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制图基础教程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8127506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制图基础教程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工程制图基础教程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工程制图基础教程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工程制图基础教程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工程制图基础教程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制图基础教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制图基础教程(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章直线和平面的投影1第1章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1.1 内容要点本章基于正投影的原理,从三面投影体系的建立开始,论述了空间几何元素点、线、面的投影及有关投影的几个重要性质、定理。讨论了点、线、面之间的相对位置及其在投影图上的反映。知识结构图:点、线、面在第一分角中各种位置的投影特性投影求直线、平面的倾角,线段实长、平面图形实形点、直线和平面J直线上点的投影特性在平面上取点、取直线的方法相对位置(平行、相交、交叉两直线的投影特性及直角定理线、面与特殊位置面平行、相交、垂直的投影作法线、面与一般位置面平行、相交、垂直的投影作法本章习题围绕上述内容设置,主要包括:1)求一般位置线段的实长和倾角、平

2、面图形的实形。2)在已知直线上取点的作图法(直线上的点的投影具有从属性和定比性)。3)在已知平面上取点和直线的投影作法(利用点和直线在平面上的几何条件作图)4)求直线和平面相交的交点、两平面相交的交线的投影并判别可见性。5)直线与平面平行、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基本作图法。6)直线与平面垂直、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基本作图方法(利用直角投影定理及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几何条件)。7)点、直线、平面之间的定位问题及度量问题。1.2 解题要领在解答本章习题时应从题给条件及要求出发,根据投影的基本理论、性质、定理,充分运用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知识分析题给条件的几何要素在空间的位置,几何要素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及它们在投影

3、图上的反映,确定解题方法及步骤。解题时要求题目理解准确,理论运用熟练,解题思路清晰,作图步骤清楚。#工程制图解题分析在学习本章内容时,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要注重空间想象力的培养。一般地,我们研究的对象与我们生活周围的常见模型有关,在学习初期,要注意利用生活空间中的一些常见模型(如墙面、地面可看做投影面)来思考问题,以此来锻炼自己的空间想象、空间分析和空间构思能力。其次,对书本上已经归纳起来的投影规律、定理等应认真地领会,并结合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知识,通过着重研究各种图例,达到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投影规律和定理的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还应养成良好的作图习惯,勤作图、作好图。1.3 习题与解答1.3

4、.1 点的投影1-1第一分角点A与H面的距离等于其与V面的距离,并知a,试画出其他两面投影。分析:点A在I分角的角平分面上,故其Z坐标值等于Y坐标值,据此可求出a,a。图1-2题作图过程或作图要点说明:1)由a作OX轴的垂线,垂足为ax,并延长。2)在该延长线上量取aax=aax得a。3)利用450辅助线作出a。1-2指出下列各图中的错误,并改正。第1章直线和平面的投影#分析:由a、a可知空间点A在W面上,a应同时在Y轴及H面上,所以a应在Yh轴上。空间点B在H面上,b应同时在 在X轴上,故c”应画在原点处。Y轴及W面上,所以b应在Yw轴上。c、c可知空间点C图1-2解作图过程或作图要点说明:

5、略。1-3 点B在点A之左10mm、之上15mm、之后7mm,点C在点A的正后方且距A点7mm,求作B、C两点的三面投影,重影点需判别可见性。图1-3 题分析:在OX轴下方距OX轴越近表明该点越靠后,其 两点的Y坐标值都比 A点小7mm,点B在点C的左边。 的正前方,故a可见,c不可见。作图过程或作图要点说明:略图1-3解Y坐标值越小。据题意可知B、CA、C两点为V面的重影点,A在C1-4 点A与点B(12,10,15)对称于OX轴,作出点A与点B的直观图及投影图。分析:点A与点B对称于OX轴表示空间点 的坐标应为(12,-10,-15),即点A在第三分角内。作图过程或作图要点说明:1)按坐标

6、数值作点B的投影。2)在同一条投影连线上,在OX轴的上方量取A与点B的连线垂直相交于 OX轴,故点A10mm得a,在OX轴的下方量取15mm得a。1.3.2直线的投影1-5 已知A点的水平投影a,并知AB为铅垂线且A 点在 B 点上方,AB=BC=25mm, BC为水平线,C点距V面为20mm,距H面为10mm,试完成AB、BC、AC的两面投影。图1-5题分析:因为BC为水平线,所以其水平投影bc=25mm,正面投影bc平行于OX轴,又知c、c距OX轴分别为20mm、10mm,这样可先求出C点的两面投影,再求出b。因为AB是正垂线,所以水平投影为一点,正面投影垂直于OX轴且ab=25mm,由此

7、求出a。作图过程或作图要点说明:1)以a为圆心,25mm为半径画弧,由OX轴向下量20mm,交所画弧线于c点。2)由c作投影连线,并在该线上从OX轴向上量10mm得c。3)过c作cb平行于OX轴,得bo4)由b竖直向上量25mm,得a点。1-6在已知线段AB上求一点M(m,m),使其将AB分成1:3,再求一点N(n,n),使AN=25mm。图1-6题图1-6解分析:M点将AB分为1:3,可先把AB四等分即可求得MoAB上的N点是决定AN=25mm的一点,因此先要利用直角三角形法则求出AB的实长才能决定No作图过程或作图要点说明:1)由b任引一斜线,将其四等分,端点Ai与a相连,由第三点作Aa的

8、平行线得m;再作出m。2)在水平投影上作直角三角形求得AB=aB1,量取aN1=25作出Ni,返回投影上得n,n。1-7已知线段AB的两投影,求AB上与H、V面等距的点C的面两投影。分析:解法一:点C与H、V面等距,即Yc=Zc,故利用平面几何原理作ab对称于OX轴的线段a1b1,则ab1与ab的交点即为c点的水平投影。解法二:因点的侧面投影能同时反映其丫、Z两坐标,故也可以借助侧面投影作图。作图过程或作图要点说明:解法一:1)作出a点对称于OX轴的点a1及b点对称于OX轴的点4。2)连接ab1交ab与G由c作出c。解法二:1)求出线段AB的侧面投影a”b”。2)过原点作ZOYw的分角线OM,

9、交a”b”于c”,由c”作出c及c。Z图1-7解图1-7 题1-8 已知直线 AB及点C,AB上确定距OX轴为30mm的点D,由于OX轴在侧面投影中积分析:本题作图要点是在直线聚为一点O,因此空间一点与 OX轴的距离可以在侧面投影中得以反映 作图过程或作图要点说明:1)求出AB及C的侧面投影a“b“、c”;2)以O为圆心,半径 30mm画弧交a”b“于d”,由d”作出d及d;3)连接cd、cd、c”d”即为所求。1-9 求AB线段的a角;CD线段的3角。cd分析:求AB的a角须用AB的水平投影和AB两点的Z坐标差组成直角三角形(注意Z差不受线段端点在OX轴上或下的位置影响),水平投影长和斜边的

10、夹角为a;求CD的3角,须用CD的正面投影长和CD两点的Y坐标差组成三角形,这里的Y差就等于cd,正面投影长和斜边的夹角为3。O其3=30。,且已知ab的部分投影,试补全线段AB3角可组成直角三角形, 利用AB实长已知可求 A、B图1-9作图过程或作图要点说明:略。1-10已知线段AB实长等于38mm,的两投影。分析:由线段AB的部分正面投影和两点的Y坐标差,由此可作出b和b点。作图过程或作图要点说明:1)在ab的部分投影上任取一点c,作投影连线cCo,过a作aC0,cC0,并在其延长线上截取CoAo=ac,以CoAo为一直角边作30的直角三角形定出c点。2)延长Aoc到Bo,使AoBo=38

11、mm,过Bo作aCo的平行线,在ac的延长线上定出b。3)延长正面投影ac至b。b图1-10题图1-10解1-11作一直线平行于线段EF,且与AB、CD两线段都相交。分析:所给线段EF为一般位置线,线段c(d)且与ef平行即得直线KL的正面投影kT;线段AB是侧平线,要确定其上的点L的水平投影1,则要用点分线段成比例的特性引比例线段求得。第1章直线和平面的投影#图1-13 题作图过程或作图要点说明1-12作直线:略。EF正交,且与AB、CD两直线都相交。MN与直线图1-12分析:直线MN与AB为铅垂线,交线MN题EF正交,且EF为水平线,由直角投影定理可知其水平投影上成直角,而的水平投影mn必

12、过a(b),由此可先作出水平投影。作图过程或作图要点说明:1)过a(b)作mn垂直于ef,垂足为n,过n引投影连线交ef于n。2)再确定MN与CD的交点1-13作两交叉直线的公垂线实距离。L的正面投影EF,分别与l,连n、l并延长至ab得m。AB、CD交于E、F,并标出AB、CD间的真c(一)d第1章直线和平面的投影#CD为一般位置线,但与分析:(一)中AB线段为铅垂线,与其垂直的线段必定是水平线,之垂直的水平线可以在水平投影中表现为直角。a(b),且CD为侧平线,与之垂直的线段必定是侧(二)中AB是正垂线,EF的正面投影必过垂线。作图过程或作图要点说明:由f引投影连线交cd于f ,过f 做O

13、X轴的平(一)中:过a(b)作cd的垂线交cd于f,行线交ab于e,即得EF的两面投影。cd于f ,在cd上确定f点(利用点分线段成比(二)中:过a(b)作OX轴的平行线交的特性作图),过f作OX轴的平行线交ab于e。,N点在直线AB上。O1-14图1-14解图1-14题分析:N点在水平线AB上,从正面投影可看出MN两端点的Z坐标差无论N点在AB的哪一处都是一样的,以该坐标差为一直角边和口角构成一直角三角形,另一直角边即为要求的MN的水平投影。作图过程或作图要点说明:1)由m点c引ab的垂线,以此垂线为一直角边和a角构成直角三角形;2)以另一直角边的长为半径,以m为圆心作圆弧交ab于n,由n引

14、投影连线交ab于n。1-15作线段CD的垂直平分线EF,点E距V面40mm,EF=CD且同时也被CD平分。分析:CD为正平线,EF的正面投影必在CD正面投影的垂直平分线上;E点距V面40mm,则E点到CD中点O的Y坐标差是一定的,由于EF=CD,且同时也被CD平分,则OE=OC,由OE的Y差和实长构造直角三角形即可求得OE的正面投影长。作图过程或作图要点说明:1)作cd的中垂线得o点并作投影连线交cd于o点。2)延长oo并在其上截取到OX轴40mm的点Eo,以OE。为一直角边,oc长为斜边作一直角三角形,则另一直角边为oe长,由e得出e。3)由OE=OF定出f和f。1.3.3 平面的投影1-16完成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两面投影。已知AC为斜边,顶点B在直线NC上。分析: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故两腰AB、BC垂直且相等。图中NC是水平线,B在NC上,故水平投影ab,bc且bc=BC,再利用直角三角形法作出a。作图过程或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