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浅析会计风险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8131450 上传时间:2023-11-2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浅析会计风险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浅析会计风险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浅析会计风险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浅析会计风险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浅析会计风险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浅析会计风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浅析会计风险(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毕 业 论 文论文题目:浅析会计风险学 校:武汉理工大学专 业:会计学08春姓 名: 指导老师: 完成设计时间:2010年5月I目 录摘 要I绪 论21 会计风险的内涵32 我国企业会计风险的现状分析52.1 我国企业会计信息提供现状52.2 企业及相关责任人承担会计风险责任现状63我国企业会计风险的成因分析83.1 固有成因83.2 会计行为风险成因84 防范会计风险的对策114.1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114.2 贯彻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114.3 运用会计信息技术124.4 加快会计法规建设124.5 完善会计监督机制124.6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13结语14致谢15参考

2、文献16武汉理工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摘 要由于近年来我国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对资本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社会公众深恶痛绝。为了保证国民经济正常稳定的发展充分发挥会计信息在宏观经济政策和微观经济管理中的作用,会计法等相关法律加大了对会计造假打击的力度。在会计违法案例中,有关判例证明,当没有证据证明非故意,即被判为故意,承担故意造假的法律责任,可见会计风险在逐渐地加大。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会计风险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会计风险不仅危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健运行。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防范会计风险,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贯彻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运用会计信息技术、加

3、快会计法规建设,完善会计监督机制、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关键词:会计风险;会计信息;失真;会计法I绪 论风险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环境中,人们对待某一事物的行为可能导致的危险或损失,它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不确定性。风险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可能发生的各种结果的变动程度,是事物本身具有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可能会带来收益,也可能会带来损失。会计风险源于会计信息失真,而会计信息失真不仅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也使得会计人员承担法律责任,还会给社会公众带来严重的损失。错误的会计信息会使资源配置机制缺乏效率,误导资源流向,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信息失实将有损于企业形象,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4、也会导致严重的社会信任危机,使各种违法行为有可乘之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生活的日益复杂化,会计风险与日俱增,有些企业在利益的驱动下视会计风险于不顾,这些行为对企业自身、投资者、债权人以及我国经济的发展都造成严重损害,已经成为会计领域乃至整个经济领域中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会计风险是指会计人员因提供的知惟息存在重大失误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具体来说会计风险是会计机构或人员在进行工作时,由于错报、漏报会计信息,使财务会计报告失实或依据失实的信息误导监控行为而给其带来损失的风险。我国会计风险问题始终未能受到企业的普遍重视,必须制定有效防范会计风险的对策。1 会计风险的内涵风险是我们现实生

5、活中客观存在的一个事实。然而,目前理论界对风险概念尚无一种公认的权威性定义,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风险进行界定。1895年美国学者海斯首先从经济学意义上提出风险的定义,认为风险是损失发生的可能性。1921年,奈特在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一书中认为,风险是一种概率性随机事件。韦氏大辞典对风险一词的解释是:风险,1、遭受损失、伤害、不利或毁灭的可能性;2、导致或暗示着危害或者相反机会的某人或某事:3、对于根据合同进行保险的对象发生损失的可能性,遭受损失的概率;被判定为一个保险人的具体危险的人或事;由于具体原因造成的保险危害。我国有的学者认为,“风险是指在特定客观情况下,在特定期间内,某一事件的预期结

6、果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变动程度,变动程度越大,风险越大;反之,则越小”。在一些经济学教科书中常常把风险与不确定性直接联系起来,认为不确定的程度越大风险越大。因此风险可以用概率的方法进行测量,用期望值、标准差或标准离差率来表示其大小。尽管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对风险进行界定,但风险的两个基本特征却表现得非常明显,即:不确定性与造成损失的可能性。风险与不确定性是两个联系十分紧密但却是不同的范畴,我们在理解时不应混为一谈。不确定性是指人们对未来事项结果所持的怀疑态度,一般而言,它是由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所致。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世界的复杂性使人们难以准确预测风险的发生,从这个意义上讲,风险具有不确定性

7、。也就是说,风险的存在是客观的,风险的发生是不确定的。但并不是所有的不确定性事项都有风险,因为风险必须和损失相联系,只有那些可能导致损失的不确定性事项才有风险。如果我们面临的事项既可能导致损失又可能导致收益,而采取措施的结果只会带来收益而不会带来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即便选择结果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但仍不能说存在风险。本文对风险所持的观点是:风险是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对于会计风险的定义,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尚未取得一致认识。本文根据前人研究的成果,可给会计风险一个定义。会计风险是指企业所提供的财务报告,由于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未能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而给企业及共相关责任人员带

8、来损失的风险。要准确理解会计风险的内涵,必须掌握以下四个要点:(1)会计风险的行为主体是企业相关责任人员。(2)会计风险的客体是会计信息。会计信息是会计行为的结果,也是会计风险的载体。(3)会计风险的形成条件是财务报告的重大错报或漏报所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4)会计风险的性质是导致损失的可能性或不确定性。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有意或无意地采用了不恰当的会计程序和方法,错误地估计和判断会计事项,甚至发表了与事实相背的财务报告,进而受到了相关关系人的指控,并遭受某种损失的可能性。或因有意或无意地漏报、错报会计信息,使财务报告“主观”与“客观”相背离,实际的财务报告与真实的财务报告之间存在差异。当这

9、种差异较小,不至于给报表使用者带来损失或损失很少时,对这种差异可能造成的风险可以忽略不计。但当这种差异较大,足以误导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时,有关方面就会追究企业及会计人员的责任,并对其进行处罚,甚至提起诉讼,追究其法律责任。这时企业及会计人员就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损失。2 我国企业会计风险的现状分析目前,我国企业会计风险普遍存在。对会计风险现状本文将从两个方面来描述:其一,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状;其二,会计风险责任追究现状。2.1 我国企业会计信息提供现状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令人堪忧。主要表现在:一是会计信息失真面很宽。有资料表明,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会计诚信教育”课题组对216家企业总会计师问

10、卷调查报告得出以下几组数据: 表1 216家企业总会计师问卷诚信调查表按照要求,您认为本公司近两年会计报告没有水分基本没有水分有水分说不清13.49%60.17%13.98%11.36%按照要求,您认为其他公司近两年会计报告可信大部分不可信完全不可信难说2.51%69.85%8.04%19.60%从表1的第一组数据来看,认为“本人”在最近两年的会计报告中确定“没有水分或 “基本没有水分” 占达7366,其中的“基本没有水分”竞达6017,考虑到是对其本人进行调查,这组数据具有主观性,其可信度值得怀疑。相比之下,这些业内人士对其他公司财务报告的看法则更具客观性和可信性。如表1中的第二组数据显示的

11、是他们对其他公司的看法。认为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可信的只占被调查人数的251,而“大部分不可信”、“完全不可信”和“难说三者加起来则达到9749。另有资料表明,2004年5月至9月国家审计署依法组织对16家具有上市公司审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质量进行检查时发现,就有14家会计师事务所的37名注册会计师出具的1 9份审计报告存在失实或疏漏。p1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对上市公司2004年年报审计的业务报备资料分析,结果表明,上市公司会计核算质量仍有待进一步提高。从上述资料中可以看出,我国目前的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十分严重,这将阻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二是合法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也很普遍。前

12、文所述的是会计信息失真的总体情况,而对合法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即盈余管理的研究,是最近几年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盈余管理的动机通常有以下四类:管理激励动机、政治成本动机、资本市场动机、其他动机。这些动机在中国上市公司中间都不同程度的存在,有的甚至非常明显,详见表2。表2 盈余管理动机形态表盈余管理动机表现形式在我国存在的状况管理激励动机奖励动机存在,随着企业家薪酬制度建立而出现,且发展很快职位安全性动机存在,随着职业经理人市场完善而逐渐变多借款动机存在,比较重要政治成本动机政治性动机存在,但目的相当复杂资本市场动机IPO存在,很明显盈利存在,且很明显配股,新发增股存在,且很明显其他动机推卸责任或

13、者免于处罚存在,且较明显炒作股票存在,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大,有所减弱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1)利用八项减值准备;(2)利用虚拟资产;(3)利用会计政策的变更;(4)利用关联方交易;(5)利用资产重组;(6)利用合并报表范围调整等。当然还有其他方法,如最近几年较普遍使用的通过非经营性活动进行的盈余管理。据中国经营报报道,根据对2004年上市公司年报进行的统计,如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堪忧: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8.05的上市公司盈转亏,EPS从0044元降至-0.11元;43.28的上市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对EPS贡献率超过10以上。三是财务欺诈行为屡次

14、发生。财务欺诈在世界其他国家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如美国的安然公司财务欺诈。我国证券市场就曾出现过银广厦、蓝田股份、红光股份、ST康赛等多起财务欺诈事件,中小投资者损失惨重,也严重打击了公众对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信心,年轻的中国证券市场为此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由此可见,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非常普遍,程度也相当严重,已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正常有序地运行。2.2 企业及相关责任人承担会计风险责任现状随着我国社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推进,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越来越引起世人的关注。会计信息是一种公共产品,具有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旦会计信息使用者根据不真实的会计信息做出错误的决策,不仅引起市

15、场资源的无效或低效配置,给社会和国家带来损失,而且会给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如上市公司的小股东,带来的损失也许永远无法挽回。尽管如此,企业和相关责任人并不一定会被追究或完全追究法律责任。我国政府作为最大的会计信息使用者,一旦财务报告出现重大错报或漏报,其必将成为其中最大的受害者。但政府作为强势力量,一旦介入,由上而下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在目前国情中显得特别便捷顺利,如对典型案例的处理。但这毕竟只是少数,更多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不能追究企业及其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一是如过去长期以来困扰国有企业的“所有者缺位”,造成国家受损无人过问的局面。二是完全依靠国家自上而下地推动司法介入,既不可能也不现实。因为以中小投资者为代表的弱势信息使用者,不可能都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其合法权益。即使他们会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其合法权益时,在考虑诸如维权中的人力、物力的消耗及高昂的诉讼成本、时间等因素后,不得不理性地接受这样的选择,即很少会寻求法律手段来维护其合法权益,更多的则是“用脚投票或干脆自认倒霉。3我国企业会计风险的成因分析会计风险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