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上杭三中2013年秋季七年级语文上期期中复习模拟试卷一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8128795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三中2013年秋季七年级语文上期期中复习模拟试卷一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三中2013年秋季七年级语文上期期中复习模拟试卷一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三中2013年秋季七年级语文上期期中复习模拟试卷一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三中2013年秋季七年级语文上期期中复习模拟试卷一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三中2013年秋季七年级语文上期期中复习模拟试卷一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三中2013年秋季七年级语文上期期中复习模拟试卷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龙岩市上杭三中2013年秋季七年级语文上期期中复习模拟试卷一(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龙岩市上杭三中2013年秋季七年级语文上期期中复习模拟试卷一一、积累与运用(35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繁花似锦的夏季来临,她牵着我的手慢步在田纳西河的岸边,望着田野、山坡,人们正在田间地头翻上播种。我们在河边温软的草地上坐下,开始了人生新的课程。在这里,我明白了大自然施与人类的恩慧,我懂得了阳光雨露如何使树木在大地上茁壮成长起来;我懂得了鸟儿如何筑巢,如何繁yn,如何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也懂得了松鼠、鹿等动物如何觅食,如何栖息。我了解的事情越多,就越感到自然的伟大和世界的美好。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繁yn( )栖( )息这段文字中有

2、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2分) 应改为 应改为 (3)“繁花似锦”的意思是: 。(2分)2、根据句意,仿照画线句子,运用恰当的比喻填写句子。(3分) 母爱如细流,静静流淌在我们的生命中。一次次牵手,一声声叮咛,母亲的呵护似摇篮般的舒适; , , 。人生拥有母爱的伴随,一路洒满温暖的阳光。3、综合性学习。(8分)现在很多广告宣传刻意改动成语,以达到吸引消费者的目的,请还原下列广告宣传词语,先找出改动的字,再把正确的字写在括号中:(2分)A一明惊人(某眼病治疗广告语) ( )还原为( ) B饮以为荣(某饮料广告语) ( )还原为( )下列流行歌曲的歌词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3、分)A、村里的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小芳)B、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还有珠穆朗玛是最高的山坡。(大中国)C、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D、放心着你的沉默,去说服明天的命运。(牵手)为“规范街头用字”提出两条建议。(2分)某旅游景点有这样一则告示:“除了脚印,什么都别留下;除了记忆,什么都别带走。”这则告示告诉游客的主要意思是什么?(2分)4、课外名著阅读。(8分)阅读下面短诗,回答问题。(4分)小小的花/也想抬起头来/感谢春光的爱/然而那深厚的恩慈/反使他终于沉默/母亲啊!你是那春光吗?这首小诗的作者是 。 (1分) 明明想“感谢春光”,却“终于沉默

4、”。为什么不说呢? (1分)请对这首诗做一个简评,可从语言特色、诗歌的内容以及抒发的情感等入手。(2分)读选自伊索寓言中的故事,从不同角度写出寓意或看法。(答出两点)(4分)狼与小羊 一只小羊在河边喝水,狼见到后,便想找一个名正言顺的借口吃掉他。于是他跑到上游,恶狠狠地说小羊把河水搅浑浊了,使他喝不到清水。小羊回答说:“他仅仅站在河边喝水,并且又在下游,根本不可能把上游的水搅浑。”狼见此计不成,又说道:“我父亲去年被你骂过。”小羊说,那时他还没有出生。狼对他说:“不管你怎样辩解,反正我不会放过你。”寓意或看法:_5、按提示默写,任选5题作答。 (每题2分,共10分)(1)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5、_,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2) _,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 何当共剪西窗烛,_。 (李商隐夜雨寄北)(4) _,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5) 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特定时间天涯游子之悲的诗句是:“_,_。”(6) 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写出时序交替,暗示时光匆匆逝去的诗句是:“_,_。”(7)古人常常借月抒情,如“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也有这样的句子:“_,_。”二、阅读理解(45分)(一)阅读古文,完成下列题目。(10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6、”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6、下面各项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A、人不知而不愠( ) B、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C、人不堪其忧( ) D、不舍昼夜 ( )7、翻译下列句子。(4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8、选文在论述学习方法时重点强调了什么?

7、试举例具体说明一下。(2分) (二)阅读秋天的怀念一文,回答问题。(15分)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录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这时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意思!”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 可我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

8、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

9、“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后,就再也没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竟是永远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那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9、说说作者在文章题目中加上“秋天”二字的原因。(4分)10、文中加线的三个句子反复写母亲“悄悄地”

10、“出去”,联系上下文,分析一下母亲这样做的原因分别是什么?(3分)11、文中有几处插叙的内容,请找出一处,用横线标出来,然后说说它在文中的具体作用。(3分)12、第段中母亲说“好好儿活”和第段中“我”说“要好好儿活”各有什么含义?两处这样写对于结构文章有什么作用?(5分)(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7题。(20分)我说,你听/木铃她曾经可以做到,连续数小时说个不停,且是站着说,微笑着说,声情并茂的说。她也会让身边的人开口说话,无论你多木讷、多胆怯,她都有办法让你开口。有人说她的提问方式是这个世界上最为温和的一种。时间久了,即使是最不爱学习语文的学生也会被她的课迷住。有一个学生,恰好转到她的

11、班。因刚到新地方,上课有点走神。她正在台上讲作文,说到细节描写的话题。她说:“譬如,那位新同学的头发天生的黑而纯,可以说黑得像缎子,也可以说顺滑得似瀑布。”大家一齐向那个新同学的头发看,新同学的脸微微发红,心立刻回到课堂上。她若无其事地继续说:“你们大家看看我,能说说我的一些特点吗?不许恭维我啊。”大家听了都笑。那个新同学先获得了发言的机会。她鼓励说:“我刚才说了你的头发,你现在可以说我的某个特征。看,你可以后发制人,主动权更大。”同学们又笑。气氛轻松活泼了,新同学也不怕了,她果断地说:“老师,你的眉心有颗红痣,圆圆的,像一枚红豆镶在那儿,泛着柔润的红晕。”她大声说“好”。那位新同学渐渐发现,

12、她们班有一个共同的喜好,就是特别喜欢语文学科,这与她的教学方式密切相关。那个当年的新同学就是我。后来,有幸和她一起共事,向她学习教书的艺术。有一年,学校考虑照顾她快退休了,没有给她排课,只是让她负责年级学科的教研工作。她很生气。那次,是我第一次见她生气。她说:“不上课,有什么教可以研的?”学校只好继续让她授课。就这样,她一直工作在讲坛第一线。从教几十年,没有缺过学生一节课,也从未对学生发过一次火。最后,她是从讲台上退休的。可是,现在她不会讲话了,经常一个人长时间静坐。别人问她话,她也不理。医生说她是脑梗,大脑80%混沌。我不愿相信,一个擅长语言的人,并且是一个让语言散发魅力的人,会失去语言。也

13、许,她是讲累了,一旦有机会休息,就想好好享受一下。等她休息好了,就好了。可我面对她,呼唤“老师”的时候,她坐在轮椅上,头微低,没有任何反应。我的眼泪喷涌而出。她家的茶几上有不少中学语文课本,是医嘱进行刺激治疗的道具。我打开一本书,轻轻对她说:“老师,以前,我听你讲了许多年。今天,我来说,你听。”她没有一点反应,保持原姿态坐着,雕塑一样。“她的头发天生的纯,可以说黑得像缎子,也可以说顺滑得似瀑布。”“你的眉心有颗红痣,圆圆的,像一枚红豆镶在那儿,泛着柔润的红晕。”她的头微抬,面部表情有了些微的变化,似乎是尽了最大的努力,她的嘴唇颤抖着用微弱的声音说:“好!”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1年第17期 有改动)13、围绕老师,文章前后详写了两件事情。请简要概括并填写在横线上。(4分) 学校让她负责教研,她却坚持上课直到退休 。14、阅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探究括号中的问题。(4分)她若无其事地接着说:“你们大家看看我,能说说我的一些特点吗?不许恭维我啊。”大家听了都笑。(老师为什么是“若无其事”的?)我的眼泪喷涌而出。(“喷涌而出”体现了“我”怎样的情感?) 15、下面是当年课堂上师生精彩的对话。请选择其中一句,任选一个角度赏析。(4分)“她的头发天生的黑,可以说黑得像缎子,也可以说顺滑得似瀑布。”“你的眉心有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