根据生活经验判断下列种子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是否能萌 发?1.煮熟的花生米2 吃的大米3 .片豆瓣4. 干瘪的玉米5 .被虫咬坏了的黑豆6. 处于休眠期的松子学生分析后回答:这些种子均不能萌发,因为这些种子要么没

13、有生命,要么种子结构不 完整,要么种子还处于休眠期。教师进一步质疑:由此可知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什么呢?学生回答:饱满的、结构完整的、活着的、度过休眠期的种子。三、种子的萌发过程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忆种子的结构: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分别是由哪些结构构成的?各结构有什么作用?学生回忆后回答:菜豆种子由种皮和胚构成,种皮保护胚,胚将来发育成新个体。胚是 由2片肥厚的子叶、胚芽、胚轴、胚根构成的,其中胚芽将来发育成新个体的芽,胚根发育 新个体的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而子叶则为胚芽、胚轴、胚根的发育提供营养。 玉米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构成,种皮保护胚和胚乳,胚将来发育成新个体,而胚乳则为其 发育

14、提高营养,玉米的胚是由一片薄薄的子叶、胚芽、胚轴、胚根构成,胚芽将来发育成芽, 胚根将来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教师进一步质疑: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在发育过程中,是胚芽先发育呢,还是胚轴,否 者是胚根?请大家分析教材P92插图,回答此问题。学生根据观察结果回答:先是胚根突破种皮,然后胚轴伸长,最后胚芽发育成芽,芽进 一步生长成茎和叶。四、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教师设置情境:一位农民,经不正规的渠道低价购买了 50斤的小麦种子进行播种,过 了一段时间地里只是稀稀拉拉的长出了几株小苗,而别人地里却是绿油油的一片,想要重新 播种,可是又错过了播种时间。以后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你会建议这位农

15、民怎么做?学生思考后回答:去种子公司买正规的种子。教师进一步质疑:正规渠道购买的种子就能保证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所有的种子都能萌 发吗?学生思考后回答:不能,但是我可以建议他先试一试。教师进一步引导:怎么试?将所有种子播下去试吗?学生笑这回答:选取一部分进行实验。教师进一步引导:选取?是选取那些颗粒饱满、种子结构完整的吗?学生回答:当然不是,是随机抽取的。教师:非常棒,这就是抽样检测。如果假设从一袋种子中随机抽取了100粒种子进行实 验,最后发现有98粒种子萌发了,请问这袋种子的发芽率是多少呢?学生回答:98%。最后教师强调:在进行抽验检测时,环境条件应该是该种子萌发的最佳条件。为了保证 播种后出苗整齐,应该选用出芽率在95%以上的种子。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种子萌发的条件以及种子萌发的过程,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 问题: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有哪些?自身条件有哪些?萌发过程是怎样的?反思:本节课是一节探究课,因此在问题设计上注重在对学生的引导,所以问题预设方式就 主要采用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