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寒怕冷的原因与保健治疗方法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8127546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畏寒怕冷的原因与保健治疗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畏寒怕冷的原因与保健治疗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畏寒怕冷的原因与保健治疗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畏寒怕冷的原因与保健治疗方法(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畏寒怕冷的原因与保健治疗方法 畏寒怕冷的原因有很多种: 1、缺铁的人由于血红素较少,影响了血液的携氧能力,导致组织能量代谢发生障碍,人会因产生的热量不足而感到异常寒冷; 2、血压低的人末梢血液循环不足,人体组织同样得不到足够的氧和能量,也会畏寒; 3、身体中的甲状腺素分泌不足的时候皮肤等部分的血液循环减慢,产热不足就会对冷的反应更加强烈; 4、更年期女性身体里的雌激素水平较低,影响了神经血管的稳定,容易出现腰、腹、手脚和全身发冷. 5、对西医来讲,还有可能是运动少,使血液循环减弱,或者是营养物质吸收不够引起。 6、根据中医分析可能是先天体质弱有肾虚的表现:机体阳气虚弱阳气不能温阳四肢造成四肢冰

2、凉等症状,(此类虚症建议您最好去当地医院看中医辩证治疗)。 中医认为:“阳虚则外寒”,人体阳气衰微,气血不足,卫阳不固,不能温煦肌肉以抵抗外来寒邪的侵袭,故而怕冷。究其原因,一部分女性是先天体质,清代医家在医理辑要一书中指出:“要知易风为病者,表气素虚;易寒为病者,阳气素弱;易热为病者;阴气素衰”说明女性阳气一向虚弱,容易出现怕冷畏寒或感受寒邪。 还有一部分是因为大病久病,如长期月经过多,或宫外孕失血,或胃肠疾病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所致。因为中医认为,气血是相互相成的,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失血必导致气的虚弱,而气属阳,因此,气虚也会出现怕冷畏寒,常伴面色苍白,气短乏力,懒于说话。 无论是

3、先天还是后天都源于阳虚,应该及时进补或治疗,尤其是发育过程中的女孩子,冬天手脚冰凉,容易感冒。及时治疗则可改善其体质。怎样改变阳虚体质,消除怕冷的感觉呢?李坤寅认为,轻者可进行食疗,如畏寒肢冷伴随出现白带清稀、小便清长,夜尿频多,腰酸冷痛等症状者,一定要服药治疗。立冬之后是进补的最佳时机。食疗方: 枸杞子10克生姜3片加水炖服(说明:主要治疗体弱阳虚、头晕怕冷、腰膝酸软,夜尿频多,月经稀少,子宫虚冷等诸虚不足。) 当归素羊肉汤 :当归20克人参10克生姜10克黄芪30克羊肉300克加水炖服(说明:此汤补气血,也可以用吉林红参代替人参。月经期间不用此汤,因当归有活血之效,服用后出血增多。) 气血

4、虚弱引起者,在补气的基础上加补血的药物,高丽参是最好的补气生血的药物,当然常见的当归、熟地、乌豆等也有不错的补血效果。 最后强调,需要治疗者,千万不能乱投医,应到正规的中医院就诊。并强调怕冷不能单纯依靠温补的药物来改善,还要多锻炼身体,常做运动,增强体质,增强机体适应气候变化、抵御寒冷的能力。 除以上中医介绍的还有以下方法供参考: 饮食调理 维生素B12可以防贫血,提高血液携氧能力,增强记忆力。维生素B12摄入不足会引起:皮肤苍白、贫血、毛发稀少、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维生素B12一般在动物类肝脏含量较多 ,所以纯素食者较容易缺乏维生素B12,应该在平时的饮食中注意补充维生素B12。含维生素B

5、12丰富的食品有:各种豆类与豆制品、甜菜、绿叶蔬菜(如绿花椰菜、莴苣、芦笋、菠菜等)、各种坚果、柑橘以及全麦制品等. 通过营养品补充维生素C有参与造血、促进铁吸收利用的功能。富含铁的食物:海茸、海带、紫菜、黑芝麻、芝麻酱、黑木耳、黄豆、蘑菇、红糖、油菜、芹菜等-补充铁 。 寒性食物如冰淇淋、生蔬菜和水果会让身体发冷,要注意勿过量摄入,而且要尽量避免晚上食用。 热性食物则可以使身体温暖,热性蔬菜有:胡萝卜、洋葱、大葱、南瓜,一般冬季的应季蔬菜都是热性的;水果:栗子、核桃、苹果、枣;调料有:芥末、醋、红糖、黄姜、葱蒜、肉桂以及薄荷。 冬天比较适合吃性质温热的食品:红枣、桂圆、赤小豆、有很好的效果。

6、但食补也要讲究火候,北方的天气不适合用人参等大补的药材,西洋参相对比较温和,不容易上火,第一次先服一两片,依照自己身体的反应再逐渐地增加到合适的量。同时食物要在温热的时候吃,不要贪凉或是吃凉饭凉菜。 合理用药 维生素E可以使毛细血管扩张,血流畅通。所以每天摄入必需的维生素e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引起的畏寒。谷维素能改善植物神经功能。中药熟地、淫羊藿、白术、怀牛膝、桂枝、黄芪、杜仲、白芥子、肉苁蓉、甘草等汤药也对畏寒怕冷阳虚体质有一定的疗效。 注* ( 对这些药物的用药量,应该请教专业人士) 运动锻炼 运动可以促进制造热量的肌肉生长,改善激素分泌,促进新陈代谢,此外运动还会帮助把热

7、量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专家建议,与其光顾健康房,不如坚持在上班途中步行一站地,这样会更有效。 对于正常人来说,经常的体育锻炼是最好方法,清晨散步、跑步和游泳都能达到良好的效果。除此以外,用凉水洗脸或是擦身也能锻炼自己耐寒的能力。 太极拳与瑜伽:打太极拳与做瑜伽能通过意念和呼吸与动作的配合,起到打通气经脉起到通气活血的作用,对某些体质虚弱、慢性病患者增强体质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 物理疗法 传统中医艾灸疗法,对体质虚弱畏寒怕冷者也能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洗浴和按摩均可以改善血液循环。每天晚上试试盐水足浴,时间为10-20分钟。方法:在桶中倒入没过脚踝的温水(38-40),再放入半杯粗盐,搅拌均匀;5分钟后再加入温水没过膝下的足三里穴;10分钟后将水位提高到膝盖部位;用温水将脚上的残留盐分洗净。 穿衣保暖 着装的基本原则是“上装薄而下装厚”。因为腰部周围有许多大血管,如果下半身能保温,上半身也不会感到太冷。应避免穿着紧身衣和紧身裤,以免妨碍血液循环。此外,还可以利用穿脱方便的夹克衫来适时增减衣服,以使身体感到舒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