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练习题第二十二单元-环境保护(考题帮·地理)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8130290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5.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练习题第二十二单元-环境保护(考题帮·地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地理练习题第二十二单元-环境保护(考题帮·地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地理练习题第二十二单元-环境保护(考题帮·地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地理练习题第二十二单元-环境保护(考题帮·地理)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地理练习题第二十二单元-环境保护(考题帮·地理)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练习题第二十二单元-环境保护(考题帮·地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练习题第二十二单元-环境保护(考题帮·地理)(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十二单元环境保护题组1环境污染1.2016全国卷,44,10分我国部分沿海地区人们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在陆上修建高位养虾池(下图)。高位虾池底部铺设隔水层,引海水养虾。养虾过程中要投饵料、换海水,废水多经地表流入海洋。引水、蓄水、排水过程都有渗漏。分析高位虾池对当地环境的不利影响。2.2016全国卷,44,10分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国快递业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2015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206亿件,同比增长48%,快递业务收入完成2 760亿元。与此同时,由快递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说明废弃的快递外包装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3.2015山东文综卷,

2、46,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锯泥是石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石粉与水的混合物。我国北方某石材生产基地每年产生大量锯泥,其堆放占用了大片土地。石粉质地细、难处置,大风时易漫天飞扬,雨天则随雨水流入河道。近年来,某企业在该基地利用锯泥生产加气砖,加气砖质量轻,保温效果好,是一种新型建筑材料。下图为锯泥产生过程及利用示意图。从资源、环境的角度分析该企业利用锯泥生产加气砖的积极意义。4.2014福建文综卷,40C,15分下图示意流经某城市小河水污染程度与流量、降水的关系。读图回答问题。精选文档(1)说出小河水污染的变化特点,简析该次水污染形成的原因。(9分)(2)简述防治该河水污染可采取的主要措施。(6

3、分)5.2013新课标全国卷,44,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某企业在甲地(上图)开采锰矿并建有电解锰厂,生产过程中需用硫酸和铅;在附近山坡上建有尾矿矿渣库。分析该尾矿矿渣库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并说明为防止这种危害应采取的措施。题组2环境污染6.2017全国卷,44,10分干旱区的柽柳为耐旱灌木,侧向枝条多,种子多,不易发生病虫害,移栽易成活。近年来,某东北林区的公路绿化中引种了柽柳,生长良好。然而不久,在公路两侧的天然林中,发现了柽柳幼苗。分析该林区潜在的柽柳入侵天然林的危害。7.2017全国卷,44,10分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地区因受人为干扰,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土壤侵蚀严重,出现“红色荒

4、漠”(下图)。为治理这一环境问题,20世纪80年代,当地采用人工种植松树和自然恢复等方式造林育林,形成了不同的植被景观。分析自然恢复的次生林比人工松林防止水土流失效果更好的原因。8.2017全国卷,43,10分人们受经济利益驱动,砍伐热带雨林,种植橡胶、油棕等热带经济作物。观测发现,在一些地区,人工种植的橡胶林内湿度明显低于雨林。分析这些地区人工种植的橡胶林比雨林湿度低的原因。9.2017海南地理卷,24,10分美国西部森林频发山火。监测显示过火林地水土流失加剧。下图示意美国西部部分地区20132015年山火的分布。精选文档分别指出该地区山火与水土流失易发的季节,并分析过火林地水土流失加剧的原

5、因。题组3生态破坏10.2016全国卷,44,10分长江刀鱼是洄游性鱼类,每年春天从长江口进入长江干流、支流以及通江湖泊湿地产卵、孵化。长江刀鱼曾经是寻常百姓家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近年来长江刀鱼资源严重衰竭。分析导致长江刀鱼资源衰竭的原因并提出保护措施。11.2016江苏地理卷,30D,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图1为库布齐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位置示意图。图1材料二库布齐沙漠东北部分布着大面积的裸岩,这种岩石成岩程度低,沙粒较大,沙粒间胶结程度差,结构强度低,遇雨即溃,逢风即散。材料三在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上,内蒙古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引起了世界关注。图2为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示意

6、图。图2(1)裸岩对当地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影响有、精选文档。(2分)(2)与巴丹吉林沙漠相比,库布齐沙漠治理的有利条件有、。(2分)(3)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的核心环节是,该模式在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有、。(4分)(4)适合当地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是、。(2分)12.2015新课标全国卷,44,10分近年来,我国道路施工愈加注重保护环境。喀斯特地区土层薄,保护土壤尤为重要。在南方喀斯特地区修建公路,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需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在工程结束后,仍在原地维持土壤的生产功能。指出为达到保护土壤的目的,在南方喀斯特地区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应采取的措施,并简述理由。13.2015新课标

7、全国卷,44,10分贵州省某喀斯特山区石漠化严重。农民在山上放牧、砍柴、找土种玉米。当地农民反映,山上的土一年比一年薄,一发大水,土全被冲走了,玉米也被冲走了。石头越来越多,最后连玉米也无法种了,生活越来越困难。简述为改善环境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当地政府应采取的具体措施。14.2014新课标全国卷,44,10分坡耕地上的切沟由流水侵蚀而成。下图为切沟景观。指出切沟对坡耕地的危害,并提出防治措施。15.2014新课标全国卷,44,10分中华秋沙鸭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目前全球只有1 000只左右。中华秋沙鸭生活在河流与小型湖泊等湿地中,主要以淡水鱼、虾等为食。以长白山某河流作为繁殖地的中华秋

8、沙鸭种群,春季为50余只,秋季迁徙时,数量增至200只左右。但只有近百只到达赣东北的越冬地,而第二年春季只有50余只返回繁殖地。分析中华秋沙鸭在迁徙途中不断死亡,导致数量减少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保护对策。精选文档非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17年1月5日,温州西向生态填埋场进入试投用阶段,该项目是温州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核心工程。今后市区生活垃圾焚烧后的飞灰和需要应急处置的各类生活垃圾将运送到这里进行填埋消纳。困扰温州多年的“垃圾围城”问题,终于有了化解之策。简述温州出现“垃圾围城”现象的主要原因及西向生态填埋场投入试用对市区的有利影响。 2.(

9、10分)为建设青山绿水新农村,浙北地区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罱(ln)河泥再次受到人们的青睐。罱河泥是将河底的烂泥取上来,运到岸上农田堆积,河泥经过沤制,作为农田有机肥料。常年罱河泥后,田越种越高,河越来越深。分析罱河泥这一传统生产方式对当地环境和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3.(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蚂蚁森林是支付宝为首期“碳账户”设计的一款公益应用。用户在支付宝上完成相应操作,即可获得“绿色能量”,收集“绿色能量”到一定数额以后可以种下一棵虚拟的“树”。用户每种下一棵虚拟的树,民间环境保护组织将会在我国一些地区种下一棵真实的树。目前蚂蚁森林与阿拉善SEE基金会合作,已经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的沙

10、漠地带种下了超过100万株梭梭(如图)。(1)结合材料列举两条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措施。(4分)(2)说明阿拉善左旗森林的主要环境效益。(6分)4.(10分)血铅中毒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和智力发育,甚至会造成痴呆。研究发现造成大气、水体、土壤等铅污染的主要原因为燃煤、工业用铅以及汽车尾气。血铅儿童多出现在工矿区附近和紧邻公路的居住区。试提出防治铅污染的有效措施。精选文档答案1.【解析】影响应包括对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地形、地质、地貌、土壤、水文和生物等方面)的影响和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两大方面。在本题中,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水文(比如养殖过程中渗漏,导致地下淡水所含的盐分增多)、土壤(地下淡水所

11、含的盐分增多及高盐度废水在地表的排放,均导致相关区域土壤盐碱化)和生物(水质和土壤的变化将影响农作物和地表植物的生长)的影响;对生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农业领域,包括种植业和渔业;对生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水质的变化和生活环境的变化。【答案】养殖过程海水渗漏,导致地下淡水咸化、附近表土盐碱化,影响农作物和地表植物的生长,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6分)废水造成附近海域污染、海水富营养化。(4分)2.【解析】快递外包装容易产生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可从推广快递外包装材料的环保化、减量化及实行废弃外包装的分类回收等角度提出解决措施。【答案】环境污染问题:快递外包装会产生大量的包装盒(袋)、胶带等固体废

12、弃物;不可降解的包装塑料袋和胶带等会对环境造成污染。(4分)解决措施:推广使用环保的外包装材料,实行绿色包装;在确保货物不受损坏的情况下,实行适度包装;对外包装中的纸张(纸盒)等可利用废品,实行分类回收。(6分)3.【解析】由题干材料可知,锯泥属于工业生产废弃物,且难以处理,用其生产加气砖的积极意义主要从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土地资源、节能环保等方面分析。【答案】实现废弃物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占用土地,节约土地资源;加气砖保温效果好,节省能源;减轻空气污染;减轻水污染。(10分)4.【解析】第(1)问,从污染物浓度曲线可以看出水污染总体呈“W”形变化。形成原因要结合降雨量和河流流量进

13、行分析。第(2)问,防治该河水污染的措施主要有禁止各种生产、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建设完善的城市截污管网和净化设施,加强宣传教育等。【答案】(1)污染总体呈“W”形变化(先减轻后加重,3日污染最严重,随后减轻恢复常态)。(3分)城市地表污染物较多;降雨后污染物被径流带入河流;河流流量小,河水自净能力差。(6分)(2)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水环境的保护意识;禁止各种生产、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建设完善的城市截污管网和净化设施;引水冲污,增强河水自净能力。(答对3点得6分)5.【解析】尾矿矿渣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质,所以潜在危害是污染河流。应对的措施主要有加固尾矿矿渣库,兴建必要的行洪通道,防止洪水等将矿渣冲入

14、江中。【答案】危害:该尾矿矿渣库位于江河上游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易发洪水、泥石流、滑坡等,若将山坡上的尾矿矿渣冲入江中,(其中的硫酸、铅等)会对江水造成污染,危及沿岸用水安全。(6分)措施:加固尾矿矿渣库;兴建必要的行洪通道,防止洪水等将矿渣冲入江中。(4分)精选文档6.【解析】据材料可知,柽柳种子多,移栽易成活,繁殖快;东北引种的柽柳,生长良好,柽柳容易侵占当地植物的生存空间;柽柳侧向枝条多,会妨碍乔木幼苗生长,致使乔木向灌木演化,使森林结构发生变化;一些植食动物因食物链遭到破坏而数量减少。【答案】柽柳种子多,繁殖快(易扩散),侵占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侧向枝条多,妨碍其他乔木幼苗的生长,导致森林结构变化(乔木林向灌木林演化)。(8分)破坏食物链,减少植食动物数量。(2分)7.【解析】自然恢复的次生林比人工松林防止水土流失效果好的原因可从植被的结构、植被类型、根系作用等角度分析。【答案】植被结构更复杂,截留降水效果更好;(2分)地表植被更丰富,延缓地表径流汇流速度,地表水下渗作用更强,涵养水源效果更好;(4分)地下根系更发达,固土能力更强;(2分)植被多样性更好,水土保持更稳定。(2分)8.【解析】人为砍伐雨林,种植橡胶、油棕等经济作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