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知识点练习试卷答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8127882 上传时间:2023-04-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石潭记知识点练习试卷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石潭记知识点练习试卷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石潭记知识点练习试卷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石潭记知识点练习试卷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石潭记知识点练习试卷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石潭记知识点练习试卷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石潭记知识点练习试卷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石潭记知识点一、注解篁竹:成林的竹子。如鸣佩环:好似人身上佩戴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声音。清洌:清澈。 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近岸,卷石底以出: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局部翻卷过来露出水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成为坻、屿、嵁、岩等不同的形状。 坻,水中高地。 屿,小岛。 嵁,不平的岩石。翠蔓:翠绿的茎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可百许头:大约有一百来条。 皆假设空游无所依:都好似在空中游动,什么依托都没有。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阳光直射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 佁然不动:鱼影呆呆地一动不动。佁然,愣住的样子。 俶尔远逝:突然间向远处游去

2、了。 俶尔,突然。往来翕忽:来来往往轻快敏捷。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泉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斗折,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 蛇行,像蛇爬行那样弯曲。 明灭,或现或隐。 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织。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悄怆,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邃,深。以其境过清:凄清,冷清清。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我带着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二、同步练习1 给加点的字注音篁( )竹 卷( )石底以出 为坻( ) ( ) 然不动寂寥( )无人 翕( )忽 幽邃( ) 犬牙差( )互2 文学常识填空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

3、也可 ,是属于 的范畴。小石潭记的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长于写 ,本文是他 的第四篇。3 解释以下句中加点的词(1)环 如鸣佩环_ (2)清 水尤清冽_四面竹树环合_以其境过清_(3)可 潭中鱼可百许头_明灭可见_不可知其源_不可久居_4以下加点的字解释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5下面各组词的意义和用法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 )A为 为坻为屿 B 之 乃记之而去 为宫室器皿 余闻之也久C乃 乃记之而去 D 尔 尔远逝 乃不知有汉 惟手熟尔6、阅读以下语段,完成相关练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金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 ,为 ,为

4、 ,为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假设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然不动, 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连。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1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写所缺的语句。2 以下带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 )A 潭中鱼可百许头 大约 B 斗折蛇行 像蛇一样C 不可久居 居住 D 影布石上 ( 映 )3、 解释以下句中加横线字的意思 新课 标第 一网(1) 青树翠蔓_ (2) 潭中鱼可百许头_(3)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_ (4)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_

5、(5) 明灭可见_ (6) 乃记之而去_4翻译以下句子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5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6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游览小石潭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7第二段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用的什么写法?好处是什么?8作者开头说“心乐之,为什么在第四段又写“悄怆幽邃?9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体会其表达效果。10、以下是对本文的分析,其中不准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 文章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段展示小石潭环境的清幽。B、 文中采用了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笔墨经济,语言优美。C、 文章抓住小石潭的景物,从各个方面衬托出“水尤清洌的特

6、征和小石潭的幽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D、 本文所写景物,透出作者与同游人的快乐愉悦的心情。同步练习参考答案:1hung qun ch y lio x shu c2抒情议论 散文 柳宗元 山水游记 永州八记3、(1)玉环、环绕 (2)清凉、凄清 (3)大约、可能、可以、能够4、C5、B6、 1略 2C 3、略4、略5.游览的先后顺序 石奇、水清、鱼活、溪流曲折、环境凄美6作者浏览小石潭之初的心情是欢快的,但一经凄清环境触发,忧伤、悲凉随之而来。7清、澄。侧面描写,通过写游鱼、阳光、影子描写潭水。无一字写水,但无处不在写水。8因为作者参与改革失败后被贬,心中愤懑不平,因而凄苦是感情主调。寄情

7、山水是为了摆脱这种心情,但欢乐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9略10、D三、中考试题1. 南京市(09江苏省)小石潭记(节选)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潭中鱼可百许头,皆假设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淑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观第五泄记(节选)袁宏道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瀑见。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假设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

8、去。注第五泄:第五级瀑布。罅(xi):裂缝。掉:摇动。7.以下句中加点同意义一样的一组是()(2分)A.伐竹取道 齐师伐我D.似与游者相乐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C.疾趋,度石罅 必为有窃疾矣D.山行之极观也 此那么岳阳楼之大观也8.以下句中加点的“以与“以面受沫中的“以意义和用法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无从致书以观 B.或以钱币乞之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D.皆以美于徐公9.用现代汉语翻泽以下句子。(4分)(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假设空游无所依。翻译: (2)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翻译: 10.以上诗文部描写了水,请从中分别选个表现水的特点的字,填入下面空格中。(3分)1

9、0.以上诗文部描写了水,请从中分别选个表现水的特点的字,填入下面空格中。(3分)(1)次北固山下: (2)小石潭记: (3)观第五泄记:11.根据诗文内容填写下表。(2分)诗 文语 句表达的感情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1)小石潭记心乐之心情快乐观第五泄记(2)依依不舍答案7.(2分)D8.(2分)B9.(4分)(1)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似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2)瀑布在青色的石壁间飞泻,震撼着山谷。 (每句2分,意对即可)l0.(3分)(1)平(或:绿) (2)清 (3)伟(或:疾) (每处1分)11.(2分)(1)思乡之情 (2)而犹不忍去 (每处1分)2. 衢州市(09浙江省

10、)(二)(12分)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假设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唐代柳宗元小石潭记)17.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 (2)伐竹取道 伐:(3)佁然不动 佁然: (4)其岸势犬牙差互 差互:

11、18.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A.心乐之 (之:指代篁竹) B、不可知其源 (其:指代小溪)C、以其境过清(以:因为) D、乃记之而去 (乃:于是,就)19.用现代汉语写出以下句子的意思。(4分)(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假设空游无所依。(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20.文中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答案17.(1)向西 (2)砍伐 (3)呆呆的样子 (4)参差不齐19.(1)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2)(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20.孤独忧伤(凄凉)3. 上海市(09)(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呜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假设空游无所依。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