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Word文档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8131683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建Word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建Word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建Word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建Word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建Word文档(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说课一、教材分析: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是在学生掌握了乘法的意义和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非常重要的运算定律,不仅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而且运用它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计算。二、学情分析: 对于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有了初步认识,这里着重通过具体例子,采用不完全归纳推理,正式归纳出定律。对于定律只要求能表达得清楚没有错误,不要求一字不差地背诵,重要的是能根据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教学时,要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有步骤地观察、分析、比较,不但使学生学习新知识,而且在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三、教法和学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

2、主体作用,在教学中注意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规律、理解规律,通过猜测验证,引导启发学生发现规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四、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心理特点、认知规律以及新课标的精神,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根据加法运算定律推导出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2)通过知识间的联想,猜想减法、乘法和除法是否同加法一样有交换律和结合律。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推理、判断、例证、表达、猜想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他们的想象力。3、情感目标: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信心。五、教学重、难点:从猜测验证

3、中归纳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六、教学关键:自主推导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七、教学理念: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同时体现“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合作发现、体验成功”的教学思路。八、教学过程:一、旧知引入:我们探讨了加法的哪些运算定律?什么是加法交换律?用字母怎样表示?什么是加法结合律?用字母怎样表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有什么作用?二、探究学习:1、加法有交换律和结合律,那么在我们学习过的其它运算减法、乘法、除法是否也有交换律和结合律呢?2、合作探讨、举例证明:提出要求:(1)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讨;(2)把讨论的结果通过举例加以验证;(3)用语言概括出规律。3、汇报减法、乘法、除法是否有交

4、换律。(1)小组派代表汇报。(2)师生共同总结规律。(3)怎样用字母表示?(4)判断下面各算式是否运用了乘法交换律:1617=171616+17=17+16提出问题: (1)乘法交换律有什么作用?(2)乘法交换律和加法交换律有什么不同?4、汇报减法、乘法、除法是否有结合律。(1)小组派代表汇报。(2)师生共同总结规律。(3)怎样用字母表示?(4)运用运算定律填空:3254=3(25 )501258=50(8)2512584=()()三、全课总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有什么作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说课一、教材分析:“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是在学生掌握了

5、乘法的意义和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非常重要的运算定律,不仅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而且运用它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计算。二、学情分析:对于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有了初步认识,这里着重通过具体例子,采用不完全归纳推理,正式归纳出定律。对于定律只要求能表达得清楚没有错误,不要求一字不差地背诵,重要的是能根据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教学时,要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有步骤地观察、分析、比较,不但使学生学习新知识,而且在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三、教法和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注意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规律、理解规律,通过猜测验证,引导启发

6、学生发现规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四、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心理特点、认知规律以及新课标的精神,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根据加法运算定律推导出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2)通过知识间的联想,猜想减法、乘法和除法是否同加法一样有交换律和结合律。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推理、判断、例证、表达、猜想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他们的想象力。3、情感目标: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信心。五、教学重、难点:从猜测验证中归纳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六、教学关键:自主推导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七、教学理

7、念: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同时体现“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合作发现、体验成功”的教学思路。八、教学过程:一、旧知引入:我们探讨了加法的哪些运算定律?什么是加法交换律?用字母怎样表示?什么是加法结合律?用字母怎样表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有什么作用?二、探究学习:1、加法有交换律和结合律,那么在我们学习过的其它运算减法、乘法、除法是否也有交换律和结合律呢?2、合作探讨、举例证明:提出要求:(1)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讨;(2)把讨论的结果通过举例加以验证;(3)用语言概括出规律。3、汇报减法、乘法、除法是否有交换律。(1)小组派代表汇报。(2)师生共同总结规律。(3)怎样用字母表示?(4)判断下面各算式是否运用了乘法交换律:1617=171616+17=17+16提出问题: (1)乘法交换律有什么作用?(2)乘法交换律和加法交换律有什么不同?4、汇报减法、乘法、除法是否有结合律。(1)小组派代表汇报。(2)师生共同总结规律。(3)怎样用字母表示?(4)运用运算定律填空:3254=3(25 )501258=50(8)2512584=()()三、全课总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有什么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