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水利发展水利十二五规划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8129655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1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县水利发展水利十二五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xx县水利发展水利十二五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xx县水利发展水利十二五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xx县水利发展水利十二五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xx县水利发展水利十二五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县水利发展水利十二五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水利发展水利十二五规划(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县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报告X X 县 水 务 局二O一O年六月XX县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报告审 批:审 定: 审 查: 主 编:编 写: X X 县 水 务 局二O一O年六月目 录前 言1第一章概 况4一、自然地理概况4二、经济社会概况8第二章回顾“十一五”水利发展10一、“十一五”水利发展成就10二、“十一五”水利发展经验14第三章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20一、指导思想20二、规划原则20三、规划依据22四、规划期限22五、规划范围22第四章“十二五”水利发展思路和目标23一、水利发展思路23二、水利发展目标24第五章工程布局及实施项目28一、骨干水源工程28二、防洪减灾工程35三、民生

2、水利工程39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43五、水利行业能力建设44第六章投资及规划实施效果预测与评估46一、投资估算46二、规划实施效益分析46三、规划实施效果的中期评估47第七章保障措施48一、健全法规,完善制度,严格执法48二、加强水利管理,履行社会管理职能48三、加强水利基础工作53四、深化水利管理体制改革,以改革促发展54五、保障水利建设投入,建立水利补偿机制55前 言“十一五”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工作,全县水利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水利投入大幅度增加,骨干水源、城乡饮水安全、城镇防洪、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田灌溉、水土保持等加快建设,水利管理不断更新,为“十二五”水利发展奠定了坚实

3、基础。根据重庆市水利局关于开展全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渝水规200970号),为贯彻落实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XX加快发展的意见(渝委办发200942号)文件精神,打造“渝西水利大县”,结合我县水利发展的实际及发展趋势,XX县水务局于2010年5月编制完成了XX县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初稿。编制XX县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旨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通过制定今后五年XX县水利的发展计划,展望2020年XX水利的发展,更好地为XX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满足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的客观需要。规划各类项目对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防洪

4、安全保障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的支撑,最大可能实现“人水相亲,自然和谐”。我局以XX县水务局关于开展XX县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潼水文2009215号),在全县正式启动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以XX县水务局关于成立XX县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潼水文2009216号),成立了规划编制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规划建设科,并抽调相关科室站专业技术人员50多名,负责规划编制工作的资料收集、文字汇编等工作。为了保证规划成果的质量,我们采取总分结合、上下联动的编制形式:规划编制组负责全县的水利发展规划思路报告、规划总报告以及重点项目汇总等工作,

5、各相关业务科室、站、所负责规划报告的信息收集、数据采集、资料提供及相关报告的编写等工作。在报告的编写过程中,分管局长多次专门召开会议,听取各方面专家意见和建议,研讨编制方案,分析规划中的技术难点,解决技术问题,确保规划工作顺利进行;在报告初稿基本完成后,局相关科室负责人进行修改、完善,并提出宝贵意见。本规划现状水平年为2008年,规划水平年为2011年至2015年,水利发展展望至2020年。规划11类项目,分别是骨干水源工程、城镇防洪工程、城镇供水工程、提水工程、灌溉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农村电力提灌站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其他类工程,项目个数共101个

6、,总投资约21.5亿元。规划工作于2009年11月30日正式展开,至2010年5月30日完成,历时6个月。在这半年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县直相关单位、局领导、各科室、站、所负责人以及参加规划编制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们表示深切的感谢。在规划编写工程中,虽经反复推敲核证,仍难免有不妥甚至疏漏之处,敬请专家提出宝贵意见。第一章概 况一、自然地理概况XX县位于XX盆地中部偏东,XX市西北部涪、琼两江中下游。东邻合川,南接大足,西连安岳,北靠蓬溪,东南与铜梁交界,西北与遂宁市接壤。地跨东经10530411060020,北纬29473330228之间,全境东西宽47公里,南北长72公里,幅员面

7、积1583平方公里。XX县南北狭长,形似菱状。地貌以方山状和馒头状丘陵为主,地表起伏平缓,海拔一般在250350米左右,最高点是东北部檬子乡的龙多山(县境内)最高海拔583米(山顶619.7米属合川市),西南部卧佛镇的天台山、罗盘山、蒋家观、羊角岭等的山顶海拔均在500米以上,中部地一般在海拔在250350米之间,最低是东南部的小渡镇刘家坝琼江出境段海拔仅210米。全县境内分布着四种地貌类型,貌似群丘迭浪,河谷纵横,丘坡上层层梯土,沟谷中水田连片,其特点有:一是孤丘较多连绵脊岭偏少;二是除涪、琼两江外,丘间各地比较狭窄,沿江平坝台地占17%,北部中丘占28.2%,中部低丘占44.3%,南部中深

8、丘占10.5%,总的特征是东北西南部偏高,中部和东南部较低。XX县地处川中红色平缓褶皱区,地质属龙女寺半环状旋转构造体系。境内有三个背斜和三个向斜相间分布。由北向南有龙女寺背斜,龙凤场向斜;中心镇背斜;古楼场向斜;大石桥背斜;石羊场向斜。表现为近于东西向的宽缓褶皱相间,岩层产状平缓,两翼对称,倾角仅为36度,无大的构造断裂存在。主要出露地层为中生界侏罗系上统遂宁组紫红色砂泥岩为主,占全县部面积63.8%,其次为上沙溪庙组的沙泥岩;占全县的25%;涪、琼两江沿岸第四系新、老冲积层占11.1%;蓬菜镇组地层在县境西南的山顶仅有少量的出露,约占0.1%,县内遂宁组泥岩及粉沙岩,风化裂隙发育,有一定的

9、的储水条件,据钻孔分析,地下水矿化度高,氯严后果超标,分别为基岩裂隙水和孔隙水。XX县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其特点是:气候温和,热量充沛,四季分明;夏无酷热,冬无严寒,无霜期长。春季气温回升早,夏季降水集中,秋季阴雨绵绵;冬春少雨,多夏伏干旱,多年平均气温为17.9.最高月是8月,平均温度为28,极端高温40.8(1972年8月27日);最低是1月,平均温度7,极端最低气温为3.8(1963年1月15日),全年无霜期长达335天,最多365天,最少293天,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228.4,日照最多是1978年为1618.5小时,最少是1974年,只有1015.7小时。XX县属于嘉陵江水系,涪

10、、琼两江自西北向东南并列横穿县境。据调查统计,全县大小溪河75条,其中涪江流域有大小溪河43条,琼江流域有大小溪河32条。流域面积大于100 km2的一级支流涪江流域有姬山河、古溪河、鹭鸶溪河;琼江流域有姚市河、塘坝河、平滩河、复兴河。50-100 km2的支流涪江流域有坛罐窑河、罗家坝河、双江河、豹子沟河;琼江流域有华滩子河、胜利河、磴子河。其余均在50 km2以下。(一)涪江水系涪江是县内的主要过境河流,属于嘉陵江右岸的一级支流,河面宽,水量充沛。发源于四川省松潘县与九寨沟县之间的岷山主峰雪宝顶,涪江从西北向东南由川西北高山区进入盆地丘陵区:流经平武、江油、绵阳、三台、射洪、遂宁等市县,于

11、米心镇入县境,再经玉溪、双江、桂林、梓潼、上和镇至别口乡出境,进入合川区,于合川区钓鱼城汇入嘉陵江,成为嘉陵江右岸最大的支流。干流全长670km,流域面积36400 km2;县境内长67km,流域面积839 km2;多年平均流量461m3/s,年径流总量145.4亿m3。1、古溪河,发源于XX县宝龙镇,流经古溪、群力、龙形、桂林街道办事处,至鹭鸶溪口注入涪江。干流全长41km,流域面积255 km2。多年平均流量2.3 m3/s。流域内已建成敬家沟、关门寺、曹家沟、向阳、葫芦坝、烂桥等小(一)型水库。2、坛罐窖河,又名磨溪河,发源于遂宁复桥镇,于XX安心乡6村入境,至双江镇2村坛罐窖注入涪江,

12、河流全长35.1km,流域面积213.65 km2。XX境内长5.25km,流域面积31.6 km2。多年平均流量2.03 m3/s。XX县流域内建有九道坎小(一)型水库。(二)琼江水系琼江又叫安居河,是县境的第二条大河,属于涪江右岸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四川省乐至县三星乡金马寺,流经遂宁的拦江、白马、安居、三家等镇,在崇龛镇红星办事处入境,经柏梓、太安、塘坝镇至小渡镇青云出境,进入铜梁安居镇汇入涪江。干流全长235km,全流域面积4329km2;XX县境内81.5km,流域面积754.83km2;。多年平均流量为26.6 m3/s,年径流总量为8.39亿m3。1、姚市河又名岳阳河,发源于乐至县双

13、河许家沟,于XX红星乡入境,至崇龛镇汇入琼江。干流全长70km,全流域面积703.6 km2。县境内长10.9km,流域面积21.2 km2,多年平均流量6.1 m3/s。流域内已建成崇龛中型水库,龙桥沟小(一)型水库。2、塘坝河发源于大足县天宝乡,经XX新胜镇,于塘坝镇正林寺的鸡公咀注入琼江。全长48km。流域面积135 km2,县境内38km,流域面积84.8 km2,多年平均流量1.31 m3/s。流域内已建有螃蟹屋基小(一)型水库。3、平滩河发源于大足县回龙镇,于寿桥乡入境,至小渡镇汇入琼江。全长45km,流域面积515 km2。XX县境内的17.3km,多年平均流量5.7 m3/s。

14、县境内已建成青云中型水库。流域内已建有曹家山小(一)型水库。XX县22个乡镇都分布有石河堰和山平塘,除五桂、寿桥2个乡镇无水库外,其它乡镇都分布有小(一)型、小(二)型水库。XX县水资源总量为54670万m3,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变50800万m3。全县水资源理论储藏量14.15万千瓦,可开发量为6.21万千瓦,占43.9。其中:涪江储藏量13.09万千瓦,可开发量为5.35万千瓦;琼江有理论储藏量061万千瓦,可开发量0.7万千瓦;其他溪河理论储藏量0.45万千瓦,可开发量0.16万千瓦。全县还有丰富的水域、旅游和矿产资源。二、经济社会概况XX县辖2个街道办事处17个镇3个乡281个行政村、

15、22个社区居委会,2008年底全县人口93.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1.3万人,非农业人口12.0万人,全县地区生产总值86.31亿元。 “十一五”以来,我县经济社会保持持续快速健康的良好发展势头: 经济总量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十一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2%。农民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财政收入稳步增长。2008年财政总收入为3.83亿元,比2007年增长25.7%。工业化步伐明显加快。工业经济加速发展的基础初步奠定,民营企业发展迅速,特色优势产业突出、产业链延伸发展,2008年实现工业产值69.94亿元。第二章回顾“十一五”水利发展一、“十一五”水利发展成就“十一五”期间,我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转变治水思路,充分利用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